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2020

本文目录

中国如何推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磋商谈判?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于12月举行,作为主席国,中国在推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磋商谈判进程上发挥了什么作用?11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周国梅就此进行介绍。

周国梅表示,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最重要的标志性预期成果就是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正在谈判中的“框架”是为2030年前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谋定方向的总体性、战略性纲领文件,“框架”着眼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以“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向恢复之路”为方向,在总结以往生物多样性全球目标制订和执行经验的基础上,凝聚各缔约方和利益攸关方的合力,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新的政治引领,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以全面实现公约的目标。

简而言之,“框架”的目标就是要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局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国际社会对此高度期盼。

她表示,中国自担任COP15主席国以来,全面履职尽责,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沟通协调,发挥主席国的领导力和协调力,积极推动“框架”磋商谈判的进程。

在COP15第一阶段会议上,中方在高级别会议期间首次设置并成功举办了领导人峰会,九位国家政要和联合国秘书长出席峰会,进一步凝聚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合力,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务实有力的一系列举措,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主席国的引领作用。第一阶段会议还通过了《昆明宣言》,提出了当前一段时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一揽子的行动方案,呼吁各方为制订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框架”贡献最大的力量。这也充分体现了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政治决心,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提供了政治推动力。

自第一阶段会议结束以来,作为主席国,大会主席黄润秋部长利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20国集团环境和气候部长联席会议、第77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等重要场合和时机,组织召开了COP15重要议题交流会、高级别圆桌会、吹风会等,与各国就推动COP15第二阶段会议成功召开进行沟通协调,凝聚各方共识,有效保持了COP15的政治势头。

中国还积极引领推动“框架”的磋商谈判进程,截至目前,中方作为主席国,已组织召开了38次COP15的主席团会议,并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一道,先后在日内瓦、内罗毕等地主持召开了四次“框架”工作组会议,为推动“框架”的磋商作出重要努力。“从会议的频次来看,特别是主席团会议的频次来看,这在环境领域多边谈判进程中也是不多见的,推动协调的力度是很大的。”周国梅说。

围绕推进COP15第二阶段会议和“框架”磋商的进程,大会主席黄润秋部长密集地与东道国加拿大,G20主席国印尼,以及欧盟、英国、挪威、新西兰、德国、法国等多个缔约方部长级代表和公约秘书处、主席团成员、国际机构组织等利益攸关方开展了广泛的沟通和协调。另外,中方作为主席国也在不同的层级与哥伦比亚、巴西以及非洲国家等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和协调,各方都非常肯定中方作为主席国协调各方立场的努力,也表示愿意和中方一道,共同推进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框架”。

编辑刘梦婕

校对赵琳

国家卫健委:截至2020年“两癌”筛查工作已覆盖近2600个县市区

今天(30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首席专家王临虹表示,截至2020年,“两癌”筛查工作已经覆盖了近2600个县市区,合计开展免费宫颈癌筛查1.3亿人次,免费乳腺癌筛查6400万人次。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使众多患病妇女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乳腺癌筛查工作方案》,这两个《方案》重点指导各地统筹资源,进一步提高“两癌”筛查服务覆盖范围,应用更精准、更高效的筛查方法,强化筛查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妇女,特别是农村和城市低保妇女能够享受高质量的筛查服务。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检测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进展,各地也在不断优化“两癌”筛查的模式,比如像北京,就采用了宫颈癌联合检测策略。另外,像浙江、湖南等地也将HPV检测纳入了宫颈癌筛查的方法。还有湖北、云南等地,推广使用人工智能细胞学筛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基层人力和病理诊断能力的不足。

为了进一步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促进宫颈癌消除全球战略,近年来,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宫颈癌综合防控的有效模式,很多地区把“两癌”筛查纳入了政府民生工程,探索构建宫颈癌防治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还有的地区应用大数据来促进宫颈癌防控,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和精准化。

(总台央视记者史迎春都昕竹)

来源:央视新闻

国务院部署“十四五”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

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做出部署,并部署十大重点工程作为节能减排重点领域。

《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十大重点工程包括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以及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

其中,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中提到,要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推进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燃煤锅炉全面实现超低排放。

在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中,《方案》提出,要推动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机场建设,有序推进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

同时《方案》明确,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坚持先立后破,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推动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