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贷款安全性

本文目录

警惕假冒银行名义诱导消费者贷款!银保监会提示贷款中介三大类风险陷阱

记者曾仰琳

编辑

“贷款市场上,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其实这些诱人条件的背后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这些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10月14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的《关于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的风险提示》(下称“风险提示”)指出。

因此,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7期风险提示,提醒有借款需求的广大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为侵害权益,注意防范以下三大类陷阱风险。

陷阱一:假冒银行名义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非法中介会冒充“xx银行”“xx银行贷款中心”等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是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走内部流程办贷款”等,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其实,此类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

陷阱二:骗取高额手续费。非法中介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非法中介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要回资金,面临维权困难。

陷阱三:提供名不副实的中介服务。非法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提供所谓的“优惠贷款”“迅速放款”服务,从中抽取极高的费用。事实上,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官方渠道自行办理贷款业务。有些不法中介甚至会不顾消费者偿还能力,怂恿消费者从各类网络借款平台申请贷款,有的贷款产品本身就有很高利息,不法中介仍要再骗取一笔高额费用,其目的就是快速敛财而不是提供服务。

针对以上中介不法行为,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有借款需求的消费者,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性借贷,从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办理贷款业务。具体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正规机构获取融资服务。消费者如果有借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者办理。如确需中介服务,不要轻信间接的贷款服务要约,要注意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与合同内容,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

二是了解贷款产品的重要信息。向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办理贷款时,要注意看清贷款条件、综合息费成本、还款要求等重要信息。坚持诚信理念,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贷款申请资料,珍惜个人征信,理性借贷,及时还款。

三是警惕向无关账户的转账要求。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于超出贷款合同约定的转账要求要注意,警惕以“刷流水”“走账”为由的打款要求,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打款,防范被骗取资金风险。如发现自己陷入不法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零利息”贷款?给身份证能贷?权威专家揭秘网贷陷阱

“近三年来,北京西城法院每年受理互联网信贷类纠纷均在数千件以上。”

互联网信贷引发的纠纷与日俱增

主要有哪些争议点?

消费者申请互联网信贷时

应该注意什么?

来看

北京金融法院司法指导中心

“融小法•呵护碎银双月谈”中

各位专家怎么说

01

互联网信贷纠纷三大争议焦点

据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金融街法庭庭长杨成龙法官介绍,司法实践当中此类纠纷的争议焦点往往集中在三大方面:

一是贷款合同是否是本人签署,是否为本人真实意思表示;

二是合同约定的利息、罚息、违约金等与实际履行的情况是否一致;

三是实际利率标准是否超过法定上限的问题,是否存在通过收取保证金、手续费等方式变相收取利息的问题。

此外,欠款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也是一大争议焦点。

北京金融法院审二庭法官李默菡在访谈中表示,互联网信贷的最大优势在于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了数字化,从而使金融机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借款人的风险评估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但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问题。

“互联网金融涉及到个人信息,都是敏感信息范围,例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信息、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这些信息一旦被坏人获取,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个人金融账户不再安全,不法分子可以据此进行精准诈骗。”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朱巍在访谈中提醒金融消费者,要提高保护个人信息的警惕性,不要点击陌生链接,避免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被盗。

02

申请贷款先看平台资质

申请互联网信贷时应该注意什么?在李默菡法官看来,最首要的是识别贷款平台的合法性。

李默菡表示,在互联网信贷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可能会在营销、获取贷款客户、联合贷款、信息科技、逾期催收等多方面与其他机构合作。这些合作机构可能是其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可能是融资担保公司、电子商务公司、贷款催收公司等非金融机构,这就潜藏了一些风险。

例如,一些所谓“零利息”的互联网贷款产品,实际的管理费、信息费等远超利息。有的宣称拿身份证就能办理的平台,实际是在骗取个人信息。

朱巍表示,根据《贷款通则》的规定,从事信用贷款业务必须获得金融许可,并在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还要履行ICP备案等相关手续。实践中,很多网络平台本身不具备相关资质,但他们以信息中介的方式,实际从事信用贷款业务。这种实质信用贷款业务如果得不到规范,极易导致虚假宣传、暴力催收、高额利息、电信诈骗、网络骚扰等情况出现,严重扰乱金融秩序,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要注意,不要只看宣传。

首先,要看贷款平台是否有金融资质,是不是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备案。

其次,看贷款平台的营业范围。信用贷款大都是属地经营,营业范围为全国的网贷产品一般存在巨大隐患。

再次,还要看贷款利率。过低的利率是不符合商业逻辑的,很可能存在管理费、中介费等不透明费用。

此外,要坚持正确的消费观,尽量不要超前消费。

03

遭遇纠纷注意留存证据

杨成龙法官表示,发生互联网信贷纠纷时要注意保存证据。通常来说,重要的证据有贷款合同、放款记录、还款记录以及与平台客服或贷款机构工作人员沟通过程的微信、邮件等记录,证明发生争议或遇到问题时双方的沟通情况。

“因互联网信贷均在互联网平台办理,证据通常留存于线上平台、网站等,而借款人事后想要调取这些平台证据往往存在困难。建议借款人在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提高留存证据的意识,及时通过截屏、录屏、录音录像等方式保存好证据。”

记者/聂国春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年底贷款,如何提高通过率?

随着疫情政策的逐步放开,让很多企业主看到了新的希望,开始更加努力地“搞经济”,争取过一个好年。但对于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来说,资金是个问题,融资贷款依然困难,想要大力搞经济却无能为力。现在2022年底了,中小微企业该如何提高贷款通过率,解决资金需求呢?小蓝总结了以下四个步骤:

1.准备最近三年年度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或预算单位一定时期资金、利润状况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企业在融资贷款之前要先准备好近三年年度的财务报表,能很好地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展示自身实际情况。

如果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上缺乏规范和计划性,即便这家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非常出色,也很难得到足够的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因此企业应逐步完善自身的财务制度,详细、准确、透明的财务报表,会让企业在融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机会。

2.准备最近一年对公银行流水

对公流水也称公司流水、企业流水,是银行客户《公司客户》(开设基本对公账户)其对公银行帐户上一段时间与银行发生存取款业务清单。通过对公流水,可以看出公司经营状况是否正常、经营持续性如何、业务市场客户分布的广泛性,或者主要供应商分布、发放员工工资是否正常等,都可从公司银行流水记录上得到真实的信息反映。所以在贷款前准备一份对公银行流水,可以事半功倍,让贷款申请更加高效。

3.准备一份纳税申报表

纳税申报表指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按期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期应缴税额时应填报的表格。一般应包括纳税人名称、税种、税目、应纳税项目、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计税依据、应纳税款、税款属期等内容。通过该表,很直接地看出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在正常运营,上下游客户的经营交易额等内容,这也是贷款前需要准备的材料。

4.选择专业的贷款融资平台

有了财务报表、银行流水和纳税申报表这三份表之外,企业还需要选择一个专业安全的贷款融资平台,可以避免盲目申请试错成本高。不同的贷款产品所需的资质条件有所不同,企业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贷款需求,从贷款额度、款项用途、贷款分期等方面综合考量,可借助蓝莓平台内置的中壬云PVE评测系统作为辅助工具,能够高效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贷款产品。

企业只需在蓝莓企服平台上传提前准备的财报、流水以及纳税申报表,即可输出企业未来30-90天现金流区间值。通过该评测结果,再进一步匹配到适合企业自身的贷款产品,全程线上操作,既减去了线下来回申请的试错成本,又能为企业匹配到额度、利率、款项用途都符合的产品,成功率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企业主平时还要注意个人征信的维护,因为很多时候申请贷款却被拒,大概率跟个人征信有关,个人征信等同于经济身份证,只有维护良好的个人征信报告,才能在将来需要申请贷款的时候,提高贷款审核的通过率。

最后,希望中小微企业主能够快速通过贷款申请,助力经济健康发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