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天津倍好贷贷款平台靠谱吗

本文目录

借贷app暗藏高息陷阱,监管当积极出手

作者:冷勇

日前,河南郑州的钱女士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自己在360借条借款,没有享受到最低日息,提前还款时还要偿还全息。

据悉,按双方约定:贷款金额9万元,期限为24个月,贷款利率为7.4%/年,还款方式为每月等额(4434元)。其中,每月息费684元,24个月全息为16416元。在已经还款12个月后她想提前还款。然而系统显示即使她提前12个月还款,仍需支付后面12个月的利息一共8892元。这样算下来,钱女士的贷款实际利率已经高达18.24%。

眼下,各种借贷的广告充斥于网络,这些广告大多号称“利息低、额度大、到账快”,各种暗示和诱惑让人心动。而且这些借贷注册门槛很低,只要输入手机号、身份证号就行。但消费者只要借了款,就会发现自己掉入了陷阱,所谓低利息暗藏各种附加条件,实际支付的利息其实很高,提前还款还要付全息等等。所以,360借条给消费者挖坑,绝非偶然。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借款人提前返还借款的,除另有约定外,应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因此,360借条“提前还款收取全部利息”的约定虽不违法,但不向借款人充分提示及说明这一条款,就属于霸王条款,借款人可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借款合同的内容。而依照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将民间借贷利率受保护的上限,锚定为一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4倍。按照现在的LPR计算,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应该为15%左右。从理论上来说,按照这一标准,互联网小贷公司借贷行为中利息超过15%的部分不受保护。

但消费者遇到这类麻烦,要想维权并不容易。因为在现行法规中没有对提前还贷的具体规定,所以,消费者维权时,往往底气不足,如果走诉讼渠道,不仅流程较长,还要付出不菲的时间和和经济成本。所以,大多数消费者遇到类似陷阱,往往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就像新闻中的钱女士,最终还是选择继续贷款。

借贷“好借”却“难还”,由此带来高昂的利率成本,理当引起重视。在这样的数字游戏中,消费者显然算不过商家,但这绝不意味着要默许这类商业骗局继续横行。如律师所言,“提前还款付全息”虽不违法,但务必要充分告知消费者。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应该进一步明确借贷方的“完全告知义务”,让消费者在遇到陷阱后,可以有规可依,更理直气壮地维权。

此前,校园贷、裸贷等违法违规现象在严厉打击下有所好转,现在,面对这类虚假宣传、诱导类的广告,以及狮子大开口的高额利率,监管部门也要积极出手,当好消费者的强有力后盾。对于那些利用借贷,变相经营高利贷,毫无底线坑害消费者的企业,理当严厉处罚;对于屡查屡犯,追逐暴利的企业,理当果断吊销其金融执照。

而作为消费者自身更要理性借贷,不可被眼花缭乱的广告语所蒙蔽,而是要注意风险防范,尤其要在了解附加条款的基础上再做决定。消费者必须要知道一个常识,天上不会掉馅饼,金融行业从来没有“轻松借钱”一说,以低息为噱头背后,实际上往往埋着高息的“深坑”。总之一句话,借贷有风险,花钱需谨慎。(冷勇)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互联网贷款平台“好分期”涉嫌诈骗?金融产品网络营销合规治理亟待加强

据北京商报报道,有北京市民反映近期频繁在微信朋友圈刷到贷款广告。以一家名为好分期的贷款平台为例,其广告宣称“年化利率10.95%-24%,最高可借20万元,最近已经有308人申请。”

如此具有吸引力的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吸引到不少借款人,但用户后续发现实际情况与其宣传内容差距较大。据中国网公开报道,在好分期广告页面中,点开额度测试会显示有望获得20万元额度,但用户在下载APP、上传详细个人信息后,最终显示仅获得了1.2万元的贷款额度;在贷款利率方面,好分期贷款平台首页并未明确披露贷款实际利率,而是需用户点击“去借款”,才会在还款计划中展示借款年化利率。以实测情况来看,好分期给出的1.2万元的贷款额度,预估由三湘银行发放,借款年化利率35.94%,且还列出了2462元的借款综合费用。实际贷款利率高至35.94%,远高于其宣传利率。

有行业相关人士指出,出现实际利率可能高于宣传利率的情形,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也违反了金融营销宣传中的如实披露原则。此外,关于贷款产品利率水平和计算方式,监管方近两年实际已做出诸多规范和要求。例如,最高法对民间借贷利率保护利率设定为最高4倍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另外,央行也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要明示互联网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对此,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表示,好分期的宣传利率与实际利率不一致,从广告法上也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有用户曾在好分期中借款3次,实际借款利率远远高于合同利率,且均接近36%,而我国法律规定,金融产品含利率、复利、罚息等在内的综合成本不应超过24%,好分期实际贷款利率畸高,存在合规风险,其超过24%的部分利息难以得到司法支持。据悉,实际收取利息与合同利息对应不上的原因在于其还款账单中除了利息,还有服务费和保障金,但这两项费用并没有在合同中体现。

此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好分期的投诉累计超过1.9万条,多数投诉都是围绕利率、会员、暴力催收等问题。据用户投诉,好分期未经过个人同意,便把个人欠款信息编辑成短信发送到除紧急联系人以外的家人朋友手机上,甚至还对亲友直接进行电话骚扰。而在贷款过程中,好分期多次向用户推荐所谓的信用报告和超级会员,虽名为提额设置,但在消费者看来,实际也为贷款倒添了更高的成本。

据华声在线、北京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好分期还存在多处一键捆绑式授权的问题,获取的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息、金融信用信息等。除了银行个人综合信息查询使用授权书、征信授权书、人脸信息处理授权书、个人借款合同之外,还要捆绑勾选多家银行、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公司。事实上,一键捆绑多家平台服务合同和信息授权,已经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腾讯广告作为贷款展示平台也对此作出回应,表示前述贷款平台在广告主资质及广告内容上,符合国家法律和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另针对实际贷款利率与宣传利率不一致的情况,虽广告主实际经营行为不属于广告发布者的审核义务范围,但腾讯广告出于保护用户目的,正在积极联系广告主进行核查。

网贷平台乱象丛生,需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

现如今,许多网贷都会以“放款快、利息低、额度高”等诱人的口号进行宣传,除了微信朋友圈,各大短视频平台也是网贷广告的“重灾区”,而剧情往往是主人公因无力付款受尽白眼,关键时刻打开手机查看贷款额度,周围人对其“刮目相看”,并纷纷表示“我也要贷”。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在监管部门对现金贷的严格监管下,有短视频平台曾将P2P、贷款平台、小额贷款、证券、股权、基金等列入禁止投放广告的名录中,但2018年又对贷款平台放开了限制,此后,在短视频平台上关于贷款平台的广告便令人目不暇接。

针对网贷平台的种种乱象,银保监会于今年3月14日发布《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指出,一些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在开展相关业务或合作业务时,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到位,比如以默认同意、概括授权等方式获取授权,侵害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同时,提醒消费者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不要无节制地超前消费和过度负债,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等金融服务,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手段。

无独有偶,今年8月,好分期被台州网警标注为网络贷款诈骗APP,提醒广大网友对通过陌生链接下载的非官方APP保持警惕。此前,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七部委就《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表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经营者应当以清晰、醒目的方式展示金融产品提供者名称或相关标识。金融产品名称不得使用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名称、商标的相关字样,造成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品牌混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有关监管部门对消费者知情权益的保障以及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问题的深入洞察。

(来源:微博)

严监管是大势所趋,“信贷套路”亟待规范

事实上,早在2017年4月,中国银监会就曾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其中“稳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促进合规稳健发展”的一条中明确指出,要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然而,仍有平台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用手续费、服务费等名目掩盖高利率本质。对于后续贷款平台合规治理及推广营销,《北京商报》分析认为,机构在金融营销宣传方面,应当强化相关的宣传规范并如实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各类监管要求的信息;在个人征信方面,需要遵循监管关于“断直连”的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则需要认真倾听消费者反馈的相关问题,建立健全客户沟通机制,不断提升客户服务及体验水平。对于一键捆绑多家平台服务合同和信息授权相关行为的整治,《每日经济新闻》指出,需要多方联动工信部、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治理,同时完善立法、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建立“信息违规收集”黑名单企业库。

当下,严监管是大趋势,贷款产品不应作为收割工具,“铤而走险”屡触消费金融行业红线的“套路营销”更是不可行。机构唯有合法合规经营,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成为助力经济增长、帮助人们改善生活和提升幸福感的及时雨。

作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助理研究员赵婧羽见习助理研究员陈天奕

消费者投诉:千聊课程虚假夸大宣传,并诱导学员贷款

DNw5月24日消息(张佳)日前,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起投诉称,今3月通过微信链接购买了自媒体手机变现运营课程,金额1680元,并且是通过他们发的贷款链接购买,并且诱导抢购。

消费者表示,“购买前试听课的导师振振有词的表达了几种变现的方法,第三周就可变现,主讲老师全程陪伴一对一指导,以名额所剩不多及课程内容为由诱导抢购。没有钱的同学可以通过他们提供的‘倍好付’学习贷来购买(3月28号开始学习)报名前说是‘一对一指导一边操作一边变现’,‘官方资源对接,深入学习手机剪辑影视混剪国学账号等’,还有海量商家资源可以免费对接。学习开始后,大多数是录播教学,最短的只有26分钟就结束课程了,课程很笼统。”

消费者称,在官方群组提问对接资源,“回答是没承诺每个人有机会,而且你们没有学好没能力所以对接不了。大多数都是理论课程,很多细节一带而过,讲课急躁。前期交钱的时候都没有说会二次缴费,快学完了。又来个高阶课程,2980元,这不是坑人嘛!一阶课程结束了,也没有说对接商业资源的事,问了就回答,你学会了吗?你账号做起来了吗?课程不学完,怎么能随便发作品呢!而实操也是一概而过。很多学员都是听他们说对接商业资源才报名的,大家都觉得受了骗,1680的价格没有学到对应的价值,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千聊推荐的贷款购买的课程,是他们夸大了的宣传误导了大家。”

本文源自iDNw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