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中国制造”的欧洲高速公路
设想一下——如果你派了支优秀的工程队,不远万里去给朋友家门口修条路;然后朋友家里经济拮据,别的银行根本不给他贷款,你大方地直接让你家人给朋友提供了超低息借款,年息2%,慢慢还不着急;好不容易路修好了,朋友穷得连2%的年息都快还不起了,问邻居家拆借一点;就在这时,从来就不借钱给朋友的邻居们突然拦住他说,哎,这人是个坏人,你不应该让他给你家修路的,实际上,你家门口不需要有路的,土路挺好的。
是不是,听起来挺混蛋的?
这样的蜜汁操作,就发生在欧洲腹地的巴尔干半岛上。
这个朋友,叫做黑山M;这群邻居,叫做欧盟;这个出钱出人还被人诽谤的,就是我国。
黑山的高速公路梦想
说到黑山,熟悉欧洲的小伙伴应该对它有印象——作为巴尔干半岛上的明珠,这个国家可以说是“小而美”的代表。
在风景秀丽的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等邻国的环绕下,黑山是欧洲游客最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这里的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K老城,每年都能吸引百万人次的游客,也是我们在欧洲最爱的海岸线之一。
还有著名的景点SviSf修道院,在很多电影中出现过
黑山是个小国,人口不过60万,2019年GDP也就54.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54亿元,基本相当于我国一个中部地区的县级市水平,都排不进中国县级市GDP排名前200。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这样体量的国家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开展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黑山地处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是一个多山的国度,境内以盘山公路为主,欠发达的交通状况限制了黑山北部林业、农业和畜牧业产品向沿海地区以及向邻国的输送。
我们去黑山自驾过几次,风景是没的说,分分钟都是养眼到爆,但是道路状况基本就是这样了——双向单车道,是黑山绝大多数道路的标配,一旦遇到交通事故或者堵车,那就只能干等。
由于国家经济总量的限制,黑山一直以来都没有高速公路。
从这张黑山的道路网络建设规划图就可以看出,黑山的主要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沿海地区,中北部山区长期以来由于基础建设的缺失,经济很难发展起来。
而且,黑山最重要的邻国——塞尔维亚,就在黑山的北面,如果能够建设一条从南部港口城市B,到北部口岸Bj的高速公路,就能够打通到塞尔维亚的陆上通道。这对于黑山的物资运输、贸易发展和经济成长,都是有长远好处的。
这个梦想,黑山一直都有;但是受限于国家经济规模,2006年和2012年黑山政府委托法国和美国机构,前后做了好几版的可行性报告,都无法论证该项目的经济性。
后来黑山找到了克罗地亚财团,以及希腊-以色列财团,想继续推动高速公路建设,最后连银行审批都搞不定,只得搁浅。
这一切,直到我国的出现,才有了转机。
挑战欧洲最难建高速的巴尔干山区
最近几年,“MiChi中国制造”在欧洲的能见度越来越高。不光在日用消费品、轻工业和汽车领域,很多大型基建项目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公司的身影。
作为全球公认的“基建狂魔”,中国在建造高速公路这项事业上,就独霸着多个世界第一——例如全球已通车高速公路里程第一(超过15万公里),高山峡谷、风沙、高寒等特殊地带高速公路里程第一等等。
因此,在全球范围,说到高速公路建设,找中国公司,那就是最靠谱的选择。
于是顺理成章的,黑山在经历了前期的挫折之后,在2013年就找到了中国政府,要求协助建造该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中国出动了“建设天团”——由王牌央企中国路桥、中交建承建该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为该项目提供9.44亿欧元的长期贷款,年息2%,可以覆盖这条高速85%的建设工程费用。
这也是中国企业在欧洲修建的第一个综合性高速公路基建项目,全长180公里的高速,2015年5月开工,共分5段建设。这也是泛欧11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山的北部山区,有众多的溶洞地形,据统计,仅在这条高速的建设过程中,中国路桥和中国交建就克服了至少120处以上的溶洞。
黑山北部山区的基础条件较差,大多都是海拔较高的荒山,很多沿途村落的饮水都成问题。
中交建和中国路桥的团队克服了大量困难,并充分发挥“中国建设天团”的传统,在做好高速建设的同时,还帮沿途村庄额外建设生活设施,包括在当地捐建了3所小学,以及翻山越岭铺设了一条长达18公里的水管,把自来水引到每一户人家。
中国建设者也受到了黑山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当地村民把中国工程队当成了自家人,得知项目部在种植蔬菜,村民们特意送来牛羊粪等天然肥料;冬季大雪封山,村民们主动前来帮忙看管施工设备,还冒雪给建设者送来了自家酿的红酒;附近教堂的修女利用闲暇时间编织毛线袜,送给中方员工。
在黑山的深山里,看到了熟悉的中文安全警示,感觉毫无违和感。
给大家看几张高速公路已建成部分的图片,就知道,这并不是条建设难度很低的道路。
经过近5年的建设,目前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已经接近全程完工,黑山总统杜什科·马尔科维奇说,黑山南北高速是黑山的“世纪工程”,是中黑经贸合作的旗舰项目。
一切看起来,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造条高速公路,就足以让你们那么恐惧?
黑山与巴尔干半岛上的其他前南国家,都是欧盟的正式候选国,欧盟已经在很多场合“明示”过,最晚2025年,黑山一定可以成为欧盟的一员。
于是,在黑山南北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的时候,饱受疫情打击的黑山政府,向欧盟求援,由于国内经济不振,希望能够得到欧盟更多的经济支援,帮助完成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及后期维护。而且,在2021年7月,就要支付第一笔给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利息了。
出人意料的是,欧盟明确拒绝了黑山的要求,“我们绝不会向第三方支付信贷还款。”
而且,各种奇怪的论调再次出现,认为我国今后会对黑山有巨大影响力,威胁地区安全;从媒体到非政府组织,从黑山反对党到欧洲议会议员,都持续攻击这条“中国制造”的黑山高速。
有些论点简直令人啼笑皆非,习惯黑中国的美国著名非政府组织CfGDv(CGD)认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部分所谓的“薄弱国家”展开系统运作,利用借款等工具扩大本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为此他们还去国会出席了听证会;
还有媒体还举了黑山政府可能的腐败情况,暗示工程的来路不正;《华盛顿邮报》说,“黑山这样是把自己抵押给了中国”。
路透社甚至直接在标题中认为,这条“不知道通往何处的高速”会摧毁黑山的经济。
对于这样阴阳怪气的态度和观点,实在是令人感到无语,甚至是愤慨。
请问:
1.中方只是应邀去黑山建设高速公路,基本就是做好事,而且给予了低息优惠,不计成本的投入,反过来这就成了别有用心的理由?
2.项目是黑山政府多年来一直想推动的,也没看欧盟其他国家资金和工程协助,怎么中方快帮黑山建设好了,一个个都跳出来指手画脚了呢?
3.工程项目的委托是完全公正公平公开的,是因为其他公司不愿意做,中方才出马的,是因为其他西方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口行才贷款的,现在这都成了罪状了?
4.欧盟不提供资金给黑山,还要批评中方提供资金和工程队,这是什么逻辑?这不是双标吗?
5.黑山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愿意怎么建设自己的国家,怎么花自己的钱,选择怎么样的合作伙伴,难道不是应该由黑山人民自己决定吗?
6.任何一个国家搞基础建设,如果都是纯粹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不看长远收益,那么很多影响深远的项目都不可能存在了。远的如人类七大奇迹,近的如中国的高铁网络。批评黑山不该搞高速的国家,自己建设的时候可是毫不手软的。
说到底,中方只不过为黑山圆了一个梦,造了一条高速公路,就让你们怕成这样了?
建超过40座桥梁,90多座隧道,就招来了冷嘲热讽和恶意揣测,真是招谁惹谁了。
联想到前期塞尔维亚接收中国疫苗,欧盟国家的冷嘲热讽;以及中国与匈牙利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中欧周边国家的揶揄之词。
中国制造,要在欧洲真正取得发自内心的赞许和认可,真的是任重道远。
口行携手浙商:政策性金融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CFIC导读
“政府、商会、银行、企业”的四方合作机制,是上海市领导亲自倡导、充分肯定的工作,近两年实行以来充分发挥了“政会银企”四方合作的溢出效应。仅在2020年,上海市浙江商会与多家金融机构战略签约,为商会企业获得2500亿额度的授信。
5月27日,上海市浙江商会组织企业家走进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这是“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又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商会在寻求政策性金融支持方面新的探索。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寿子琪,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须国,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轮值会长、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等“政会银企”四方代表相聚一堂,共商“政策性金融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商会金融服务委员会主任、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主持会议。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指导,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市浙江商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寿子琪
去年,占比上海经济总量28.6%的民营企业为全市贡献了38.9%的税收,解决了70%左右的就业。“民营经济对上海的贡献巨大,上海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寿子琪提到,“希望继续通过商会的力量,吸引更多浙商到上海发展”。尤其在疫情下,广大浙商不仅主动筹措物资、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参与抗击疫情,体现了一个群体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而且在复工复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成果,运行以来已经直接服务了一万多家企业,总体效果良好。但是正如寿子琪指出的,四方合作机制不仅要看总量,下一阶段更需要“向深”发展,提高服务质量,让金融机构和企业都能有所收获,而不能流于“为了服务而服务”的形式。
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申卫华、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平、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施登定等人都在座谈会上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支持,称其是对“政会银企”平台的提升,深化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的必要举措;进出口银行为服务浙商精心打造了“大礼包”,含金量非常高,便利化的金融服务举措同时也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他们还提到,进出口银行的“优惠”很多,需要企业聚焦国家和地区的总体发展战略,比如上海的制造业发展,尤其在沪浙商要聚焦上海“3+6”产业政策中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先导产业。在此基础上利用好进出口银行的各种政策性贷款工具,推动国家外向型经济、推动经济双循环,双方才能深化合作、结出硕果。
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须国
作为“依托国家信用,服务国家战略”的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有着显著的优势,这对每一家企业都充满了巨大的吸引力,与会浙商称之为“家长型银行”,正是指出了其相对而言“不计回报”的特色。王须国介绍,上海分行是中国进出口银行第一家营业性分支机构,在“十四五”期间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五型经济”“四大功能”建设总投放不低于6000亿元,他希望在沪浙商能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机遇,寻求双方的合作共赢。
商会会长、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
作为“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中的“桥梁纽带”,商会一直积极拓展合作的边界、创新合作的模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务实高效的日常对接联络,将白纸黑字的合作内容转化为现实的项目。此次走进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就是积极寻找并弥补浙商政策性金融服务方面空白领域的一次尝试,这也是“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这盘“大棋”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或许是商会和许多浙商企业寻找金融支持的一片“蓝海”,王均金在听完银行方面的介绍后很振奋的表示“内容丰富、干活满满,合作前景空间巨大”,他希望秘书处在座谈之后尽快推进相关业务落地。
高天乐也提到,政策性金融对浙商的企业非常重要,在沪浙商中不少企业在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的支持下获益良多。上海浙商的信心来自于银行方面的“诚意”和“高效”,从组织会议到今天短短时间里,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就为上海浙商量身定制了一整套方案。叶国标称之为“为浙商送来的大礼包”,体现了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的政治高度、服务深度、支持力度和情怀温度。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民营经济是鱼和水、土地与树木的关系,休戚与共,相辅相成,口行和浙商的合作将开出更多的花朵、结出更多的硕果。商会党委副书记、执行副会长、秘书长吴仲春对此也充满期待,表示浙商在上海布局多年,双方有许多可以合作的点。
商会执行副会长刘建国、朱永兴、王张兴、陈炫霖,副会长陈建明、邵嘉喜、邵卫红以及复星高科技高级副总裁张厚林、青山控股集团监事杨晓霞、万向资源财务部总经理陈学军、正泰电气财务部总经理李信亮、英科医疗财务总监冯杰、欧普照明家族办负责人马亦峰等企业代表就实务问题与银行方面进行交流,希望加大与政策性银行的合作,从小到大、从大到广、从广到深,希望接地气的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继续保持温度,实打实地支持民营企业。
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出席的领导还有党委委员、副行长梅建平,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丽君,党委委员、副行长金国平,行长助理、一带一路金融研究院(上海)副主任李晓炜等。
作者:赵汉辉
本文来源:上海市浙江商会
抗疫保供稳链,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在行动
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在总行评审管理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总分联动、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并加急审批,向大型钢铁生产龙头企业发放30亿元优惠利率贷款,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抗击疫情、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责任担当。
3月以来,上海地区大面积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累计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人数超过54万人。为了有效应对疫情,上海自3月28日起施行“全域静态管理”,社会经济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影响。4月末,上海疫情呈现好转趋势,上海市政府发布了首批666家重点企业保运转“白名单”。
在此背景下,某大型钢铁生产龙头企业作为“白名单”内重点企业,向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提出紧急贷款申请用于补充扩产资金需求,且用款需求异常紧迫,进出口银行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总分行各部门协作运行,2天内完成了尽职调查、审批和放款,以“奇迹般”的效率创造了新的“口行速度”,充分彰显了政策性银行的使命担当。
钢铁制品作为基建和工业等领域的基础生产资料,为国家稳定经济和产业链供应链起到了突出作用。该笔贷款的投放满足了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需求,将进一步充实“金融血液”,是进出口银行支持国家疫情防控大局、保障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
下一步,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将继续主动靠前,深入、广泛了解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需求,持续加大对重要领域、产业链核心节点的支持力度,为国家和上海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中新网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