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1992年贷款利率

本文目录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国际经验

需要加强与证券期货业、基金业等的合作,共同开发出顺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

A英国的经验英国从1971年5月开始进行了为期1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由于英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较为完善且金融市场发达,因此英格兰银行推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较为成功,英国最终于1981年顺利完成了利率市场化。

从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英国的银行业利差水平逐渐收窄,怎样才能在满足监管部门业务指标的同时做大做强成为其商业银行的目标,整体来说,英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下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第一,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抵抗风险、做大做强的潜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作为老牌发达国家,英国的资本市场较为发达,从业人员素质也较高,对资本市场的利用程度也比较深。因此,商业银行普遍从国内外证券、债券市场直接融资获得低廉成本的资金,源源不断的资金一方面满足了监管的要求,另外一方面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发展潜力。例如,自1991年起在英国伦敦进行IPO后,汇丰银行又陆续前往纽约、巴黎等地的交易所公开发行了新股。通过上市融资,银行获得了快速发展所急缺的资金,同时,上市提高了银行的知名度和信息透明度,有助于商业银行融入当地市场,进一步扩大了汇丰银行的经营区域,增加了营业收入。另外,信息的透明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更方便地进行债券融资、可转换优先股融资等。随着商业银行资金实力大增,其抵抗风险、做大做强的潜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二,积极进军新兴市场国家。英国资本市场规模有限,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有限,面对不断收窄的利差,英国各大银行迫切需要拓展新的疆土来保证利润的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普遍不发达,且利差较大,如果商业银行能顺利在新兴市场国家进行业务拓展,那么新兴市场国家的利差优势也能给其带来不菲的收益。以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为例,由于其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拓展力度比劳埃德、巴克莱银行(主要专注于欧洲业务)较大,因而前者净利差也明显高于后者。

第三,大力拓展中间收入。英国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的中间收入管理部门,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对中间业务的重视,并将重视程度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英国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一方面不断开发出新产品以满足客户群体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增加前台客户经理的数量,希望给予客户更贴心的服务。

B美国的经验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

美国20世纪30年代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所确定的“Q条例”,是美国利率管制的开端。利率管制在随后20多年使得美国银行业由无序恶性竞争步入正轨并带动美国经济不断发展。与蓬勃发展的经济相对应的是市场资金需求的不断提高,这带来了市场利率的快速上升。同时,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通货膨胀率开始不断走高。1970年美国CPI同比增长5.90%,而GDP增长幅度仅为5.5%。由于存在利率管制,市场均衡利率远高于管制利率,“Q条例”对银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始变成了制约。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规避利率管制的金融工具的快速增长,也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形成了冲击。1980年3月,美国颁布了《废止对存款机构管制与货币控制法》,标志着美国正式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最终于1986年实现利率自由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

从1980年开始的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使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收窄,其中贷款利率的下降幅度较为明显,从1908的15.27%下降至1986年的8.33%,到了1992年,贷款利率更是跌至6.25%。而与此同时,存款利率的波动却没有这么剧烈。从存款结构上看,利率市场化后活期存款的占比下降,加之整体上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有所提升,这就带来了利差的收窄,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大幅增加。

表为美国贷款利率、实际利率以及CPI

面对激烈的市场动荡和竞争,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银行开始大面积出现倒闭。从1977年的6家银行倒闭,到1986年利率市场化宣告完成时的204家,再到利率市场化完成后第三年即1989年又倒闭了534家达到最大,远远大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的数量。但正是银行的不断倒闭,加速了美国银行业的洗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得到提高。

事实上,从1970年至1990年,美国的银行业数量下降了8.6%,但总资产为原来的6倍;前10大银行资产占比上升4.6%,前50大银行资产占比上升11.2%。而与此同时美国的GDP增长幅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美国的GDP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超过10%幅度的增长减缓至1986年的7.6%,进入90年代后美国经济则是保持中高速增长。整体而言,利率市场化后美国的市场经济活力得到更好的激发,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健地发展。

表为美国银行倒闭数量和GDP增长率

利率市场化下美国银行业的应对措施

第一,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美国的科技、金融实力非凡。面对来势汹汹的利率市场化潮流,美国银行业积极应用当时爆发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应该说,美国银行业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层出不穷的创新产品一直引领世界潮流。产品创新带来了中间业务收入的不断提高,从数据上看,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收入占比增长迅速,从刚开始实施利率市场化的1970年的18.82%增加到1986年的28%,到1995年的34.80%,增长了大约20%。从1996年开始至2014年非利息收入占比就基本稳定在35%至45%。

第二,积极推动战略转型,商业银行通过兼并重组向全能型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银行客户已从最初的存贷款业务需求扩展到一站式投行服务、有利于风险管理的创新产品服务、公司理财服务。而这些品类繁多的个性化金融需求,却是传统商业银行的短板。正因为如此,美国的大型商业银行纷纷走上了兼并重组的道路,希望以此产生规模效益,在技术上形成内部互补,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并降低边际成本。并购后,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营范围上都会得到较大的扩张,有利于银行参与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竞争,进入更大范围的经营领域,提供更多的创新金融产品,增加抗风险能力。

例如,为了增加自身业务的体量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更齐全更优质的服务,花旗集团通过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推动公司的战略转型,并迅速占领市场。1998年4月,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这次合并创造了当时世界最大的金融兼并纪录。花旗银行的专长在于消费金融,是当时全球信用卡发行量最大的银行;而旅行者集团的专长在于投资、保险、资产管理。2000年9月,花旗银行又进行了一次新的收购——出资31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上市财务公司第一联合资产公司,使花旗银行成为更大的金融超级企业。与全能型银行发展相伴随的,是花旗银行收入多元化更加明显。2002—2006年花旗银行的各项业务占比中,六大主要业务保持在70%—80%,而其中的贷款利息和手续费收入保持在40%。

图为花旗银行2002—2006年的主要收入占比情况

第三,走特色道路,差异化经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美国的银行家们意识到,若想在同质化经营比较严重的银行业内脱颖而出,就必须坚持走特色道路,进行差异化经营,其中以富国银行为代表的社区银行特色经营最为成功。富国银行的国际化扩张步伐缓慢,但丝毫不影响其成为全美第一大商业银行。目前,有三分之一的美国家庭成为了富国银行的客户。从经营数据上看,近年来,富国银行的社区银行部门的收入和利润都占到公司总量的六成左右。

从网点设置上,富国银行的社区银行网点距离社区居民的住宅很近,这就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的居民办理业务;从市场口碑的建设上,富国银行举行员工志愿者服务活动,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为银行网点周边的公共设施进行了修建,这就极大地笼络了客户的心,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从商业模式上,其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CRM平台,用心做好零售业务。由于零售业务和小微企业业务中,客户的议价能力较低,富国银行借此获得了传统息差业务中比较难得的高利差。在美国完成利率市场化后大部分年份富国银行的净息差都保持在5%以上,显著大于1986年之前不到5%的净息差,同时,富国银行的净息差也获得了超越同业约1%的息差水平,非常难得。

图为富国银行净息差

C启示

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经济运行诸多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实际上,任何模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都会对市场经济运行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引发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给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应该在合适时机稳健地推动利率市场化,不能急于求成。同时,监管部门应当从制度上设置高质量的监管标准,这样才能遏制改革过程中不稳定因素的持续发酵,保证整体经济的平稳运行,保证利率市场化改革朝着既定的方向进行下去。

从商业银行经营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英国、美国银行业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提升

从管制的低利率到市场出清的均衡高利率,中小银行在面对利率风险时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自身实力较差,在与大型商业银行的竞争中极易出现经营困难甚至直接倒闭,这是中小银行在传统的息差收入下降后面对的直接风险。另外,商业银行为了保持盈利,大规模增加贷款业务,使得潜在的风险加大,其最终破产倒闭清算的概率也大大提高。

以客户为中心,发力非利息收入

非利息收入具有占用资金少、效益高的特点,因此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有明显的提振作用。商业银行在原来的传统业务结构上深挖中间收入的潜力难度较大,因此部分银行走上了横向的或纵向的兼并重组道路。应该说,兼并重组能直接增加数量可观的新客户群体,同时也给旧客户带来了更多样化的服务。

美国花旗银行在不断的并购过程中增加了各种新的业务品种,这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中间收入水平。

英国商业银行的服务意识强,虽然不曾设立专门的中间收入管理部门,但实际运营中,商业银行做到了以客户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金融创新水到渠成

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产品和服务,产品吸引客户,服务留住客户。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客户对资金的避险需求、理财需求也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与证券期货业、基金业、信托业以及保险业等的合作,共同开发出顺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

金融创新一方面是金融理论的不断深入,另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美国高盛为例,高盛在全球有3万名员工,但其中三分之一都属于科技部。作为一个金融企业,拥有这么多的IT人员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强大的科技人员为公司的金融产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爱基,净值,资讯)。

全能型银行与特色银行各有千秋

欧美国家普遍实行市场经济,充分的市场竞争使得综合实力不强的企业要么破产要么被大企业收购,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商业银行也是如此,但欧美银行的并购重组过程中,强强联合的案例更多。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的重组,正是强强联合的实际案例。通过一系列的兼并,商业银行给公司的客户带来了品类繁多的产品,提供了更好更多的服务。

随着银行的经营业务不断扩大,银行的业绩也一路攀升。同时,一些大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了非常有竞争力的业务特色,富国银行的社区银行稳扎稳打,深耕小微企业客户和零售业务,获得了超越同行的利差水平,业绩也非常良好。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的发展经验表明,全能型银行和特色银行均能较好地适应激烈的金融竞争。

房贷利率下调到4.25%,那么当初利率6.3%的人怎么样了?

房子是很多人抹不开的话题,房贷也是很多人正在背负的重担,所以房贷利率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以贷款100万为例,去年的房贷利率在5.5%-6.3%之间,按6.3%计算的话,等额本息贷款30年需要还利息122.8万。而按5.5%计算的话,30年需要还利息104.4万,少付18万。利率的差别直接关系到人们兜里的真金白银。

一、历史最低房贷利率

进入2022年之后,楼市宽松的信号越来越明显。在央行再次下调5年期以上LPR从4.6%到4.45%后,国内很多城市也随即调整房贷利率,最低达4.25%,创国内历史最低。相较于去年的房贷利率最高峰6.3%,现在下调已经超过2个点。同样以100万贷款30年为例,房贷利息差额高达48万,而这48万人们就需要一点一点地去挣了。如果有人是去年买的房,房贷利率6%,看到现在的利率不知道是个什么想法?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这两年出现了断崖式减速。作为前些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还是希望其能够软着陆的,所以调整房贷利率也是稳定市场的一种手段。如果有新买房的人,此时的利率能够少花一大笔钱,如果高利率买房的朋友,只要选择的是浮动利率,每月还贷也能省下一点钱。如果选择的是固定利率,那会比较尴尬,建议不要想这些事。

二、日本房地产泡沫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房地产市场一派狂热景象。房价、地价不断上涨,东京的地价号称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房价也是一天一个价,日本老百姓对楼市充满了期待。1990年,日本房价达到巅峰。日本央行意识到房地产行业泡沫过大,于是调整货币政策,加大利率,收紧信贷。

到1991年时,日本商业银行已经停止了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1992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施“地价税”,楼市开始正式进入供过于求的状态,房价比1989年时跌了70%,泡沫经济时代结束,高位接盘的日本人一瞬间从资产千万到负债累累。假设你08年买入A股某油,那你并不会亏到负资产,但是你要是融资加杠杆去买,而今坟头的草不知道换多少茬了。

1990年日本房价巅峰时,一个日本人花了1200万日元在伊豆市伊豆半岛买了一块400平的地,他希望以后可以在这盖一栋别墅,享受生活。结果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他的梦想也随之破灭,别墅自然没有盖成。25年后,这位老人已经67岁了,他成功以15万日元转手了这块地,同时向中介缴纳了30万日元的手续费。有人问卖一块地还亏钱,怎么不放在那呢?因为老人如果继续留在手里的话,每年还需要缴纳9000日元的固定资产税和6.1万日元的别墅用地管理费。

曾经的日本房贷利率高达8.5%,时至今日降到了1.41%左右,然而吸取教训的日本年轻人依然选择租房而不愿意买房。因为他们不想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和还贷捆绑在一起,更不愿意重蹈上世纪90年代的覆辙。

三、我们会重蹈覆辙吗?

现在日本1.41%的利率是最低的吗?并不是。在欧元区国家中,目前房贷利率最低的是芬兰,利率为0.88%,第二名是葡萄牙利率1.35%,第三名是法国利率1.53%,前两者甚至还要低于日本的1.41房贷利率。但世界历史上房贷利率最低的应该是曾经的日本,曾出现过0利率的时候,就是分期没有利息。但当时的存款利率是负的,就是说你100万存定期,钱会越存越少,这样的利率自然是为了鼓励消费。

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房贷利率一般在3个以下,同时存款利率也低,0.5或者1.0左右。因为这些国家的GDP增速很低,比起我国这些年的飞速发展可谓原地踏步。所以这些国家的人,一般喜欢用旧东西,房子很旧,车子很旧,马路很旧。我们现在4.25%的利率已经是国内历史新低了,但会不会朝着3个点,甚至1个点前行,谁也无法确定!

结语

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房子,它不但是一个家庭的寄托,还和教育、户口等问题挂钩。有的人依然在为之拼搏,有的人则开始避免被捆绑。但不管怎么样,房贷利率下降对人们而言总归是一件好事,少一些房贷开支就能更多地用于提高生活质量。

房贷利率下调,你有没有省下一笔?

历经28年,房贷利率终究回归市场

1

一个意料之中的变化已经出现!

今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已连续三个季度高于一般贷款利率。

这是自2009年,央行有贷款数据记录的11年来,一般贷款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关系首次出现反转。

1992年个人住房贷款制度诞生之日起,个人购房贷款通常被认为是具有普惠性质的金融制度。

房贷利率低于一般贷款利率,不仅仅是购房者如此认为,甚至在整个金融系统,甚至更高层面,都是默认的事实。

此次个人房贷利率首次反转,不仅仅影响到购房者的切身利益,更代表了国家对未来房地产行业的态度的转变!

央行的金融政策已经完成保护刚需的历史使命,房贷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2

个人购房贷款制度诞生之初,唯一的目的就是解决老百姓购房的资金短缺问题。

1992年5月,上海市发放了全国首笔住房抵押贷款(公积金性质)。

当时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向4名企业职工,共计发放了10.4万元的住房贷款,用于解决他们的购房资金短缺困难。

在银行系统工作的季先生,成为上海,乃至国内首批吃螃蟹的人之一。

当时季先生和父母兄弟4口人,一同住在上海崇明一套49平米的房子里。

婚期临近的他,急需一套房子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

看中一套崇明区89平的三房,总价6万元。

父母的资助加上自身的积蓄,季先生仍然缺少1.5万元,问亲戚朋友借拉不下脸面。

最后季先生通过公积金贷款,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更为重要的是,每月的月供支出,基本不影响日常的生活。

从另外一份1993年签订的,期限十年的贷款合同可以看出,当时贷款利率为5.7‰(月息),月供仅仅123.27元。

有数据可查的是,当年上海市平均工资为471元/月,负担率仅仅26.1%,远远低于目前要求的50%的个人房贷压力标准。

作为参考的是,当年三年期商业贷款利率9%左右,远高于个人房贷利率。

在讲政治的年代里,挣钱从来就不是银行最主要的任务。

当时制定个人贷款业务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

利率优惠!

第八条贷款利率一年以下(含一年)月息3.6‰;二年以下(含二年)月息4.2‰;三年以下(含三年)月息4.8‰。如遇利率调整,调整日前按原利率计算,自调整日起按新利率计算。

原因就是为了维护老百姓的生活稳定,这不仅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笔政治账!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商业化进程加快。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颁布了《个人担保住房贷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住房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固定资产贷款利率基础上减档执行。

期限5年的房贷利率,执行3年期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年限的,同样以此类推。

在接下来的20年里,即便房价如同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个人房贷利率始终遵循,降低老百姓购房负担这一普惠理念!

1999年,央行调整个人房贷利率,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调10%。2003年,央行规定个人首套房贷,执行原有优惠政策,二套房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2006年,央行扩大个人首套房贷利率下限降至0.85。2007年,央行保持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不变,二套房贷利率上调10%。2008年,央行扩大个人首套房贷利率下限降至0.7。

央行在多个场合表示,要求银行“优先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贷款需求”、“合理确定首套房贷款利率水平”!

个人首套住房贷款享受特殊的贷款政策,低于一般贷款利率,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公认的事实。

直到轰轰烈烈的买房潮席卷了神州大地!

3

历史的车轮似乎偏离了预定的轨道。

房价持续飙升,房子从满足老百姓居住生活的需求,转变为财产暴富的发动机,带来的是居民财产结构的变化。

从2008年到2016年,居民杠杆率从18%上升至45%,2017年更达到了48.97%。

对比其他国家,美国的居民杠杆率从20%上升到50%用了近40年时间,而中国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其速度之快,令人担忧。

住房贷款占据家庭债务的绝大比例。

2017年三季度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21.1万亿,占总贷款余额的54%,同比增长了26.2%。

2017年开始,各地出台房地产限购政策,限制了居民获得房地产贷款的途径。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9月,央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相当于央行北京分行),突然对楼市表态,支持北京对首套房上浮利率!

部分银行通过提高房贷利率压缩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规模,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符合政策要求和导向。

从这一年起,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商业银行陆续提高首套房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5-10%,已成为全国各重点城市的普遍现象。

从年初的9折——➤到5月初的95折——➤到8月中旬的基准利率——➤再到年底的最少上浮5%。

2017年的购房者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购房历程!

即便个人房贷利率较基准贷款利率上浮10%左右,从当时央行的数据上显示,个人房贷利率依然低于一般贷款利率。

以100万贷款额度为例,十年还款周期,企业老板就是要多付4万元利息。

抛开政策层面的影响,个人房贷从银行收益上,仍然算的上是顶级的优质资产包,稳定,风险低,抵押充足。

银行员工的一个段子更能说明问题:听到老板把企业贷款拿去炒房,心里松了一口气,就怕真去做生意。

利益与风险是互相制约,违约风险越高,贷款利率越高。

4

2019年8月7日,必须要牢记的日子。

央行宣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LPR利率被划分为1年期(实体经济)和5年期(个人房贷)两部分组成。

定向降息的政策被彻底贯彻,利率市场化的步伐迈的更快了。

一方面,今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为了激活经济活力,LPR1年期报价利率下降幅度较大,为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信贷成本)的效果明显;

另一方面,高层坚持房住不炒,维持楼市稳定预期,对房贷利率影响较大的5年期LPR报价利率降幅相对小。

以上两方面因素导致,今年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利率连续三个季度低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历史终于揭开了新的篇章,购房者和企业老板终于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金融政策从保护刚需到抑制刚需观念的转变,未来的个人住房贷款在较长的时间里,摆脱不了政策性管制的压力,购房享受金融福利政策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国家高层的眼中,购房已经从自住行为,演变为投资行为,优先倾斜的福利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

“万人摇号”、“代持买房”、”抱团涨价“,房子已经成为脱离实际生活的敛财工具。到了不得不打压的关口。

无论是经济双循环还是需求侧改革的重心,扶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民企和小微经济,将会成为下一阶段金融政策的核心。

就像28年前扶持个人住房贷款一样,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将会成为银行新的政治任务!

哪怕它并不挣钱!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