今天给各位分享长三角公积金异地贷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长三角公积金异地贷款试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苏州:长三角住房公积金实现互通 可异地贷款买房
- 2、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成趋势
- 3、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落地 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
- 4、这些城市可公积金异地互贷:满足刚需影响楼市
- 5、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落地 贷款买房有哪些便利
苏州:长三角住房公积金实现互通 可异地贷款买房
观点地产网讯:9月14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发布《“苏州经验”加速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
文章指出,日前,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正式落地,长三角地区住房公积金使用将实现互通,苏州公积金可以摊还长三角三省一市房贷。此外,长三角三省一市公积金,可在苏州贷款买房,异地贷款将逐步实现。三省一市缴存职工办理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可直接线上申请,实现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
在8月20日举行的“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公积金管理部门联合发布首批一体化实事项目,这标志着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的正式落地。
据悉,今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将率先从9个方面开展合作,包括长三角跨地区购房信息协查、长三角地区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购房提取异常地区警示公告、12329服务热线知识库共享、以铁路职工为对象试点异地贷款冲还贷业务、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试点统一购房提取业务政策、按照国家标准分步推进业务同质规范化、合作开展资金融通使用等课题研究以及开展人员学习交流培训等,推动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公积金一体化之后,三省一市将立足现有的信息基础,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业务标准统一、风险防范协同,持续提升异地服务的便捷度和普惠度,进一步将住房公积金业务拓展到人才、服务、管理等各项合作领域。未来我市市民也将享有更优质的“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服务,包括三省一市范围内的业务受理标准统一互认、热线电话互接互转等等。
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9个服务大厅实现高频业务一窗通办,36项业务打破市内行政区域界限、做到通接通办。为强化与工业园区的数据端对接,6月份“苏州公积金”App上线“职工账户转入园区”功能,截至7月底共办理800笔、转移金额1126.49万元。10月份,市公积金中心还将再推3项业务通办,促进市内“小通办”进一步加深。在此基础上,市公积金中心还将联合青浦、嘉善两地研究公积金业务跨区域通办,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先试,探索为区域内单位和职工提供跨区域公积金服务。
为推动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加速落地,会议还发布了首批一体化实事项目,包括长三角公积金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项目和长三角购房提取异常警示项目,以此作为三省一市合作机制的起始点和落脚点。
市公积金中心作为省内2个先行公积金中心之一,秉持着服务共享“先试”,助力一盘棋布局的理念,今年3月,已率先接入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开展“长三角公积金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项目”业务。三省一市区域内,缴存职工办理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可直接线上申请,实现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在购房所在地即可获取相关信息,无需再到缴存所在地办理,有效解决职工缴存地、户籍地、工作地不一致的问题。
跨地区购房信息协查合作项目同样可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依托信息技术及大数据利用共享,实施一体化战略项目,共建购房提取异常警示通报机制,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失信”,共同防范骗提、套取、骗贷住房公积金等违法行为,联合构建依法规范的公积金使用秩序,让“房住不炒”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目前,市公积金中心已经累计向上海铁路局缴存职工共发放异地公积金贷款41笔、2110万元。下一步,市公积金中心将在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下,探索提取使用政策优化,以铁路职工为对象先行试点异地贷款冲还贷业务,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研究试点统一购房提取业务政策口径,分步推进业务标准化、规范化,为住房公积金长三角一体化服务提供基础。
苏州公积金可直接偿还长三角其他地区的自住住房商业贷款。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周俊告诉记者,“市民现在就可以使用苏州的公积金,直接偿还长三角其他地区符合规定的住房商业贷款。”
对于市民最为关心的“异地贷款”问题,周俊说:“随着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深入推进,异地贷款功能将会逐步实现。”
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成趋势
近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合肥、南昌与“观察员”城市黄石、岳阳、九江、黄冈、株洲、抚州、咸宁、湘潭、宜春,以及宜昌、荆州、孝感、鄂州、天门、仙桃、潜江共20个城市共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合作公约》,就发展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业务,拓宽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范围等达成了共识。
长江中游城市群住房公积金合作起步于2014年,在各城市的紧密协作下,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朋友圈”越来越大,已由先前的4个省会城市扩大到如今的20个城市;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已由先前的异地缴存互认拓展到今天的互认互贷、异地转移接续、信息核查共享等。
湖北省住建厅副厅长金涛介绍,城市间的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等合作,彰显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住房保障功能,顺应了人才等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需求,促进了房地产等行业的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省市间的公积金合作并不鲜见。8月20日,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住建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省一市的公积金管理部门将率先从9个方面开展合作,包括长三角跨地区购房信息协查、长三角地区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试点统一购房提取业务政策等。
除了信息互认,今年8月份,宁波市还提出,在当地合法稳定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缴纳的社会保险在申请落户宁波时可累计纳入该市缴纳年限。今年9月份,成都市与攀枝花市签订协议,形成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共识。
今年4月份,根据川渝两地住建管理部门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推进建立两地互认互贷等七大机制,推动两地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并在开展行政执法联动等4个方面合作,推动两地形成住房公积金领域执法司法联动机制。9月28日,川渝两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中心及下属机构设立川渝住房公积金一体化绿色通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打造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标准服务窗口的具体实践,将进一步提升缴存职工满意度和体验感。
2019年12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平台上线启动,大湾区内异地使用住房公积金不再需要提供原所在地公积金缴存证明,可一次完成办理。短短几分钟,就能够办理好佛山缴存公积金转入广州公积金中心的手续。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说,建立公积金跨区域转移接续和互认互贷后,在一个城市群或者有合作关系的省市之间,在外地工作的人想要在户籍所在地买房,可以将在外地缴存的公积金用于本地购房,这在过去是无法实现的。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异地之间的公积金合作,特别是实现公积金互认互贷,对于实现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实现了便民利民,有利于促进城市间的人才流动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一个城市群内某地缴存公积金,并不代表就获得了在该城市群其他城市的购房资格。除了互认互贷外,购房者要跨区域使用公积金,首先必须在所在城市拥有购房资格。
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落地 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
8月20日,沪苏浙皖一市三省住建部门在上海共同签署《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联合发布首批一体化实事项目,包括长三角公积金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项目和长三角购房提取异常警示项目等。
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一市三省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将在已有的信息合作基础上,逐步扩大到住房公积金业务管理、服务便利、人才交流等其他领域。今年率先从9方面开展合作,包括: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开展长三角跨地区购房信息协查合作,实现信息核查协作范围更广覆盖;持续提升异地服务便捷度,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实现长三角地区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让缴存职工少跑路,同时解决纸质证明防伪问题;建立健全异常预警通报机制,在“一网通办”专窗系统中设立购房提取异常地区警示公告,加强区域联动,共同防范住房公积金骗套提等违法违规行为;12329服务热线知识库共享;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试点统一购房提取业务政策;按照国家标准分步推进业务规范化;合作开展资金融通使用课题研究;开展人员学习交流培训等。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住房公积金业务体量逐年增大,跨区域合作广度和深度需求迫切,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合作势在必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沪苏浙皖住房公积金将通过齐力打造信息数据共享、业务标准统一、风险防范协同的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服务品牌,为区域内单位和职工提供更优质的住房公积金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聚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和服务行业标杆。(记者 何珂)
这些城市可公积金异地互贷:满足刚需影响楼市
多位专家称,公积金一体化有利于释放大城市过剩人口,推动区域经济联通,但对经济圈的房地产市场影响甚微。
近日多地密集出台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异地提取政策,公积金一体化渐成风尚,其对区域经济的联动效应,以及是否影响区域房地产市场受到外界关注。
11月5日,大南昌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合作在南昌正式启动。来自九江、宜春、抚州、上饶、南昌五地住房公积金系统签署合作协议。
10月28日,胶东经济圈出台公积金一体化政策,惠及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市。政策规定,今后五市缴存公积金的职工在其他四市购房申请异地贷款时,将不再受是否具有当地户籍的限制,可享有与申贷机构所在地贷款职工同等的权益。
事实上,这种省市间的公积金合作并不少见。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超50地出台公积金新政,其中不乏有涉及到经济圈内的公积金一体化的新策。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宏观经济学教授王晋斌告诉第一财经,公积金异地互贷,是公积金制度的改进。当公积金流动不受区域限制,有利于人员流动和城镇化。钱随人走,而不是人随钱走,有利于要素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国内大循环。
跨区贷款 促进经济圈公积金周转率提升
在公积金一体化提速的背后,是同经济圈内长期存在的公积金流动冷热不均的问题,根源在于过往职工大多只能在公积金缴存地来进行公积金贷款。
根据6月公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9年年度报告》,北京、江苏、浙江、广州四地住房公积金提取额超过1000亿元,而另有12个省份公积金提取额低于300亿元,个别地区则不足100亿元。从贷款额度来看,2019年江苏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金额最高,共计1226.04亿元,同比增长29.3%,广东、上海位居第二和第三。此外,山东、浙江、四川、北京、湖北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金额超500亿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琳曾表示,由于资金不能跨地区流动,住房公积金流动性不足和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同时存在。住房市场热度高的地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下降、排队贷款等屡屡发生,住房市场热度低的地区住房公积金大量沉淀。
存量多,去库存难,制约了三四级城市的楼市发展。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称,经济圈内的公积金一体化对跨城购房具有很大的支持效应。
王晋斌分析称,异地互贷,可以分流一部分在中心城市无法承担房价的人群,或者有返乡置业规划的群体,进而加大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城镇化进程。
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认为,公积金贷款是支持购房需求的一项政策工具,不能直接推动城市群经济发展,但有利于人口流动。对于城市间发展相对均衡、人口流动性交强的区域,公积金互认的价值空间更大。
许小乐表示,公积金在购房中的比例不高,特别是在房价较高的核心城市。但利好于一部分的刚需群体。城市圈内的互认互贷,能够促进不同购房需求的客户在城市间合理分布。
今年3月28日,川渝两地建立了跨区域转移接续和互认互贷机制。据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消息,截至10月23日,通过数据共享已为成都中心缴存职工在重庆中心申请公积金贷款协询120余次,完成公积金贷款发放30多笔,合计金额约1300万元。
严跃进表示,通过两地公积金互认互贷机制,可促进两地间人才的流通。
惠及人群有限 短期对楼市影响甚微
据梳理,当前全国至少有七个一住房公积金区域一体化的案例。
第一、2019年9月,淮海经济区10城签署了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协议。第二、2019年12月,粤港澳大湾区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第三、2020年3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召开。第四、2020年8月,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签署了《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第五、2020年9月,长江中游20个城市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合作公约》。第六、2020年10月,胶东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在青岛召开。第七、2020年11月,大南昌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合作在南昌正式启动。
就经济圈而言,公积金一体化是否会纾解中心城市公积金放贷压力,并将有助于三四线城市抵御中心城市的虹吸作用,抬高房价呢?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该政策实施的目的旨在释放大城市过剩人口,而对经济圈的房地产市场影响甚微。
“公积金提取额度低,对于在一线城市打拼的人才而言,本就不可能依赖公积金购买商品房,自然也不会只因异地可贷,便放弃了留在一线城市的发展机会。运用公积金在异地贷款的人群还很小众。”张大伟说。
日前,全国范围内,公积金缴存面尚窄。据悉,全国公积金缴存职工数仅占城镇全部就业人群的1/3左右,而2019年,全国私营企业职工占比约68%。根据《全国住房公积金2019年年度报告》,在“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的指标中,全国私营企业职工占比仅为33%。
张大伟称,公积金异地互贷的做法确有“鸡肋”之处。“当下,如若想公积金制度辐射范围更多,影响力度更大,就应当着眼于如何利用创新手段提升职工在当地可利用的公积金贷款额度,比如发放贴息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公积金异地互贷,并不意味着购房者即可获得异地买房资格,经济圈内的购房壁垒依然存在。以成渝区域为例,根据重庆主城区的公积金政策条件,在重庆主城只有首套房、首套按揭同时满足才能使用公积金,且并不是重庆每个楼盘都支持公积金贷款的。
许小乐告诉第一财经,作为一种政策性贷款,公积金制度所起的作用还是满足刚需群众,单靠公积金是无法刺激炒房需求的。
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落地 贷款买房有哪些便利
长三角居民办理公积金异地贷款使用证明时长三角公积金异地贷款,将不再需要“两地跑”。
8月20日,沪苏浙皖签署《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发布首批实事项目清单,标志着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正式落地。长三角一市三省将立足已有的信息合作基础,逐步扩大到住房公积金业务管理、服务、人才等其他合作领域。
今年三省一市将从“长三角公积金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项目”、“长三角购房提取异常警示项目”等9个方面率先开展合作。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应恒认为,这将一定程度上打破不同地区间的行政壁垒。通过一体化提高区域的整合度,提升效率、方便民众,也有利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水平的提升。
今年启动9大方面合作
8月20日,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第一次联席会议在上海召开。会上,沪苏浙皖四地住建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简称《合作框架》),并公布首批一体化实事项目。
今年,长三角将率先从9个方面进行合作,具体包括长三角跨地区购房信息协查、长三角地区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购房提取异常地区警示公告、12329服务热线知识库共享、以铁路职工为对象试点异地贷款冲还贷业务、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试点统一购房提取业务政策、按照国家标准分步推进业务同质规范化、合作开展资金融通使用等课题研究以及开展人员学习交流培训等。
周应恒认为,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方向来看,信息本来就应当是共享的。推进住房公积金合作,就是要减少各行政区各自为政,解决信息孤岛造成的不便,为居民提供便利,推动区域融合为主要目标,应是当下长三角一体化的题中之义。
一体化将给哪些居民提供便利?
“尤其对那些在热门城市缴纳了多年住房公积金,并有意在长三角地区非热门城市购买住房的人能提供方便。”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合作也将有利于大城市人口疏解,实现人口及其购买力由限购城市向非限购城市流出,维稳购房市场。
多地已有尝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首批合作的9大方面项目中,部分举措此前已在长三角一些城市间进行尝试。
比如,浙江嘉兴市已将住房公积金系统与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接通,实现了长三角范围内住房公积金缴存贷款等信息实时共享。
2017年6月,金华将公积金全面接入全国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账随人走、钱随账走”,公积金跨地区使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漫游”。
2018年芜湖便已加入长三角跨地区住房公积金信息协查体系,成为安徽省内首批加入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信息协查体系的城市。
不仅如此,诸如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的异地共享、异地贷款等在其他地区也有先例。早在2009年5月,广州、佛山、珠海、惠州、江门、中山、东莞、肇庆8个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共同签订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合作协议》,实现了珠三角8城市住房公积金的互贷,至2013年5月协议到期后,各地在额度充足情况下仍允许互贷。
今年7月3日起,重庆和成都两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实现了缴存信息共享互认,职工申请贷款时无需再提供纸质《异地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客户将不需再往返成渝两城开证明。
但对比来看,长三角此次的合作框架协议相对涉及的城市更多、范围更广。
有助于长三角居民就业居住自由流动
谈及下一步合作方向,多位专家表示《合作框架》的签署应只是长三角一体化在该领域的起点。
在周应恒看来,虽然住房公积金缴存与提取各地标准不同,暂时无法完全统一,但应当允许居民根据需要跨区域在非缴存地依规使用。目前的限制给居民就业居住自由流动带来了不便,实际上是行政管理阻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问题,是当下长三角公积金异地贷款我国推动的市场化改革和行政放权改革深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次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协作是一种改革探索,有利于在区域内率先打破我国行政管理的约束,通过一体化提高区域的整合度,提升效率、方便民众,也有利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水平的提升。
张大伟还认为,公积金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一些地区的可缴存额和可贷款额不足以支撑个人在高房价热门城市进行购房贷款。例如,在江苏盐城工作并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个人,如果打算在南京买房,不仅会面临购房限制的问题,同时,按照其在盐城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及贷款上限,也难以满足其在南京购房的资金需求。
因而,张大伟建议,为让更多人可以使用到住房公积金,可以综合考虑个体的收入、购房资格、资格和贷款资格和上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程度。
长三角公积金异地贷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长三角公积金异地贷款试点、长三角公积金异地贷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