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阿里巴巴贷款是真的吗

本文目录

网上小额贷险些落入骗局!幸亏民警提醒……

电信诈骗

往往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

陷入骗子设计好的陷阱

几天前,家住政通路的范先生

原本想在网上

用小额贷款更新相机设备

没想到差点落入精心策划的骗局中

范先生说,自己想要贷款6万元,便在微信上找到一个小额贷款群。咨询过后,很快有一个自称是杭州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的人联系他。范先生在网上查了一下对方所称的公司信息,随后就开始了贷款洽谈。

由于贷款金额不大,“公司”便爽快地答应了范先生的贷款请求,还迅速制作了贷款合同。合同写得非常详细,利率、期限、金额、用途都写得非常清楚,范先生看后觉得没问题,立马签了字。

合同签好后,骗子的“狐狸尾巴”开始显露。“贷款公司”以核实范先生的还款能力为由,要求范先生先给贷款公司提供的银行卡号转账贷款金额的30%,即1万8千元。就在此时,范先生起了疑心了。

自己6万元贷款还没有拿到,倒要先给对方1万8千元?范先生立即联系了社区民警董警官,董警官立即做出了对方意图诈骗的判断。

范先生告诉记者,几个月前,五角场派出所民警在社区开展电信诈骗宣传时,自己与董警官互相加了微信。范先生清晰记得,董警官告诉大家,“先交钱的肯定有问题。”

董警官表示,民警在社区宣传电信诈骗,是为了让居民掌握相关知识,不要上当受骗。此外,杨浦公安分局反诈专班民警和焕胤也表示,从办案经验来看,网络贷款绝大部分都是骗局,如果需要贷款,一定要走正规途径。

文字/图片:陈涛

编辑:吴百欣

网络贷款,一种另类的鸦片

网络贷款就是一种鸦片

互联网金融,网络贷款的盛行,到底带来了什么?

稍微有流量的平台,都在做金融,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

联想,360,阿里巴巴,百度,小米,苏宁,京东,腾讯,美团.....等等,大家都以为是什么样的企业?都在做金融,这是不是一种畸形的发展,这是不是一种病态?

全民负债,绝对不是一种夸张,嗜血的资本正在一步步透支吞噬全民的消费能力以及社会的创新能力,这几年埋下的坑,又需要多少年来还?

监管刻不容缓,这也许会成为当前最尖锐的矛盾体以及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因为职业的原因,我曾经问过一些90,00后负债者,我问假如我们国家被入侵了,你会上战场吗?他们的回答让我觉得后怕,他们只是关心的是欠的钱就不用还了。

贷款广告,无处不在,90,,00后,又有多少人能自持,很容易就会去借这种钱的,因为借钱真的太容易了的。催收与负债者的矛盾,一度达到舆论的高潮,315晚会,满屏的是对金融公司的弹幕。

监管层必须快刀斩乱麻的,必须要更加的强硬的姿态来解决网贷这个问题。借贷业务,只能由银行主导,不能发放给现在所谓的金融公司,所有的资本严禁进入,所有的牌照均无效,订立一个期限,清零。对于已经产生的逾期的人,停止催收,协商分期还款,一到五年,逐步还款,缓和社会矛盾。

酒微醺,风微凉。

花呗实际利率到底是多少?揭秘马云“空手套白狼”的资本真相

今年的双十一貌似来得有点“早”,很多商家在十一月一日前就打响预热,又是一年的剁手季,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否已经跃跃欲试了么?应有尽有的打折商品,瞬时秒杀的抄底价格,稍微慢一步可就啥都抢不到了。

什么?你说还没发工资?没事没事,有花呗啊。

无数的年轻人一边用着花呗分期一边念叨“感谢马爸爸”,但!你知道花呗怎么挣钱吗?蚂蚁金服的资本游戏又是如何运作的?

今天冷先生就和大家聊一聊,马云“空手套白狼”的金融暴利游戏。

01先来看一组账面上的数据,根据花呗官方的描述,三期的手续费利率为2.5%,六期为4.5%,九期为6.5%,十二期则是8.8%。

假使我买了1200块钱的东西,用花呗分三期还款,那么连本带息就是1200+(1200×2.5%)=1230块钱,平摊下来每月要还本金400元,利息10块钱。

这乍一看数据没毛病,但显然我们不该这么算。因为这1200块钱,你并没有完全占有三个月时间。

这是什么意思?第一个月,花呗借给你1200块钱是实打实交到你手上的。可到了第二个月,你手上只有800块钱,但花呗依旧问你要1200块钱的利息,第三个月呢?本金变成了400块钱,你还是在支付着最初1200块的利息。

这就意味着花呗从第二个月起用不存在的钱问你要利息,妥妥的空手套白狼。

那么真实的利率该怎么算呢?在金融领域有一个专门的计算模式,叫做“内部收益率算法(IRR)”,它起初是为了计算资本折现率的,但套在花呗的模式上依旧实用。

计算公式非常复杂,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某软件小程序快速查询。

输入初期投入1200,单期现金流连本带息410,期数3,每期跨度1个月,得出的实际月利率为1.24%,三个月就是3.72%,这可比花呗上标明的2.5%高出了不少。如果我们再乘上十二,算出的年利率便为14.94%。以此类推,六期九期和十二期的年华利率分别为15.27%,15.34%和15.86%。

所以说,花呗的利率远非我们账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它的内部实际收益年化率常年在15%上下徘徊。

那话又说回来,当今中国高利贷的标准是多少呢?根据今年8月20号新出炉的规定显示:中国民间贷款的司法保护上限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这个指标在10月20号最后一次更新的数据为3.85。

4倍就是15.4%,也就是说任何年华利率超过15.4%的贷款都属于高利贷性质,从这个角度来看花呗的做法无疑是在打擦边球,只不过它是在用文字游戏的形式忽悠普通人,让大家误以为利率不高罢了。

02如果说蚂蚁金服只是这样玩,那它无论如何也无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做成现在估值2万亿的市场规模的。

而前面的高利率只是开胃菜,它真正令人头皮发麻的资本运作方式,还在后面。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对金融行业来说,资金链就是生命链。传统的放贷吃利息模式虽然挣钱,但它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资金回笼速度非常慢。

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等你有了钱再投资,黄花菜都凉了。这可咋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资产证券化(ABS)。

啥叫资产证券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张三开了一家水果店,做了半年生意很好,现在她想把隔壁店铺也给盘下来,但问题是手上的钱不够。

这时,他选择和银行借钱,银行看到他日进斗金的店铺后提议以每天一部分的进账收入做抵押,双方同意后签字画押后各得到一份凭证,那么以后每月张三都要根据这份凭证按时还钱,这便完成了对张三资产的证券化。

对张三来说,他没用实际资产就获得了贷款,而对银行来说,证券化的资本因为有凭证,便可以直接扔到资本市场上,以一定的利率快速套现进而获得新一轮融资。

而今天蚂蚁金服旗下的花呗业务,就是上述故事里银行在干的事儿。

一边以15%的利率借钱给普通人,一边又以仅仅5%左右的利率把证券化的资产扔给投资人,这一来一回10%的差价就成了花呗最主要的利息来源。

如果你不幸花呗违期,那更不好意思,年化率18%的利息简直让马云做梦都能笑醒。

在了解花呗的赚钱逻辑之后,我们再看看看他的实际运行。

2014年蚂蚁集团正式挂牌独立,注册资本为13亿人民币,一年以后花呗上线,此后5年的时间里蚂蚁集团一共进行了三次融资,那么这部分资产占了蚂蚁信贷资金的多少呢?只有区区2%。

剩下来的98%,清一色来源于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合作伙伴,6年40轮ABS,公司总资产从2017年的653.7亿一路狂飙至今年6月的2149.3亿,再经由阿里巴巴内部交叉处股,层层转嫁之下百倍的金融杠杆风险被分摊到每一个金融产品的持有者身上。

可能有人会问了,这么来钱的玩法,为啥四大银行不玩,偏偏让蚂蚁集团逮住机会了呢?

两个原因,第一:蚂蚁金服的平台是移动APP,资产高度集中,相对于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银行,更容易打包变现。

第二:四大银行是国企,国企一定会有政治任务,国家对金融行业的态度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大量的热钱进入资本市场显然不符合这一理念。

这不,最近金融界的大新闻,完全印证了冷先生的看法。

03马克思说:资本对人会产生异化作用。蚂蚁花呗为什么能做大做强?我们透过他的广告宣传就能略知一二。

在最新的宣传片中,一个工人模样的父亲,为了给女儿过一个所谓“精致”的生日,竟然选择从花呗中借钱来满足这样一笔根本不属于生活必要的开支。

以冷先生的视角来看,这纯粹属于资本强行给观众灌“消费主义”中“超前消费”的毒鸡汤。

把整个广告用大白话翻译一下:你是个穷人,你没有能力靠劳动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我们花呗可以通过借钱的方式施舍给你一个虚幻的未来,所以你必须感谢我。

这是什么逻辑?往小了说是对穷人的歧视,往大了说是故意扭曲社会价值取向。

你明明没有钱,却在大环境的裹挟下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而令人唏嘘的是,这种超前消费的思潮泛滥在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身上尤为明显。

从2018年起,我们几乎隔三差五就在新闻上看到因“校园贷”,“高利贷”而走上绝路的年轻人。

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一众借贷类软件靠着巧妙的伪装,把自己包装成天底下最“热衷慈善”,最“慷慨大方”,最“不图回报”的大善人,引诱你去借钱,去超前消费,再一步一步通过文字游戏和金融陷阱,榨完你身上最后一块铜板。

这个天底下,从来都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个选择背后的代价,其实都早已注定。

双十一的成交额从2016年起,每年都在以500亿的规模不断攀升,到去年,更是达到了2684亿元的庞大规模。

你以为你消费更高你的收入就倍增了吗?摸摸你的钱包,看看你的花呗,醒醒吧!

你还要继续过发了工资就要还花呗的日子吗?还完之后继续死循环吗?是抢到好货,放纵消费爽,还是还贷苦逼泪两行爽?

希望屏幕前的你,看清自己,别再让超前消费透支了你的生活,再透支掉你的未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