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中国房屋贷款总额

本文目录

国人房贷压力有多大?38万亿房贷总额,43.4%家庭有房贷

作为农耕文明的国家,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爱买房子的群体,买房的执念已经根植于大家的脑海中,然而高房价时代,普通工薪层如果没遇上中彩票或是拆迁的情况下很难用全款负担一套房子,所以大部分人考虑到自己的承受能力,都会选择按揭的方式购房,这样每个月只需要定期偿还固定/不固定的金额就可以了。

但是贷款买房之后,要承受的压力不比买房前要小,这也是很多有房一族现阶段的困扰,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人供房压力有多大呢?

01房价已经很高了

自98年房改后,住房市场正式进入了全面商品化时代,我国房价便开始一路飙升,伴随着经济发展,庞大的居住需求,房地产市场很快被激活了。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深圳的平均房价上涨了334%,厦门的平均房价上涨了296%,苏州的平均房价上涨了105%,一二线城市平均房价在3万/平米以上,三四线城市也紧随其后,有117个县城房价过万,可以说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涨幅远远超过了居民收入涨幅。

02贷款买房后压力有多大?

房价的上涨让普通阶层没有全款买房的能力,几乎90%以上的人都会选择贷款按揭,只需要付总房款的30%,余款有银行先代为支出,之后再分月将本金和利息还给银行。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32万亿,此外,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报告显示,城镇家庭中有43.4%的家庭拥有房贷,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家庭都已经背上房贷了。

从增量上来看,2008-2019年,住户部门贷款增长了49.6万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达54%,余额增长26.8万亿元,贡献了主要增长,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钱付首付的,尤其是2016-2018年期间,借助棚改、货币宽松、楼市松绑多个因素,大量购房者透支财力,利用短期首付贷充当首付加杠杆买房,买到房子的同时,月供压力也直线上升。

03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消费”被抑制

说白了,就是不敢花钱了!要知道,2021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分摊到每个月不到3000块钱,而同期的住房均价已经达到10139元/平米。据易居2021年全国房价收入比为9.1,相当于全款买房至少需要9年不吃不喝的工作付出。

当然了,对于家庭来说,不可能不进行任何日常支出仅用于还房贷,另一方面,这只是平均数,具体到不同城市的债务负担就不一样,比如北上深等一线城市,本身房价已经比普通城市高出几倍,家庭背负的房贷压力会更高。如果换做前些年房价上涨时,这些持有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一旦房价步入平稳甚至“稳中有降”,手握多套房的群体恐将在房价下跌时赔掉本金,过去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也会被抑制。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而同期印度的水平为67.7%,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国的消费力量对GDP增长的贡献还不如印度多,这是一个讽刺的现象。无独有偶,根据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今年二季度,23.8%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比上季增加0.1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增加3.6个百分点。

毫不夸张地说,高价的房产对于老百姓不再是升值的潜力反而可能是泡沫,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房贷,从有关部门公布的债务收入比来看,2021居民债务指标达到124.4%,再对比近40万亿的贷款余额,43.4%的家庭拥有房贷,以此可以权衡,高房贷下的房产是泡沫多于升值潜力。对于这个情况,正如黄奇帆一语道破,持续高涨的高房贷正毁掉经济,挫败年轻人的信心!

调控开展,一波措施正在释放

值得一提的是,高房贷压力的源头就是房价过高,因此导致了老百姓每月大部分收入都用于供楼,消费率甚至不如印度,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调控逐步发力:一方面,国家在2016年开启房住不炒原则定位,调控过高房价压力城市的泡沫现象,严厉防控投机行为,再辅助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策略,加强金融和市场的调控联动。

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大中城市的保障性租赁房供应,解决人们住房难问题,而在2021年我国40个城市筹集了94.2万套保障租赁住房,解决了部分人住房难的问题。除此之外,不再依赖棚改大拆大建,而是转而将投资引入旧改上,提高居住品质,拉动就业和投资。

房说君有话说,回过头来,不难发现黄奇帆真的敢说,因为在过去这些年很多城市收入都与房市相绑定,只有不断鼓励居民买房投资才能让内需活起来,但很多时候容易给炒房客钻了空子,结果看似城市处处是高楼发展很快,但实际上却让年轻人没有生存之地,挫败他们的梦想理想,只能被迫回乡。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风风)

六大行公开信贷规模:9个月新增约9.5万亿,流向哪些领域?

资料图/IC

10月16日晚间,六家国有银行在三季报发布之前,纷纷“剧透”信贷增长及分布情况。按此数据初步统计,2022年9月末,六家国有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共增加约9.5万亿元。其中,邮储等银行表示,信贷增长达历史新高。

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六大行集体发布支持实体经济公告,说明目前经济处于复苏关键阶段,六大行发挥头雁和支柱作用,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稳步恢复。同时,这亦体现了银行以实际行动表明支持实体经济决心。

“六大行积极加大实体经济信用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助于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利好市场预期。”周茂华指出。

六大行前三季度投放9.5万亿,工农建新增超2万亿

贝壳财经记者按照六大行披露的信息统计看到,今年以来信贷增长共计约9.5万亿元,贷款存量余额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6%。而前三季度,六大国有银行的信贷规模均实现较快增长。

其中,工行、农行和建行新增投放规模均超过2万亿元,中行新增信贷规模为1.69万亿元。而交行和邮储增速接近,投放规模超6000亿元。多家银行增速超过10%,信贷增速创历史新高。

工商银行公告显示,保持新增投融资快速增长。高效传导宏观政策,出台系列举措和政策工具,加大资源配置和信贷投放力度,保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2022年9月末,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净增加2.2万亿元,保持同业领先,同比多增4573亿元。

建设银行表示,今年以来该行信贷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截至2022年9月末,人民币贷款近2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近5200亿元。

此外,农行称该行加大对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科创企业、民营企业、普惠小微企业等金融支持,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2.2万亿元。相比之下,中行三季度末,贷款较年初增加1.69万亿元,达17.41万亿元,增长10.78%。

邮储数据显示,该行贷款总额超过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过10%,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交通银行则在今年前9个月,融资总量超过8000亿元。其中,境内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年末增加6444亿元,增幅10.63%,同比多增950亿元。

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计算,国有行支撑作用增强,前三季度银行业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8.1万亿元,六大行占其中的52.7%。单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4.4万亿元,六大行贡献度提升至55%。

基建托底,制造业、绿色等成主要发力点

在公告中,六大国有银行均强调,持续服务实体经济、提高经营质效。而从各家银行发布的信贷结构来看,基建领域成为托起各银行信贷增长的主力军。

工行表示,在服务重大项目方面,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基金投资项目配套融资、交通水利能源网络型基础设施等五大重点领域和“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营销,基建领域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逾6400亿元。

建行指出,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5.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5800亿元,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建行还在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6.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100亿元,有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拟出资300亿元设立住房租赁基金,探索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实际上,银行发力基建,使得今年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迅速。央行数据显示,9月新增信贷同比大幅增加,主要是企业部门短期与中长期信贷的贡献较大,分别新增了6567亿元与1.35万亿元,两项合计同比多增1.13万亿元。

植信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三季度,基建投资持续快速推进和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将有效对冲房地产投资的下行压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保持平稳恢复的运行态势。在项目建设保持较快节奏、财政发力更为精准和项目储备较为充足等因素的推动下,基建投资增速仍将继续加快。诸多因素推动制造业投资继续维持较高增长。

在基建托底之外,戴志锋指出,制造业、绿色和普惠贷款较年初增速明显超过了总贷款增速,体现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根据各家银行发布的公告,工行在制造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超过8100亿元,增幅37.5%;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约9500亿元,增幅34.0%。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1.6万亿元,增幅达到59.2%。在服务普惠金融方面,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普惠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量超4100亿元、增幅37.6%。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涉农贷款余额突破3.2万亿元,增加近6000亿元,增幅22.6%。

而农行深入实施“三农”县域、绿色金融、数字经营三大战略,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新增贷款创同期历史新高。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全力做好粮食安全、农产品稳产保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县域新增贷款超9000亿元。

大行仍是信贷增长主力军

展望四季度,业内人士认为,在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双管齐下”和房地产投资筑底企稳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将进一步趋向回升,未来信贷增长依然可期。

“预计10月和四季度,大行仍是信贷投放主力,配合各类稳增长政策对社融增长起到支撑作用。”戴志锋表示,一方面,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另一方面,加大对房地产融资的支持力度。

9月28日,人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而此前有市场消息称,监管要求每家大行年内对房地产融资至少再增加1000亿元,融资形式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居民按揭贷款以及投资房地产开发商的债券。

连平亦认为,四季度融资需求恢复可能会小幅加快。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及接续政策加快落地,政策执行效果仍需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四季度融资需求预计缓慢恢复。

“政府债券持续发力,今年国债维持平稳发行节奏,仍有一定增量;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将于10月底发行完成,11月预计会提前下发明年专项债额度,较好弥补政府债券发行空窗期。而基建等重点项目持续推进,相关配套融资增长仍有动力;制造业恢复生产与投资节奏也将有效支持中长期信贷增长。”连平解释,同时四季度消费恢复节奏加快,房地产政策预计进一步宽松,居民信贷有望加快修复。

此外,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开发性政策性支持工具、各类专项再贷款和中长期低息贷款等三类政策工具支持下,基建、制造业等领域信用扩张确定性较强。同时,随着房地产供给侧和需求侧支持政策进一步加码,“保交楼”资金到位后有望加速施工进程,建安和竣工数据有望从四季度起有所体现,拉动地产后周期景气度提升。

王一峰指出,若基建与地产形成共振,强化“宽信用”表现、推动“稳增长”显效,有望提振银行业顺周期表现,催生银行股行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姜樊编辑王进雨校对柳宝庆

中国金融业这十年:银行贷款年均增速13.1%,大病保险制度覆盖12亿城乡居民,行业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

每经记者:张寿林每经编辑:廖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银行业保险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2022年9月14日,人民银行最新披露,初步统计,2022年二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07.42万亿元,同比增长9.7%。

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2全球银行T1000排行榜,按资产排名的区域中,中国以41.53万亿美元位列第一。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不断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

特别是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金融业全面转变发展理念,以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宗旨,明确责任,回归本源,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首要位置,主动为实体经济“输血”“造血”,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良性循环。

理念之变:脱虚向实,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37.21万亿元今年7月,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2全球银行T1000排行榜中,按照一级资本排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占据前4席,交通银行位列第10。意味着前十名中,中资银行已占一半。

中资银行在世界银行排名榜上持续领跑,反映了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近十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突飞猛进。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36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

金融业总量大幅提升,为服务实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统计,2022年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37.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06.8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从增量看,2022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3万亿元,同比多增631亿元。

从结构上看,8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3%,同比高0.2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过去十年间,银行贷款年均增速为13.1%,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

金融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2年6月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29.91万亿元,同比增长20.8%,比各项贷款高9.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96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7%。

绿色贷款方面,余额位居世界前列。2022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比上年末高7.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6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和4.93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2%。

在信贷“量增”的同时,贷款利率也在下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随之降低。2022年8月末,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05%,为有统计以来最低值。

过去十年,中国保险业综合实力也不断增强,保险业总资产从2012年底的7.4万亿元增加至2021年底的24.9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8月末,保险业资产总额进一步增至26.63万亿元。

同期,我国保险深度从2.98%上升至3.93%,提升了0.95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从1144元/人上升至3179元/人,即十年增长约1.78倍。大病保险制度从2012年建立以来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5亿人,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0.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7万亿元。

行业治理:共清退违法违规股东2600多个过去十年,中国特色的金融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的制度安排初步形成,股权结构更加优化,股权管理更趋完善,“三会一层”运行机制更加合理,金融机构的内部制衡与外部监督相互促进。

2018年4月,银保监会合并成立后便专门召开中小银行及保险公司公司治理相关会议,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严格规范股权管理,坚持长期稳定、透明诚信和公平合理三条底线;要加强董事会建设,明确董事会职责定位,加强董事履职能力建设,以及明确监事会法定地位,规范高管层履职。

一系列行业规定随之陆续出台,如《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银行保险机构董事监事履职评价办法(试行)》,以及《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银行保险业公司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这些新政执行立竿见影。2021年底,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通报,经过两年的专项整治,共清退违法违规股东2600多个,处罚违规机构和责任人合计1.4亿元,处罚责任人395人,对部分人员取消任职资格、实施行业禁入。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内部问责处理相关部门或分支机构360家次,问责个人5383人次,其中党纪、纪律处分674人。分三批次向社会公开66家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名单。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约束。

此外,金融机构资产管理改革获得重大进展。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首次对横跨各类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统一监管。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出台,以行政规定形式明确理财业务打破刚性兑付,不得承诺保本,并且规定,银行应当通过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可直接投资股票。

根据行业报告,目前,银行理财业务中,净值型产品比例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92.9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增加23.89万亿元,产品净值化转型进程显著。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养老理财试点范围扩大至十地十机构。2022年5月末,养老理财认购金额超600亿元。

十年来,中国推出50多项银行保险开放政策。2021年末,在华外资银行资本和资产均较十年前增长超过50%,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十年间增长1.3倍,资产增长6倍。一大批专业性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如外资理财公司、外资资产管理公司等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

在此期间,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金融业加速变革,过去十年,中国金融科技水平逐渐步入全球前列。国内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大信息科技基础投入,建立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组织架构,做好相关技术、数据和人才储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新兴技术,提升业务水平。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终端业务,探索构建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强化客户信息安全保护,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灾备水平。

根据行业报告,超过七成银行家表示其所在银行近三年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2%。2021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国有大行平均科技投入为179.2亿元,股份制银行为62亿元,城商行为8.1亿元,农商行为4.7亿元。

2021年末,中国保险业协会披露数据,自2018年以来,全行业信息科技累计投入达941.85亿元。2020年,行业信息科技总投入3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0.63%。截至2020年底,行业信息科技正式员工数量超过2.6万人,占正式从业人员数量的2.51%。保险科技作为金融科技在保险业中的具体体现,在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金融科技也让广大百姓从中受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使用金融业务。调查显示,在中国,2021年有82%的成年人使用数字支付向商户付款。2021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4395.06亿笔,金额4415.5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90%和10.03%。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业务173.7亿笔,同比增长22.2%。

风险防控:过去十年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

过去十年,金融业处理了一大批突出的风险点,稳妥化解、拆解了不法金融集团的风险,对中小银行保险机构的风险进行了处置和改革重组。十年间恢复和处置了高风险中小机构600余家。

一方面,金融行业加大拨备计提和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过去十年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一大批突出的风险隐患得到消除。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至2022年7月末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3.5万亿元,已超过之前12年处置额总和。

另一方面,监管对金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治,依法处置安邦集团、华信集团等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完成接管包商银行和“明天系”6家保险信托机构。非法集资案件数量、涉案金额、涉案人数连续3年下降。

在此基础上,银行业保持优良的资产质量,金融业内生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67%。

此外,金融机构资本补充渠道进一步丰富,资本实力不断得到充实。针对中小银行,2020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为中小银行增加了新的资本金充实路径。

仅2022年上半年,经国务院批准,已经向辽宁、甘肃、河南、大连四省(市)分配了1030亿元额度,同时指导中小银行统筹内源性资本补充。

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2%,一级资本充足率12.08%,资本充足率14.87%,各项指标水平均处于近十年来高位。

影子银行风险有序化解。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高风险的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9万亿元。蕴含巨大隐患的保本理财退出市场,同业理财较峰值压降99%,同业投资和非标融资大幅减少。

2022年7月,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披露,截至2021年末,存量理财业务整改基本完成,具有刚兑性质的保本理财清零,需整改的保险资管产品累计压降96%。通道类的信托和融资类的信托较峰值分别压降80%和43%,少量处置比较困难的资产已经依规纳入了个案处置,将尽快清零。

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金融系统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长效机制,稳妥处置部分头部房企风险。

金融杠杆率明显下降。金融资产盲目扩张、脱实向虚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以来,银行业总资产年均增速8.2%,不及2009年至2016年资产年均增速的一半。

总结而言,过去十年,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年,是活力迸发、成绩丰硕的十年。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金融业过去十年注定是史册中浓墨重彩的一章。

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