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黄本合同贷款

本文目录

房产证红本、绿本、蓝本分别是什么?蓝绿本也可以升级红本吗?

买房除了房价备受关注以外,最让购房者担心的就是房屋性质。房屋性质不同,虽然在意义上同样是住,但是你对房子行使的权力却不同。比如买卖、抵押、贷款等等,这些都由证件来决定的,不同颜色的证件也有不同的作用。那么,房产证“红本”、“绿本”、“蓝本”分别是什么意思?蓝本、绿本也可以升级红本来交易吗?接下来就让达达房探长带你来看看吧。

一、房产证红本:“不动产权证书”,是房屋所有权证。私人财产标准的商品房产证,房产使用权和土地使用权是二合一的,能买卖、能贷款、能抵押。

二、房产证蓝本:“房屋他项权证”,是经济适用房和公有住房产权,这类房产一般都是划拨土地,持证满5年后要补缴土地出让金,才可以上市交易。

三、房产证绿本:“房地产权共有证”,也称:“房地产权证”,房子属于个人和国家共有,只有使用权,不能交易,但各地政策都有所不同,具体以地方政策为主。

另外,还有棕色房本,也就是房改房。黄色房本:宅基地证,土地所有权归属于村集体所有,个人只拥有房屋的所有权,在2000年以前,都是黄本,之后改成红本。这样看来,房产证的颜色并不是决定性质的,各地方的证件封面颜色可能会有一定的区别,但最终还是以房产证所描述的归属权为主,关注达达房探长,带你了解更多的房产知识。

进城移民如何“扎下根”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田阳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均为贫困县,三个县城拟分别接纳的移民都达到好几万,相当于再造一个县城,目前已陆续有群众搬入。这些贫困户能否在城里“扎根”?记者近日前往三县展开调研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用于脱贫移民搬迁的生态民族新城(2016年5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伟、吴小康、曹祎铭

“地里好不容易长出的玉米、红薯,却被猴子、田鼠糟蹋了,一年到头没啥收成,日子紧巴巴的。”33岁的覃建律老家在广西田阳县坡洪镇康浮村,那里山高水少地薄,田地稀缺。

“一楼养猪,二楼住人,三楼存放粮食,有人说‘一楼是畜牧局,二楼是人事局,三楼是粮食局’。房子年代久了,每当刮风下雨,就担心会倒塌。”

在当地政府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中,覃建律一家被评46分,属于贫困户。得知政府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后,覃建律提出申请。今年1月,一家五口人离开居住30多年的老家,搬到县城移民新区,跟城里人一样,住进了生活便捷的现代小区楼房。

覃建律生产生活的变化,是广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时期,全国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完成近1000万人口搬迁任务,同一时期广西将完成易地搬迁群众11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搬迁到县城。

第一步:从农村到城市

“这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

71岁的苏福珠一家也由偏远乡村搬到了县城。他的老家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茶油村,由于位于严重缺水缺土喀斯特地貌山区,三亩山地种出的玉米仅够一家人糊口,靠养牛、猪和鸡辛辛苦苦积攒下的钱,也大多花在了修葺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上。

29岁那年,苏福珠生下儿子苏利,苏利30岁结婚,两年后生下女儿,父子二人均属于晚婚晚育。“没有办法,家里实在太穷,住的地方又闭塞,想讨媳妇不容易。”

如何走出大山呢?从电视里看到外面的世界,苏福珠憧憬着。儿子苏利17岁初中毕业后,跟随别人到广州打工,这是老苏家第一个到大城市谋生的年轻人。然而,在城市站稳脚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辛苦一年后,他又回到了老家。

苏福珠变得失望了,觉得日子看不到头。然而68岁这年,喜从天降。2014年当地党委、政府加大了对生态恶劣地区贫困群众的搬迁力度。苏福珠赶紧报了名。作为较早一批搬迁户,苏福珠得到国家4.8万元购房补助,加上15万元贷款,他们在县城“民族新城”易地搬迁小区里购买了一套140㎡住宅。“这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

搬到城里后,苏福珠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让搬迁群众在城里稳得住、能致富,当地政府利用优惠政策在移民小区附近引进了数十家电子厂、制衣厂,方便进城群众就业。苏福珠在小区里找到一份保安工作,月工资1300元,他和老伴每个月还分别享有90元养老补贴,外出打工的儿子和儿媳每个月还寄来1000元生活费。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斩断穷根、摘掉穷帽”,这是写在大化县“民族新城”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大门口的标语。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杨龙文说,“十三五”期间,大化县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计划完成搬迁安置7749户,2016年完成搬迁3617户。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移民小区“毛南家园”,移民谭壮红告诉记者,他家的新房115㎡,购房款中除政府补贴10多万元外,还申请了5万元免息贷款,自筹资金约3万元。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黄荣彪介绍,目前县城人口6万左右,“十三五”期间,计划搬迁到县城的农村贫困人口约3.5万,目前已有部分移民搬入。

第二步:抓好就业

防止出现城市“贫民窟”

出生于1984年的覃建律,早早就外出打工,心有点“野”,自从搬到城里,覃建律和妻子感到生活有了奔头,干劲也更足了,目前夫妻二人都在县农贸批发市场打工。

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群众脱贫的第一步,能够稳定就业则是移民群众在县城“稳得住”、扎进根的关键。记者在三县采访到的所有移民都在县城找到了工作,但不少属于打零工,收入也不高,他们渴望找到一份稳定工作。也有基层干部担心,贫困县的经济体量不大、不活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

40岁的移民岑篙岸搬到田阳县城后,夫妻二人一直靠打零工维生,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到当地人才市场上找零工。全家共4口人,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岑篙岸渴望找到一份开叉车的工作,但只有小学学历的他并没有考取相关执照。

学历不高、技能少,这是不少进城移民的现状。大化瑶族自治县人社局副局长覃飞雪说,不少移民靠力气吃饭,从事建筑行业和打零工的居多。

“搬到城里只是贫困农民新生活的开始,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其后续发展问题,尤其就业问题,不仅群众难在城里稳下来,还会引发其他不和谐因素。”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黄本和说,移民进城后工作由一产向二、三产转移,其能力素质面临新的考验。

目前三县党委、政府正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等措施,让移民生产生活稳定,决不让移民小区成为“贫民窟”。

大化瑶族自治县在移民小区设置“创业园”、电子商务城等,重点安排进城贫困农民就业。记者在一家小型变压器加工作坊看到,几个中年妇女正忙着工作,工资按件计算,每天能挣几十元到一百元左右。县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徐蘅介绍,从2016年起,中心已连续举办5期针对移民的培训活动,主要培训电焊工、保育员等。

据田阳县县长黄国哲介绍,田阳是“中国芒果之乡”、“南菜北运”基地,果蔬种植、管理、采收、包装、物流等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在田阳县农贸批发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前来收购蔬菜、水果等,旺季时市场内可提供几千个工作岗位。

目前环江工业园区被确定为易地扶贫搬迁对口转移就业基地,42家入园企业大约可以提供9870个工作岗位。记者在环江工业园区桂合丝业有限公司公告栏上看到,公司发布的招聘通知称,近期将招聘50名工人。人事部经理欧远志说,目前公司有400多名工人,其中搬入县城的贫困移民有60人左右,人均月工资有2000多元。

第三步:用好“三大抓手”

政策保障减少后顾之忧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要想让移民在城里“扎好根”,不仅需要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更要利用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抓手”,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是用好医疗“抓手”。有移民提出,目前在城里看病、报销都很方便,但新农合缴费仍需到迁出村缴纳。大化瑶族自治县现有2家公立医院,目前正在移民安置小区附近规划建设一所医院。县卫计委副主任蓝庆学介绍,今后将采取“先诊疗后付费”、开辟绿色通道等做法,让进城移民逐步享受同等待遇。

二是用好教育“抓手”。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是不少移民进城的出发点,也是帮助他们脱离贫困的有效手段。而大量移民进城,这给本就稀缺的教育资源增添了压力。目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通过新建、扩建方式增加学校数量,计划新建幼儿园4所;新建小学2所、扩建1所;新建初中1所、高中1所。环江思源实验学校教导处副主任谭懂治介绍,目前全校在校生846名,其中有60多名为进城农村贫困家庭,“学校正新建一栋教学楼,今后招生规模还将扩大。”

三是用好保障政策和社会救助“抓手”。田阳县发改局副局长黄虎建议,政府可通过失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线、再就业工程等为移民提供各种社会保障,以及对移民中生活困难、符合五保、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条件的对象,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黄本和等人建议,要打破户籍制度带来的限制,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保障衔接工作,让进城移民及时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尽快打通制度障碍,让他们吃下“安心丸”。

第四步:融入城市

成功“转型”考验制度设计

大化瑶族自治县移民韦玉红一家搬到城里后,感到生活有些单调,闲暇时间不知道如何打发,“小区有3户跟我们同村,大家平时来往最多。”她期待本村能再多搬来几户,这样生活会热闹些。也有移民说,城市生活圈看似大,但自己的圈子其实变得更小了。

对移民来说,搬入城市意味着进入新的社会适应阶段。他们能否成功“转型”为城里人,也考验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制度设计。

有基层干部认为,应通过强化社区服务管理,通过组织文体娱乐和社区培训活动等,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记者在三县采访时看到,移民安置小区内均配套建有篮球场、街心公园、小广场等设施。

“通过举办民俗活动、美食活动、体育活动、跳广场舞等,增强移民群众的归属感。”田阳县扶贫办主任黄金说,目前正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并免费发放给移民群众,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文明礼仪、公共卫生意识等。

此外,还可在移民小区探索建立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既可办理涉及移民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事项,也能为移民提供就业、产品销售等信息咨询服务。

有基层干部建议,还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在自我管理中增强认同感。移民安置小区既不同于农村,也有别于城市小区。移民因生活习惯不同、素质参差不齐,移民小区的治安、卫生、公共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一旦得不到保障,就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因此要尽快建立健全符合移民小区特点的管理制度,如治安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制度、文明公约等。

■链接

帮助进城移民“扎下根”的三点启示

深圳小产权房能不能买,看看律师们怎么说!

深圳小产权房官方数据大约有35.7万栋,面积差不多3.9亿㎡。根据深圳违建信息普查数据统计结果,全市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普查总量为35.7万栋,建筑面积为3.92亿㎡,用地面积131平方公里。其中符合或适用原村民处理政策的当事人名下仅有一栋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一栋”指整栋住宅)约8.2万人。深圳超过一半以上的人现在还住在小产权房中。而绝大多数来深圳的人都有住小产权的经历!而你们身边真有小产权强拆的事情吗?有拆迁没有赔偿而抗议游行闹事的事情吗?没有,深圳是讲法制的!一江之隔,香港的繁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而深圳还有无数的农民房存在于高大上的CBD。超过5万均价的商品房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一万左右的小产权又担心这担心那。深圳小产权问题不会拖而不决,相信政府已经有让多方满意的方案。买深圳小产权房主要考虑是自住或投资。自住不表,投资则有:房租+升值+房产税+转正+博拆迁。如优质高端小产,只要能买到,无论自住还是出租,长期收益都不错,或许还有转正可能;拆迁是看运气,碰上了就是撞大运。

城中村拆迁原则:1、原特区内建筑质量较好、建设年代较新的城中村,原则上以综合整治为主;

2、原特区外龙华中心、龙岗中心、空港中心(副中心);观澜中心、布吉中心、平湖中心(组团中心),以及已建、在建轨道站点500米范围内的城中村,适度考虑拆除重建、加大保障性住房配建力度;

3、原特区外一般区位且建筑老化、隐患严重的城中村,鼓励拆除重建;

4、市、区主管部门认定,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城中村,原则上以综合整治为主;

5、其他类型城中村以综合整治为主‘;大家看懂没有,片区越破,而你买的还可以继续收租越好。越靠近地铁越好!重点区域越破的越好!

有些客户问是否有一手小产权?深圳还有一手小产权吗?答案:有,村委统建房还有些保留单位,不过都是几年前建的了,有些是也村委和开发商建的。村委不给盖章不给过户。开发商过户,和农民房律师见证一样,也是安全的。而农民房,就谈不上一手二手了,只要交易了都一样,都是做律师见证。有些房子我们见过过户十多次了。不存在问题。关于买所谓一手小产权还是二手小产权问题。深圳在2013年以后村委房和农民房都是绝对不允许再建设。目前所谓的一手也是投资客收购整栋进行装修改造再卖的。优势就是可以贷款,劣势就是改造的面积比较虚,当然面积虚这些都是目前市场的普遍现象,现在开发商收购价格越来越高,面积不虚他们就没钱赚了。而二手的基本劣势就是不可以贷款,这都要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一手和二手。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关于一房两卖,我们真不知道如何一房两卖,合作建房协议+律师见证,合同只有一本,你的给了卖买家,你手上就没有了。无法补办无法复制。如何一房两卖呢?

但是律师见证书到底有没有法律效用?其实真是见仁见智的。深圳小产权房律师见证已经有10几年历史了,从没停过,只要拆迁时能获得赔偿就行了,深圳已有N个案例了,管它有没有法律效力。关于赔偿,从来没有法律文件讲小产权碰上拆除如何赔偿,也不会这么规定。但是小产权目前赔偿都是给最后买家的。有律师见证,或者历史遗留回执,有绿本,黄本,证明这房子是你的就好。农民房目前是合作建房协议+律师见证,房屋不给买卖嘛,没有说不可以合作建房享受相应权利吧,合同也是清清楚楚写了村民放弃后续拆迁赔偿权益的。有人说,原村民可以通过打官司起诉拿回房子,外村人买了一毛钱都拿不到。我说这是道听途说。专业房产官司律师研究了这几年的小产权起诉案例,给出结论就是:深圳法院根本不受理小产权相关案件。即使以前受理的也驳回。再不济受理了判了原房东拿回房产的,法院也不予执行。再不济原村民野蛮方式强行要回,也是要赔偿你本金和相应利息的,这个是法院支持的。

也很多人问我,小产权是否可以落户呀,是否可以小孩子读书有没学位呀?做人不可以这么贪心的。小产权价格便宜,收租有得赚,又有可能博拆迁。怎么可以要求这么多呢。小产权是不可以落户和学位的。这个大家必须明确的。目前深圳的学位,主要是户口+商品房购房,很多地方,你有深户没有买房子都是可以读书的,办个租赁凭证就可以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