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虚假买卖贷款

本文目录

虚假网贷App调查:号称“低息贷款”仿冒金融平台

新华社济南7月6日电题:虚假网贷A调查:号称“低息贷款”仿冒金融平台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阳、吴剑锋

近日,山东李先生接到一通陌生来电,询问他是否需要低息贷款。正为资金短缺发愁的李先生,按照对方指引下载了一款网贷A。一番操作后,对方以验资、认证为由4次骗取李先生共计10余万元。

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近期监测发现多起仿冒投资平台进行诈骗的事件。“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虚假网贷A仿冒银行、金融平台,诈骗分子多方引流、大量分发。

暗访:留下手机号当天接到多个网贷诈骗电话

“我们已经为你准备了40万贷款的额度,请注意查收”“无抵押,低利率,快放款”……瞄准一些人“用钱心切”的心理,诈骗分子在网络上大量发布“黑户可贷”“无审核”等广告信息,吸引用户上钩。

记者随机进入一个名为“黑户贷”的网站。该网站声称,“1分钟提交、3分钟到账。不用房车作抵押贷款、从25岁到50岁都适用。无视黑白,百分百放款”。在网站引导下,记者留下电话号码,随即该网站弹出一款贷款A,无需经应用商店即可点击链接下载。

记者又随机登录了十几个类似网站,也接到了境外电话,要求下载指定贷款A。

“这些号码均是诈骗电话,切记不要下载软件,不要相信任何先支付后打款的承诺。”在记者暗访涉诈网贷A的过程中,民警通过电话多次发出预警,提醒记者存在被骗风险。

据公安部统计,2021年以来,60%以上的诈骗都是通过虚假手机A实施。其中,虚假网络贷款A诈骗是主要类型之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副教授李小波介绍,虚假网贷诈骗中,犯罪嫌疑人一般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在被害人下载安装网贷A后,冒充银行、贷款公司工作人员联系被害人,以收取手续费、缴纳年息、保证金、税款、代办费等为由,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

“李鬼”式A迭代更新,多种渠道引流推广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诈骗犯罪分子升级变换作案手法,网贷诈骗A打擦边球、迭代更新,欺骗性更强。

——假借知名企业名头行骗。

诈骗分子仿冒京东金融、马上金融、360借条等平台,推出大量“李鬼”式A,以相似标志和产品介绍以假乱真,以“小额返利”等诱导网民访问下载,进而实施诈骗。平安银行曾发布声明,不法分子利用仿冒A、网站进行贷款诈骗。

家住福建福州的林先生就曾在自称“宜人财富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开发的宜人财富A上被骗4000元解冻金。当他向“宜人财富”投诉,该公司回应称,其官方工作人员不会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林先生遭遇了假冒网贷A诈骗。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涉诈金融类A改头换面频繁。同一团伙往往通过更换涉诈A名称、域名等方式快速更新换代,有的可能仅存活几天就关闭,过段时间换个名字卷土重来。

——通过网站封装躲避审核。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受害者根据“指引”下载的涉诈金融类A都是由黑灰产技术人员按照诈骗分子要求封装的。所谓封装,是将网址、应用名、LOGO、启动图打包形成一个A应用包,使网站以A形式呈现。

业内人士介绍,涉诈贷款网站经过封装,摇身一变成为涉诈贷款A,成本极低,令人防不胜防。此前,一款名为“众安”的虚假贷款类诈骗A,就是由一个租用境外服务器的虚假贷款网站封装而来。

中国信通院安全研究所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副主任常雯说,通过A封装分发平台,开发者只需简单点击操作,即可实现A自动生成与快速分发。涉诈A不上架手机系统内的应用商城,由诈骗者向被害人发送安装包或者链接进行下载,躲避应用风险审核及开发者信息登记制度。

——多方引流大量分发。

虚假网贷A的引流方式,既有搭建虚假贷款网站等待被害人上钩,也有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群、QQ群等多种渠道进行推广;既有面对不特定群体进行广撒网的,也有通过黑灰产业链条非法购买需贷款人员信息精准诈骗的。

山东警方介绍,诈骗分子还通过冒充快递员推广、在“宝妈群”发兼职广告、贴吧发广告等方式引流,渠道更多、频率更高、活跃度更强。

管住涉诈A制作、传播等关键环节

今年以来,山东、江西、河南、广东等多地警方加强对虚假网贷A类诈骗的治理工作。

今年上半年,山东警方破获网贷诈骗类案件同比上升约101%。山东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虚假贷款诈骗等涉A较多的诈骗类型,开展‘扫楼’‘断卡’等专项行动,打掉了一批在境内从事涉诈A开发、引流推广等为诈骗团伙提供技术支撑的窝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针对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加强通信、金融、互联网三方的综合治理仍是关键,各个行业主管部门应严格落实监管主体责任。

业内人士认为,打击虚假网贷A制作,要重点关注参与其中的小微技术公司和个人。“这些小微制作公司,通常都是搭建A的小作坊,认为自己只是在做技术模块,有打擦边球思想。”

对于虚假网贷A推广引流环节,业内建议加强对电信运营商、大型互联网搜索平台、大型社交软件公司的监管要求,切实加强对广告客户、流量购买者的金融资质审核,杜绝传播虚假信息。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指出,诈骗分子仿冒投资平台诱导欺诈网民,让网民遭受严重的财产损失,还可能带来个人信息泄露,应引起足够关注。广大群众需通过官方正规渠道下载A;出现非官方客服联系的情况,要注意核查对方身份,切勿进行转账操作。A商店等平台应加强对可供下载A的安全性审核,防止虚假A浑水摸鱼,坑害广大网民。

来源:新华网

避雷!官方披露新一波虚假贷款App,看看都有谁?

北京商报讯(记者刘四红)手头紧了想网上贷款?一定要小心这些涉诈高风险A。12月26日,“工信部反诈专班”披露了最新一批虚假贷款A名单,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包括“分期花”“2345贷款王官方版”“7秒借”“捷达消费”“有贝钱袋A最新版”“铜钱贷A”“借钱用”“微享花”8款A在列。

除了这一批虚假贷款A外,工信部反诈专班此前也曾公布过多批涉诈高风险A,其中虚假贷款类的还包括“发薪贷A官方版”、“盈盈有钱A最新版”、“达飞云贷安卓版”、大麦钱包A官网、汇融花专属极速贷、金条信用贷款、金稻草借款、融易分期官网版,这些A版本均为1.0,都被列入虚假贷款类型中。

所谓网络虚假贷款,其实是一种常见的诈骗形式,这一类诈骗大多数是以零门槛、低利息、秒批款等宣传语来诱导受害者,吸引受害人通过“链接”下载虚假贷款A或登录虚假网站,再以“手续费、刷流水、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缴纳各种费用,当骗子收到转账后,会关闭诈骗A和网站,并将受害人拉黑。

北京商报记者此前多次调查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在一些网贷A上贷款,贷款过程中资格审查环节填写银行卡等资料时,显示已成功绑定,却被平台客服告知银行卡填写错误,并以银行卡错误、备注错误、流水不足等为由被多次索要解冻资金,最后贷款不成反被骗。

目前,此类虚假贷款A在官方应用市场一般难以直接搜到,但却仍能在市场上蔓延,主要是通过一些贷款软件的导流或者浏览器的推荐,除此之外,这些虚假贷款A同样可以通过网页链接、短信等方式下载并使用。

要识别这些平台假面并不难,从页面来看,一般功能较为简单,在消费者将个人信息全部填写完毕后,平台方的套路一般是:通过账户输入错误缴纳解冻费、需要加入会员缴纳会员费或手续费,或者验证还款能力缴纳验证金等各种理由,对消费者进行诈骗。

“诈骗来钱快,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利用互联网来广撒网,一旦得手就是一本万利。”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利益驱动下,想要“赚快钱”的诈骗分子仍然趋之若鹜,背后最大的黑产是个人信息贩卖团伙,有些信息贩卖甚至涉及金融机构和平台企业,虽然近些年立法完善,监管趋严堵住了很多漏洞,但当前智能手机使用的频率和场景非常多,信息泄露跑冒滴漏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时候,你都不知道对方是如何了解的个人信息。

对于这类虚假贷款A操作手段,盘和林进一步介绍,其一般通过短信来向用户推送,继而导向目标链接、A或者网页,其实大多数消费者已经对短信贷款诈骗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少部分人也架不住诈骗分子花样翻新的诈骗内容,尤其是缺乏辨别能力的老人和生活处在窘迫现实中的用户。在他看来,对于贷款诈骗,只要没有贷款需求,一般人基本也不会关注,而对有切实贷款需求的用户来说,尽量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贷款,至少不要相信贷款短信内容。

对于此类虚假贷款A,“工信部反诈专班”同样提醒,凡是诱导用户通过非官方渠道(例如扫描二维码、点击短信链接等)下载A的,一定要注意分辨,谨慎下载。

针对此类虚假贷款A治理,在业内看来,后续需从两方面进行整治,一是摸排此类非法A的系统提供商,对于提供非法虚假贷款A的主体及相关责任人加大处罚力度;二是强化应用市场的A审核机制,广泛宣传提醒用户勿点击不明来源、非正规渠道下载A应用。

盘和林则建议,对在国内的诈骗分子应该集中警力进行专项打击,另外也有不少诈骗分子在国外,对这一类人同样要进行跨境执法。此外,对犯罪分子的通信工具要加以监控,当前结合大数据的逆向查处诈骗号码难度不大;而对于A,智能手机可建立A白名单和黑名单,可以对用户安装诈骗A进行及时预警。

用经营贷置换房贷是馅饼还是陷阱?贷款违规进入楼市影响征信记录,弄虚作假申请贷款可被追刑责

目前,很多银行的经营贷利率已下调至最低3.4%-3.8%的水平,少数银行对部分优质企业客户,甚至能给予3%左右的优惠利率。房贷利率与经营贷利率的利差,让很多中介看到了“商机”。

“房贷置换,500万贷款10年省百万利息”“最低利率3.4%,速度快额度高”……最近,不少房贷客户都收到资金中介打来的推销电话,劝说他们将手头利率较高的房贷转换成利率低的经营贷,省下大笔利息。事实果真如此吗?

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多名业内人士发现,所谓的贷款置换操作,不仅存在多种隐性收费,还潜藏着政策和法律风险。一旦金融机构发现违规操作,会立即要求贷款人在短期内还清所有欠款,若无法及时还款,或因骗贷而担刑责。

现象

中介推房贷转经营贷业务

经营贷,顾名思义,是为了满足企业经营活动需要发放的贷款。据了解,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逐步走低,很多银行的经营贷利率已下调至最低3.4%-3.8%的水平,少数银行对部分优质企业客户甚至能给予3%左右的优惠利率。

个人房贷虽然也大都与LPR挂钩,改为LPR加点的方式定价,但是存量房贷客户的加点幅度已经在房贷合同中固定。因此,不少前两年办理房贷的客户现在的房贷利率仍在5.5%甚至6%以上。二者的利差,让很多中介看到了“商机”,并宣称会提供“一条龙”服务。

因为经营贷是针对企业的贷款产品,所以贷款者名下必须要有公司。

北青报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从事多年资金中介业务的“王经理”。他表示,现在房贷置换经营贷特别合适,利率能做到3.4%,只要名下有北京城区的住宅就行。“王经理”表示,入股公司有关的各种手续和申请贷款的所有资料,他们都会帮忙准备。不过,客户需要将房贷先还清,解除原来的房贷抵押,再向银行申请经营贷。如果客户自己不能还清原来房贷,他们也可以提供过桥资金。

“王经理”还强调,贷款下来后,不能直接打进客户自己账户,必须有“第三方”,也就是企业采购原材料等经营活动需要对接的供货商。“第三方收到贷款后再把钱打进你的账户。”

这样“周到”的服务,肯定不是免费的。“王经理”说,他们的收费标准是贷款额的1%-2%,会根据每个案例的实际难易程度有所区别,如果涉及第三方,可能还会单独收费,一般是0.5%。过桥资金每日利率一般是千分之一。

北青报记者从其他市场人士处了解到,房贷置换经营贷的基本操作都是“王经理”所介绍的“套路”,但是收费标准会有所不同。比如,过桥资金利率,不同城市不同中介的标准有高有低,低的能到万分之五,高的能到千分之二。但是,只要经营贷没放款,这笔过桥资金是用一天就要收一天。虽然中介都说很快就能搞定,但现实中也有部分客户在贷款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岔子”,一个月才放下款来,过桥利息就花了一大笔。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手续费和利息都是转贷的成本。公开报道显示,少数“无良”中介会在办理过程中,以各种名义加收额外费用,比如担保费、公证费等,转贷者最后发现,转贷的成本比预想的高了很多。

风险

经营贷需要定期续贷

事实上,不少现实案例表明,用经营贷置换房贷的客户将面临重重政策和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中介也不会把其中所有的风险告诉客户。

某国有大行信贷部门的专业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监管部门一直明令禁止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特别是去年以来,监管力度明显加强。靠中介包装申请经营贷肯定是违规的。银行会对申请经营贷的公司有多方面的要求,以他所在的银行为例,必须要求公司经营满一年,贷款人担任法人代表和主要股东满一年以上才可以申请贷款,包装后的公司通常变更时间较短,不符合银行经营贷的要求,银行也会对此加大审核力度。即使中介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成功帮客户申请到经营贷,在贷后管理中,银行也会跟踪该公司的经营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监测到贷款违规进入楼市,银行将会要求客户限期还清所有贷款,客户个人征信也会留下不良记录。

北青报记者发现,对于违规包装出来的经营贷,抽贷并非小概率事件。去年全国多地银保监局都针对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开展专项行动,不少客户收到银行抽贷的通知,短期内凑不齐钱还贷款,只能找高息过桥资金应急,甚至不得不低价卖房筹款。

深圳市民舒先生2020年曾在中介的操办下,用自己名下的一套二手住房抵押,申请了200万元经营款用作首付。去年8月初,他突然收到银行通知,要求在30天内还清全部违规贷款,否则不仅会有罚息,还要进入失信名单。舒先生一时卖不掉手里的房子,又没有那么多余钱,情急之下只能借高息过桥资金还贷。面对每天近2000元的过桥日息,再加上二手房难以出手,舒先生说自己度日如年。最后不得不将二手房降价卖出。

此外,大部分银行会要求经营贷客户1年或3年,最多5年续签一次。利率越低,续贷的间隔越短。每次续贷,银行还会按程序审查这家企业的贷款资质和经营情况。银行不会保证一定会成功续贷,更不会保证续贷时利率与原来一样。

对贷款者压力更大的是,续签的时候,不少银行会要求先归还本金,等成功续贷之后再发放一笔新的贷款。这意味着,客户很可能还要找中介的过桥资金应急。

有银行人士表示,最近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为支持实体经济,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基本都能无本续贷,很多人会感觉经营贷很宽松,以后政策如果变了,优惠便利条件没有了,贷款利率也可能会变高。这都是借款人必须考虑的政策风险。

提醒

贷款申请弄虚作假或追刑责

从中介的“一条龙”服务看,用经营贷置换房贷整个流程,手续繁杂,环节众多。任何一个节点出现差错,都可能让贷款者蒙受损失,甚至遭遇法律风险。

北京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桂林律师举例说,经营贷的贷款不是直接进入本人的账户,万一遇到不讲信用的第三方,或者第三方出了意外情况,也可能拿不到钱或不能及时拿到钱。此外,中介提供的过桥资金如果出了问题,贷款者不仅拿不到钱,还将陷入债务纠纷。

许桂林提醒大家,找中介包装经营贷最严重的后果,并非金钱或个人征信的损失,而是有“牢狱之灾”。如果借款人和贷款中介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又给银行造成坏账,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罪,银行可以报警追究刑事责任。

据了解,我国《刑法》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司法解释,骗取贷款金额在100万以上,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在20万元以上就可以立案。

栏目主编:顾万全文字编辑:房颖题图来源:上观题图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北京青年报程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