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解读|委托贷款为何连续两月高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上海报道央行10月11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7.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01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增加3298亿元,同比多增4440亿元。
单月来看,9月社融口径下委托贷款新增1507亿,8月为新增1755亿。历史对比看,2018年以来委托贷款整体呈现净减少的态势,因此8月、9月连续两月委托贷款高增长显得十分异常。
委托贷款纳入表外融资统计,由于链条较长,近年成为监管部门压降的对象。央行调查统计司9月中旬发布的《推动债务结构优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文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表外债务风险持续收敛。2022年6月末,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汇票余额分别是2017年末的77.7%、46.9%和63.7%,明显收缩,存量债务风险得到有序释放。
对于8月、9月委托贷款高增,一种解释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带动。
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市场也称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8月24日的国常会表示,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即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规模达到6000亿以上。
公开信息显示,7月下旬基础设施基金开始投放。国开行披露,截至9月20日,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已投放资本金3600亿;农发行披露,截至9月16日,首批和第二批共计1900亿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均已投完。进出口银行9月28日披露,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圆满完成500亿投放任务。换言之,6000亿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在8月、9月集中投放。
记者了解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主要采取股权投资、股东借款等方式投入项目,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缺口。实践中,以股东借款的方式居多。而在股东借款模式中,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公司、政策性银行或国开行、项目公司股东三方签订股东借款合同,基金公司委托银行对项目公司发放贷款,项目公司股东再以贷款资金对项目公司进行增资。
8月、9月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投放中,大部分资金以股东借款方式投放,或被计入委托贷款统计口径,导致委托贷款出现明显增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表示,近两个月委托贷款新增规模较大,主要源于近期各地公积金贷款新政频出,有效提振了公积金贷款需求。
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表示,非标是9月社融同比多增的第二大支撑。委托贷款增长主要源于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投放的资本金贷款,公积金贷款(也计入委托贷款)可能也有少量贡献。
根据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委托贷款是指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银行(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借款人、用途、金额、币种、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协助监督使用、协助收回的贷款,不包括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和住房公积金项下委托贷款。
其中,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在现金管理服务中,受企业集团客户委托,以委托贷款的形式,为客户提供的企业集团内部独立法人之间的资金归集和划拨业务。住房公积金项下委托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受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委托,以住房公积金为资金来源,代为发放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
央行在披露社融数据中的附注中表示,2015年1月起,委托贷款统计制度进行了调整,将委托贷款划分为现金管理项下的委托贷款和一般委托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委托贷款只包括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贷款人或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向境内实体经济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一般委托贷款。据此看,社融口径下的委托贷款包含公积金委托贷款,但不包含现金管理项下的委托贷款。
(统筹:马春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湘投轻材申请向金天集团新借5400万委托贷款 年利率4.34%
挖贝网11月21日,湘投轻材(832008)近日发布公告,公司申请向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天集团”)新借5400万元的委托贷款,期限1年,年利率4.34%(利息按实际使用天数计算),分批放款,具体金额及用途为归还金天集团到期委托贷款,明细如下:2022年11月25日到期1500万元;2022年11月29日到期1900万元;2022年12月23日到期2000万元。
此次关联交易借款利率参照同期银行借款利率、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资金加权平均成本及相关税费合计数确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
本次关联交易的目的:此次关联交易为公司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有利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本次关联交易存在的风险:上述关联交易严格按照公允原则执行,保证交易的确定符合相关程序,不存在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的情形。
本次关联交易对公司经营及财务的影响:此次关联交易将有助于公司正常经营运转,保障日常业务的顺利开展,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挖贝网资料显示,湘投轻材主要从事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子与光学仪器和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产业的轻量化领域,公司掌握了铝基复合材料的设计、结构设计、成形工艺等核心技术,且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文源自挖贝网
上半年银行罚款超7亿,理财子吃首批罚单互联网联合贷款罕见被罚
“从今年上半年部分中小银行收到的罚单看,多数罚单涉及的都是这部分中小银行之前‘存量问题’。也就是以往部分银行存在内部治理不够完善,经营粗放,宏观经营环境变化等问题,导致近年来这些银行短期变成银行‘优等生’难度较大。”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2022年上半年已过,各地银保监会上半年开出多少银行罚单?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各地银保监会上半年(以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准)开出银行罚单超过1900张,总金额7亿元左右。
从罚单金额来看,百万罚单屡见不鲜,更有三家银行被开出千万罚单。其中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被罚4410万元人民币,中国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和龙江银行则分别吃下1710万元、1260万元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有不少银行因新业务受罚的情况,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首批罚单也在今年上半年“面世”,中银理财、光大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收到首张罚单。平安银行厦门分行也因互联网联合贷业务罕见被罚。
多项新业务被处百万罚单
今年上半年以来,银保监会高度重视监管数据真实性。3月21日,共有21家银行机构因漏报、错报、未报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被处百万罚单,总金额达8760万元人民币。
从事由看,因EAST数据不实被罚银行的违法违规行为多达十条。其中,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漏报贷款核销业务EAST数据、信贷资产转让业务EAST数据、委托贷款业务EAST数据;未报贸易融资业务EAST数据、权益类投资业务EAST数据、公募基金投资业务EAST数据、其他担保类业务EAST数据、不可无条件撤销的贷款承诺业务EAST数据,以及报送数据不实、存在偏差等共计被罚490万元人民币。
平安银行厦门分行因互联网联合贷业务罕见被罚。6月15日,平安银行厦门分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向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发放住房按揭贷款;贷款三查不到位,部分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被违规挪用于购房及其它限制性领域;与个别互联网公司联合发放的互联网贷款不符合监管要求被罚200万元人民币。近几年,监管方面加大了对互联网贷款的整顿力度。
此外,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首批罚单也在今年上半年“面世”。6月2日,银保监会官方网站显示,因理财业务存在多项违法违规,中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分别被处罚460万元、430万元。而其母公司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也分别因理财业务等问题一同被罚,处罚金额分别为200万元、400万元。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银保监会对中银理财、光大理财进行处罚,是第一次对理财子公司开出罚单。这表明,在理财公司和理财业务制度规则体系形成之后,监管部门将重在加强制度规则检查和执行,确保相关制度办法落到实处,推动理财子公司规范有序经营,促进理财业务和理财市场健康发展、行稳致远,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此外,中国银行、光大银行作为中银理财、光大理财的托管机构,因未及时发现理财产品集中度超标、托管业务违反资产独立性要求、操作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受到处罚。这是第一次托管机构被罚。董希淼认为,托管机构应勤勉尽职,坚持独立托管,发挥好托管机构的风险防线作用,进一步建立第三方独立托管制度,理财产品托管应由母行之外的第三方进行独立托管,更好地防范理财产品经营风险,保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
4410万元,青农商行吃下上半年单张处罚金额最高罚单
从处罚金额来看,青农商行吃下上半年单张处罚金额最高的罚单,因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投资业务投后风险管控不到位、员工行为管控不力、贷款转保证金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数据治理有效性缺失、流动性资金贷款被挪用、房地产贷款管理严重不审慎、信用卡透支资金流入非消费领域等,被处以罚款4410万元。
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则因未经总行授权开展兜底承诺业务;未按照会计原则进行财务核算;公章使用登记簿记载不真实;未按照“穿透”原则计提拨备;发放实际承担风险的委托贷款;在理财业务投资运作过程中提供隐性担保等,被罚款1710万元。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领下1260万元罚单的同时,龙江银行总行及其5家分行、8家支行、23名相关责任人成为黑龙江地区银行的领罚主力,违规原因包括违规发放贷款、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不准确、变相接受本行股权质押为股东提供融资等等。
去年同期,银保监全系统开出巨额罚单10张,且主要集中在国有行、股份行等。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开出的巨额罚单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锐减,且处罚机构由大型国有行、股份行向城农商行集中。
周茂华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年上半年部分中小银行收到罚单不少,从披露相关问题看,多数罚单涉及的都是这部分中小银行之前“存量问题”。也就是以往部分银行存在内部治理不够完善,经营粗放,宏观经营环境变化等问题,导致近年来这些银行短期变成银行“优等生”难度较大。同时,也体现近年来国内监管制度短板加快补齐,国内强化监管职能,稳步推进行业朝着规范、可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方向。
重视对个人行为的监管,超90人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工作
除了对机构的处罚外,银保监会依旧重视对个人行为的监管。银保监全系统开出的银行机构罚单中,有超1000张涉及个人处罚,约占罚单四分之一。
有超90人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工作,1人被取消终身高管任职资格。其中,3月27日广东陆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有7名员工因“对广东陆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贷款业务及内部控制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负领导责任”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工作。
将责任落实至个人的同时,银保监会也不忘追究其身后银行机构的监管责任。银保监会因银行机构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共开出109张罚单。其中,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因内控管理不严、员工消费贷款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业务管理不到位吃下100万人民币罚单。江西于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离职审计流于形式、员工参与民间融资、员工贷款资金流入限制领域、员工持本行信用卡套现被罚140万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监管对于罚单落实至个人十分重视。前几年,监管部门已经加大对个人违规行为监管的力度,从行长到客户经理已经进行了很多处罚。预计在未来这种严监管将成为常态化趋势,这也有助于促进银行体系业务更加健康稳健地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王雨晨实习生林静宜编辑陈莉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