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贷、培训贷... 盘点那些充满套路的分期消费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三言财经,作者丨DA
最近蛋壳公寓资金链危机闹的沸沸扬扬。
不仅蛋壳公寓本身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身处整条产业链中的房东、租客以及金融机构均走向困局。这四方之间的问题三言财经也已在此前报道中进行过详细分析。(详见蛋壳的四角困局)
蛋壳公寓遭遇的危机中存在一个核心词,即“租金贷”。
通常情况下,当房东和租客只是双向选择时,租客交不出租金,房东停止提供租房服务,这属于你情我愿的买卖问题。但当市场中增加了蛋壳公寓这类类似“第三方中介”并且使得“租金贷”这类金融产品介入后,一切都变了。
租客通过贷款提前预付的房租,并没有直接交到房东手里。需要经过中介进行一波资产升值后再交付房东,而蛋壳公寓这类中介则通过金融机构预付的房租升值部分赚取利润。从而改变了以往租客与房东沟通的双向模式,变成租客与金融机构对接,房东与中介对接的多向模式。
一旦中介机构经营不善,导致资金危机,房东收不到租,租客被赶出门。但是,由于租客所缴的租金被变相转化成了贷款,租客还不得不在没房住的情况下,继续“交租”。
租金贷本意是既为租客解决居住问题,同时为长租公寓转嫁风险还能够有充足资金去做升值投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一旦暴雷,无论是租客还是房东却有种莫名“被坑”的感觉。
三言财经特盘点一些以“分期支付”为幌子的消费贷陷阱案例,以期提醒大众谨慎消费。
坑人的各种消费贷:披着“分期支付”外衣的套路鼎家破产,租客继续还贷
提到坑人的金融服务,首先还是得从租金贷说起。
其实蛋壳公寓并不是第一家和租金贷有关的出现资金链问题的长租公寓服务提供商。
2018年12月21日,杭州西湖法院裁定受理杭州鼎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鼎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该案是杭州市西湖法院受理的首例“长租公寓”破产案件。该案涉及债权人人数众多、负债金额较大。
经查,鼎家曾许诺租客通过押一付一方式缴纳房租,但实际上是让租客在不知情情况下使用网络贷款服务。
租客们通过鼎家租房后,会被要求使用银行卡绑定名为“51返呗”(现更名为“爱上街”)的APP一次性将租金支付给鼎家,之后再每月向网络贷款机构还款。
当鼎家破产后,租客不仅无法拿到此前支付的押金,而且还必须继续还贷。此外,房东也未能收到鼎家方面的应付租金,导致不得不收回房子。
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鼎家破产约有4000户租客受损,涉及网贷平台有6家,其中“爱上街”是租客绑定最多的。
青客公寓诱骗租客使用租金贷
和蛋壳公寓、鼎家出现类似危机的长租公寓还包括青客公寓。
今年年初,有大量青客公寓房东、租客表示青客公寓拖欠房租、无法退还押金。
此外,青客公寓租客也同样存在“租金贷”问题。很多租客表示,青客业务员通过各种方式诱骗租客使用租金贷。当疫情期间青客拖欠房东房租后,被房东赶出家门的租客却还仍要继续还“租金贷”。
租客称,“我们每个人至少有两万的贷款”。
租金贷不仅坑租客,连房东也不放过
鼎家、蛋壳以及青客的“租金贷”问题,主要受害者是租客。但实际上“租金贷”套路实际上还可以同样在套在房东身上。
据媒体报道,2017年5月,上海的张先生准备将自己的一处房屋出租。最终,他委托了上海源涞实业有限公司出租房屋。按照合同约定,源涞公司按照一年一付原则支付房租。
但是,在签署合同时,对方要求张先生同第三方平台“鑫聚财”再签一份《居间服务协议》合同。按照这份协议,张先生其实成为了“借款人”。
2019年,“鑫聚财”方面却通知张先生,因其签署的协议中承认自己是“借款人”,张先生还需要还款给“鑫聚财”。
“租金贷”模式同样在教培机构泛滥像长租公寓诱导租客使用“租金贷”服务这类“套路”,同样在教育培训领域泛滥成灾。
如今,各式各样的教育培训机构充斥市场,无论是刚进入学龄阶段的孩子,还是深处校园的中学、大学生,都有想通过培训提升自己能力的需求。
因此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也想尽办法招纳学员。但因培训课程往往不能普惠所有学员,有的培训机构为了所谓的“降低学生入学门槛”,推出“分期支付学费”模式。但这种分期付款,其实也是诱导学员贷款。
三言财经就曾报道过几起培训机构诱导贷款案例。
华尔街英语屡遭投诉,诱导学员贷款十多万买课
今年6月,三言财经接到一名华尔街英语学员小可爆料,称自己被华尔街英语套路,贷款十余万元学英语。
小可是通过大街上华尔街英语的推销人员介绍,被其宣传的“七天免费体验”吸引,决定前往西直门华尔街英语培训中心做进一步了解。
该培训中心校长却极力推荐华尔街英语的VIP英语培训课程,小可了解后因课程费用过于高昂遂拒绝报名。
但是校长却持续引导,并介绍称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课程费用。最终,经不住校长推荐,小可答应购买华尔街英语的VIP培训课程。
小可前后一共办理两笔分期贷款,每个月需还款7000元左右。第一次因身上钱不够,小可签了普通合同,付款55300元;第二次小可同华尔街英语签署升级VIP的合同,支付72140元。
但等小可上过课后发现,华尔街英语所教内容完全不符其英语六级水平,小可认为华尔街英语提供的仅仅是高中水平。
于是小可多次要求改变课程,但对方均以课程安排符合小可水平为由拒绝。最终,小可提出退还学费,但是该培训中心表示合同成立起一个月后不予退款。
经三言财经调查发现,华尔街英语并不是第一次用类似手段诱导学员买课。
也有大批网友在社交平台中爆料称华尔街英语夸大课程质量,并且如果学员无力支付高昂学费,还会诱导学员贷款学习。
有网友戏称,华尔街英语完全是披着教培机构外皮的金融公司。
无处不在的配音广告:背后也是分期付款套路
三言财经最近报道的《最近泛滥的配音兼职广告,是不是骗局?》案例,实际上也是培训机构利用贷款套路学员。
三言财经调查的充斥在网上各种平台中“学配音”广告发现,这些广告大多都指向一家名为“谭州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
该机构以“1元学配音”为幌子,吸引学生点击。一旦有学生想学,后续各种课程价格最高需要近一万元,最低也得五千元左右。
如果学员无力一次性支付,则可以选择学校提供的分期支付,也就是贷款借给学员,再分期还清。
有很多网友均抱怨称谭州教育一直在诱导学员贷款买课,而且还称只要学会了很快就能还清。
三言财经还调查出这家培训机构还存在师资力量涉嫌虚假宣传,课程质量根本没有很好。
各种消费贷陷阱五花八门除了租金贷、教育培训贷款外,各种坑人的贷款陷阱五花八门,无处不在。
比如大学生毕业找工作,一不小心被要求贷款为自己做技能培训。
据媒体报道,一家名为达内时代科技集团的培训机构提供的商业视觉设计师培训课程费用为22800元,公司提供就业承诺。学员可以选择分期18个月支付学费,前6个月每月还款273.6元,后12个月每月还款2078元,培训时间为3个月。
某公司IT培训课程费用为2万元,学员可选择分20期还清,前8期每月还款19.8元,后12期每月还款1901.46元。
上述这两种分期模式看似实惠,前期月付仅需几十元至几百元,但其实要支付高昂利息。以达内公司为例,22800元的培训分期费用年化利率其实达到16.81%。
还有的公司招聘中,要求应聘者必须参与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费用自付,但通过从未来入职后月薪中分期扣款。这导致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刚入社会就背负债务,而且选择离职也仍然需要还清欠款。
这种情况也存在于医美行业。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目前小到街边美发美甲店,大到大型的美容整型机构,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分期消费情况。
本质上也是医美市场提供所为分期支付服务,解决消费者无法一次性支付美容项目费用问题。但其实是诱导消费者使用了分期贷款,在这个生态中,医美机构和分期机构以及渠道商都是赢家,但消费者实际上自始至终都要为高昂的价格买单。
而且并非所有医美机构都有常驻医生,很多医生仅挂靠在医美机构。这也使得医美机构水平参差不一,万一出了医疗事故,受害最严重的也往往都是消费者。
经媒体调查,医美分期机构一般情况下会给予消费者授信额度为2-3万元。以8万元的隆鼻项目为例,其中4万元分给渠道商,剩下4万元属于医美机构收入,而客户还款的利差属于分期平台利润。
提供分期贷款服务的合作方在众多分期付款服务中,提供这种消费贷的合作方有很多,包含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
三言财经调查的谭州教育案例中,对方就声称课程贷款服务提供方来自京东白条、支付宝花呗等平台。
而在蛋壳公寓资金链危机中,很多蛋壳公寓合作的金融机构不乏像中关村银行、网商银行这类传统金融机构。
而与之合作的网络金融平台中,则有微众银行、会分期、任买分期、应花分期、元宝等平台。其中,微众银行号称是我国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会分期还曾获得京东金融的B轮融资。
在华尔街英语案例中,很多媒体报道中均提到华尔街英语会为学生提供担保,从而获得贷款,而贷款提供方则以度小满金融为主。与之类似的是尚德机构,也被指通过度小满金融为学员提供分期贷款服务。
今日,一名自如租客、自如房东以及一名英语培训班学员告知三言财经有关分期付款消费贷款的诸多细节。
经调查,三言财经注意到,商家在同消费者签订分期贷款协议时,明确告知消费者分期贷款是同第三方金融机构签署协议。但是商家均未明确告知消费者选择分期贷款的风险。
自如租客:如果知道风险,肯定不分期自如租客小慧表示,自己于2019年毕业时通过自如在北京租房。当时因刚毕业,没有稳定收入,因此主动选择了自如提供的“自如分期”服务。
小慧称,自如方面并不存在刻意诱导其选择分期服务的情况,并且在签订合同时,合同上也明确写明了贷款服务提供方是第三方。
根据小慧提供的信息显示,提供分期贷款服务方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于1987年成立,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旗下从事信托业务的公司。该公司大股东为中化资本,持股97.26%。
此外,该公司于今年8月25日新增一条被执行信息,执行标的为14万7千余元。与之一同成为被执行人的还包括交通银行西安西稍门支行和陕西帮家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另外,三言财经发现该公司还涉及百余条起诉他人以及被起诉的开庭信息,这些开庭信息大多数都涉及到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小慧告诉三言财经,当时自如方面虽然明确告知自己分期支付实际上是通过和第三方金融机构贷款实现,但是自如并没有告诉自己这种方式的风险。
三言财经注意到,在自如APP中,租客的选择支付方式上,“自如支付”被标记为“热门”。小慧表示,当时如果了解到万一自己被房东赶出去,自己还得继续还分期的话,肯定不会主动选择这种方式。
另一名自如房东称房子交给自如后,自如方面一个月一次给付房租。但是自如也并未告知自己租客是如何支付房租的。
英语培训机构学员:一定要选靠谱机构对于培训机构使用金融服务做分期支付学费,露露表示自己完全知晓。“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办法一时缴清全款,才选择的分期服务”。
根据露露提供的合同截图显示,这家名为精英培训的英语教育机构使用的分期贷款服务提供商是有钱花。此外,这种分期付款是无息贷款,只要学员按时还款就不会产生利息。
不过,如同自如租客一样,露露在购课之前虽然了解分期付款是贷款,但是培训机构并没有告诉自己一旦退课不仅不能退费,还需要继续还贷。
“只要培训机构不跑路,我就觉得没什么,所以要选择靠谱的培训”,露露如是说。
分期付款是魔鬼吗?从曾经的高利贷、校园套路贷,演变成如今的分期付消费贷陷阱,套路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最终目的却只有一个——割韭菜。
通过种种消费贷陷阱案例分析可知,这种坑人的消费贷主要“坑”在其巧妙的套路上。
这种“套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将参与交易的主体“转移”。
当消费者购买产品、服务时,商家可能会利用分期付款方式伪装自己。例如消费者在租房、买课程时以为和自己签订合同的是面前的商家,但实际上却和金融机构签订合同。
二、将高昂的成本伪装成廉价。
由于计算金融产品的利息并不是很容易,这也给商家机会伪造出使用分期付款会“更便宜”的假象。例如在前文所述案例中,几万元的课程通过金融分期手段,每个月只需还款几百元。但是实际上消费者要支付更多利息费用。
这些套路对于消费者来说带来的风险显而易见。首先,一旦签订了分期支付合约,交易进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消费者不仅可能享受不到应有的产品和服务,反而还要继续还款。这种情况在租金贷、培训课程贷等案例中均有体现。
此外,由于分期付款表面上看“很实惠”,消费者实际上在几乎不知不觉情况下就支付更多费用。
不过,这种套路消费贷对于商家以及金融机构来说也并不是毫无风险,正所谓“韭菜”不是那么好割。
首先,如各种暴雷的长租公寓案例,一旦公司出现资金链危机,通过租金贷这种金融产品打造的生态链便一触即溃。这就要求商家的盈利能力非常高,例如在几个长租公寓危机案例中,都是服务提供方出现运营危机,最终导致无力维持资金运转。
其次,即使是看上去坐收渔翁之利的金融机构也是走在“钢丝”上。分期付款服务本质上是把商家承受的风险转嫁给了金融机构,所以商家暴雷后,出现贷款逾期的可能性就增大。
对于消费者来说,避免被各种“分期付款”消费贷套路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一定要做到了解一切风险,同时要在自己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虽然可以将一时的消费压力分而化之,但其本质上仍然属于“花未来的钱来解决现在的问题”。这其实和信用卡模式一样,而且通常分期支付要支付高昂利息,比全款支付付出更多。
所以消费者必须要对自己的消费能力有清晰的了解,切记盲目“图便宜”而受更大损失。
捆绑授权、利率36%…实测朋友圈广告,贷款平台好分期的另一面
“别再四处求人了,我借了4次都成功了,感谢好分期借我15万9,额度还能循环使用……”这样的贷款广告,你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过吗?
9月12日,一位北京市民向北京商报记者反馈,近期频繁在微信朋友圈刷到贷款广告,以一家名为好分期的贷款平台为例,其宣称年化利率10.95%-24%,最高可借20万元,最近已经有308人申请。
图片来源:微信朋友圈
20万元的贷款额度,低至10.95%的贷款利率,对于不少手头渐紧的消费者来说,诱惑力着实不小,但也正如微信朋友圈广告页所提醒“贷款有风险、借款需谨慎”,那这家网贷平台是否真的靠谱?
直至北京商报记者对好分期平台进行亲测后,才发现平台的另一面。一是宣传与实际出入较大,贷款利率高至35.94%,已远超其宣称的10.95%-24%;二是信息保护藏忧,一键式捆绑个人信息授权,已涉及到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此外在贷款过程中,其多次推荐所谓的信用报告和超级会员,虽名为提额设置,但在消费者看来,实际也为贷款倒添了更高的成本……
贷款利率高至35.94%
“我最近也没有点过啥贷款申请,大数据这是怎么发现了我的‘穷’……”一位北京市民打趣的同时,更疑惑的是,这样一个被微信导流推荐的好分期贷款平台,是否靠谱?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点击该市民发送过来的分享链接,进行了系列测评。
该条朋友圈分享链接页面显示,好分期为厦门好微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好微”)贷款产品,隶属于北京微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财科技”),其宣称不为大学生群体贷款,资金来源为重庆市黑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助贷机构为厦门好微。
从页面提示信息来看,北京商报记者仅需填写手机号、输入验证码,同意《注册服务协议》和《隐私协议》,便可测出个人贷款额度,最高可借20万元;不过,在进行系列操作后,页面并未给出额度,仅显示记者已经注册成功,紧接着又称需“激活A有望获得20万元额度,立刻下载领取”。
20万元的贷款额度,对不少急需资金的消费者来说诱惑力不小,但实际真是如此吗?北京商报记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多处出入。例如,记者下载好分期A,进一步勾选同意好分期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后,页面提示不再提示可借20万,而需本人上传身份证用于身份核验和借款评估,预估可借10.64万元。
然而,上传身份信息后,北京商报记者又被平台引导添加了银行卡号信息,进一步填写了学历、从事行业、工作岗位、月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地址、通讯联系人等个人隐私信息。约一分钟后,北京商报记者收到了好分期发来的短信,被告知为平台的优质用户,并获得了1.2万元的贷款额度。
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下款1万2。从最初广告页的20万元到身份验证前的10.64万元再至实际下款1.2万元,好分期的这一波营销操作,引人费解。
然而,名不符实除了贷款额度外,还有其贷款利率。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平台首页并未明确披露贷款实际利率,而是需用户点击“去借款”,才会在还款计划中展示借款年化利率。以记者实测情况来看,好分期给出的1.2万元的贷款额度,预估由三湘银行发放,借款年化利率35.94%,且还列出了2462元的借款综合费用。
图片来源:好分期A
广告宣称20万贷款额度,被列为优质用户为何实际到账额度却仅有1.2万元?1.2万元的贷款,为何宣传24%以内实际贷款利率却高至35.94%?2462元的综合费用又是从何而来?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向好分期、微财科技以及预估放款方三湘银行进行采访求证,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按照最高法的司法解释,金融产品含利率、复利、罚息等在内的综合成本不应超过24%,在营销展示过程中不超过24%、实际利率达到接近36%的做法已经存在合规风险,其超过24%的部分利息难以得到司法支持。
“出现实际利率可能高于宣传利率的情形,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也违反了金融营销宣传中的如实披露原则,在行业内利率普遍降至24%以下的大环境下,35.94%的贷款利率确实畸高。”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同样说道。
关于贷款产品利率水平和计算方式,实则监管方近两年已做出诸多规范和要求。例如,最高法对民间借贷利率保护利率设定为最高4倍LPR利率,另外,央行也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要明示互联网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
“目前在实际贷款中,大部分平台综合息费基本已控制在年化24%以内,少部分在36%以内,但产品息费水平必须明示,给予借款人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评价道。
另在法律层面上,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进一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好分期的宣传利率与实际利率不一致,从广告法上也可能构成虚假宣传。根据目前法律法规对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最高不得超过LPR的4倍,35.94%的贷款利率属于畸高。在他看来,设置综合费用或是因为贷款平台需要从中赚取利润,如果平台各种综合费用和贷款利率加起来过高,使得贷款人的贷款成本过高,则可能被判定为不合规。
一键捆绑式授权存隐患
除了贷款利率出入较大,北京商报记者亲测过程中遇到的多处一键捆绑式授权,也引人费解。
例如,北京商报记者实测发现,“好分期”在申请借款的过程中,虽然贷款页面显示预付放款方为三湘银行,但实际却要同意勾选“全套借款协议”。
其中除三湘银行个人综合信息查询使用授权书、征信授权书、人脸信息处理授权书、个人借款合同之外,还要捆绑勾选厦门微财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咨询服务合同、北京中保国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委托担保合同及个人信息处理授权书。
除此之外,全套借款协议中捆绑的协议还包括:上海爱建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授权书、新网银行个人征信授权书、重庆市黑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个人征信查询使用报送授权书、朴道征信个人征信授权书以及北京微财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个人信息处理授权书等,获取的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息、金融信用信息等。
图片来源:好分期A
以新网银行个人征信授权书为例,其中提到该授权用途主要为审核本人贷款申请以及处理贷后管理事务、处理本人征信异议等。
为避免偶然性,北京商报记者另外还邀请了多位用户进行实测,但也遇到了同样的一键授权操作,贷款年化利率同样高至35.94%。
一键捆绑多家平台服务合同和信息授权,这一操作主要是何考虑?对于这一情况,微财科技同样未给出回应。
对此,于百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贷款申请过程中的一键授权,往往会发生在一些助贷平台的协议中,因为最终的贷款机构是哪家可能具有不确定性。但此类做法也容易形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明确提醒,一些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在开展相关业务或合作业务时,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到位,比如以默认同意、概括授权等方式获取授权,侵害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
“因此,在具体个人信息授权过程中,平台需要以合规为前提,进行明确提醒,细化授权内容,或者进行单独授权等,给予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于百程说道。
“正常来看,放款人如果仅为三湘银行,则借款人只需要向三湘银行授权开放必要的个人信息查询权限,”金天同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键捆绑”授权给多家机构的操作,既没有遵循最小化原则,同样存在合规性问题;如果三湘银行实际上并不掌握核心信贷环节,而将其外包给微财科技等互联网合作机构,还存在可能触犯助贷监管要求的其他情形。
苏筱芮则进一步指出,这其实也不符合“断直连”相关规范,在个人信息的采集、传输、共享方面存在漏洞。
实际上,个人信息保护法亦明文规定,如果个人信息提供给其他方,需要取得用户单独同意,不能一揽子捆绑同意。李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键捆绑多家平台服务合同和信息授权,已经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关于该类行为的整治,李亚认为,“目前来看,单靠某一个部门的监管或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还远远不够,需要多方联动工信部、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治理,同时完善立法、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建立‘信息违规收集’黑名单企业库”。
强推信用报告惹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商报记者和多位用户实测过程中,好分期平台也曾多次向用户弹窗推荐信用报告和超级会员,虽名为提额设置,但在消费者看来,实际也为贷款倒添了更高的成本。
例如,北京商报记者在注册A和上传身份信息、等待额度审批多个环节中,均被平台弹窗推荐信用报告,另外点击首页“风险监测”“我的信用”等板块,再次被弹出“查看信用”的提示,平台多处提醒“信用查询,可助更快下款”以及“上传报告,可提高审核通过率”等信息。
图片来源:好分期A
但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点击发现,这一所谓的“个人风险报告”,需要用户单独付费29.9元。报告由天下信用提供,内容主要显示了用户的个人信息、手机号、居住地址、身份证号等,另外在报告综述中还展现了用户的存在风险项、天下分、履约信息、消费需求度以及公共信息、财富信息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报告与央行提供的个人征信报告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据天下信用客服告知,这一风险报告主要用于个人的简单了解,展现的更多是大数据信息。
但这也同样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这样一份收费的大数据信息报告,为何频频在贷款过程中被强势推荐?若进行查询操作或者频繁点击查询,个人信息是否又会有泄露风险?”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向好分期及微财科技采访,但未获得回应。另据公开资料显示,天下信用是鹏元征信有限公司建设的平台,主要提供个人数据报告查询、企业报告查询等服务。北京商报记者多次在好分期平台联系天下信用客服询问报告用途及收费是否合规,但对方同样未给出回应。
事实上,天下信用无法向用户提供征信报告,主要因为鹏元征信并不具备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资质。2020年12月30日,央行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鹏元征信因存在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企业征信机构任命高级管理人员未及时备案的违法行为,被没收违法所得1917.55万元,并处罚款62万元,合计罚没1979.55万元。
李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为了规避法律,平台往往以各种名义收取费用,有意隐瞒超高利率,变相加重贷款人的负担和成本。根据央行发布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要求,不得以“向信息主体收费”的形式采集信用信息,因此相关机构以信用报告的形式收取费用是不合规的。
“若平台后续还需继续为用户提供征信服务,必须取得央行下发的个人征信机构牌照,且不得因此向用户收取费用。”李亚说道。
腾讯广告:正联系广告主核查
虽然仅仅是一个贷款广告,但一系列顺势操作后,造成的结果却可能是伤“钱”又伤“个人信息”。“真是细思极恐!”被北京商报记者告知一系列风险后,前述北京市民感慨。
另据该北京市民反映,她近期其实并未有借贷需求,也未曾进行过贷款操作,但却频频在微信朋友圈刷到贷款广告,“本来想点击进去关闭,但发现越点击反而刷到的次数越频繁,我也是无奈了”。
此前,央行等7部门进一步规范金融产品网络营销,提出开展营销宣传不得影响他人正常使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以弹出页面等形式开展营销的,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不得欺骗、误导用户点击金融产品营销内容。
对此,除了好分期,对于贷款广告展示平台的腾讯,北京商报记者也进行了采访。后者回应北京商报记者,朋友圈广告均带有清晰的“广告”标识,并设置了反馈与投诉入口。如用户收到不感兴趣的内容,可点击外层右上角“广告”进行反馈或关闭当前广告,平台会第一时间跟进处理并优化推荐内容。
另经核实,腾讯广告称,前述贷款平台在广告主资质及广告内容上,符合国家法律和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另针对实际贷款利率与宣传利率不一致的情况,虽广告主实际经营行为不属于广告发布者的审核义务范围,但腾讯广告出于保护用户目的,正在积极联系广告主进行核查。腾讯广告将在能力范围内,全力协助用户维护自身权益。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规范广告主在投放后的经营行为,腾讯广告表示,已建立了《腾讯广告贷款行业违法处罚规则》,对广告主违规泄露消费者信息、落地页链接违规跳转、违规收取手续费等违规行为,腾讯广告均建立了封停、冻结账号等惩罚机制,从而更好地规范广告主经营行为。
对于后续贷款平台合规治理及推广营销,苏筱芮表示,后续,机构在金融营销宣传方面,应当强化相关的宣传规范并如实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各类监管要求的信息;在个人征信方面,需要遵循监管关于“断直连”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则需要认真倾听消费者反馈的相关问题,建立健全客户沟通机制,不断提升客户服务及体验水平。
对于好分期后续贷款产品及营销宣传,北京商报记者将持续跟进关注。
北京商报金融调查小组
自动分期将下线!银行规范信用卡分期贷款利率标准,让利率更透明
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一直居高不下。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自己明明可以全额还清,却被莫名其妙的自动分期,不得不支出额外的手续费。近期,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称,不再进行自动分期,用户可以自主选择。
银行官宣不再自动分期
根据建设银行公告,自2022年12月30日起,该行龙卡益贷卡(金卡、白金卡)新生成的已出账单,将不再进行自动分期。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员表示,调整下线龙卡益贷卡自动分期功能,便于用户更好地规划每次已出账单的还款安排,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进行分期。
邮储银行表示,将于2022年12月30日下线自动分期卡(包含自动分期成长卡和自动分期鸿运卡),届时将不再受理自动分期卡的进件、换卡和补卡等业务。
同日,浙商银行也发布取消信用卡自动分期服务的公告,自2022年12月30日起,浙商银行缤纷卡、点金卡、增金卡、京东金融联名卡将取消自动分期服务。
此前,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专门加强了分期业务规范管理,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在分期业务合同(协议)首页和业务办理页面以明显方式展示分期业务可能产生的所有息费项目、年化利率水平和息费计算方式。向客户展示分期业务收取的资金使用成本时,应当统一采用利息形式,并明确相应的计息规则,不得采用手续费等形式,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么修改主要是规范信用卡分期贷款利率标准,让分期贷款利率更加透明,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的消费,有助于防范欺诈营销、隐蔽与违规收费等问题,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信用卡投诉成“重灾区”
近年来,关于信用卡业务的投诉量一直居高不下。在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关于2022年第二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39687件,占投诉总量的48.6%。整体而言,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投诉量普遍较高。
其中,信用卡分期业务“利息不透明”“隐匿收息”“乱收费”等问题经常被客户吐槽。记者从黑猫投诉平台获悉,不少用户视信用卡自动分期为“霸王硬上弓”。“信用卡自动分期这种强制捆绑的霸王式收费,也不特别注明或通知消费者。”一位民生银行信用卡持有者投诉道。
“银行正在加速优化信用卡业务发展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息费适中、特色鲜明的信用卡产品,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未来银行应从客户需求出发优化产品,并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客户,以更优质的服务吸引和留住持卡人。
“部分银行信用卡自动分期业务未能与消费者进行充分沟通,导致影响部分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并由此引发不少信用卡业务投诉。”周茂华表示,应强化监管,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推动信用卡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