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贷款办厂

本文目录

农民创业者·紫金县四联村李胜如——为圆亡妻夙愿,贫困户贷款办厂终脱贫

专题

为讨生活,“像个流浪汉”一样曾辗转珠三角各城市

李胜如,作为农民致富带头人,早已成为瓦溪镇的名人,为此还上过几次电视,这在这个粤北小山村,绝对算得上大件事。但李胜如再次面对媒体的镜头时,他脸上依然会露出农民特有的憨厚中略带羞涩的笑容。

李胜如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家乡位于粤北的紫金县瓦溪镇四联村,兄弟姐妹五人,李胜如排行老大。因人多地少,李胜如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没有文化,我只能到工厂打工,每个月赚几百块,哪里够用啊!”回忆当年打工生涯,李胜如总是不断在珠三角各个城市辗转,深圳、广州等城市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就像个流浪汉”。

2010年,李胜如跟随同村人到河源开腐竹厂,李胜如负责销售,这是他第一次接触腐竹生产。妻子曾到腐竹厂看望他,建议他回家办腐竹厂,但因当时没钱,“觉得想法太天真了”。李胜如没把妻子的话放心上。

2015年的夏天,妻子被确诊为肺癌中期,李胜如回到家乡照顾妻子。为了给妻子治病,李胜如花光了多年的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十多万元,这让原本不富裕的家雪上加霜。

李胜如妻子在经过半年的治疗后,病情没有得到控制,最终离他而去。那天,是2016年春节的第二天,按照客家人的习俗,那是回娘家探亲的日子。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腐竹厂项目曾被叫停

妻子的离去,让李胜如深受打击,又因给妻子治病欠下了巨额债务,让李胜如家成了因病致贫的典型。就在这时候,定点帮扶四联村的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扶贫工作队来了,通过扶贫工作队的前期走访,了解到李胜如有在腐竹厂工作的经历,对生产腐竹有相对的了解,于是,扶贫工作队便初步同意将腐竹厂项目列入四联村产业发展项目库中。得知这一消息,李胜如非常高兴,“终于可以完成我老婆的愿望了”。

2016年10月,李胜如在自家房屋后面的树林里开辟了一块地,搭起了工厂的基础框架。就在李胜如准备购买设备时,腐竹厂项目在产业项目复审中没有通过,原因是该处土地存在一定纠纷,没有办理合法合规的审批手续,不满足投入扶贫资金建设的要求。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李胜如十分失望。

虽然腐竹厂项目没有办成,但扶贫工作队并没有放弃对李胜如的帮扶,鼓励其通过种植蔬菜努力脱贫。2017年春天,李胜如开始了他的种菜脱贫之路,自己的田加上租来的一共5亩多地,“每天晚上12点起来摘菜了,要赶在3点前把菜拉到县城去卖。”

深圳供电局扶贫工作队精准帮扶,腐竹厂成脱贫攻坚战明星项目

“可是没把腐竹厂办起来,心里就是还有一把火。”种菜辛苦劳累并没有让李胜如忘了办腐竹厂的梦想,2019年,李胜如再次来到扶贫工作队的办公室,找到了扶贫工作队队长许飞龙交谈后,他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腐竹厂确实不具备投入扶贫资金的条件,但我们支持你通过贷款等方式自行开办,而且一定要先解决好合法合规的问题。”许飞龙队长非常肯定李胜如自办厂子的想法。许飞龙鼓励李胜如要协调好与周边村民的关系,解决好土地纠纷的问题,并协助其向工商、市场、环保等部门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等合法手续。

2019年夏天,在扶贫工作队的协助下,李胜如顺利从银行贷到了免息的小额贷款,又从亲戚朋友借来些钱,腐竹厂终于顺利建成投产。扶贫工作队积极为腐竹厂的经营出谋划策,不但给他重新规划了腐竹品牌——“胜记腐竹”,还专门找了广告公司对腐竹的LOGO、包装进行设计,还打上了“深圳供电局优选扶贫农产品”、“瓦溪镇四联村特产”等广告语,凸显产品的档次。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工作队帮胜记腐竹建立了品牌微店,不但协调帮扶单位食堂每月定期采购,还积极向单位员工进行推销,一年时间里仅员工个人采购就超过了1.5万元,让腐竹厂度过了启动之初的困难阶段,经营快速走上了正轨。

由于“胜记腐竹”品质好卖相佳,很快就在当地打响了名声,批发和零售销量都不断增长,周边的村民都来光顾。现在,腐竹厂每月的产量已经稳定到4000斤左右,年销售额已突破50万元大关,85%都可以靠市场消化,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胜记腐竹”成为了四联村唯一一个由贫困户创业成功的厂子,李胜如也终于摘掉了那顶扣了多年的贫困户的帽子。

问李胜如创业成功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终于不再为钱犯愁了,现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他微笑着说。“真的非常感谢党和政府,以及扶贫工作队一路以来给我的帮助。”

至于遗憾,李胜如说:“她的梦想实现得太晚了!”

文/图:陈文才制版:陈欣王娟娟刘俊文

上犹一男子办厂贷款5万元拖着不还,老母亲四处奔波借钱帮还债

失信儿子拒履行母亲诚信把债还

赣州法院网讯近日,上犹县人民法院执行服务窗口迎来一位形色匆匆的六旬老奶奶,“这份是还了上犹农信社52250元钱的收据,请你们再帮我看看,还有其它欠债没有,我都还!”这么“积极”的被执行人,让执行法官喜出望外。然而细问之下却得知,老奶奶竟是替子还债!

原来,朱某曾向上犹农信社借款50000元用于办厂,由于生意不景气加上经营不善,朱某未如期向上犹农信社归还借款本息,上犹农信社的信贷人员多次催收,朱某均以各种理由推脱,而后便开始躲着信贷人员,上犹农信社遂将其诉至法院,判决生效后,朱某仍未履行还款义务,上犹农信社只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多次传唤朱某,朱某均避而不见并总称人在外地,跟执行法官玩起了“躲猫猫”。后为了躲避执行,朱某玩起“失踪”,手机处于无法接通状态。经过网络查控,执行法官发现朱某名下并没有存款、车辆、房产等财产。法院依法将朱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

6月3日,上犹法院开展“大清理大回访双覆盖”执行专项活动,执行法官又一次来到朱某家中时碰见了其年迈的母亲,在得知执行法官正在寻找自己儿子,问清欠款情况后,朱某母亲当场表示,回家尽量凑钱,过几天就到法院缴纳欠款。

朱某母亲对执行法官讲,最近她听闻左邻右舍议论声和看到大街小巷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得知法院打击失信人的力度很大,知道如果不履行判决义务,自己儿子可能面临拘留、罚款甚至被追究拒执的刑事责任,她借到钱就来替儿子把钱交了,并请求法官做申请人的工作能否减免部分利息。

执行法官看到朱某母亲年近古稀还要四处奔波筹钱,也被老人的诚意所感动,并对老人的担当表示赞许,后经过执行法官的努力,上犹农信社同意放弃部分利息。为了兑现自己在法官面前立下的口头承诺,这位步履蹒跚的老奶奶在东拼西凑下将钱凑齐后,前来法院偿还了所有执行款。

厂哥的进阶之路:从城市回乡办厂做传统手工艺,一个夏天卖出20万把扇子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李馨婷

假如时间回到2015年,还在深圳工厂里打螺丝的舒立俊一定不会想到,自己会在7年后,成为家乡一间蒲编工厂的负责人。同样的,当时在广东务工的黄明芳,也不会知道,如今的自己会成为家乡有口皆碑、村民们热情称呼的手工艺“师傅”。

蒲编,是舒立俊与黄明芳家乡湖南湘西凤凰县吉信镇上的传统手艺,但却一度因为交通不便、销路不畅濒临失传。

2015年后,从城市返乡的舒立俊与黄明芳带领村民找回蒲编手艺、完成工艺创新,突破了重重困难,将家乡的蒲编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在吉信镇的苗族村子里,黄明芳与老人们一起编织蒲扇。摄影王鑫

目前,舒立俊工厂的蒲编师傅已经有约80人,初学者还有20多人,培训班也一直都没停过,但人手还是跟不上持续增加的销量:2021年,仅一个夏天,工厂就卖出了20万把蒲扇。今年,受高温影响,仅6月份的订单就增长了三成左右。

在电商平台消费数据的引导下,镇上的师傅们对蒲扇的设计、工艺进行了改良和创新,产品成功在一二线城市打开市场。凤凰蒲扇,已经成为很多95后年轻人逛星巴克、迪士尼时的潮流单品。

事实上,舒立俊们的探索,也踏在了国家乡村振兴前进的步伐上。今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从七个方面擘画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蓝图,其中,手工艺便是振兴乡村的重点领域之一。

把传统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探路方式。而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也为有志回乡进行传统手工艺创业的人们提供了更多机会。

厂哥回乡编蒲扇

湖南湘西凤凰县气候温热,地势上多山川河谷。舒立俊与黄明芳生活的吉信镇,周遭的山上盛产棕树,棕树叶就是编织蒲扇的主要原材料。

蒲编,一直是吉信镇当地苗家的传统。沈从文的《边城》、《萧萧》等名篇中,就曾多次出现过关于“蒲扇、背篓”描述,很多村民直到现在还是习惯于背着背篓去镇上赶集。

2015年,因为组建了家庭,舒立俊决定结束在外地的漂泊生涯,返乡创业。为了调研市场,决定从当地特色手工艺品中寻找突破口的舒立俊,专门去了一趟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发现传统手工蒲扇不错的行情后,舒立俊决定专门做蒲扇。

但创业的过程远非一帆风顺。从义乌回来后,满腔热血的舒立俊很快碰了壁:因为吉信处于山区,交通不便,蒲扇打不开销路,当地人渐渐没有了继续蒲编的动力。在舒立俊创业初期,当地的老一辈手艺人普遍都六十多岁,蒲编手艺没落已差不多40年。

前后多次深入苗族村寨拜访老手艺人后,舒立俊才重新拼凑出了蒲编手艺,并开始招募年轻的手工艺人。也是在那时,因照顾孩子留在家乡的黄明芳加入了舒立俊的团队,成为了当地最早从事蒲编的师傅之一。

靠电商打开销路

组建团队只是第一步,销路很快成为了舒立俊团队烦恼的第二个问题。

发展业务初期,舒立俊瞄准了景区市场。然而,先后跑遍了乌镇、婺源、张家界、黄山等一众景区后,他却发现订单量不及预期:景区客户,每次进货只有10把、20把,最多100把,凤凰古城一年到头也就卖几百把蒲扇,舒立俊的团队最多不亏钱,距离盈利却还有十万八千里。

线下销路受限,试水网店也并不顺利。舒立俊尝试在某平台开了一家网店,却坚持不到一年。“每天买两三百块钱的推广,就给两三百块钱的单子,再算上物流、退货的成本,做一单亏一单,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舒立俊说。

团队的销售窘境,到转战拼多多后才出现转机。

2019年,舒立俊辗转认识了在义乌做电商的赵磊,赵磊从事电商创业十几年,是拼多多商家“悦小七”的创始人,主要经营各种手工艺品。与赵磊达成合作后,舒立俊开始在拼多多平台出售吉信蒲扇。

产品与平台一拍即合。上线拼多多后,吉信蒲扇的销量迎来了突破,单日的销量很快达到数百把,黄明芳和几位师傅即使连轴转还是供不应求,以至于有时不得不紧急撤掉产品链接。

有了稳定的销路托底,舒立俊与合伙人一口气贷款了30万,打算扩大培训提高产能。但在扩招却遭遇了质疑:因为没有接触过电商,当地村民觉得舒立俊的业务并不靠谱。

但随着持续增加的订单量给黄明芳们带来了肉眼可见的不菲收入,再加上当地政府的鼓励,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参与进蒲编产业,并出现“亲戚带亲戚,村民带村民”的现象。舒立俊工厂的产能,开始持续上升。

在带来庞大订单量的同时,平台也为当地蒲扇产品的研发带来指引。

由于失传太久,当地蒲编手艺的手法和设计都远远滞后于市场,悦小七店铺的消费数据则显示,蒲扇的用户普遍集中在北上广深,而且大都是年轻人。这为舒立俊与村民们指明了方向:要不断创新,追年轻人的喜好。

以悦小七店铺中一款采用靛青棉布制作的爆款香包为灵感,舒立俊在蒲扇的包边中加入靛青、蓝染的元素,除了包边上的设计创新,舒立俊还会定期采购市场上的新式蒲扇,与师傅们一同探索新的编织手法,前前后后尝试了十余次,才确定了如今热卖的时尚样式。

吉信蒲扇的手艺前后迭代了10余次,舒立俊在为村民讲解新的编织手法。摄影王鑫

乡村手工艺产业再焕新

乘着电商平台的东风,吉信镇的蒲编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除了专门负责编织的师傅外,村民们还形成了不同分工,有的专门上山采摘棕树叶,有的负责棕树叶的蒸煮晾晒,有的负责蒲扇包边的加工,整个镇上参与进来的村民可以达到数百人。

市场导向下,蒲编在吉信镇已经形成了一条集采摘、蒸煮、晾晒、编织和包边等工艺于一体的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蒲编产业的参与者们,都是村里的宝妈和阿婆,因为需要照顾孩子才留守在家。“编蒲扇不仅可以挣一份收入,还不会耽误家务和农活。”黄明芳说,老人不是空巢老人了,小孩也不是留守儿童了。

尽管只是日常的兼职,但村民已经能通过蒲编获得不错收入。一个熟练工的月收入能达到3000元左右,收入最高的一位,月收入则最高超过5000元。此外,黄明芳还专门为当地的残疾人办了培训班,前后培训了20多位残疾人,帮助他们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与吉信镇一样鼓舞人心的致富故事,还发生在许多地方。

安徽宣城榔桥镇,拥有手工制作木梳的悠久历史。这个数万人口的小镇因为下辖70多家制梳工厂,被称为“中国木梳之乡”。近年来,榔桥镇逐步从最初的小作坊式生产,进入产业化发展之路,产业规模也在电商的助力下不断扩大。

作为榔桥当地头部的木梳企业之一,“缘木轩”最早入驻拼多多,并很快打开了局面。2019年,“缘木轩”经过平台审核之后获得了“品牌”黑标,有了品牌认证的加持,缘木轩的销量更进一步,实现了千万量级的突破。

“过去一年,平台传统手工艺品的商家规模增幅超过132%,获得‘品牌’黑标的商家也几乎翻了一倍。而这些来自乡村的匠心产品,其主要受众均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拼多多方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在新出台的乡村振兴政策下,当前各个乡村自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化探索,也正迎来电商平台的新一轮助力。

7月29日,拼多多正式启动“2022多多新匠造”行动,深入走进湖南凤凰、安徽宣城、山西祁县、江苏宜兴、广西东兴、山东章丘、浙江义乌、江西景德镇等广阔的乡村产业带,推动当地手工产业、非遗产业、第二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助力县域和乡村的产业振兴。

"多多新匠造"活动页面

为了推动各地乡村好物实力出圈,拼多多还同时上线了“多多新匠造”专属活动,甄选来自优质产业带的“匠心好物”,包括蒲编、藤编、陶瓷、刺绣、玻璃、木雕、厨具、银饰、摆件以及传统手工农副产品等,百亿补贴频道也将对入围的手工产品进行重点倾斜。

“在广阔的乡村地区,传统手工业一直都是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但很多地区的手工产业常常因打不响品牌,拓不开销路而导致产业式微,甚至是手艺失传。”据“多多新匠造”项目负责人介绍,“2022多多新匠造”行动就旨在通过产业升级、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式,重新激活并传承乡村的手工产业,带动村民创富增收。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