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国家助学贷款的案例

本文目录

走出大凉山的“寒门”学子:与“自卑”和解,寻找自己的路

陈时鑫将从南京大学毕业。受访者供图

“回望过去,求学十六载,弹指一挥间。从祖国大西南的阿普路村小学,到冕宁县第二中学,再到成都市石室中学,南京大学电子学院,我走了一条很长的路……”

6月17日,南京大学电子学院学生陈时鑫将自己的论文致谢发在小红书,他用“十星”这个网名,分享自己的学习干货和生活点滴。致谢中,他讲述了自己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他是初中三年每天骑车12公里走读,冬天脚上长满冻疮的少年郎;也是本科四年获九次奖学金,直博香港中文大学的学霸。“大凉山娃全奖直博港中文”的话题很快冲上了热搜。

“十星”取自时鑫的谐音,他在一段文字中写道,“在西南的丘陵之间,偏僻的乡村聚落处,灯光暗淡柔软,每家每户的灯光汇集起来也照不亮偌大的夜,于是这里可以看见很多星星。但星星不说话,只在自己的位置上,淡淡发光。”

博主“十星”在小红书上的个人页面。图片来源:小红书A截图

卖泥鳅的孩子

新京报:你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

陈时鑫:我的家乡在四川大凉山地区的阿普路村,我家就在山脚下,爬上山可以看到县城的全貌,县城被山包围着,山的那边还是山。

小时候印象比较深的是课余时间去抓泥鳅、摘茶叶、捡蘑菇,然后步行到县城去卖。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蹲在菜市,卖自己的泥鳅或者蘑菇,赚一两块钱,作为自己的零花钱。

那时候我奶奶瘫痪在床,看病借了很多钱,家里有三个孩子在读书,也需要钱。小时候的成长环境让我觉得家里不富裕,我要自己赚钱,会比较自立。我读大学时没问家里拿钱,自己做家教、勤工俭学、拿奖助学金等赚取生活费。

不过现在家乡已经和当年不一样了,县城里面也建了很多高楼,感觉每回家乡一次,家乡就会陌生一点。

小学时,陈时鑫上山挖草药。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父母对你的教育是怎样的?

陈时鑫:我的父母都是初中学历,不太擅长表达。父亲经常在外地打工,见得比较少,但从父亲身上我学会了承担责任。母亲则留在家料理农活、照顾我们,母亲非常温柔。

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但一直有一种感觉,他们很支持我们学习,我还有两个姐姐,我们三个都读到了大学。

新京报: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读书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陈时鑫:我上学前就跟着姐姐们学习了,从小属于大人口中比较“乖”的小孩,包括做农活,插秧,同村的长辈看到就会夸我懂事。后来上学成绩不错,也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当时我听到这些话是很开心的,现在想想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正向的促进,一直有人鼓励我,我就觉得读书是一件好的事情,我的努力受到了认可。

另一方面,我很喜欢读书,小时候在村里的图书馆看了很多名人传记,很佩服那些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等,那个时候就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广阔,一定要出去看一看。

新京报:读书期间会有比较难的时候吗?

陈时鑫:我读初中时骑自行车去县城上学,早上带着星光出发,晚上又披着月色回来,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冬天的时候脚长满冻疮;夏天暴雨又打湿了全身。

初中时期的陈时鑫。受访者供图

广阔的地方,大有可为

新京报:什么机缘下去了成都市读高中?

陈时鑫:我中考时考了全县第二。当时一位老师建议我去参加成都市的外地招生考试。我就一个人坐大巴去了成都,考过了。

当时我很纠结,因为到成都读书要交一笔5000块钱的择校费,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再加上成都的生活成本肯定也会很高;反过来,如果在县里读书,我的成绩比较好,可能还会有补助,我就在犹豫。

后来跟一位老师促膝长谈了很久,他写了“海纳百川”四个字送给我,老师是希望我的胸怀更宽广一些,能容纳的事情更多一些。

我最终选择去成都市石室中学读书,这个选择也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记得在去成都的路上,看着眼前的山,我就想起毛主席的那首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我当时抱着一种想法,离开了家乡,去一个很广阔的地方,大有可为。

高中时的陈时鑫。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到成都以后的读书生活是怎样的?

陈时鑫:读高中就在学校寄宿,一年只回家两趟,平时周末我就在图书馆度过。刚入学时,我也有一些心理落差。我发现很多同学在进入高中之前,已经补习过很多次了,甚至老师也会默认大家都有一定的基础。

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成都市和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肯定是有差距的。我听不懂老师的口语,就打着手电筒,蒙在被子里面背单词,早晨则借着路灯背单词。后来我的成绩就比较稳定了。

新京报:你考上了南京大学,一直没有放松学习。

陈时鑫:刚刚入学的时候只是延续了高三的状态,努力的习惯吧。发现不是上了大学就可以了,人生还有无数个坎等着我,比如绩点,我必须要一直保持学习的习惯。

我的一个大学老师和我们讲,你们考上南京大学,可能都曾是某某中学数一数二的存在,但是你们不要把南京大学当作你们一生中最高的顶点。

2021年12月,陈时鑫获得南京大学栋梁特等奖学金。受访者供图

和“自卑”和解

新京报:过往的经历在你的身上留下了一些烙印。

陈时鑫:肯定会有的。比如,我在高中阶段,一直到大一、大二都会详细计算我今天花了多少钱,然后尽可能把每顿饭钱压到最低,去吃最便宜的食堂窗口。

坦白来讲,高中时我的心理落差是最大的,我当时看到城市同学的QQ空间,他们发周末去看最新的电影,或者说父母带他们去吃一顿火锅,他们吃一顿火锅就会花一两百块钱,那个时候我每顿饭可能只花8块钱、10块钱。我意识到了这种差距的存在,而且非常大。高一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我也会一个人在床上哭,默默地流下泪。

新京报:你在致谢中提到“巨大的城乡差距让我变得自卑”,你现在和“自卑”和解了吗?

陈时鑫:后来心态慢慢转变,在高中时和城市同学成为朋友,我发现大家都是很好的人,他们教给我很多东西,约我去他们家里做客,请我去看电影、吃火锅等等;反过来我成绩比较好,老师让我在家长会上分享我的经验,同学们也很理解我。

对于过往的经历,有些人会说这是一种痕迹,摆脱不了的。我自己的想法是不要害怕跟别人谈起这些,当我可以很自然的说出这一切的时候,我就真正跨过去了。这种烙印既是财富也是缺憾,正是因为有这种自卑,我才会努力去用成绩来证明自己。

陈时鑫经历了高中的心理落差,大一变得更加自信,担任学生干部。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这一路走来有听到什么不好的声音吗?

陈时鑫:会有一些,比如有人会觉得,你这么努力也很难在大城市立足,你的父母帮不了你之类的。我觉得,这些声音不必理会,你只能依靠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剩下的交给时间。

新京报:看你现在的照片,非常阳光自信。你除了成绩优异以外,还有很多兴趣爱好?

陈时鑫:对,我从初中开始学习书法。当时我用捉泥鳅,采蘑菇挣的钱去学书法,老师知道后就没收我的学费。

后来学弹吉他,有网友看到我弹吉他的视频,会说我花钱学习特长。其实不是的,县文化馆里面有免费教授吉他课,吉他也是买的二手,现在还一直带在身边。大三,我的成绩比较稳定之后,加入了学校的吉他社,认识了一些朋友,他们愿意帮我伴奏,帮我打鼓,我们之间就像一个小乐队,一起玩音乐,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南京大学有个“雨花斑斓成长计划”,面向全体本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一些能力培养提升的培训课程,包括素描、油画、礼仪课程,甚至还有计算机教学,全部免费。我也学习过一点素描。

我觉得学校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打开心扉。我们主动了,就会发现大学的很多资源或者说很多可能性,如果不主动,一开始就认为我是一个木讷或者自卑的人,什么都不会,最终可能会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本科期间,陈时鑫获得了九次奖学金,多个荣誉证书。受访者供图

回归于平静

新京报:什么时候确定申请博士研究生的?

陈时鑫:大三吧,我发现寒暑假我在做家教赚生活费的时候,我的同学在考雅思、考托福,在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等。我们之间好像还是有差距,我就去了解他们为什么要去留学,为什么要做行业交流,我也在慢慢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觉得自己还是想继续读书。

也有一种情怀在,我读博的方向是基础芯片设计。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我们现在的技术还有差距,我知道这种赶超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很多人前赴后继。我想如果能为国家芯片事业的进步出一份力,这会让我觉得我做的东西是有意义的。

我也受到了一些学长学姐的启发,向他们请教,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我一路走来真的遇到了很多贵人,像我高中时的班主任,大学遇到的学长,如果没有他们,我可能会处在一种比较混沌,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的状态。

陈时鑫即将从南京大学毕业,到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这种帮助在你读书期间有很多吗?

陈时鑫:很多,有的人说我在网上上传的那份致谢中只感谢了自己,其实完整版的有老师,有各个学姐学长、还有同学,我觉得发到网上可能会侵犯他们的隐私,在网上只是简单提及了。

不仅仅是老师、同学的帮助,现在有很多针对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同学的政策,比如绿色通道、生源地贷款等。所以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会发现有很多国家、社会的关爱,读书是不成问题的。

我读初中时,有公益组织还帮助我确定了一个一对一的资助,每个学期会给我打一些生活费,资助人也会和我通信。我读大学之后,也在尽自己所能去回馈,比如参加公益组织举办的针对家乡学子的经验分享会,还有志愿填报的一些分享,希望自己的成长经历能够帮助他们。

不久前我也确立了一个一对一的资助的关系,钱不是很多,但有一份力量尽一份力量。

新京报:对于未来,你有什么规划?

陈时鑫:我还是要回归于平静,努力去做科研。参加完南大的毕业典礼,我可能会提前进入科研状态,跟博士导师确定课题等等。

新京报记者陈亚杰

编辑胡杰校对吴兴发

湖南最美资助人⑦|她让资助工作为学生成长赋能,实现“助学”“励志”双赢

视频加载中...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余蓉

【名片】

唐璟,女,汉族,1976年3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科技大学资助办公室主任,湖南省学生资助专家库成员。她带头创建的“五化五关五维”精准资助模式,获2019年湖南省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立项,并入选湖南省十大育人案例、2021年全国资助中心信息化资助工作典型案例。2022年,她获评湖南省第一届“最美资助人”。

△唐璟在资助档案室整理材料。崔楚摄

【故事】

“唐老师,我想申报清华紫光奖助学金,请问有哪些申报手续?”连日来,湖南科技大学资助办公室时不时有学生推门进来求助,唐璟每次都俯身耐心解答,神情温婉和煦,让人如沐春风。

唐璟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已有10多年,她始终践行“有智慧、有温度、有内涵”的资助理念,用玉石般的坚毅忠于资助工作,用春天般的情怀温暖学生,让资助工作为学生成长赋能。

走访困难学生,远至新疆青海西藏

历经20多小时跨越12000多公里,经过飞机、火车、大巴、公交的来回倒乘,只为到家庭困难学生家里走访,送上温暖。

“真正来到这儿,才深刻体会到新疆学生千里迢迢求学的不容易。”回忆起自己2017年暑假到新疆某学生家中走访时的情形,唐璟深有感触地说。

△唐璟(右一)和同事走访学生家中。通讯员摄

她和同事送上慰问金,并向其家人详细讲解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资助政策,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回报祖国建设家乡。“老师不远万里来家里,让我非常感动,我也很庆幸孩子在这么有爱的学校里读书。”该学生妈妈动情地说。

每年寒暑假,唐璟带头,和其他资助老师们一起奔波在走访困难学生的路上,远至新疆青海西藏。

学生资助按申请发放资助金就好了,干嘛要千里迢迢家访呢?“有的学生明明家庭很贫困,却善意地隐瞒情况,家访是为了更真实了解学生实际困难。同时,与家长及学生面对面交心,也能帮助他们战胜眼前的困难,树立起对未来的信心。”唐璟说。

正是这份细心和耐心,唐璟主持的学校资助工作精准度颇高,多年来学生资助发放错误率为零。2021年7月河南突发水灾,湖南科技大学迅速响应,立即对河南籍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家庭受灾情况进行排查,首批资助金很快就全部发放到位,补助受灾学生19人,共计22000元。

创新开展活动,实现“助学”“励志”双赢

在多年的资助工作中,唐璟一直在琢磨,该采取哪些资助方式,为这些学生成长赋能。

2017年,学校投入开发了阳光(综合)服务平台,在全省首创勤工助学一站式服务。依托该平台,学校设立教学助理、科研助理、学风建设等勤工助学岗位1000余个,健全帮扶、关怀、监督、引导,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目前,学校每年发放勤工助学工资400万余元,实现了助学与励志双赢。

(唐璟整理学生认定材料。崔楚摄)

“我享受了一等助学金4400元,这个学期又申请到了教学助理勤工岗位,每个月都有补贴,不仅缓解了自己的经济压力,对自己的交际、管理能力也有很大提高。”该校2019级本科生肖同学深有体会地说。

2019年,在唐璟的多次协调下,学校联合湘潭市人社局面向全校湖南籍建档立卡学生开展免费技能培训,让学生更加自立自强。当年开展的全国导游技能免费培训及全国导游技能免费报考,培训班学生通过率为26.7%,超过了全省的通过率,此外还有35人在2019年湘潭市导游大赛表现优异。

“看着这些孩子变得如此优秀,我就觉得这些尝试非常值得!”唐璟骄傲地说。

2021年,学校联合湘潭市人社局面向全校湖南籍建档立卡学生又开展了美容化妆技能免费培训,不仅建档立卡学生报名踊跃学习热情高涨,还吸引其他师生参与。“面对疫情困扰,新的培训项目还在周密策划中。不过,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事,我们就要不遗余力地去做。”唐璟坚定地说。

【记者手记】

让孩子们自信成长

余蓉

“学生资助工作远不是发钱这么简单。”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唐璟经常说的一句话。

受资助学生的自尊心远比别的孩子强,勤工俭学、技能培训正好呵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自信成长。“这正是我们工作的目的所在。”唐璟说。

目前,湖南科技大学学生资助工作通过着力平台集成化,打通资助“信息关”;着力过程人性化,打通资助“精准关”;着力监督立体化,打通资助“规范关”;着力工作协同化,打通资助“合力关”;着力能力模块化,打通“育人关”,从而实现“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规范管理”等“五维”联动,推进学生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

这条探索之路,对于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责编:周阳乐]

[来源:湖南日报]

22年助学育人路——记安仁县灵官中学教师吴发娇

红网时刻通讯员侯定宇郭兰芝郴州报道

自登上讲台的那天起,她就把教书育人融进了生命,把青春热血融入了学生的人生。每任教一个班级,她总是努力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乐其所乐,忧其所忧。从教22年来,她勤俭朴素,节衣缩食,从没买过五百元以上的衣物,却爱生如子,坚持每月捐出工资的三分之一,累计20余万元,无私资助身处困境的学生、奖励优秀的乡村学子。她就是安仁县灵官中学语文教师吴发娇。

简单朴素,安教乐教

吴发娇老师,中等身材,一头短发,平凡而质朴,简单而通透。颇费了一番周章,吴老师才同意接受采访。“人这一辈子,要活得简单、轻松、充实”,吴发娇老师平静地说,“我是农家子弟,是父母养育了我,国家养育了我,参加工作后,社会又给予了我丰厚的报酬。一路走来,自己很感恩。”吴老师始终认为,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对社会最基本的回馈和感恩。吴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中文系毕业的她,始终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坚持朗读背诵经典文章,示范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她扎实备课,认真授课,耐心辅导……

跨学科执教,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但因学校部分学科师资力量不足,于是她主动请缨,先后承担过生物、英语等紧缺学科的教学任务。尤其是英语学科,她连续教了十多年。每教一门学科,吴老师都会坚持自学充电,每个寒暑假提前预习教材,备好教案;课前查阅各种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坚持查漏补缺,钻研多种有效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再生成自己的教学方式。付出就有收获,吴老师所带班级总能成为学校里的优秀班级,所教的学科也是成绩斐然。

吴老师十分敬畏“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古训,总是担心自己付出不够,对不住莘莘学子,担心自己德行不够,载不起太多荣誉。因此,她从不主动争取任何荣誉与利益。如今她虽是资深老教师,但她从不论资排辈、倚老卖老,无论工作量多量少,不管有无补助或奖励,学校安排的任何工作,她都当作是挑战和机遇,欣然接受,加倍努力。

融入学生,赢得爱戴

吴老师朴实无华,却拥有一颗美丽的慈母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吴发娇一直践行的教育承诺。她常跟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唤醒。面对一群个性鲜明的孩子时,我们要用爱走进孩子的内心。只有如此,我们才算是一名合格的教育人。”她在教室后面自备一张桌子,几乎整天都和学生待在一起,甚至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锻炼,陪伴他们健康成长。“刚进初一,成绩不够好,有点想放弃,但吴老师不抛弃不放弃,不打不骂,还不厌其烦地教我”初三学生罗欢林在吴老师的教导下,如今进步很大,对学习信心满满。

吴老师对学生的爱全部化成了点滴小事,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第二个妈妈”。雨天有她备好的小伞庇护,寒冬有她烧好的热水暖脚。有段时间,学生偶发疥疮,丈夫劝她要保持距离,她仍一如既往地待在学生宿舍,结果还是传染上了疥疮。111班的黄幸琳谈起吴老师的好,两眼湿润:“特别温柔,对学生特别好、特别照顾,学生感冒生病了会泡药给学生喝;有的学生鞋子湿了会拿自家的给学生换,还帮学生缝衣服……”

“她关心学生,比关心我还多”,在读大学的儿子眼中,她是一个“不很负责”的母亲,因为工作,经常忽略儿子。虽然这是她当母亲的遗憾,却是当老师的“骄傲”。吴老师经常在自己宿舍私下辅导学生,从未收取任何费用,丈夫开玩笑说要收点水费,被吴老师狠狠地骂了一顿。

爱生如子,长期资助

吴老师工资不高,但她很满足。22年来,她坚持把工资掰成三份:三分之一孝敬父母,三分之一养育家庭,三分之一资助学生。她先后自掏腰包4万余元购买2000余册国学经典书籍送给学生阅读;为激励毕业班学生奋发努力,她累积拿出两万余元用于学生奖励;近几年在县教育基金会的99公益活动中每年都捐款一千多元;资助过贫困学生刘虎刘义兄弟俩1000元,周尹清500元,江稻香300多元,江传孝300元……平常,遇到一些朋友发起的众筹活动,她都踊跃捐款。她还经常买一些笔记本、笔、便利贴、零食之类的东西鼓励学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

吴老师与丈夫张迎春是同事,他们平时都是各管各的工资。结婚最初几年,他发现妻子平时很节俭,既不爱买高档化妆品和名牌衣服,也不爱旅游消遣等,只是平常维持家庭、赡养老人的花费,但她一年到头几乎没什么积蓄,很是奇怪。直到副校长肖文福悄悄告诉他,吴发娇默默资助学生的事情,他才明白怎么回事。张迎春老师说,这么多年,自己也习惯了,慢慢地接受了。

讲台是吴老师生命中最美的舞台,学生是吴老师生命中最好的陪伴。吴老师年度考核多次被评为优秀,先后获得了“安仁县优秀班主任”“安仁县优秀教师”“安仁县可爱乡村教师”等荣誉,还当选为第十六届县人大代表。

春季开学在即,采访结束后,吴老师马上又忙碌了起来,收集学生行程信息、电话家访了解情况……她将继续活成乡村田埂上的一株野花,静静地绽放,悄悄地为乡村田野增添一抹春色!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