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财务造假帮凶!东岳集团牵出齐商银行8.6亿虚假询证函 去年可疑不良贷款骤增50倍……
又一家城商行站到聚光灯下。
日前,一纸刑事判决书曝光了山东亚洲氟硅巨头、港股东岳集团的财务“猫腻”,后者在几年前被里应外合“借”走近30亿,最后留下15亿的大窟窿,多家银行被裹挟其中(链接)。
作为淄博当地的城商行,齐商银行曾在2014年-2015年间为东岳集团开出8.6亿元的虚假银行询证函,用于上市公司填补财务漏洞,时任桓台支行行长因此被判刑1年半,十几年奋斗毁于一旦。
意外曝出8.6亿财务造假案
询证函是审计机构在执行审计过程中,以被审计企业名义向银行发出的,用以验证该企业的银行存款与借款等事项是否真实、合法、完整的询证性书面文件。
然而近年来,作为金融机构中的“大哥大”,银行却屡屡在询证函上配合上市公司造假,瑞幸咖啡案余温尚在,东岳集团又爆出了一起。
金融界《财经天眼》从山东淄博中级人民法院获取的刑事判决书显示,民营500强企业,在山东赫赫有名的东岳集团曾卷入盟诚集团民间借贷风波,导致2014年年报审计出现了困难,为了顺利过关,时任财务总监李某成功疏通了当地齐商银行桓台支行行长寇某,在后者的运作下,为东岳集团开具了8.6亿元的虚假询证函。
天眼君查阅了东岳集团2014年年报,其应收账款和其它应收款项为17.86亿元,其中就包括了子虚乌有的在齐商银行的委托理财8.6亿元。
上市公司被“骗”30亿
8.6亿虚假询证函,仅仅是那起借贷案的冰山一角,天眼君从另外一份判决书中发现,当年东岳集团在财务总监李某的配合下,累计被盟诚集团借走29.24亿元,最终偿还额仅为14.46亿元,留下了14.78亿元的巨坑,多家银行机构卷入其中。
日前,《财经天眼》联系了东岳集团,试图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不过对方接听后又果断挂断了电话。
公开资料显示,东岳集团成立于2006年,并于2007年登陆港交所。主营制冷剂、高分子材料,为国内氟硅行业龙头企业,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氟硅材料生产基地。
目前拥有港股东岳集团、A股东岳硅材2家上市公司,另外东岳未来氢能材料正在筹划科创板上市。
即将拥有3家上市公司的“东岳系”已然庞大,但其实控人傅军旗下新华联集团资本版图更为惊人,除了“东岳系”,还控股或参股新华联、新丝路文旅、赛轮集团、北京银行、宏达股份等9家上市公司。整个新华联集团总资产超过1300亿元,全资、控股、参股企业100余家。
不过,2020年资本大佬傅军突遇艰难时刻,新华联集团债务危机爆发,目前已经发生连环违约。
齐商银行8.6亿假询证函始末
卷入盟诚集团借贷案中的齐商银行,便是给东岳集团修饰财报的银行之一。
2015年初,港股上市的东岳集团需要发布2014年财报,然而此时正深陷盟诚集团借贷骗局,为了应付审计,东岳集团原财务总监李某找到了时任齐商银行支行长的寇某,为其出具虚假的总计8.6亿元的银行询证函。作为回报,李某承诺东岳集团将在齐商银行多存款。
寇某“经过四五天的思想斗争之后”,安排下属绕过必要的审核等程序,违规在询证函上盖下了公章。
下属知道询证函内容虚假后曾询问寇行长,她说,“东岳集团是大公司,赶紧给他办了吧。”
公开资料显示,寇某2004年入职齐商银行桓台支行,2013年3月成为桓台支行行长,2015年11月升至济南分行营业部总经理。3个月后就因8.6亿虚假金融票证被拿下,10多年的奋斗毁于一旦。
金融界《财经天眼》发现,实际上齐商银行除了出具8.6亿巨额虚假询证函外,还在一起交易中为盟诚集团垫款4600万元,如今盟诚集团早已资不抵债,齐商银行胜诉后多次执行无果。
曾被1个人连续骗贷5次
回顾齐商银行十几年的发展轨迹,近几年正在走下坡路。
根据天眼查资料,齐商银行年度净利润在2013年达到顶峰8亿元,借贷案爆发的2014年业绩遭遇了拐点,随后一蹶不振。
去年,齐商银行实现营收27.43亿元,同比增长6.84%,净利润5.94亿元,同比增11.80%。不过营收中超过一半是关联交易,涉及金额为13.60亿元。
截至年末,集团口径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1.80%,较2018年末明显下降,但可疑不良贷款余额从557.99万元增至2.78亿元,增幅接近50倍。
齐商银行业绩进入乏力阶段,内控问题也在近年屡屡爆发。
去年9月,齐商银行西安分行(唯一一家异地分行)一天领走了10张罚单,具体原因包括发放贷款用于购买本行不良贷款和银承垫款、发放贷款用于承接本行风险资产;票据业务管控严重不足、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未按照规定缴纳抵押评估费、转嫁经营成本等。
更早之前,因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存在存贷挂钩、张店支行未按规定审查贸易背景真实性、桓台支行未按监管要求监测贷款资金用途等问题,齐商银行遭山东银保监局处罚。
就在今年5月11日,临沂银保监分局对齐商银行旗下临沂河东齐商村镇银行开出20万元罚单,原因是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
另外,去年5月,齐商银行邹平支行被骗贷4330万元,骗贷人使用伪造财务报表、虚构贸易背景、改变贷款用途的方式,5次伪造资料均未被发现……
「定安」什么是银行贷款的分级?
无论是抵押贷款、汽车贷款,生意所需的贷款,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需要银行贷款。那么银行是如何根据风险程度给你分级的呢?
今日帮大家整理一下银行贷款的五类分类。
五级贷款分类制度是根据内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分为正常、关注、二级、可疑、损失五类。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银行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确定贷款损失的风险程度,即最终偿还贷款本息的实际能力,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以前的四级贷款分类制度是将贷款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和损失。
五级分类是国际金融业公认的银行贷款质量标准。它以动态监控为基础,通过不断监测、分析借款人的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来判断贷款的真实损失程度。也就是说,五级分类不再以贷款期限为评价贷款质量的依据,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1、正常贷款
借款者可以履行合同,一直正常偿还本息,不存在影响贷款本息按时足额偿付的不利因素。银行充分把握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2、关注贷款
尽管借款者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仍有许多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借款者的偿债能力将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机率不超过5%。
3、次级贷款
借款者的偿债能力显然有问题,完全依赖其正常营业收入,不能全部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需要通过处置资产、外部融资甚至实施抵押担保来偿还利息。贷款损失的概率为30%-50%。
4、可疑贷款
借款者无法全额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即便有抵押物或担保人,也会因借款人抵押物处理过程和未决诉讼,而造成一定损失的情况,损失的概率是50%-75%不等。
5、损失贷款
这意味着借款人已经不能偿还本金和利息。不论采用何种措施和程序,贷款注定要丢失,或许可收回一小部分,但其价值不大。而在银行看来,将其作为银行资产是毫无意义和必要的。在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后,应立即注销此类贷款,贷款损失概率为75%-100%。
个人征信的贷款分级你知道吗
有个做信贷小同事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个人征信报告上被标注“损失”是什么意思。
我呢,就他这个问题简单介绍一下。
“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银行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把每一笔的贷款分为这五级。所以这个在征信上叫五级分类,是按照下图所标注的:
那这五级分类是按照什么分类的呢?
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可以正常还付本息,不存在影响及时全额偿还本息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其按时足额还款有充分把握,损失概率为0。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银行不会怀疑借款人还不上钱。
关注贷款:借款人有能力偿还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还款不利的因素,如果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会收到影响,贷款损失概率5%以下。意思就是说银行不会还以借款人当前的还款能力,只是有点担心而已。
次级贷款: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靠正常收入无法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者对外融资,甚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损失概率30%-50%之间。这种贷款多发生于企业。也就是说贷款还不上银行开始处理借款人的东西了。
可疑贷款:已经认定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及时执行抵押或者担保,也会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借款人因为各种待定因素具体损失多少还确定不了,损失概率在50%-75%之间。这条的意思也就是说银行已经知道借款人当下就算砸锅卖铁贷款也还不全了,但是能收回来多少,或者具体损失多少现在确定不了。
损失贷款:是指借款人已经没有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这笔贷款都注定要损失或者仅仅能收回极少部分,但是价值微乎其微,从银行的角度来说,也没有意义何必要在将其作为银行资产在账目上保留下来,对于这类贷款在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应当立即予以注销,损失几率75%-100%。这一条就比较牛逼了,银行认定无论怎么样这个钱都要不回来了,银行打算不要了。
由此可见,“次级,可疑,损失”,这后三种均为不良贷款。
个人征信非常重要,它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出行,甚至下一代。所以呢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征信,不要在关键的时候被征信绊住脚。
关注我大家一起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