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华育it贷款

本文目录

网贷陷阱频出 如何识别“套路贷”

校园贷、美容贷、培训贷、退货贷,小额贷款、无抵押贷款、当天放贷……近期,各类贷款骗局频出,骗子手段层出不穷,有一些所谓“零首付、不要钱”的骗术大张旗鼓出现,让很多受害者背上高额贷款。

这些骗局是如何操作的?又该如何警惕并识别这些“套路贷”?

【美容贷骗局】

被忽悠去美容院聊了十分钟,就被人在手机上下载分期贷款软件,稀里糊涂被贷款3.5万元;说是免费美容,拿着身份证拍个照、签个字,最后美容没做成,个人信息却被恶意泄露,欠下数万元信用卡债;手头缺钱想网贷,被忽悠说美容贷最方便,结果到手仅有500元,但欠下的3万元债却一分不少必须每月还款……暑期即将结束,大学生假期遭遇美容贷骗局的案例近期不时被曝光。

近一两年,从事医美分期的贷款平台如雨后春笋,国内大大小小的整形美容机构通过与之合作,大都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分期贷款业务,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医美分期产业链。但部分急功近利的医美机构和分期平台内控不严,再加上一些黑中介不择手段地钻漏洞,挖空心思地骗人,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就成为最容易上钩的“猎物”,有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今年5月份,河南一26岁女孩因整容深陷贷款风波,无力偿还自杀身亡。

警方提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消费者不要被“免费”“优惠”“便宜”等字样冲昏头脑。选择正规的美容机构,若接受医疗美容手术服务,需由消费者家人签字同意方可进行。在签订合同前,所有项目的费用包括将来可能要承担的风险,消费者应让商家、中介做出详尽说明。特别注意要在合同中对退款条件及流程、贷款中止时如何处理后续还贷事宜等重要细节进行明确约定。

【培训贷骗局】

今年1月,河北的小刘找工作,通过赶集网投了份简历。济南兴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系到他,先培训后就业,并通过一款名为“分期乐”的手机APP,分期办理了16800元的贷款。

同样,小王应聘时,工作人员起初说先工作后交费,直到收到短信提醒,他才知道办理了贷款。18800元学费,18期共还23000元左右。“自始至终,我都不知道贷款的事。”小王要求退学,拖了一个月贷款最终被取消。

除了不知名的培训机构外,即使中软国际、华育国际、北大青鸟等一些商业培训的老牌机构,也有学员反映其培训过程存在类似问题。针对中软国际、华育国际,学员还分别成立了维权交流群,目前中软国际贷款培训被骗群已经聚集400余人。

“培训贷集中在IT行业,多以招聘为幌子,以提供高薪工作岗位为诱饵,在面试中让应聘者以低压力分期还款的方式,贷款接受高价培训。公司从网贷平台得到学费,但培训质量却难有保证,而且部分求职者在接受培训后,公司并未按照承诺为其安排满意工作。有人怕影响信用,只好硬着头皮还贷还息。”一名业内人士说,“培训贷”主要针对学生群体,目前正是风行期。

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对于企业所鼓吹的培训课程,要在报名前了解清楚具体情况,在签订合同和协议涉及贷款申请时,最好和家人说明情况,谨慎考虑,提高自我防御意识和理财能力。

【校园贷骗局】

湖北省黄冈大三学生被同学介绍去购买一部手机,在手机店贷几千元,门槛非常低,只用提供学生证、身份证和亲朋好友电话及住址就行。但借款很快产生了巨额利息,不到一个月,就翻到几万元。他又不断从十余家网贷平台拆借,几个月后,欠债越来越多,很快就翻到50余万元。家人倾尽所能凑还20万,还欠下30多万,每天被讨债公司以各种手段追讨,并引发外地人员赶到其家中暴力讨债。

警方提醒,不要轻易使用非法“校园贷”,互联网上出现的“今借*”、“*速借”等网络借贷平台均为违规平台,当事人借贷后,会立即掉入网络借贷陷阱,短期内产生巨额利息,并遭到借贷方以恐吓、威胁等手段催收债务。

【退款贷骗局】

黄女士接到“淘宝客服”电话,称她网购的衣服会使人过敏,需要召回,但“系统升级,只能通过借贷的方式退款”。黄女士听从指引,向一个分期购物平台实名高息借贷16700元,接着又扫码将16324元转到一个账户,“以为剩下的376元就是网店退款”。遗憾的是,16324元进了骗子腰包,而16700元还要她自己还。

警方提醒,接到网络平台客服电话不要急,多方核实最重要,最好通过购物网站指定联络工具(如阿里旺旺)核实对方身份,切忌跳出原有平台进行线下交易。坚决不扫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不随意填写银行卡等私密信息,不泄露手机验证码,任凭对方如何花言巧语也不能转账,不去ATM机操作,不让他人远程操控电脑。

【常见的贷款骗局模式】

模式一:无需任何担保。此类骗局中的“贷款”几乎不设立任何贷款条件,无抵押无担保。

模式二:贷款要先交费。当求贷者动心后,骗子们会利用各种理由要求先收取费用,比如“利息、律师费、核实费、保险费、手续费、保证金”等。

模式三:贷款利率奇低。银行的贷款利率相较于其他贷款机构,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如果借款人在网上申请小额贷款时,贷款机构宣称自己的贷款产品和银行贷款产品利率相同甚至更低,很可能就是骗子。

模式四:模糊定义利息。很多骗子在宣传时故意将利息说得很模糊,如“利息低至5%”。不少缺乏贷款常识的借款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这“5%”定义为年息,等签完合同拿到贷款之后才发现,“5%的利息”根本不是年息,而是月息。

模式五:只需身份证办理。贷款骗局放贷条件容易,不需抵押也不需查看收入情况,基本上是一个身份证就可以贷款。

模式六:异地贷款。贷款都是同城的,异地放款非常少,如果是异地放款的,十之八九是骗子。

模式七: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借款人银行卡信息。有的骗子会让借款人下载网站插件或APP,而这往往是“木马”程序安装包,借款人填写银行卡账号及密码后,卡上的钱就被转走了。

模式八:连环诈骗。一般发生在QQ、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举个例子,骗子会在各个平台发小广告,留下QQ/微信/电话等你上钩。你联系他之后,他会把你介绍到一个群里,说风控人员会在群里对你进行审核。等你加了群之后,群主会说办理某个手续需要交一定的费用,请你转账给群里的XX(注意,群里多半会有几个叫XX的人)。等你把钱给XX转过去之后,另一个XX就出来了,说你搞错了,那个不是真实的XX,需要重新缴费。等你再一次缴费之后,群主就会把你踢出群。等你发现上当受骗之后,相关的所有人你都再也联系不上了。

【回归正规机构避免“套路贷”】

看了这么多的“套路”,最后还是要回归到避免“被套路”。

温馨提示:在看到诸多贷款诈骗的教训后,到正规贷款机构申办贷款成为唯一的选择。

正规的机构一般为公开营业场所,有公开联系方式和营业执照等手续,在进行信用贷款时还需要相关手续比如身份证明、工作证明等资信材料,并且因为没有抵押物,因此一般放款额度不会很高。在贷款的时候,要问清楚各项费用,尤其是利息,要问清是年息还是月息,或者是日息。

最重要的是,银行、正规贷款公司都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贷前支付手续费或利息等费用。(陈剑综编)

起底“培训贷”:学员一无所获还背上大额债务,连消金公司也被坑

多位业内人士向消金界反映,近日针对“培训贷”的纠纷呈现爆发趋势,问题几乎涉及申请“培训贷”的各个环节。

消金界调查后发现,本应该授业解惑的培训机构,却以招聘的名义,将求职者引诱进来,保证分配工作,让求职者参加培训,进而办理学费分期贷款,将其引流给放贷机构。这样,这些培训机构,除了能拿到正常的学费外,还能多挣一份利息钱。

如果能帮到学员学到技能也就罢了,某些培训机构竟然没有提供实质的业务培训,设置课程实际上成为放贷的“工具”。

更甚者,学员毕业后,也没有得到当初许诺的“高薪职位”。

最后,本意求职的这些学员,稀里糊涂地背上了大额贷款。

这就是所谓的“培训贷”陷阱。

这些被“套路”了的学员,本就在生活上、经济上有困难,如今工作没有落实,还要面对放贷机构不停催收的压力,艰难度日。

更值得警醒的是,消金界调查发现,其中还有很多是没有还款能力的在校大学生。

这些培训机构实质做的是“助贷”生意,帮助放贷机构引流。在大力开拓场景的当下,放贷机构往往也还要寻求培训机构的合作。

由此,坑完学员,这些培训机构还可能卷钱跑路或出现财务危机,连放贷机构一起坑。

据“互联网金融电讯”近日报道,教育公司学霸1对1已停课,海尔金控、米么金服旗下分期平台踩雷。

他们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

走了形的“培训贷”

职场遇到瓶颈的唐先生希望“充电”。

华育国际教育告诉正在找工作的唐先生,IT行业发展前景好,华育有很多合作公司,培训毕业之后工作包分配,学费还可以分期付款。

唐先生就报了19800元的软件开发课程,并通过课栈网APP办理了贷款,分24期还款。

等到培训结束的时候,唐先生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合作公司,也不存在包分配工作,华育只是将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找到的公开招聘信息推荐给学员,让其去面试。

唐先生反映,包括他自己在内,他所在的班,几乎没有人找到IT行业的工作,但却已经背上了两万多的贷款。

根据唐先生提供的截图,24期的分期贷款,他已经还了23期,每月本金加利息要还1458.6元,最后一期他出现了逾期,逾期一天的利息是49.8元。

一技之长没有学到手,工作没找到,背负了大额的贷款,每个月还款压力都很大,唐先生感觉自己被忽悠了。

这样的遭遇不是个案。

2017年9月份,周女士正在找工作,山东源代码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声称,可以为周女士提供一个月工资5000元的工作,但需要先进行为期4个月的UI设计培训,并告知周女士,山东源代码有很多合作企业,可以为她找到工作。

周女士在源代码的指导下,在百度有钱花上办理了学费分期贷款。

16800元的培训费用,分24期偿还,到期共还款20731元,年化利率接近12%。前6个月不用还款,从第7个月开始还款。

真正进入培训之后,周女士发现,培训没有实质内容可言,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

更令周女士无法接受的是,培训结束后她发现,之前说好的有很多合作企业、包就业的承诺都是假的,培训机构让她虚构简历去面试,最终也没有找到工作。

现在,背上两万多贷款的周女士,感觉自己被套路了,想退贷,百度有钱花则回复周女士,如果想退贷,需要和培训机构达成一致,由培训机构发起才行。

但现在,周女士已经联系不上当初的培训机构了。

有的培训机构甚至在学员学习过程中就跑路、失联了。

10月9日,孙女士反映,在得到分配工作的保证之后,她报名了华育教育19800的课程,通过百度钱包,在百度有钱花办理了贷款。

但培训不到三个月,她所在的培训中心就停业了,工作人员也都联系不上了。进入2018年,有许多学员反应,他们报名的华育培训已经跑路,不知去向。

消金界调查发现,2018年3月22日,广州华育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因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天河分局,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

向大学生放贷

国内知名的IT职业培训机构——达内教育(NYSE:TEDU),甚至还向在校大学生放贷。

对此,消金界暗访了达内教育。

达内教育的课程顾问告诉消金界,参加达内的培训,可以采取“先学习、就业后付款”的方式支付学费。其实就是通过达内,向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申请学费分期贷款。

该分期目前是“8+12“的模式,前八个月每月只需要偿还200到300元的利息,从第9个月开始,偿还本金和利息。一个月内还款不产生利息,一个月后提前还款,会产生500到600元的手续费。

达内的课程告诉消金界,目前他们的合作机构有百度有钱花、中国银行和360金融,百度有钱花通过率最高。

当消金界表示,在校大学生能否使用“培训贷”,需不需要担保的时候,该课程顾问表示,大学生也可以学费分期,不需要别人担保,只需要留个家人的电话号码。

具体操作是,申请贷款的时候,平台会给家人打个电话,问一下是否知道其参加达内的培训,只要家人表示知道,即使是在校大学生也能拿到贷款。

而早在2017年6月份,在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网贷机构不得开展在校大学生的网贷业务。

达内的课程顾问却明确表示,可以为在校大学生办理学费分期贷款,而且之前已经有过很多在校大学生成功贷款的案例。

就此消金界向达内教育求证,但截至发稿没有得到回复。

更让人惊诧的是,消金界发现,在达内公布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中提到,达内的利息收入,包括学生分期付款计划有关的利息收入。

也就是说,在于金融机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分期付款产生的利息,有一部分是归达内的。达内教育不光赚取了学生的培训费用,还能通过“培训贷”的学费分期再赚利息。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达内的课程顾问极力推荐学费分期,还建议买一份“平安保险”为学费分期承保,并向消金界表示,学费分期的保险就是要学员放心贷款,开始还贷的时候,一个月就一千多块钱,哪怕只找到月薪三四千的工作,还贷也够用了。

讲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一笔原本简单的“学费”已经变得不简单了,不仅仅变为“贷款”,还顺带衍生出了“保险”。

一个授业解惑的培训机构,发财的招数“不胜其多”,到底算不算有违“师道”呢?

当放贷收息与教书育人这两个行当在此相遇,不得不令人感到滑稽。

学员维权困难重重

消金界注意到,近期被投诉的远不止上文提到的机构,西安天诺学院、广州核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森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莱德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贝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瑞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天瑞地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都涉其中。

总结来看,所有针对“培训贷的”投诉,套路都出奇的一致——

以招聘为由让学员参加面试,在面试过程中诱导学员参加培训,并保证安排工作,等到学员通过贷款支付了学费之后,没有按照承诺分配工作。

可惜的是,大多数学员只有在培训课程结束后,才能恍然大悟,感觉上当受骗,但已背上了实实在在的贷款。

找放贷机构?他们认为学员已经参加了培训,贷款已经给了培训机构,学员有不满,需要去找培训机构协商解决,但贷款必须按时还。

找培训机构?学员要求退款,但培训机构往往对此充耳不闻

最后,学员们往往既没有很强的还款能力,又没有很强的还款意愿。有的人选择听之任之,致使自己征信出现问题。有的人自认倒霉,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把贷款还完。

北京市东友律师事务所许民和律师向消金界表示,培训机构以承诺解决工作为诱饵,诱使培训学员按照其要求进行贷款,有违民法的诚信原则和商业道德。

但求职者自己也需要明白,培训机构是没有权力要求用人单位录用某个人的,这种包解决工作的承诺实际上是不可能兑现的。

学员的学费是向金融机构借的,如果学员以培训内容有问题或没找到工作为由,拒绝还贷,需要承担责任。

因此他建议,作为社会生活经验和法律意识缺乏的学生,在签订合同之前最好请专业人士或者有经验的前辈把关,在清楚了其中的法律后果后再决定是否签合同。

消金界发现,目前在聚投诉上,针对达内、百度有钱花有关“培训贷”的投诉络绎不绝。

培训贷的普惠背景

教育信贷作为一个借贷产品,其实是有着“普惠金融”的美好初衷的。

有放贷资格的平台,通过培训机构,对于一次性支付学费有困难的学员,采取“学费分期”的方式,帮助他们实现理想。

而且在产品设计上,放贷平台考虑到学员正处于培训期,没有收入,只需要他们偿还数额较小的利息,6到8个月之后,才需要偿还本金+利息。

据消金界了解,百度有钱花与达内、尚德机构、新东方、华尔街英语、英孚等众多教育机构合作,向这些机构的学员提供学费分期贷款。

这样的产品,在大城市,帮助很多学员实现了技能提升,薪资翻倍;在偏远地区,帮助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

度小满CEO朱光在上个月的公开演讲时介绍,度小满已累计为114万人发放了超过130亿元的教育分期贷款,其中70万人是大专以下学历。

消金界了解到,百度金融业务度小满正拟通过旗下重庆百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行80亿元ABS,用于教育贷。目前还正在走审批流程。

教育信贷本身是普惠金融的一部分,瞄准教育信贷的显然不是百度有钱花一家,但是如果仅仅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放松了对第三方合作教育机构的审核,原本“多赢”的教育信贷产品,很可能就会被一些居心不良的教育机构钻了空子。

而作为教育信贷最重要一环的培训机构,如果不回归“教育”的本位,一味在利益的驱使下,任由“培训贷”这样的产品滋长,这个有“普惠”初衷的产品,离被叫停的那天也不远了。

与消金同行交流,和文章作者对话,请关注“消金界”查看。

业绩差、事故多,度小满的金融科技之路道阻且长

事故频发、口碑直下,度小满深陷舆论泥潭

2018年4月,百度宣布旗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完成拆分融资协议签署,融资19亿美元,并且独立运营,新公司启用全新品牌,名为度小满金融。三年时间过去,度小满金融一直在信贷、理财、支付、保险经纪和金融科技等领域布局,似乎有声有色,行业内外都在关注着独立经营的度小满金融。但当满怀期望的等待着度小满金融给金融科技行业带来新发展的期间,相关负面声音却频频出现。

今年最令人关注的金融恶性事件—河南村镇银行存款事件,度小满便牵连其中。用户们纷纷针对为问题银行导流、“存款产品”变为“理财产品”、无法查询余额等原因,对度小满进行投诉。此外,还有不少用户吐槽度小满不允许借贷用户提前还款,收取高额利润,甚至造成了影响用户贷款购房等连锁反应,产生部分经济损失的用户开始在各个平台之上投诉。不可否认,通过按期收取利息的方式确实能给度小满带来大额收入,但随之而来的负面评价也对度小满的口碑造成了一定创伤。

BAT金融竞争格局下,度小满业绩表现承压

品牌形象受挫,那么业绩表现如何?作为曾经三足鼎立的BAT科技大厂下的金融品牌,度小满自然不免会被人拿来与蚂蚁集团、腾讯金融科技比较。

首先,数据猿整理了三家机构在金融领域的牌照布局对比。详见下表。

据不完全统计,度小满金融目前已经手握至少6张金融牌照,涉及到支付、信贷、银行、保险中介、基金销售、消费金融等领域。尽管涉足的金融领域甚广,但度小满金融的其他业务,似乎陷入了“投入不小,收效不见起色”的尴尬处境。

官方信息显示,度小满金融旗下包括度小满信贷(即“有钱花”)、度小满理财、度小满保险经纪、度小满支付、金融科技服务五大板块业务,王牌业务还是贷款业务“有钱花”。

信贷业务方面,2019年底,度小满曾透露,累计发放贷款超5000亿元。对比其它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集团2019年一年累计发放贷款1.7万亿元。腾讯“微粒贷”,截止到2019年累计放款额超过3.7万亿元。由此,可见度小满的贷款量级和A、T两家公司,不可同日而语。

支付业务方面,百度早在2008年便开始布局,同年正式推出支付平台“百付宝”。但直到2013年7月才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而阿里腾讯早在2011年便获得支付牌照。2014年,百度推出支付品牌—百度钱包(后改名为“度小满钱包”),正式进军移动支付。虽然2019年百度巨洒央视春晚12亿红包雨,一时间带来大量用户,但后续的用户留存却收效甚微。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来看,支付宝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占比55.4%,其次是微信支付(财付通),占比38.85%,而度小满则在十名开外。

在消费金融方面,百度早早锁定了教育场景,推出“百度有钱花”,为主流教育平台提供分期信贷服务。百度曾在2016第四季度财报中提到,“百度有钱花”占据教育信贷领域75%的市场份额,合作教育机构近3000家,环比增长约80%,服务学生数环比增长约45%。然而,重押的课外教育虽然市场大,但行业乱象较多,教育机构跑路现象频发。此前,英孚教育和百度金融合作的教育分期借贷被质疑“套路贷”,一时舆论哗然。今年以来,教育行业“双减”政策落地,校外教育更是遭遇滑铁卢,业务发展和资金来源均承压,多个在线教育股大跌,这对以“教育分期”作为主战场的度小满来说,将是一大考验。

至于保险经纪业务,早在2015年,百度就开启了进军保险市场的尝试,直到2017年,百度收购黑龙江联保龙江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拿下保险经纪牌照,才正式在互联网保险中介市场施展拳脚。由于缺乏保险销售场景,百度试图通过“灯火互助”这个互助平台,来搭建一个保险销售场景,然而随着所有网络互助平台的关停,这个开拓保险市场的美好远景却又再一次落空。

资本市场的反应最为直观,从估值情况来看,目前,度小满的投后估值为260亿人民币左右,而蚂蚁集团的估值高达一万亿,微信和京东旗下的微众银行以及京东科技的估值也是超千亿,苏宁金融的估值也有500亿。

搜索巨头百度为何做不好金融业务?

背靠百度这样的科技大厂、搜索一哥,度小满无论是口碑还是业绩都并没有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何以至此?数据猿梳理了以下几项原因:

1缺乏场景和流量依托

数据猿认为,跟阿里、腾讯等移动端流量巨头相比,度小满最大的劣势是缺乏消费场景支撑和获客渠道。

蚂蚁、京东科技、美团金融、滴滴金融、携程金融等产品背靠淘宝、京东、美团、滴滴、携程等APP,这些产品既有上亿用户信息,又拥有“衣食住行”消费场景,为培育金融业务提供了“绝佳土壤”。而腾讯、字节跳动虽然消费场景优势不明显,但微信、抖音的高留存、高活跃度、高粘性用户,为金融业务转化提供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反观度小满金融,虽有百度作依托,但百度至今在移动端仍未有现象级的产品,而吃老本的搜索服务用户信息留存有限,很难做用户跟踪和转换,缺少粘性用户,缺乏消费场景,即使有技术傍身、手握多张金融牌照,但缺乏流量和场景的金融科技也难有大作为。

2合作对象风险把控不严

在移动支付受挫后,度小满将目光转向消费金融,教育成为弯道超车的最好机遇。此前,百度曾在2016Q4财报中提到,“百度有钱花”占据教育信贷领域75%的市场份额,合作教育机构近3000家,环比增长约80%,服务学生数环比增长约45%。

但度小满在教育分期上越走越远,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9月,已累计为114万人发放教育分期贷款超130亿元,其中70万人是大专学历以下人群。截至2019年5月,度小满累计提供超过230亿元的教育分期贷款,服务超200万人。其中40%以上用户来自农村,15%来自国家级贫困县,超80万用户是大专以下学历。

在享受教育市场蓬勃发展所带来红利的同时,度小满也在不断地承受风险的反噬。据此前媒体报道显示,度小满合作放贷的教育机构跑路情况从2017年起从未停止。2017年,教育行业乱象骤生,多家教育机构人去楼空,与之签署协议的学员们面临无课可上的窘困。同时,他们还必须要偿还度小满的教育分期贷款。

质疑的矛头指向度小满,早些年埋下的隐患开始爆发。首当其冲的,是对合作机构资质审核不严。2017年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培训公司(营利性民办学校)必须拿到有培训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而据媒体报道,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达内教育、华育国际教育、中软瑞达、核芯教育、天地瑞安、北风网等度小满的合作伙伴,发现这些机构经营范围基本不含培训业务。

同样对合作机构的审核问题还体现在今年发生的河南村镇银行事件中,度小满上架多个问题银行的理财及存款产品,事件爆发后,度小满的审核制度再次成为受害客户声讨质疑的对象。

合作机构的审核制度,看似是经营中的一个小环节,但对于金融服务公司来说,如果该环节不严加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对品牌形象将产生致命性的打击。这也是度小满近年口碑直下的直接导火索。

3高层动荡,重科技轻业务

多年来,度小满始终未能摆脱众多高管先后变动所带来的困扰。2016年年中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度小满豪华高管队伍亮相,同时揭露以身份识别认证、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量化投资、金融云为代表的五大金融科技发展方向。当时,百度金融总经理朱光由百度副总裁晋升为高级副总裁,原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出任百度金融副总裁,负责理财和资管业务,原陆金所执委黄爽投奔出任百度金融副总裁,负责消费金融业务。此外,前美国运通高级副总裁王劲为首席风控官,大数据专家沈抖负责研发工作。高管团队阵容强大,但磨合才刚开始。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高管之间,工作经历不同,原有企业文化差异大,能否实现默契配合,是个不小的考验。

之后,高管团队持续动荡。2017年4月,首席风控官王劲离职;2017年5月,负责研发工作的沈抖被调离,百度钱包负责人章政华离职;2018年10月,负责消费金融业务线的黄爽离职;2019年7月,负责理财和资管业务的张旭阳,回归光大银行并筹建理财子公司。

在具有多年金融行业和业务经验的高管相继离职后,度小满目前高管团队中,CEO、CFO、CRO,以及三位副总裁里较少有金融领域的专业经验,更多为信息技术从业经验。而整个度小满的员工中,有接近7成是技术人员。结合度小满给自己的定位:“用科技为更多人提供值得信赖的金融服务”,不难看出度小满这家金融科技公司更偏重科技的力量,但在现有产品体系中,金融科技营收能否与金融产品一较高下?度小满尚未给出满意的答卷。

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关键是什么?

近年来,有不少像度小满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开始申请金融牌照、利用平台和技术优势开展金融业务,也有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成立金融科技公司助力传统金融业务,还有IT科技公司通过研发金融科技系统与传统银行合作。各式各样的模式,不免让人思考,金融和科技到底是怎样的关系?金融科技的本质又是什么?数据猿在此引用《中国金融》杂志中《金融科技发展的本质与方向》一文中的阐述来回答这个问题:

“金融科技到底是科技还是金融,是Fih还是Thfi?对此,我们需要从金融的本质去思考,去找答案。

将金融简单定义为资金融通是有局限的,资金融通只是金融的表象和载体。金融的本质在于对实体经济的风险承担、管理和配置,是通过资金融通的表象和载体来分担企业发展的风险,包括可能的损失和盈利。金融机构的本质是承担和经营风险的企业,其基本的商业模式就是以承担风险换取收益。而且,这里所谓的经营风险和以风险换收益是指承担别人的风险,保险公司最为典型,银行和证券投资机构也是一样。

而科技公司的本质则是经营科技的企业,其基本的商业模式是以技术(工具和方法)的发明创造和应用来换收益。尽管科技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要承担风险,但主要都是自己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而不是别人的风险。

因此,是否承担别人的风险,是否以承担风险来换取收益,是判断一家所谓的金融科技公司到底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机构的基本标准。按此标准,一旦科技公司的盈利模式变成以帮别人承担风险来换收益,那么它就不再是科技公司,而是金融企业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目前冠以金融科技名号的公司有很多,虽然都自称金融科技,将金融和科技进行融合,但其盈利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其到底是金融属性还是科技属性。那么他们的发展关键自然就有不一样的重点,在此,数据猿梳理了三类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模式及其发展关键:

模式之一: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提高整体效率,通过金融牌照获得收入

包括:

1)互联网科技平台+金融牌照变现(如东方财富、支付宝、微粒贷、有钱花等);

2)传统金融机构牌照业务+互联网科技平台(例如招商银行+掌上生活)

该类公司业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业务规模和市场活跃度,强调金融机构本质,公司是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核心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公司被纳入金融监管范围。

因此,对于这一发展方向的公司,应该重点找到自己金融业务规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利用资金资源等优势创新传统金融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丰富自己的金融服务场景,才是其重点发展方向。

模式之二:互联网平台获客引流模式获取收入

该类公司业绩主要受到客户体量及市场活跃度影响,也就是导流能力。一方面,要通过自身平台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活跃度,另一方面,在向金融机构导流的同时,客户营销和机构资质审核的合规性也是至关重要。

模式之三:提供科技产品服务获得收入

该类公司一般向金融持牌机构提供IT服务,如系统及软件开发服务(例如恒生电子)。包括标准化需求和定制化需求。技术产品当然是这类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么如何精进科技创新、洞悉金融机构需求、保障合作过程中的网络安全包括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安全、积累维护合作资源便是该类公司成功的关键。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其业务模式有可能是上述中的任一一种,也可能是几种的融合,度小满则是几种模式兼而有之。在前两种模式上,度小满均没有与之契合的核心优势,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近年来度小满的重心慢慢转向了第三种模式,即作为中立的技术服务方。至于未来成效如何,尚等观察。但无论怎样,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首先要结合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该重点切入哪种模式,而各个业务模式的发展重点到底是什么,再针对性发力,才能在如此竞争激烈、监管严格的金融科技领域占领一席之地。

文:坡力/数据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