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贷款计算器百信

本文目录

深圳:六大银行“同步”调高房贷利率,贷100万要多还3万

什么是你向往的生活?是不用上班便可以躺赚?还是买得起房、买得起车,实现财务自由?或者是轻轻松松上班、无忧无虑旅游?

我想,对于许多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的“打工人”来说,如何尽快买一套房,拿到本地户口,成家立业,才是“头等大事”吧。

但现实情况是:深圳等城市的房价早已经是“高攀不起”的水平,不但如此,最近连工农中建交招等六大银行还同步调高了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贷款利率,一起往下看。

六大银行同时“行动”,房贷更“贵”了据报道,目前,中、农、工、交、建、招行六大银行深圳分行均已上调房贷利率,六家银行新的利率标准基本相同,即首套房为5.1%,二套房为5.6%,分别比调整前上升了15BP和35BP,也就是说调整前,首套房利率是4.95%,二套房利率是5.25%。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款“百信房贷计算器”来计算一下,假如我们首套房贷款金额是100万元,还款期限是30年,在调整之前的还款总额是192.16万元,调整之后则需还款195.46万元,足足多了3.3万元。二套房则更加夸张,相同条件和金额下,调整之前还款总额是198.79万元,调整后是206.67万元,足足多了8.89万元。

这还是按照100万的贷款金额来计算,如果按照深圳的平均房价来看,截至5月22日,深圳二手房交易均价为69771元/㎡,假设面积是120㎡,总价就是838万元,首付比例30%,剩余部分贷款30年,贷款总额是586万元,利率调整之前还款总额是1165万元,调整之后还款总额是1211万元,足足多了46万元。

显而易见,金融调控手段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也是最直接的,后续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其他银行的贷款利率走势,并及时为大家更新。

“房住不炒”理念传导下,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从深圳本地来看,近期深圳楼市调控力度不断加码。比如5月6日,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全文发布,当中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加快完善“4+2+2+2”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从商业银行来看,国有银行发布经营贷风险提示。比如5月14日,农行就发布了《关于我行经营用途贷款资金用途限定的公告》,明确了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等不得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不用于房地产开发或经营、购买住宅或商业用房等,以及不将贷款资金用于国家禁止的其他领域和用途。违规者贷款或面临被提前收回的风险。

从全国各地来看,调控次数创新高。比如,此前中原地产发布了统计数据,2021年以来,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年内累计房地产调控次数高达186次,且这个数据呈现出了按月递增的趋势。

总而言之,楼市调控的信号非常明确,在此也给大家提一些小小的建议。对于刚需购买房者而言,合适的预算,便于后续置换的“流通性”的房子是首选,不妨多关注关注次新电梯房,两房与三房,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交通、区位、学区都是需要关注的,这点大家都知道,这里不再赘述。

百信银行2020年度业绩出炉:营业净收入17.23亿,资产总额达664亿

华夏时报(www.hii..)记者傅碧霄北京报道

背靠中信银行、百度两大巨头的互联网银行百信银行披露了2020年业绩。

3月25日,中信银行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旗下百信银行的年度数据也随之浮出水面。截至2020年末,百信银行总资产为664.73亿元,实现营业净收入17.23亿元,用户规模突破5100万。

业绩稳健增长

百信银行资产规模稳健增长。截至2020年年底,百信银行总资产664.73亿元,较上年末上升12.93%,总负债599亿元,较上年末上升7.7%,净资产为65.73亿元。

2020年,百信银行实现营业净收入17.23亿元,拨备前利润8.91亿元,净亏损3.88亿元。面对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和疫情冲击,百信银行落实中央及监管降费让利政策,营收有一定幅度下降。

此外,百信银行2020年年末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拨备覆盖率达到229%。

百信银行资产质量表现稳健,不良率为1.66%,各项主要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再次获得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AAA主体长期信用评级。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由于互联网银行处于发展初期,业务增速较快,经历的信贷周期也较短,长期的不良率水平仍需时间验证。

百信银行首席战略官陈龙强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百信银行始终聚焦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战略布局产业数字金融,用AI引领智能金融新趋势,并不断丰富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产品服务,为更多年轻用户提供数字化体验的金融服务。”

自2017年成立以来,百信银行快速发展,2019年首次实现盈利。

据中信银行年报披露,2019年,百信银行实现营收23.73亿元,同比增长83.23%,实现净利润0.2亿元。截至2019年年末,百信银行资产总额为588.65亿元,较年初增长63.84%。

据百信银行2019年年报披露,2019年,百信银行贷款和垫款总额为372亿元,占资产总额的63.12%。2019年底,百信银行客户总数为3215万户,比2019年初增长167.54%。2019年,百信银行全年投放贷款1200亿元,

发力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

百信银行由中信银行和百度联合发起设立,是国务院特批、银保监会主导成立的第一家国有控股互联网银行,也是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2017年11月,百信银行正式开业。

2020年,百信银行完成A轮增资,中信银行和百度两个原有股东继续跟投。同时,百信银行新引入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百信银行的注册资本由40亿元增至56.34亿元,估值达126.76亿元。

本轮增资中,中信银行向百信银行增资20.27亿元。增资后,中信银行持有百信银行股份由原来的70%变为65.7%。

陈龙强表示,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的入局,是国际头部投资机构看好国内新兴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号,标志着百信模式得到市场认可。

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百信银行同时拥有中信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经验和百度在科技与流量方面的优势,因此成立之初就被业内看好。

目前,百信银行主要有三大产品板块,分别是财富管理、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财富管理板块主要包括银行理财、存款产品、保障保险等内容。在消费金融方面,2020年10月,百信银行发布了新产品“好会花”,主打小额消费信贷服务,主要面向年轻客群。

百信银行的小微金融产品有百兴贷APP,业绩聚合支付、商户钱包、行业存管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百信银行与中信银行普惠金融部相协同,中信银行主要服务大企业,百信银行服务小企业,形成优势互补。

百信银行的普惠金融业务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根据百信银行2019年年报数据,截止2019年末,百信银行已为156.02万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授信,贷款投放568.27亿元,户均放款5.87万元。截至2019年末,百信银行的客户中,三线(含)以下城市客户占约为一半,月收入1万元以下客户占比75%,30%的客户此前从未在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过信贷服务。

2020年的疫情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百信银行主动投放低息普惠小微贷款,推出了百车贷、供货贷、订货贷、养殖贷等多个普惠金融产品,覆盖车生态、新消费、大健康、现代农业等产业生态,助力实体经济纾困。

养殖贷是百信银行面向生猪养殖户推出三农产品,2020年,养殖贷累计发放8.07亿元贷款。在服务贫困户方面,百信银行累计为8万户建档立卡的扶贫户发放贷款5.76亿元。推出全线上贴现产品“百票贴”,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进行精准扶持,累计贴现78746笔,交易规模223亿元。贷款利率也明显下降。

截至2020年底,百信银行用户规模突破5100万,普惠信贷投放超3000亿元。

此外,百信银行也积极投入金融科技建设,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领域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发挥中信和百度股东优势,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2020年报告期内,百信银行金融科技投入超4.4亿元,占营收比例26%,较上一年增长5%。年度内两次入选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创新试点。“智能聚变引擎”科技项目入选“2019年十大首都金融创新激励项目”。

百度在IT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方面给与百信银行很大支持,百信银行与百度共同打造金融私有云,在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等方面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共建“零度实验室”,探索前沿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2020年8月,百信银行与百度联合发布了国内首张数字银行卡--百度闪付卡。百度闪付卡集支付、信贷、理财和权益等产品功能为一体,将综合金融服务嵌入百度A的内容搜索场景,广泛触达10亿用户。截至2020.1124日,百度闪付卡累计访问量突破1.8亿,日活接近100万。

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相比,百信银行起步较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

关于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前景,中泰证券研报认为,互联网银行的客群定位和业务布局比较趋同,各家业务体量存在一定差异,与展业时间长短、注册资本、股东流量等因素有关,互联网头部平台流量优势明显。

同时,研报也指出,互联网银行领域的参与方增加,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贷款业务或受宏观经济和监管环境的影响。

银行“靠档计息”定存产品被叫停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临近年末,商业银行揽储大战再度开启。为规范一些非理性的存款“冲时点”行为,监管部门近期有所行动。上证报记者昨日从沪浙多家银行的相关人士处证实,监管部门近期要求银行暂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产品余额和新增客户。

由于支取灵活、付息率较高,近年来“靠档计息”定存产品成为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在存款争夺战中的“利器”,但却违反了央行《储蓄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

暂停新增“靠档计息”定存产品余额

受访的多位国有大行和城商行相关人士证实,目前他们银行已按要求暂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产品余额和新增客户。

所谓“靠档计息”定存产品,主要是指定期类存款提前支取时不按活期利息计算,而是按照最近一档利率计息。如此,储户可以获得更多的存款收益。比如,一张20万元的1年期大额存单,在第10个月被支取,可以按照最近一档9个月利率,再加1个月活期利率来计息。

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发行“靠档计息”定存产品来吸收存款。包括:大型银行发行大额存单产品,互联网银行和民营银行推出智能存款产品等,这些产品的特点是可灵活提前支取,不仅收益率高,还可以转让。

但问题在于,如此计息方式,却违反了央行关于“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的储蓄规定,且因定价激进惹来争议。在此之前,民营银行发行的“智能存款”产品,也被监管部门一度叫停。

一家国有大行相关人士向上证报记者表示,这次暂停“靠档计息”定存产品,可能还与监管部门要求降低贷款利率有关。

业内人士称进一步明确规范是好事

“靠档计息”定存产品的出现,源于各银行近年来揽储战的愈演愈烈。

从数据来看,这类产品对银行做大存款规模的拉动作用明显。例如,截至2018年末,微众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545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795%;吸收存款占总负债比例则由2017年的7.27%大幅升至2018年末的74.38%。对于该行存款的大规模猛增,多家投行在研报中将其归功于“智能存款+”产品。

“智能存款+”是微众银行去年9月推出的存款产品,由于利率较高(阶梯利率2.8%-4.5%)、可提前支取靠档付息,在收益和流动性上,完全碾压银行传统定期存款产品,迅速成为“爆款”。此后更被不少网点不足的民营银行效仿,大量相关产品横空出世。

对于这次进一步明确规范,上述国有大行相关人士认为,从存款成本高企、恶性竞争加剧的现状来看,这是一件好事。虽然这类产品为部分中小银行以及民营银行减轻了一定的揽储压力,但同时也给这些银行带来了较高的成本。

截至上证报记者发稿时,部分银行“靠档计息”的智能存款产品依然在售。如互联网银行——百信银行APP中的“智存宝”,是一款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50元起存,年化利率4%,提前支取时靠档计息。而微众银行APP中重新上线的“智能存款”产品,则显示正在维护中。(记者魏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