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有助贷公司吗「助贷公司冒充银行忽悠你」

本文目录

网上贷款要当心!有助贷公司冒充银行忽悠你

“我们就是银行的人,您放心!”近期,四川消费网接到了不少消费者咨询投诉,反映一些助贷公司冒充银行推销业务,骗取消费者信任,甚至挖坑欺骗消费者。事后清醒过来才发现上当,想反悔已经来不及了。

案例一

王小姐:8月26日接到自称是某银行成都分行信贷部小陈的电话,说我信用优良可以去他们银行**柜台办理经营贷款。我信以为真,随即从甘肃坐火车赶到成都,发现跟我联系的实际上是一家商务服务公司。在装模做样地做了一个贷前调查后,说我可以贷款200万元,但是在办理贷款之前需要支付3个点的担保费和3个点的贷款服务费,前后合计交了125000元。在此期间又以加快银行办理进度为由,又向我收取了4000元的关系疏通费。但截止10月15日,我需要的资金也没有贷下来。11月7日,和我一起来成都办理此类业务的老乡看了我和陈经理谈话的手机录像,说这个人他认识,他之前在**商务公司也上当受骗了,处理后续退款的也是这个陈经理,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被这伙人骗了。

案例二

王先生:在办理汽车贷款时对方称自己是某银行工作人员,由于对银行的信任,我放松了警惕,以至于签合同的时候也没有详细看清条款。我申请贷款金额为34000元,分期贷款期数为36期,放款银行为成都**银行东大支行这个我是清楚的,但是我不知道贷款本金是43500。业务员承诺2年还清可以省4000多元。等我想提前还清时才发现,还款金额变成了48000元。联系公司,公司说没有这回事,说提前还款可以省几千块钱的行为是业务员私下承诺,跟公司和银行无关。后来我投诉了**银行,银行答复我如果确实需要提前还款,到时直接联系银行就行了,且只需要还43500本金即可。现在我要提前还款,该公司负责人却说一分钱让步都没有了。

四川消费网提醒消费者:

1、网上贷款不可轻信。自称是银行人员的推销电话,很多都是助贷公司的行为,要保持高度警惕。如果确有贷款需求,建议最好直接找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或向银行咨询清楚后再找相应的金融机构办理。

2、如果确实需要找助贷公司办理贷款,一定要搞清楚助贷公司和放款银行的真实信息,同时要在合同中详细约定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还款期数等,如果涉及手续费、担保费等费用,也要详细约定,交费后要索取发票等凭证。

3、如果觉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及时投诉维权,也可以向新闻媒体求助。(核果)

四川消费网(028—8653331586629315)

投诉咨询:12652315

投诉邮箱:zx315@163.

微信公众号(四川消费网xfw315)

中国消费者报四川记者站

盈利大幅下滑 助贷机构背水一战突围场景

本报记者蒋牧云张荣旺上海、北京报道

随着银保监会近期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网贷风险的持续出清,助贷行业的合法地位和主要矛盾走向明朗,发展路径也逐渐清晰。

但即使转型助贷,行业也要面对新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多家美股互金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报显示,受疫情和贷款发放量下降影响,净利润都出现了大幅下滑。

上市头部企业如此,大量中小助贷企业的困境更可想而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影响助贷机构发展的关键仍是风控和获客。在获客上,由于利率红线限制,部分平台为了保持盈利不得不重新选择客群,并开始拓展多元经营,寻求自营消费场景。

风险抬头

财报数据显示,多家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在盈利收缩的同时,贷款损失也在增加。

由拍拍贷升级的信也科技(FINV.N)2020年一季度营收21.06亿元,同比增长40.8%;净利润为4.5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2.7%。一季度促成的贷款发放量约为131亿元,同比降低31.6%,环比降低23%。

营收方面,信也科技因贷款发放量下降,使得贷款服务费等也出现下滑,会计准则计算变动影响营收增长。此外,一季度的营收贷款拨备由2019年同期的3723万元大幅增至2.96亿元,加之7.97亿元的质量保证信用损失费用,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

360金融(QFIN.O)2020年一季度营收31.83亿元,同比增长58.4%,净利润1.83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2亿元下降74.56%。今年一季度促成贷款总额为517.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12亿元增长25.6%。

一季度360金融的营收增长,主要是由于信贷发起服务和平台服务的增加以及贷款发起量的增加,此外由于新准则下需要一次性计提大量或有负债坏账准备,导致净利润出现下滑。

趣店(QD.N)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58亿元,同比下滑54.3%,大幅亏损4.87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9.5亿元,同比下滑151.26%。贷款余额为153亿元,同比下降32%。趣店方面表示,缩减的撮合贷款规模,叠加更多的准备金计提和担保及风险保证损失,给2020年第一季度带来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360金融在此前的财报中曾披露Ciih轻资本模式,即只向金融机构提供获客和信用评估服务,信用风险由金融机构承担。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轻资本模式的贷款发放量为109.04亿元,同比增长3107.1%。轻资本模式下的贷款余额为人民币155.06亿元,同比增长1735.0%,占总贷款余额731.2亿元的21.2%。

360金融尽管自身没有场景,但有互联网背景的强大流量依旧能够较大规模地获客。可显然不是每家企业都适合“纯导流”的模式。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中小助贷机构也会与头部互联网企业合作,将其未消化的客源购买下来,但同时该举措也有隐患,比如较难将用户留在自己的生态圈中。

不过,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认为,购买流量的一个尴尬之处在于,巨头可以将流量卖出,也可以自己将流量盘活。特别是市场上的互联网巨头自身拥有场景,资产质量也受到金融市场认可。如果是愿意自身更多地介入消费金融领域中,则流量分给合作方的空间将越来越少;如果是希望将消费金融业务分割,自身仅提供金融技术等服务的话,由于其议价能力较高,对于合作方的选择也会更严格。

场景面临饱和挑战

除了依托互联网巨头的流量,企业也可以直接与消费场景进行合作或者自身开拓场景。比如,趣店的新业务方向探索“万里目”,是于2020年3月下旬推出的全球跨境奢侈品电商平台,意在看好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需求。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有小型助贷平台开设便利店类的商铺,以此为场景进行突破,虽然整体规模不大,但是也够自身进行业务开展。

但是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各家企业看好的场景重合度很高,一般都是商品单件价格较高的3C分期,线下的健身房、装修或租房等。对此,有助贷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制定了目标要进行场景开拓,但较好的场景市场已经饱和,目前尚无法确定更详细的方向。

对此,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向记者表示,首先,开拓场景好处较多。有场景的消费分期可以防止客户借款资金用于赌博、炒股等,借款风险更小,有利于带动消费增长,刺激经济增长,更符合监管要求。其次,与商家合作或者开设商城等,也可以从供应商处获得销售佣金,增加平台收入。

其进一步表示,上述3C、租方等场景的剩余获客较难,已经形成进入壁垒,特别是电商平台,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失败概率较大。线下场景,近几年的教训说明商家骗贷情况较多,需要平台招聘大量一线风控人员进行贷前审核。

陈文也向记者表示,任何场景都有容量,同时并非每个场景都是优质的,比如此前教育分期、租房分期也引起了许多纠纷。而开拓场景需要分为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企业是真实地布局场景,希望通过更好的风险把控来辅助主业。比如线下的小微企业授信是目前较多企业看好的,但是由于线下实体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有着本质区别,所以也需要衡量是否要与其他方进行合作。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场景布局实际上是希望通过交叉销售的方式,变相地突破助贷规范。比如在用户借贷的同时必须购买线上商城的消费券,或者商城中的商品价格虚高等。

除场景之外,也有其他的突围方向。如2020年5月,玖富全资子公司新疆特易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资2.3亿元增资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4.47%为第二大股东。信也科技2019年底认购海峡银行2.81亿股新发行股份,持股占比4.99%。

陈文表示,助贷企业入股金融机构可以对自身经营形成一定保障,从这一角度来看,可能会形成趋势。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个问题,即我国的银行主要是国有主导,消金公司通常也是银行发起的。所以目前助贷企业入股银行、消金公司主要还是财务性投资,最终能否与持牌机构以及机构高管团队形成战略发展和战略思维上的协同还有待观察。

(编辑:张荣旺校对:颜京宁)

互金平台纷纷发力助贷 业务需明确监管方式

随着趣店、拍拍贷、360金融等上市互金公司二季报陆续发布,“助贷”业务再度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部分平台的助贷成绩不俗,不仅合作持牌机构数量和资金规模有所提升,而且还带来一定的营收,获取持牌机构资金做助贷已然成为行业内最为明显的趋势。

助贷=互金平台出路?

据上市互金公司已披露的二季报显示,多家平台助贷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其中360金融二季度促成贷款总额为483.78亿元,机构资金占比为85%;拍拍贷二季度撮合额216.11亿元,机构资金占比为44.8%;小赢科技二季度发放贷款总额为101.7亿元,金融机构资金占比26.7%。

上述几家机构都在财报中表示,此后会继续扩大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的数量,并在此基础上将资金结构进一步多元化。“目前,我们有20多个机构资金合作伙伴。本季度,机构资金合作伙伴撮合的借款占总撮合金额的比例从一季度的30.9%增长至44.8%,撮合金额贡献了40.2%的经营收入,持续证明了机构资金驱动的发展态势。”拍拍贷联席CEO章峰表示。

未来,助贷业务规模和助贷资金来源或将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的助贷业务竞争的重点。在今年年初,监管部门下发“175号文”,要求P2P网贷平台向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转型后,部分网贷平台便开始迅速布局助贷业务。

记者了解到,“助贷业务”就是为放贷机构的贷款业务提供支持和帮助,例如:助贷公司向银行推荐客户,银行向推荐的客户发放贷款资金,而助贷公司要承担后续的风控、催收等职能。

助贷业务需明确监管方式

虽然目前各平台的助贷业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网贷行业平台转型助贷并非易事。华东地区某网贷平台负责人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所在平台的助贷转型之路并不容易,“金融机构在选择网贷作为助贷机构时更为谨慎,初期合作授信规模不会太高,我们也是将好的客户先推给金融机构,以提升公司助贷业务占比。”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转型的比较好的基本上都是几家头部平台,布局早的平台相对来说更有议价能力,而规模较小的助贷机构地位则较为被动,需要支付资金成本、场景的运营成本,还有一部分风险成本,利润空间也会被压缩。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抢滩助贷市场,能从中获得的高额利润也越来越不可持续。

值得关注的是,助贷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也催生出了一些乱象。“如个别城商行,变相经营全国的业务;如个别现金贷平台,没有放贷资质,借助助贷引入银行资金,变相做了放贷业务;如一些大数据服务公司,没有征信牌照,却以助贷的名义做着征信的事情;更有甚者,一些银行把核心风控外包,蜕化成资金管道。”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助贷未来仍有前景,但助贷业务还需要明确监管方式,比如兜底方式、责任划分等。资深互金行业研究人员毕研广表示,中小银行并不具备流量优势,需要通过助贷的模式来扩张业务,增加自身贷款业务比例。

薛洪言表示,助贷是新形势下金融产业分工细化与合作深化的外在表现,也是现阶段金融科技输出的主要载体。“对于助贷来讲,如何用技术打通整个贷款业务环节是未来要面对的问题。很少有助贷公司拥有自己的风控、贷后技术,如果拥有自主研发的技术、自主研发的整个产业链应用技术,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才是以技术驱动金融行业的发展。”毕研广这样表示。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