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包含府谷不良贷款的词条

今天给各位分享府谷不良贷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神宗元丰六年至哲宗元佑元年发生了什么事

元丰六年

阿里骨继位

元丰五年(1082)五月,宋神宗下诏册封西蕃邈川(今青海乐都)大首领董毡为武威郡王,册封董毡养子阿里骨为肃州团练使,董毡大将青宜结鬼章为甘州团练使,其于欺丁为伊州刺史。阿里骨本是于阗人(今新疆和田),并非唃厮啰后裔,其母掌牟瞎遭曾经为董毡妃子,因而董毡把阿里骨当作养子对待,董毡患病后,将内外政事交给阿里骨处理,并非常信赖阿里骨。阿里骨在董毡之妻乔氏面前孝顺之极,深得乔氏欢心,阿里骨将此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其地位威信也逐渐提高,于是阴谋篡位。董毡本来有一个儿子,名叫欺丁,西夏人。回鹘人曾经将公主许配给他,但欺丁本人向来轻佻,喜欢变易服装,微服察访,阿里骨暗少派人将欺丁假作盗贼杀害。次年十一月,董毡死后,阿里骨与乔氏秘不发丧,突然将全族各部首领召集到青唐城(今青海西宁),谎称董毡遗诏将王位传给阿里骨。各部首领只好承认既成事实,拥立阿里骨继承王位。阿里骨继位后,贡奉宋朝和董毡在世时完全一样,宋神宗也就承认了阿里骨的地位。

曾巩逝世

文学家曾巩(1019-1083)。巩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有《元丰类稿》。

蒲宗孟知汝州

元丰六年(1083)八月,宋神宗召见执政大臣王珪、王安礼、蒲宗孟等。宋神宗在交谈之中流露出朝廷上下缺乏具有真才实学的大臣的感叹.尚书左丞蒲宗孟不加思索地回答说:朝廷内外人才均为司马光的异端邪说所迷惑,成为司马光一伙的人才了。宋神宗很不高兴,谈话进入了僵局,双方都十分尴尬。蒲宗孟甚是恐惧,宋神宗愤愤道;蒲宗孟敢看不起司马光吗?自从他辞去枢密副使职务后,司马光从来未曾上书言事,也不曾向我要求过什么条件,自从本皇帝即位至今,只有司马光一人如此高洁。还有一次,宋神宗又与执政大臣谈论古今伟人,蒲宗孟盛赞汉代扬雄如何伟大,宋神宗嗤之以鼻。从此以后宋神宗对蒲宗孟就很反感了,想找借口赶走蒲宗孟。恰在此时,有人告诉宋神宗说尚书左右丞蒲宗孟、王安礼违法修缮枢密院办公的房屋。宋神宗大怒,贬蒲宗孟为汝州(今河南临汝)知州,工部郎中王克臣、将作少监钟浚罚铜二十斤,工部郎中范子琦、工部员外郎高遵惠、将作监丞韩玠各罚铜十斤。宰相王珪,蔡确吓得不敢上朝办公,在家中听候发落,结果被各罚铜八斤、王安礼罚铜十斤。其后宋神宗派宦官通知王珪等人前去办公,他们才到中书上朝

七年

澶州等地保甲起义

狄谘、刘定等提举保甲官纵容当地保甲横行霸道,州县官僚不得过问,于是澶(今河南濮阳)、魏(今河北大名)等地保甲胆大妄为,竟敢白昼劫掠农户。元丰七年(1084)二月,澶州观城县(今河南清丰东)等地保甲三百余人拿起武器,攻入县城,掠夺老百姓的财产。大名府朝城、相州临漳(今河北临漳)等地保甲也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官府。因而在澶州、滑州(今河南滑县)两地的保甲起义渐渐形成了几个大的集团,其中包括单安、王乞驴、张谢留等分别率领的保甲义军。宋神宗调集了禁军专门对付保甲义军,单安、张谢留等人遇害,其余义军全部被诛杀。司马光、刘挚等人借机向宋神宗提出了废罢保甲法的建议,他们认为保甲法本身即是农民起义的诱因,农民精通武艺后,往往私带武器,抵抗官军的捕杀,因而应及时取消保甲法,社会才能安定。

河西鞑靼攻西夏

鞑靼(今青海西北)与回鹘东部边境相邻。宋太祖乾德年间,曾派使臣入贡宋朝,由于距离遥远,后来与宋朝之间的联系逐渐中断。鞑靼人犷悍、好斗、轻死、好利,他们与夏国是世代仇恨,曾派兵侵略西夏北部边境,掠夺西夏人口卖到辽朝。元丰七年(1084)宋夏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鞑靼又派兵掠夺西夏右厢监军司(今内蒙古乌海)所在地。宋熙河路经略司将鞑靼与西夏之间的关系上报朝廷,宋神宗委派右班殿直皇甫旦带着皇帝的诏书安抚吐蕃各部,使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夏,皇甫旦到达青唐(今青海西宁)后,被吐蕃大将鬼章截留,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西夏进攻安远砦

元丰七年(1084)、夏大安十年四月,宋朝泾原路经略使卢秉派大将彭孙等人攻破葫芦沟(今陕西佳芦河)两岸的西夏部落。秉常怒不可遏,派遣都统军叶悖麻、副统军咩讹埋统领军队围攻安远寨。安远寨守将吕真、米赟迎战,西夏军队大败,叶悖麻、咩讹埋被杀死。刘昌祚将这一消息上报朝廷后,宋神宗龙颜大悦,下诏奖励刘昌祚及有关参战人员。

《资治通鉴》撰毕

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开始设置机构,进行《资治通鉴》的集体创作,司马光建议回韶州翁源县(今广东曲江南),县令刘恕、将作监主簿赵君锡同自己一道共同撰写,其后赵君锡因父亲去世而未能参加,改由国子监直讲刘攽负责赵君锡之工作。刘攽撰写五年以后,由知资州龙水县(今四川简阳西南)范祖禹代替。每撰写完一朝的历史,即上呈宋神宗。元丰七年十月将《五代纪》三卷上呈宋神宗。《资治通鉴》总共二百九十四卷,《目录》、《考异》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撰写完毕时,参加编写工作的刘攽已被贬为监衡州酒务,刘恕已去世。宋神宋高兴地对执政大臣们说:“前代没有出现过这类书,《资治通鉴》比荀悦的《汉纪》好多了。”宋神宗下令将《资治通鉴》送到三省,交给执政大臣阅读。其后宋神宗又下令晋升主要负责人司马光为资政殿大学士(司马光原来是端明殿大学士),并奖给司马光银、绢、衣带、马等物。

李宪上《扰耕策》

李宪攻占兰州(今甘肃兰州)后,西夏曾多次派兵前去争夺,但都被宋军打败。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之战后,西夏进一步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战争,用攻兰州。元丰七年正月(1084)西夏步兵、骑兵号称八十万围攻兰州,志在必得。宋神宗一再下诏,命令李宪等人不得轻举妄动,同时要求李宪联合吐蕃首领阿里骨共同对付西夏的进攻。二月,李宪向朝廷递交了《扰耕策》一文,具体阐述了自己对防御西夏,保卫兰州的意见。他认为单是防御恐怕很难守住兰州,应将防守与进攻有机结合起来,主张在西夏春耕季节派遣一小部军队向西夏领土发动袭击,而不是出动大军深入西夏本土,破坏西夏的农业耕作,在西夏收获季节也同样派兵进行掠夺,以达到削弱西夏的目的,另一方面,宋朝政府应千方百计招纳西夏人口,使他们归顺宋朝,反抗西夏的统治,这样就可以保住兰州。宋神宗采纳了李宪的意见。

蓝载起义

元丰七年(1084)四月十九日,汀州(今福建长汀)军贼蓝载等人劫掠州县后,转战进入梅州(今广东梅州)境内,杀死惠州(今广东惠州)归善县巡检使臣。宋神宗命令权宜州沿边溪洞都巡检程健迅速前往广南东路进行征讨。程健上任后,发布安民告示,奖励捕盗,规定凡是有捕获蓝载者授予班行之职,赏赐钱五百贯,捕获蓝载以下义军首领者赏钱三百贯。后来义军转战广南东路地区。宋神宗又下令福建路提点刑狱司与汀州地方官吏共同征讨,并令两路转运司兵汇一处,合力进讨,不得擅自招安,以致养虎贻患。同年八月,福建路枪仗手李抗等人与蓝载相遇,蓝载大败,李抗杀死了全部义军战士。

王冲起义

吴居厚任京东路转运使时期,对广大人民进行残酷的统治,搜刮民脂民膏,引起了当地老百姓的强烈不满。元丰七年(1084)六月,王冲领导逃亡士兵振臂一呼,发动了声势较大的农民起义。义军队伍转战于商(今陕西商县)、虢州(河南灵宝)之间,杀贪官污吏,与宋朝官军周旋了很长时间。在一次战斗中,王冲英勇牺牲。起义军余部在成俊的领导下,势力又逐渐壮大起来。宋神宗下令商,虢二州禁军迅速前往镇压。最后,起义失败,成俊等人牺牲。

王宗望建议改革蜀盐生产

元丰七年(1084)七月,夔州路转运使王宗望上书宋神宗建议改革四川地区的井盐生产和销售。他认为应在成都设立榷盐司,而在其它产盐的地区设置盐场,各产地的盐井完全由官府控制,榷盐司和盐场负责把各地的盐收购起来,然后由官府销售给各地百姓,官府销售井盐价格在原来从盐户手中购价的基础上最多不得超过百分之十五。这样,国家就可以获三十万贯的利润,同时压低一些地方的盐价,达到兴利除弊的目的。王宗望还建议成都府路、梓州路都为禁盐地区,煮盐户必须到官府指定的地区交纳禁盐,如果擅自买卖私盐,要受到严惩。成都专门设置转般都盐务,负责贮藏食盐,这样四川地区各州县总共有六百口盐井,大盐井每天煮盐四百斤,小井二百斤,因而每天收购十八万斤食盐,每年收购食盐六千三百七十二万斤,每一百斤盐卖钱四千钱,总计卖钱二百五十四万贯,每年在原盐价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十五,国家可以收入利润三十八万贯。王宗望还建议宋神宗从国家财政中拨出度僧牒五百道,十万两银给四川转运提举司,三年之后还给国家。宋神宗下令各路转运司讨论他的建议,并指出其建议的利弊。

张汝贤弹劾王安礼

元丰七年(1084)七月,侍御史张汝贤上书宋神宗,弹劾尚书左丞王安礼利用职权之便,擅自把自己的儿子王枋差遣为监泗州(今江苏盱眙)粮料院,不符合法律程序。张汝贤还弹劾王安礼诋毁宋神宗等等。宋神宗在召见王安礼时将张汝贤奏章大意告诉了王安礼,王安礼当即上书宋神宗进行辩护,并同时指出张汝贤将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当成事实真相;是不公平的。还指出张汝贤是公报私仇,自己不可能诋毁宋神宗,凭自己的一贯表现即可证明。张汝贤又上书,指责王安礼所到之处,与当地妓女往来密切,其行为污秽不堪;王安礼对父母极不孝顺,在守丧期间即与妻妾寻欢作乐,有损执政大臣的形象等等;王安礼这样的大臣不能正己,焉能作为士大夫学习的榜样、充当执政大臣呢?张汝贤的奏章上递宋神宗后,王安礼多次上书辩护,以其兄王安石患病为借口;并请求宋神宗派他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于是宋神宗任命王安礼为江宁府知府。

八年

神宗崩

元丰八年(1085)正月,神宗患病后,卧床不起,二月,神宗疾病愈来愈严重。三省枢密院长官进入内宫请安,宰相王硅说元丰七年 (1084)冬天曾同神宗谈到延安郡王出宫之事,乞望陛下早日将延安郡王(赵煦)立为太子,此时宋神宗巳不能说话,只是点头表示同意。王硅又建议让皇太后宜仁太后)暂时处理朝政,等神宗身体康复后再还政,神宗也点头认可。当时宣仁太后、皇子赵煦、朱德妃都在场,王硅等人退出神宗卧室后,跪在宣仁太后面前,要求她处理朝政,宜仁太后慌忙躲避,但宦官张茂则对宜仁太后说:太后固然应当为国家社稷着想。不应竭力逃避责任。于是宣仁太后才同意垂帘听政。神宗于三月去世,赵煦即帝位,这就是后来的哲宗。

梁乙埋卒

大安十一年(1085)二月,梁氏兄妹专权后,梁乙埋多次派兵侵扰宋朝边境,宋朝鄜延路经略使赵卨曾写信质问梁乙埋为什么要与宋朝结仇,并提醒梁乙埋说入侵宋朝是得不偿失的愚蠢作法。梁乙埋鉴于国内一些权臣掌握兵权,忧心忡忡,因而后来他自己从不亲自带兵出征。早在谅祚统治时期,梁太后即特批梁乙埋官爵可以世袭。大安十一年(1085)二月,梁乙埋去逝,其于梁乙逋自立为国相,把持了西夏政权。

宣仁太后垂帘听政

元丰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去世后,宰相王珪立即宣读神宗遗诏,由哲宗继皇帝位。哲宗八岁即位,尊奉宜仁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向氏为皇太后,德妃朱氏为皇太妃,军国大事由太皇太后暂时处理,一切按照真宗刘皇后听政的先例办理。同月,朝野内外大臣上书要求小皇帝哲宗听政,并请求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宣仁太后垂帘听政后,立即起用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任用司马光为宰相,文彦博、吕公著等人也相继上台,掌握了朝政,司马光等人任用刘挚、王岩叟等人为谏官,竭力诋毁攻击变法派。当时宋哲宗年龄尚幼,根本不理朝政,因而司马光等在宣仁太后的大力支持下,全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同时坚决打击变法派人物和奉行新法的各级官僚,如吕惠卿、章敦、蔡确、吕嘉问等人,这些变法派人物有的被贬,有的被判刑,有的被逐出政府机关,不一而足。吕大防、梁涛、刘安世等人还把支持变法的八九十名官僚划入王安石、吕惠卿、蔡确等人名下,认为他们结成死党。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元佑更化”。元佑期间的一切措施都是在宣仁太后的操纵下进行的,直到元佑八年(1093),宣仁太后去世,年轻的宋哲宗才亲自处理朝政,改元“绍圣”(绍述神宗之政)。

吕公著上书太皇太后

元丰八年(1085)六月,吕公著上书,认为哲宗刚即位,太皇太后听政,其中有十件事是皇帝应注意的,一曰畏天,二曰爱民,三日修身,四日讲学,五曰任贤,六日纳谏,七曰薄敛,八曰省刑,九曰去奢,十曰无逸。太皇太后看完吕公著的奏章后,十分高兴,派遣宦官梁惟简带着御旨去看望吕公著,希望吕公著更进一步加以论述。于是吕公著又上书说,自从太皇太后柄政以后,废除导洛司、堆垛场等机构,减免市易司贷款利息,废除养马法等措施十分得力,罢黜一些大臣如吴居厚、王子京、李宪、宋用臣等,这些贪官污吏是必然罢免的。自从王安石变法以来,凡是持不同政见者即被斥为变乱法度,必然予以罢黜,于是青苗、免役、保甲、保马等法得以施行,掠夺民财以归国家,太皇太后也深知新法之弊,逐渐开始废除,其中青苗、免役、保甲三项新法应加以修改,另选良法代之,以为长久之利,保马、市易、专利等法从先帝在世时即发现弊端丛生,其中尤以市易法为甚,使民不聊生,应该完全废除,其中南方盐法、三路(开封、京东西、河北)保甲尤其应该最先废除。吕公著还进一步陈述了对人事安排的意见,他认为目前人才匮乏,执政者应不拘一格,大胆任用一些大臣,台谏官更需有真才实学的人担任。同时吕公著还向太皇太后推荐了一些人才,将作少监孙觉敢于直言极谦可充任谏议大夫,范纯仁、李常、刘挚、苏辙、王岩叟等官僚均属德行俱佳的士大夫,太皇太后完全可以信任这些人并加以重用。其后司马光又推荐赵彦若、傅尧俞、范祖禹、粱焘、韩宗道、苏轼、朱光庭、王存、赵君锡、唐淑问等人。这样,反对变法的人物几乎都被推荐到中央行政机构担任要职。

司马光论保甲法

元丰八年(1085)七月,司马光上书太皇太后,陈述保甲法的弊病。他认为宋神宗为征讨边疆少数民族,拓宽疆域而在全国各地推行保甲法。但先帝在世时已发现保甲法有不少弊病,因而颁布了不少法令加以矫正。保正、保长以训练为名每天将保甲集中起来,从中索取贿赂,行贿的人可以不参加训练,因而训练保甲使耕田、播种,收获等完全荒废,而一些充当保甲的农民,贪图享受,逐渐变成了一帮游手好闲之徒,这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各地巡检、保正、保长利用职权贪赃枉法,行贿受贿,如果保甲之家稍不如意,即擅自动刑,严刑拷打,弄得民不聊生,广大农民烦家荡产也难填满保正长的贪欲,国家还得支出钱财满足保甲训练的需要,这种劳民伤财的法令,不废除是不行的。保甲法实施后,又相应制定保马法,本意是想通过保甲法镇压广大农民的反抗,担负起捕捉盗贼的任务,还可以在保甲训练好后命令他们戍守边关。为国效力。实际上一旦送上前线,与敌人交战,保丁则逃之天天。加之保甲、保马法实施后,一些保丁乘马打劫,为盗乡里,骚扰百姓,官府无从捕捉,本来想借此平息盗贼,反而使盗贼更加盛行,河东、陕西、京西等路自从实行保甲法之后,盗贼公行,更加猖獗,他们居然敢进入衙门刺杀官吏,便是证明。有鉴于此,司马光主张全部废除保甲法,使保丁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上去。将提举保甲司的官员召回京城,恢复原来的弓手制度,召募弓手捕贼,其余巡检士兵、县尉、弓手、耆长、壮丁等并按王安石变法前的祖宗旧法加以改正。司马光的奏章呈上后,宰相蔡确等人认为司马光的意见不通,因而未加以执行。

司马光上书太皇太后

元丰八年(1085)三月,司马光担任提举崇福官职务期满后,御史台和国子监未将这一情况上报宋神宗,因而司马光上书宋神宗要求继续留在西京洛阳(今河南洛阳)任职。宋神宗去世后,司马光到京城开封吊唁宋神宗。刚到开封,宫廷卫士及京城老百姓争先恐后地拥在司马光身边,对他说:相公不要回洛阳了,留下来当宰相,老百姓会生活更好。围观者达数干人。司马光十分恐惧,急忙不辞而别,返回洛阳。太皇太后听说司马光回洛阳后,急忙派宦官梁惟简到洛阳,代表太皇太后加以安慰,并询问司马光当务之急是什么?于是司马光上书太皇太后,他认为:太皇太后秉执国政,日理万机,首先应该谨慎从事,以迫在眉睫的事情为当务之急,其余琐碎之事可以缓一步处理;同时由于官僚机构臃肿和士大夫们的明哲保身,下情不能上达,上下不通自然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虽然民间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执政者却无从知晓,这是各级官僚的责任。因而他向太皇太后建议说当务之急是下达一道诏书,并建议将朝廷的诏令张贴在繁华热闹地区,广开言路,无论官僚还是老百姓,均可上书指出朝廷政治上的得失和诉说民间的疾苦,各地的奏章一律由地方长官妥善保管,移送中央,不得强行退还作者本人,然后朝廷根据这些意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这样就能达到长治久安、天下太平的目的了。

拽厥嵬名被擒

拽厥嵬名是西夏皇帝的驸马,担任宥州(今陕西靖边西北)正监军,他一直驻兵贺兰原(今陕西靖边东南),经常出兵侵略宋朝边境,而且每年都取得胜利,因而骄傲自大,在宥州境内根本不做防御的准备。元丰八年(1085)、夏大安十一年三月,宋庆州(今甘肃庆阳)知州赵卨派遣李照甫、耿端彦、蕃官归仁为大将,兵分三路偷袭拽厥嵬名。因为贺兰山地势险要,假如拽厥嵬名率军逃入平夏城 (今宁夏固原西北),宋军将无法攻破此城。于是赵卨另外派三员蕃将各自统帅五百名轻装士兵,截断拽厥嵬名的归路。耿端彦等三路宋军直捣贺兰原,拽厥嵬名统一万士兵迎战,西夏军队大败,率残兵败将逃往平夏城,这正中了宋军的埋伏,拽厥嵬名被擒。

司马光任门下侍郎

司马光被任命为陈州 (今河南淮阳)知州后,连续两次给朝廷上书,谈到一些具体问题。他重复了自己从前在一道奏章中的内容,要求太皇太后广开言路,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在另一道奏章中他指出宋神宗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但所用非人,王安石不知国家事体,专门用一私之见变乱祖宗旧法,造成很多老百姓失业,民间怨气满腹,自从太皇太后执政后,深知王安石变法之弊端,在宋哲宗即位伊始,就着手改变其中一小部分法度,民间百姓欢喜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新法害民是十分明显的,新法之弊病灼然可知。陛下为什么还不将其余的各项新法全部废除呢?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彻底废除王安石新法对广大劳动人民是有利的。司马光还进一步指出自己曾在前一次上书中提到训练保甲劳民伤财,使广大农民失业,农民苦不堪言,而免役法对富人有利,而对穷苦百姓无利,将兵法使将官专军政,州县长官无权染指,一旦出现盗贼公行的局面,将如何应对等等。元丰八年(1085)五月,太皇太后高氏派宦官梁惟简给司马光传达御旨,任命他为门下侍郎,进入中央决策机构。

废保马法

元丰八(1085)三月,资政殿学士韩淮上书认为农民的主要精力是种田,但保马法却让农民出钱买马,农民本身就不情愿,而且农民还要投入大量精力饲养马匹,一旦马匹死亡,农民还得负责赔偿,农民所遭受的损失是惨重的;加之保甲、保马等法又是结合在一起的,许多保甲外出为盗贼,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因而他建议废除保马法。四月,朝廷下诏将开封府、京东、京西、河北、陕西、河东等地农民所养马匹由官府出钱买回来,拨给陕西等地区缺马的士兵,这就废除了这些地区的养马法。八月,保甲养马制度完全废除。

章敦论除授谏官

元丰八年(1085)十月,高太后突然降下御旨,提升庆州知州范纯仁为左谏议大夫,知虔州(江西赣州市)唐淑问为左司谏,朱光庭为左正言,苏辙为右司谏,范祖禹为右正言。任命名单下达到三省和枢密院后,太皇太后问执政大臣对这五人的晋升有何意见,知枢密院事章敦回答说按照惯例提拔谏言先由两制(翰林学士、知制诰)官推荐给中书,然后由执政大臣向皇帝汇报,皇帝批准后再作宣布,这次任命范纯仁等人为谏官,本人身为执政大臣,居然没有得到两制官的推荐意见,不知太皇太后从何处得到的名单,难道是左右近臣推荐的吗?这种违背祖宗旧制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太皇太后说:这五个人均由各位大臣推荐,并非宫内宦官等近臣所荐举。章敦回答道倘若是大臣所荐,就应该光明正大。太皇太后极为尴尬,吕公著、韩缜、司马光等老臣不得不挺身而出,辩解说范祖禹、范纯仁等人与我等有密切关系。章敦按照祖宗法加以驳斥:台谏官乃是纠察执政大臣过失和错误而设置的,倘若执政大臣建议提拔亲戚及所荐举人任台谏官,必须将被推荐的人任命为其它官僚,这是祖宗成法,是不能违背的。司马光无可奈何,对章敦说范纯仁、范祖禹等人任谏官是众望所归,不能因为我的缘故而挡住贤臣晋升之路,倘若必须如此,那么我宁愿辞职。章敦回答道:我也知道韩缜、吕公著、司马光不会徇私舞弊,但如果将来有一天奸臣执政,以此为例提升谏官以亲疏为标准,台谏官就失去意义了,这会造成政治的昏暗,国家安危之所系。其后太皇太后不得不下诏申明祖宗旧制,范纯仁也被改任为天章阁待制,范祖禹为著作佐郎,其余三人依旧。章敦虽然言之有理,迫使司马光等人做出了让步,但受到司马光一伙人的围攻。在章敦与司马光等人争论后几天,侍御史刘挚、监察御史王岩叟即上书太皇太后,弹劾章敦超越职权范围横加干涉,说来皇帝已经御批五人为谏官,是符合祖宗旧制的,后来刘挚、王岩叟等人又借题发挥,猛烈抨击章敦,指责章敦与骄横不法的宋用臣勾结起来,宋用臣已被罢,章敦仍然在位,何以服天下等等。章敦的处境愈益艰难。

太后梁氏卒

大安十一年(1085)十月,西夏国母梁氏逝世。梁氏经常患病,至晚年才有孙子乾顺,太后十分溺爱乾顺。她临终之际留下遗书给秉常,说西夏世世代代接受宋朝的封爵,宋朝对西夏可谓有大恩大德,但目前宋夏双方战争不息,因此,她决定将遗留的物品上交给宋朝,表示自己并未曾忘记宋朝的恩情。因此,梁氏去世后,秉常将她的马匹,白骆驼献给宋朝,宋朝派遣刑部郎中杜纮出使西夏,祭奠太后梁氏。

洛阳耆英会

熙宁元丰年间,文彦博、司马光、范纯仁等人被罢免官职以后,与在洛阳的一些士大夫往来十分密切,邵雍、程颢、程颐等人都以道学家自居,文彦博等人待之如上宾。富弼、司马光等人也仿照白居易九老会的故事,经常集中在一起,赋诗取乐。他们只按年龄大小排列顺序,不按官职高低来论资排辈。在他们集中的地方修建一所房子,将他们十三人的像全部画在房子里面,当时人称之为“洛阳耆英会”。他们却十分喜欢接纳宾客,与这些士大夫在一起谈论一些趣闻轶事或国家大事,然后喝几杯酒,吃一顿便饭,号称是“真率会”,洛阳人都敬重他们,也十分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每次在他们聚会之时总有人围观。

折克行御夏兵

宋夏战争爆发后,西夏军队入侵环庆路。种谔派兵抵抗西夏军队的进攻,命令折克行带兵三百人保护粮道的畅通,与西夏军队相遇,大战于葭芦(今陕西佳县境)。折克行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大败西夏军队,折克行因战功而被晋升为府州知州。陕西军队主动出击西夏,折克行率领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兵为先锋军,西夏大将咩保吴良领兵万人前来抵抗折克行军队,咩保吴良大败身死。知太原府孙览与各边将商量修筑葭芦城,但宋军将领大多反对这一计划,孙览召见折克行,折克行坚决支持孙览的计划,并立刻率领所部军队屯驻吐浑河,假装准备随时出击西夏。西夏军队不敢轻举妄动,怕中折克行之计,因而宋军顺利地修筑了葭芦城。折克行领兵防御西夏三十年,他善于统帅士兵,深得士兵拥戴,战功卓绝,羌人亲切地称呼他为“折家父”。正因为折克行在对西夏的战争每战必胜,西夏军队十分畏惧他,元昊大力扩充左厢军,专门对付折克行。

台谏弹劫蔡确

元丰八年(1085)十一月,宋神宗逝世后,宰相蔡确、知枢密院事章敦、中书舍人刘恕等人自认为拥立宋哲宗有功劳,还诬蔑太皇太后高氏有废宋哲宗的阴谋。韩缜对蔡确等人向来不满,因而当太皇太后宣布宋神宗灵柩到太庙的山陵使时,韩缜愈益愤愤不平,在太皇太后面前告状,诉说蔡确等人的奸计。蔡确担任山陵使回到朝廷后,准备提拔太皇太后亲戚高遵惠为待制、张琎为郎官、韩宗文为馆职。太皇太后将蔡确的建议传达给韩缜,征求他的意见。韩缜回答说:高遵惠是太后的族人,张琎是中书侍郎张璪的弟弟,韩宗文是我的侄子,这样晋升大臣,恐怕引起朝廷内外混乱,人们必定以为太后和执政大臣一道以权谋私,任人唯亲。这些事情传出后,朝廷上下一片哗然。群臣纷纷上书,指责蔡确专权误事,结党营私。几乎每天都有类似的奏章上呈到太皇太后处。恰在此时,京城开封地区久旱无雨,庄稼干枯而死,农民四处逃亡。台谏官们又找到了新的口实,他们上书猛烈攻击蔡确等人,说他们在执政期间,政治昏暗,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因而引来了上天的惩罚。迫于压力,蔡确多次上书太皇太后要求辞职。元佑元年(1086)二月,贬宰相蔡确为陈州知州,司马光被认命为尚书左仆射,开始真正执掌大政。

哲宗元佑元年的事由於字数原因就给你个网址:

府谷不良贷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府谷不良贷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