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福音缘何变了味道?
近日,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大二学生,用自己的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多家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数十万元,后因无力偿还跳楼自杀。
这一事件立刻在媒体、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一时间,对“校园贷”平台的讨伐之声不绝于耳,似乎“校园贷”这类产品有百害而无一用。这显然与这类产品出现与推广的初衷不符。
其实,“校园贷”产品的设立伊始,其心愿也是美好的。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天之骄子,大学生多属于优质客户。但是苦于尚无固定收入来源,消费能力不强,甚至不乏部分学子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在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用方面捉襟见肘。鉴于此,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等金融机构推出了“名校贷”等产品,帮助大学生缴纳学费或者资助他们进行小型创业。而随着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崛起,大学生们追求时尚或者享受优质生活的需求又催生了另一类“校园贷”,即针对大学生们的消费欲望与消费实力不符的客观现实,推出的分期付款类信用产品。
按理说,这种产品的出现与发展符合时代潮流和消费者需求,应当成为大学生的福音。但是,为何大学生被高额贷款困扰导致的矛盾时有发生,将原本的福音变为诅咒?
首先,平台方对相关产品的风控不足,导致滥用,甚至违法贷款申请得以发放后期又不限制贷款的用途,导致滥借滥用现象严重。目前,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发放的“校园贷”类产品在发放相关贷款时不需要“面签”,不需要提供担保人的书面保证、不控制贷款用途、不采取风险管理等措施,学生只需简单上传相关身份信息即可。而大学生的经济条件、自控能力、消费习惯各异,如不经风险审核、担保和监控,贷款很有可能遭到滥用。对此,相关平台往往前期纵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后期却一味催收,甚至以收取高额利息或违约金为根本目的,使得这部分“校园贷”产品演变为变相的“高利贷”。
更有甚者,大学生往往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较差。由于在信息核实环节并无有力举措,贷款人可以轻易借用他人信息和身份获得资金,“冒用信息”自然难免存在。例如,本文开始提到的大二学生就凭借班长身份,获得同学的身份证、家庭等多项信息,并由此假借同学名义申请贷款。
其次,学生的自控能力和金融风险意识不足。目前,很多大学生并无足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更无妥善的财务规划能力。特别是在“快钱”消费的幌子下,很多学生无视部分产品背后的高息压力,对远远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商品进行攀比消费、放纵消费,最终深陷债务,只能寄希望于家庭来收拾残局。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与此同时,未主动参与消费贷款类的学生也应保持警惕。例如,被盗用信息的学生在收到相关平台的还款提示后,并未警醒,误以为是垃圾短信或诈骗电话而置之不理,导致事情未能提早解决。不但让悲剧酿大,还让从未借款的自己莫名背上了征信污点。
再次,家长、学校的相关教育与监管不足。既然风控不足、贷款方很容易违约,那么“校园贷”类产品为何还能迅速发展呢?背后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家长的“溺爱”和学校的“怕事儿”。很多大学生都是家里的骄傲。中国家长面对儿女非理性消费形成的“意外账单”,尽管心痛或愤怒,但多数会选择乖乖买单,万万不忍心选择让孩子因此背负信用污点,影响其毕业乃至接受法律制裁而校方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规劝学生家庭早日还钱了事,甚至部分被盗用信息的“借款人”也被建议先堵上债务窟窿。这种心理会助长相关平台无风控放贷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财观,树立责任意识。当然,也不是说由此就要对“校园贷”类产品一刀切堵死。有病治病,规范管理、加强消费者教育是当务之急。
这要求监管部门对相关平台加强整顿与监管,通过非金融个人征信信息的建设与共享、风控条例的严格规范、违法操作的严格惩治来约束行业内平台的行为与此同时,加强大学生群体的金融风控教育,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和理财观,让学生、家长乃至校方都正视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