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长期贷款

本文目录

长期贷款多了 企业近忧少了

来源:经济日报

图集

5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19.6%——

长期贷款多了企业近忧少了

记者了解到,监管层已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一年以上三年以下”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投放力度,提升融资期限匹配度,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年审制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白名单”管理机制,创新中期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影响下,如何提高制造业贷款精准性、直达性,已成为金融支持制造业纾困、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的重中之重。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创2011年2月份以来新高。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高达40.9%,延续了过去几年高速增长态势,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又提高了2.5个百分点。

“制造业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其产业链长,细分行业多,涉及千家万户中小微企业,对于‘六稳’‘六保’意义重大。”中国光大银行行长刘金说。

未来,如何保证制造业信贷投放更加精准?如何缓解制造业企业经常性贷款周转问题?如何增强金融对制造业的专业化服务能力?为此,记者采访了监管部门及多家银行负责人。

制造业贷款高速增长

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王金洋工业园区,浙江福莱克铸造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国平颇为欣喜。“通过这招,公司订单量提升了20%,利润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

他口中的“这招”,是指转型自救。作为一家主营防爆电机和机械铸件的小微企业,面对疫情冲击,公司果断放弃了以产品粗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引进新型数控机床,尝试依托产品精加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转型自救的路上充满不易,资金难题便是“拦路虎”之一。黄国平告诉记者,自己尝试向银行申请贷款,没想到两天时间不到,中国农业银行浙江丽水景宁支行的88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就已发放到账,年化利率仅为4.6%。“钱一下来,底气就足了,新订单已经接到了第四季度。”黄国平说。

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保持高速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截至6月末,中国工商银行投向制造业的各项贷款余额达1.85万亿元,居商业银行首位;较年初增长2233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增幅达1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其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等国家区域发展重点战略地区,工行的制造业贷款比年初增加了1600亿元,超过全部制造业新增贷款比重的70%。

截至今年6月末,国家开发银行已发放制造业贷款2777亿元,同比增长45%,贷款余额8648亿元。“我们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支持领域,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委协调配合,设立了2500亿元制造业专项贷款,制定了500亿元制造业纾困流动资金贷款发放计划,希望为产业链骨干企业、供应链重点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金融支持。”国开行相关负责人说。

“制造业贷款之所以快速增长,首先得益于近几年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说。此外,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对制造业贷款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银行认识到,金融业和制造业共生共荣,自身长远发展离不开对制造业的支持。”

技术改造获重点关注

传统制造业优质技术改造项目、产业紧密型制造业并购贷款业务正成为信贷投放重点。

在广东,明阳新能源公司已获得国开行广东省分行11亿元授信,目前已发放贷款2.5亿元,这些资金将用于该公司两个重点项目——风机装备整机制造、叶片制造。

针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环保升级等领域的贷款需求,工行已于近期推出创新性专项项目贷款品种——制造业技术提升支持贷款。

“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仍然是工业经济主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关系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局,必须高度重视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

“我们要求,大中型银行将传统制造业优质技术改造项目作为贷款投放的重点板块。”浙江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加强专业团队及专业能力建设、优化信贷机制等措施,提升信贷审批效率,激发企业技术改造信心与动力,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内涵式发展。

据了解,浙江银保监局已联合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经信厅研究出台了《关于印发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聚焦制造业技术改造贷款、产业紧密型并购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中型企业贷款、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重点领域。

上述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畅通融资信息渠道,浙江辖内大中型银行已通过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百行进万企”等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构建了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重点市县、重点项目、重点平台、重点企业”常态化跟踪机制。

记者了解到,针对“产业紧密型制造业并购贷款”业务,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开始加强与证券公司、私募基金、产业基金等机构合作,旨在多渠道掌握并满足企业并购贷款需求。

中长期贷款稳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出现了货款回笼期限延长情况,资金周转压力骤增。因此,缓解制造业企业经常性贷款周转问题、稳定企业融资预期、降低企业转贷成本迫在眉睫。

“企业申办最多的就是流动资金贷款,但各家银行给予的期限多为1年。”杭州市萧山区某汽配企业负责人表示,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短期流动贷款往往不能完全匹配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和回款周期,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无奈的操作,比如“短贷长用”“倒贷转贷”,既影响了企业融资预期稳定性,又会产生额外的资金周转成本。

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在政策推动下,多家银行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量均创新高。

具体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超过了5500亿元,比年初增加952亿元,增幅21%;光大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3.63%,增速远高于上年同期。

“我们把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额度管理、定价管理、前置准入审批等权限都下放给分行,给予考核优惠。”光大银行行长刘金说,给予内部资金考核优惠50个基点,对先进制造业“白名单”企业的中长期贷款项目,给予100个基点优惠,同时加大激励考核,把支持制造业贷款评价纳入分行的平衡计分卡考核。

“接下来,针对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行将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配置相应支持保障资源。同时,加大制造业技术提升支持贷款、中长期循环贷款等创新产品推广,提升金融服务适应性。”工商银行行长谷澍说。

据了解,监管层已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一年以上三年以下”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投放力度,提升融资期限匹配度,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年审制的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白名单”管理机制,创新中期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记者郭子源)

责任编辑:尹世杰

降息方式和幅度超预期,5年期以上长期贷款利率大幅下调

我是【盈在投资】,一个专注分享投资观点与知识的自媒体,点击上方【关注】,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今天早上,5月份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公布。1年期LPR维持不变,依然是3.7%;5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从上月的4.6%大幅下调到现在的4.45%。受此影响,上证指数早盘高开站上3100点。

在4月份的降息落空之后,5月份的降息突然而来,方式和幅度都超过大部分人的预期。

1)保持1年期LPR不变而降低5年期以上LPR超预期。此前分析机构和市场人士都认为1年期LPR容易下调,而5年期以上LPR的下调会更为谨慎。5月降息方式出乎意料,1年LPR保持连续四个月不变,5年期以上LPR下调。

2)5年期以上LPR下调幅度超预期。此前的市场预期LPR的下调会以每次5个基点,慢慢试探,大家预期5月份的降息会是1年期LPR报价为3.65%、5年期以上LPR报价为4.55%。但5年期以上LPR一次下调15个基点,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5年期以上贷款主要是居民的房贷,5年期LPR下调直接影响存量房贷还款金额和当下房贷利率水平。上周末出台政策,允许房贷利率打折,首套可以比5年以上LPR低20个基点;今天就大幅度下调5年以上LPR报价,首套的最低利率理论上可以到4.25%。在各地因城施策的前提下,相当于给了更多的刺激空间。

房贷覆盖面巨大、影响面广泛,每个月减少居民的部分房贷还款压力,可以转化为消费;不仅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也有助于消费提升带动经济,助力于内循环。

其实除了房贷外,部分大项目、大公司贷款也可以适用中长期贷款,比如基建项目和长期投入的高端制造业等。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调而1年期LPR不变,可以促使这些项目选择长期贷款,激发优质项目的融资需求,增加信贷投放和资金支持力度。

1年期LPR保持未变,可以视作储备下的政策工具,可以随时根据经济和信贷市场需求下调,作为刺激经济手段和兜底工具。

你的每个【点赞】

我都当成了喜欢

曾刚:降准成本更低 银行可向实体经济提供长期贷款

新京报讯(记者顾志娟)1月4日,央行宣布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次降准是符合市场预期的。货币政策总体目标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了对冲经济的下行压力,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是必要的,这意味着央行需要向市场增加流动性。在所有的流动性投放工具当中,降准是最合适的,成本更低、期限更长。如果用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等其他工具向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银行的融资成本较高,因为这些工具其实是银行向央行的借款,借款利率比较高,且借款期限相对较短,银行拿到资金之后也无法在资产端进行长期的贷款。流动性期限错配,也会减弱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曾刚表示,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实际上是“把银行自己的钱还给银行”。原来这部分资金以较低的法定准备金收益率被冻结在央行的账户上,现在“还给”银行,对银行而言意味着这部分资金的边际成本为零。因此,降准比各种流动性投放工具的成本更低。同时,降准释放出的资金期限更长,银行可以用作更为长期的贷款。

曾刚表示,对于整个金融体系而言,此举缓解了过去因为过高的法定准备金率导致的高成本问题,银行可以更低的资金成本,向实体经济贷更长期的款。在修复了整个金融体系扭曲的同时,提高了银行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对于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一定帮助。

从长远来看,曾刚认为,未来存在进一步持续降准置换各种流动性投放工具的需要。也就是改变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工具结构,增加降准的占比,适度减少各种流动性工具的投放,从而进一步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

曾刚表示,货币政策除了关注总量之外,还需关注结构性问题。当下整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尤其是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未来除了需要在总量上进一步降准保持合理充裕,还要通过各种结构性的政策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投放,例如定向降准,定向的流动性提供工具,还有监管对于金融机构的引导。

此次降准及相关操作净释放的8000亿元长期增量资金,可以有效增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贷款资金来源。曾刚表示,支持小微、民营企业的政策在金融层面上基本已经做得很到位了,但小微、民营企业的发展还需要综合性的政策进行配合,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其他方面的制度改革等。“光靠货币政策包打天下,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货币金融也不能够完全代替财政和其他方面的工作。”

新京报记者顾志娟编辑王进雨校对李铭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