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现在都有什么贷款

本文目录

财报里的中国经济|房贷降下去“四类贷款”补上来,上半年六大行新增信贷6.8万亿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上海报道国有六家大型商业银行是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重要主体,其信贷投放量占到全国信贷的半壁江山,因此通过其贷款投放可管窥银行业的情况。随着半年报的披露,六大行重点领域的贷款投放情况也得以揭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及财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六大行发放贷款及垫款余额为90万亿,占全国总量的43%,贷款增速在10%左右;上半年新增信贷6.8万亿,占全国增量的50%,成为稳信贷的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六大行房地产贷款(包含住房按揭贷款及房地产对公贷款)余额相比去年末仅增长2.2%,远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其占贷款余额的比重出现明显下降。在房地产贷款降下去之后,基建、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制造业四大领域贷款保持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缺口”,使得信贷保持了稳定增长。

房贷占比下降2020年末人民银行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具体而言,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含境外分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占该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房地产贷款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该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应满足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确定的管理要求。六大行的上限分别为40%、32.5%。

由于部分银行未披露剔除境外分行的数据,因此统一以全行数据测算。相应地,测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可能有出入,但大致可以管窥相关情况。从走势看,今年上半年六大行房地产贷款占比均出现下降,其中农行降幅最大,其占比由去年末的35.4%下降至6月末的33%。

这意味着六大行房地产贷款增速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速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记者统计显示,6月末六大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合计为30.6万亿,相比去年末仅增长2.2%,显示房地产贷款增长需求十分乏力。其主要原因包括居民收入预期转弱、烂尾楼冲击等。

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在该行业绩会上表示,受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去年下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少数困难较大的房地产开发商部分楼盘出现停工、烂尾的情况,存在房屋交付的风险。这种情况下,部分地区的房贷客户出现了一定的停贷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末建行、邮储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略高于红线,分别为34%、33.6%。但住房按揭贷款增速放缓以后,今年6也末建行、邮储银行该项指标回落至警戒线以内,分别为31.8%、31.9%。

邮储银行副行长姚红表示,目前全行个人按揭贷款是2.2万亿。停工项目涉及的逾期贷款余额是1.27亿,占比非常小。我们持续加强跟踪和排查,整体风险可控。邮储银行住房按揭贷款抗风险能力良好,一方面源于审慎的风险文化,另一方面来自合理的资源摆布。

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表示,今年信贷增长乏力很大程度上源于房地产,居民部门仍在延续降杠杆趋势。对于房地产而言,保交楼是核心,但稳房价是关键,促进需求回暖才能让整体行业重回正常轨道。目前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销量同比跌幅还在30%-50%,对稳信贷和稳投资的拖累依然严重。

信贷投放靠前发力“上半年银行业整体面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挑战,在行业整体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我行前瞻预判了市场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策略。”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该行业绩会上表示。

刘建军介绍,邮储银行在总量安排上坚持稳的总基调,安排全年信贷增量稳中有升,超过去年全年。在节奏上,邮储银行制定了“4321”的投放节奏,力争抓住一季度需求相对较好的黄金时间加快信贷投放,上半年邮储银行各项贷款增长5370亿元,同比多增了608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记者根据银行中报统计显示,上半年六大行新增信贷6.8万亿,同比多增近万亿,创出历史新高。

工行中报披露,本行先后出台了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30条措施,优化信贷政策13项工具,通过扩大贷款总量、优化信贷政策、提高审批实效、完善考核激励等方式,保持信贷总量稳健增长。6月末,本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比上年末增加1.61万亿,同比多增3465亿。“本行突出日均增长,上半年合理把握信贷投放的力度、节奏和投向,靠前发力、突出重点,适度加快了贷款到位进度。”工行称。

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表示,放眼全球,任何银行都和宏观经济状况高度相关。在经济下行时,简单地从微观个体审慎角度收缩贷款,往往事与愿违。银行本身就有缓释风险、维护宏观经济系统稳定的作用,所以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统一是全球共识,与市场化不矛盾。

换言之,在经济下行周期,银行贷款应该扩张。数据显示,农行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贷1.6万亿,同比多增2300多亿。而六大行新增信贷规模达6.8万亿,占全国新增体量的一半,是稳信贷的主力军。

四行业贷款高增长在回应如何填补房地产信贷缺口时,谷澍以农行为例指出几大领域:县域、基础设施、普惠小微、制造业、绿色信贷。而据记者梳理,从六大行看,制造业、绿色、普惠、基础设施四个重点领域贷款增速均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是支撑信贷平稳增长的主要力量。

其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监管部门多次明确提出要“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数据显示,上半年六大行制造业贷款平均增速为15%,高出贷款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

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点工作后,六大国有银行也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六大行绿色贷款增速几乎都高于20%,增长非常强劲。

普惠小微贷款方面,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度设置增速目标,当年要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2020年增速目标提高至40%,2021年这一目标为30%。今年并未设置目标增速,但今年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今年国有大型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6万亿。

记者统计显示,上半年六大行普惠小微贷款新增1.36万亿,已完成目标任务的85%。从增速看,上半年六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在20%左右,相比以前年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增速。究其原因,一是此前几年高增长后推高了基数,二是今年小微企业经营受到疫情影响。

刘建军表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确实面临一定的挑战,邮储银行普惠小微业务和全国情况也基本类似,在4月份的时候,普惠小微贷款出现了负增长,5月份扭负为正,到6月份出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

刘建军介绍,邮储银行的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小微企业逐渐从疫情的冲击下恢复,复工复产的情况良好,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成效显著,随着小微企业逐步复工复产,相关政策持续发力,预计小微企业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基础设施贷款方面,年报并无相关信息披露,但可通过部分银行数据管窥一斑。谷澍介绍,农行上半年全力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基建领域贷款投放比较多,基础设施领域贷款余额已经达到4.13万亿。工行在业绩会上披露,上半年基础设施贷款比年初增加4600亿。

央行今年8月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信贷结构调整优化。一方面把握好传统驱动力和新兴结构性潜能间的关系,“破立并举、慢破快立”,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新兴增长点的培育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抓紧有利时间窗口“立”,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投入实体经济转型重点领域,挖掘绿色投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结构性潜能。未来,六大行在信贷结构调整方面仍将肩负重任。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消费贷利率下调六大行最低3.7% 谁能拿到“最低”?

“线上申请,随借随还,额度最高20万,利率最低3.75%。”家住东城的张女士表示,近期接到好几家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推销电话,说消费贷利率下调了,现在申请特别合适。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最近都在大力推广无抵押、免担保的信用消费贷款,利率下限均不超过4%,最低可至3.7%,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新低。不过,各大银行并没有放松贷款审批要求,只有在银行白名单上的优质客户才能拿到最低利率,并非人人都能享受。

六大国有银行消费贷款利率

下限均不超过4%

据了解,目前工行北京市分行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工银融借)优惠利率最低可至3.75%,期限最长3年。事实上,去年11月,融借的最低利率还是4.65%,到了12月29日最低利率将降为3.85%,即1年期LPR+5个基点。自今年1月下旬开始,工行北分的融借最低利率进一步调整为3.75%,比去年12月份下调了0.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1月20日的LPR相比去年12月份下调了0.1个百分点。

中行北京分行也于近期推出个人消费贷款暑期优惠活动,线上申请的中银E贷最高可贷20万元,额度有效期1年,贷款期限1-12个月,年化贷款利率3.9%起。线下申请的“随心智贷”条件更优惠,额度最高能到30万元,额度有效期延长至3年,贷款期限1-12个月,利率最低可至3.75%。活动期间用款的客户还有机会得到50元-500元的微信立减金。

建行快贷打出“秒申秒审秒到账”的口号,年化利率低至3.95%,按日计息,不支用不计息,最长还款期限36个月。北青报记者注意到,6月下旬,建行北分官微显示的快贷最低利率还是4%,7月10日就降为3.95%。

交通银行近期在全国推出惠民贷优惠,新客户成功申请额度可得利率7折或9折折扣券,高优客户最低可享受年化3.85%的优惠利率。

农行手机银行显示,网捷贷年化利率最低3.7%,“灵活用、免担保、随心还、低成本”。

邮储银行“邮享贷”全程线上审批,可申请额度不超过20万元,年化利率最低3.85%,单笔贷款期限不超过60个月。

据了解,这些国有大行的信用消费贷款线上审批额度一般都不超过20万元,如果有更高需求,就需要去线下网点申请。除了利率有所差异,各家大行的贷款期限也有不同,有的不超过1年,有的可以长达5年。从还款方式来说,各家银行提供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比如,中行的中银E贷单笔用款可以采用等额本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按月付息到期还本的还款方式;工行可以选择等额本金、等额本息、按期还息一次还本。

消费贷利率下调是顺势而为

国有大行利率一直是市场最优

事实上,这类免担保免抵押、线上审批的个人信用贷款不止国有大行有,其他各类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也都可提供。北青报记者比较发现,今年以来,互联网贷款的利率整体都有所下降,但在所有这些贷款中,国有大行的利率无疑是最低的。

目前,不少股份行和城商行消费贷款年化单利最低都是4.35%,有的互联网银行最低利率为9%。消金公司里,中银消金的好客贷年化利率最低9.125%,招联金融最低7.3%,马上消金的“安逸花”和中邮消金的“极速贷”最低都是7.2%;小贷公司里,度小满小贷的最低年化利率为7.2%。

“大行的资金成本低,贷款条件要求更高,面向的都是相对优质的客户,所以他们的消费贷款利率会低一点。不光是消费贷款,其他类型贷款也都是如此。”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今年以来消费贷款的利率有所下行,一方面是因为整体利率处于下行通道,其他贷款利率也在下行,所以消费贷款利率的下行是顺势而为。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冲击,消费贷款面向的部分客户群体,工作岗位不是特别稳定,收入也在下降,银行下调消费贷款利率,可以更好地支持这部分客户。此外,下调贷款利率还可以激发有效需求,通过下调利率来“薄利多销”。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从银行信贷结构调整角度分析指出,当前,房贷占银行个贷比重太高,很多银行想要自己的信贷结构更加多元,而消费贷款金额较小,利率相比于房贷更高,回收周期更短,属于银行想要开拓的信贷领域,于是各大银行就扎堆在消费贷市场,只不过由于消费并不能短期扩大,消费贷款出现了增多粥少的局面,竞争压力下银行只能在利率上比拼。

银行没有放松审批尺度

最低利率只针对少数优质客户

北青报记者也注意到,为防止消费者产生误解,各家银行的消费贷款广告会在最后加上提示:“产品利率以实际办理利率为准,如有疑问,请详询当地网点。”“具体利率以页面实际展示为准。”事实上,也只有少数客户最后能享受到让人动心的最低利率。

“之前告诉我最低利率不会高于4%,我正好想装修,就申请了20万。结果最后批下来的利率超过了5%。”市民张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最近在某国有大行手机银行申请信用消费贷款的结果。据了解,张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能享受到信用贷款最低利率的都是各大银行白名单客户的员工,他们通常都在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大型国企或其他一些优质单位工作。此外,银行的房贷客户、代发工资客户也会在申请消费贷款时有优势。

“我们行的消费贷款线下审批最低利率能到3.75%,但需要分行审批,准入要求很高。我们支行自己审批的话,最低能到4.1%,一般也不做散户,都是跟单位对接。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学校、医院这样的事业单位。”某国有大行东城一家支行的贷款经理王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该行最喜欢跟事业单位合作,向他们的职工集体授信。至于线上审批的消费贷款,该行广告上称最低利率能到3.9%,但王先生透露,线上申请都是系统自动审批,据他掌握的情况,只有该行的房贷客户、代发工资客户或在该行理财超过90万元的优质客户才可能获得,“一般客户不会那么低”。

对于普通消费者,不仅拿不到最低利率,还可能连申请资格都没有。北青报记者选择一家平时没什么交易往来的国有大行手机银行尝试申请该行的消费贷款,页面的确显示“很遗憾你未能获得我行的申请额度”。

如何才能有额度呢?该行指出了三条路:一是成为该行的住房贷款客户;二是提供房产抵押或其他有效担保,联系个贷中心办理其他贷款;三是在该行办理更多存款、理财业务。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指出,消费贷利率下降,并不意味着“门槛”发生变化,相对来说,低利率的消费贷款针对的更多是优质客群。因为银行对客户资产有专业化的审核流程。贷款人自身的资质、信用等级等会影响获取贷款的利率水平。银行在拓展业务的同时也会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确保资产质量安全和业务可持续发展。

“对于银行,利率当然是往高了定好,毕竟利差是银行的利润来源。除非用户有一定的信贷量,且还款风险极低,银行才会给予最低利率。”盘和林认为,银行的做法也是激励借贷人为银行贡献更多利润,提高用户忠诚度,所以有了白名单,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文/本报记者程婕

专家提醒

申请消费贷款要有实际需要

一定要找正规金融机构

不论是不是白名单客户,消费贷款利率下降都是不争事实。面对越来越低的贷款利率,普通消费者都要去试一把吗?对此想法,多位专家提醒,一定要按需申请,量力而行,同时一定要去正规金融机构。

董希淼提醒消费者,最重要的就是问自己有没有需要,“你不要看贷款利率高低,你首先得自己有需要,你才申请办贷款。”其次,消费者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去办理,比如:商业银行、全国30家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等。第三,就是要看清楚贷款协议的各种条款,特别是息费的规定,比如利率是年化利率月利率还是日利率,还没有其他费用。

“如无必要,不要借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盘和林也建议,消费者真的要借贷消费贷,要去正规银行借贷,减少借贷风险,最好货比三家,不要怕麻烦。最后一定要看清楚条款,防止踩坑。

信贷乱象追踪:贷款名目越来越多,空间贷也上线

“您现在手里缺资金吗?如果手上的房子已经做了一笔房抵经营贷,现在还可以再来一笔空间贷,这样一来可以最大程度套用房子的价值。”一位金融信贷公司的中介陈经理向记者推销。

今年以来,推荐房屋抵押贷款、资金过桥等营销电话又多了起来,信贷中介极为活跃,证券时报此前也就此进行连续追踪报道。除了用经营贷替换房贷,还有消费抵押贷、信用抵押贷等,记者发现这些信贷中介提供的贷款名目越来越多,甚至出现类似“二押”的空间贷,风险也越来越大。

信贷中介也担忧房价下跌

“如果您手上的房子已经做了一笔房抵经营贷,现在可以加贷一笔三成左右的空间贷,而且无需赎楼。”陈经理告诉记者,“这样一来就可以最大程度套用房子的价值。”

陈经理介绍,以深圳市场为例,现在房抵经营贷一般可贷出的成数是房屋的银行评估价七成左右,不参考现在的官方二手房参考价。在不赎楼的前提下,已经“一押”的房子可以继续申请空间贷,大概就是将银行评估价的另外三成贷出来,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可以将银行评估价的数目全数贷出。

“这是我们公司的独家产品,但相对应的风险也很高,所以空间贷这一部分的利率会相对较高,一般年化利率要超过5%,而且只能是3年期贷款,还款方式同样可以先息后本,而现在一般的房抵经营贷年化利率都在4%以下。”陈经理说。记者也向多家银行个贷经理进行咨询,得到的答复是目前“二押”基本很难完成,房子如果已经“一押”,即便再去申请信用贷等产品,额度低且要求高。

作为利益链条上的受益方,信贷中介的推销话术通常对借贷的劣势避而不谈。不过,针对高风险的产品,信贷中介也会有“担忧”,特别是开始担忧房价的下跌。“我们也会担心房子价格下跌,一押时只贷出银行评估价的七成,我们认为深圳房价基本不会出现这么大的跌幅,所以我们公司帮您找银行借出空间贷,还要承担房价下跌的风险。万一房子变成法拍房,拍卖价格绝对低于市价,而且市价说不定会走低,我们就损失大了。另外,我们还会收取0.8%到1.2%的服务费。”

至于哪家银行可以做这样的空间贷,陈经理闭口不谈,但她强调钱款绝对是从银行里面借出,而且需要面签。

其实,在助贷这条利益链上,有着形形色色的利益相关方——想节省利息的普通购房人、投资的炒房客、为赚取手续费和高息短期贷款利息而巧言推销的信贷中介,而看似是“受害者”的银行也是这条灰色利益链的参与方。就在11月4日,银保监会披露8张罚单,其中交行、招行均因个人经营贷款挪用至房地产市场被罚款,建行也因个人经营贷款“三查”不到位、个人经营贷款制度不审慎被罚款。

贷出“更多”的钱?警惕过度负债风险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由于官方二手房参考价一般来说比银行评估价低,越来越多信贷中介提供的以房屋作为抵押的贷款名目都不以目前官方二手房参考价作为标准,目的就是希望借款人能借出更多的钱。还有信贷中介表示,“买房已经不是客户主要的资金用途,更多的是用来周转或者套利,所以一些客户能贷就贷。”

不过,一边是希望借款人能够越借越多,但信贷中介似乎也开始担心风险。除了房价的变化,记者也向多家金融中介公司进行咨询,类似的“空间贷”属于高风险产品,即使金融中介公司也不敢轻易去做。

有银行经理表示,所谓的中长期经营贷只是额度授信,银行通常需定期审核以确保贷款期限与借款人生产经营周期、资金收支规律相匹配,真正用于经营。只有审核合格的借款人才能续贷,且续贷后利率也有变化的可能,借款人若无稳定的现金流支撑,可能面临较大的违约风险。如果“一押再押”,风险自然更大。此外,在许多信贷中介的运作下,经营贷的贷款期限也能够被拉长到和房贷差不多,但这中间存在续贷行为,比如每3至5年向银行递交一次申请材料,风险恰恰藏于其中,中介帮忙办理的材料均系伪造,经不住多次审查。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房价若是低迷或下跌,实际上确实会引起一些新的问题,也客观上对信贷中介的业务量造成影响,同时也会使得一些金融业务面临风险。“类似贷款名目,其实把房贷市场搞得乌烟瘴气,无形中破坏了公平性,或许反过来使得一些炒房等非理性行为再度增加。”

对于借款人来说,也要警惕过度负债的风险。严跃进表示,借贷有成本,应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量入为出,借款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度负债,如果举债不当,到期无法偿还将影响信誉。在此也提醒广大贷款人切勿轻信中介机构的说法,这种企图钻政策空子从中得利的行为,将会使贷款人陷入不可控的风险之中。

(证券时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