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2345贷款王第三方催收

本文目录

二三四五如何从“贷款王”变成了“资产减值”大户?

27日晚间,A股上市公司二三四五(002195.SZ)一则业绩快报,让自去年现金贷新规以来惨淡经营的现金贷行业掀起一阵波澜。

奇葩年报:九亿资产减值与九亿利润这份报告中,二三四五公告称,2017年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为9.32亿元,同比增长46.72%(图一),但同时也公告了一项相当于2016年全年利润1.5倍,总额高达9.64亿元的资产减值(图二)。在这份业绩报告中,是什么造成了这家A股中小盘股公司的巨额资产减值?而它又如何能在巨额资产减值下,仍能保持超过9亿元的净利润?

助贷协议兜底苦吞九亿坏账对于本次高达9.64亿元的减值,二三四五公告称,主要原因系公司报告期内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导致发放贷款及垫款金额大幅增长引起公司应承担的坏账损失相应增加所致。

具体来看,二三四五通过旗下“2345贷款王”金融科技平台与持牌机构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中,如发生贷款用户逾期未还款的情况,公司(含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将根据与合作金融机构的合同约定受让全部或部分逾期贷款(包含本金和利息)并进行催收,公司将该等逾期贷款作为其他流动资产核算。

这意味着,二三四五原本可以利用消费金融公司、银行资金、信托协议等获取的低廉资金,利用自有渠道放贷获取手续费盈利。却不料在2017年第四季度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发生剧变,坏账率飙升的情况下,作为“助贷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的资产原值金额为11.27亿元,却不得不根据签订的助贷协议为正规“持牌公司”进行兜底,吞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为9.64亿元的“苦果”,仅仅剩下资产净值金额为1.62亿元。该业绩快报中暂未披露是为哪些持牌机构兜底。

此外,仅仅一个月前,二三四五还一度引发深交所问询为何以仅仅528万元“大甩卖”2.7亿元,涉及的笔数超过18.51万笔的坏账。坏账催收情况也并不乐观,根据公告,该等应收款项的实际回款金额仅为183.11万元,占该等应收款项金额的比例仅为0.68%,可见坏账催收情况并不乐观。

流量变现的生意:从“2345.”到“2345贷款王”在2013年被上市公司海隆软件收购之后,坐拥超过4000万用户的2345.并不愿意只做一个单纯的网址导航,而是思考着“互联网流量”如何到“互联网金融”变现的生意。

根据申万宏源的一份研报,2014年下半年,二三四五(当时还名为海隆软件)便与中银消费金融推出“网上随心贷”,该产品依靠中银消费的金融系统与服务、海隆软件多年银行及信贷系统开发经验,一拍即合,成为最初尝试依靠巨大流量从事网上放贷的产品。

2014年,该公司从利润2013年的不足3000万元,增加到1.1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三倍。一家投行敏锐指出,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便是四季度上线的这款“随心贷”产品带来的利润增长。

“随心贷”,这种面向个人用户的500-5000元小额贷款,典型依靠具“低额度、低门槛、高频次”特点,利用银行系等低成本资金、海量流量资源带来的获客优势,使其成本优势明显。

尝到甜头后,2015年2月,这家原名为“海隆软件”的公司开始进行大手笔的48亿元资产重组,筹谋转型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并在广东申请设立同名为“二三四五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自行放贷,以及设立互联网金融子公司(上海二三四五海隆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建设消费贷服务平台、网络微贷及投融资平台、互联网金融超市、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中心建设等项目,广泛的互联网金融布局都被提上日程。

2015年期间,二三四五主推的网络信贷平台“随心贷”逐步打开了规模放量阶段,仍然处在转型期的二三四五净利润同比增长2.52倍,达到4.17亿元,并被国泰君安证券在研究报告中冠为“一颗冉冉升起的互联网金融新星”。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现象级的“2345贷款王”(之前名为随心贷)的利润大爆发,或许是最早启发中国整个现金贷行业的产品。

2016年起,在金融牌照方面,二三四五完成设立融资租赁公司,9月公司参股杨科小贷,12月参与发起设立的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获得批复成立,但其与江苏银行等联合申请设立的江苏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却未在2017年银监会的批复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之列。

2017年上半年,“2345贷款王”平台司已与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二三四五互联网小额贷款等持牌金融机构合作,累计贷款额129.60亿元,2017年6月单月发放贷款金额25.14亿元,同比增长79.32%;截至2017年6月30日,贷款余额超过29.47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114.33%;M4坏账率维持在约3%的水平。根据网贷之家、盈灿咨询2017年1月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新场景排行榜》,“2345贷款王”在现金贷场景中排名第四。

然而,在现金贷业务水涨船高之时,二三四五的大股东包叔平却在3年内利润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已经累计套现18亿元。

对于公司来说,这种流量变现的甜头一直从2014年四季度延续到2017年的第三季度,随着标志性的趣店上市引发的社会对现金贷大讨论戛然而止。

在对于现金贷暴利的指责声中,二三四五也未能幸免。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按二三四五现金贷的流程申请贷款,实际上是在本金里扣除了手续费,使得借款者实际拿到的资金小于当初的本金,这又变成了砍头息的模式。按照借款3000元,30天期限计算,平台预先扣除了186元手续费之后,实际到账贷款本金2814元。按照0.06%的日利率,到期还需付51元的利息,即为一次性还本付息3051元,但由于实际借款本金仅为2814元,计算下来的实际年化利率约为101%。但若借款15天,借3000元的实际年化利率则高达184%。

在严厉的现金贷新规下,2345贷款王调整了产品利率、催收标准等,虽并未完全放弃现金贷行业,但再次转型已经提上日程。在深交所交流平台“互动易”答网友问时,二三四五回悄然透露了下一个动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二三四五(深圳)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深圳市相关部门批准于2018年1月17日成立。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因本次对外投资涉及的资产总额未达到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10%以上,故未达到披露标准。”这一次,二三四五并未如三年前采取2015年ALLIN转型策略,而是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区块链领域。

二三四五股票怎么样?002195“2345贷款王”平台最新消息

[闽南网]

因现金贷种下的“恶果”,二三四五(002195,股吧)(002195.SZ)只能自己来咽下,但顺带也把一众中小股东给拖下水。2月28日,二三四五披露的一份关于2017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将这一残酷的现状公诸于众。

公告称,经过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2017年末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其他流动资产等,进行全面清查和资产减值测试后,2017年度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高达近十亿元,为96627.12万元。

其中,公司2017年发放贷款及垫款的资产原值金额为112647.17万元,资产净值金额为16248.32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为96398.85万元。而且,这一数值占公司2016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绝对值的比例超过30%。

公司方面表示,此举的主要原因系公司报告期内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导致发放贷款及垫款金额大幅增长引起公司应承担的坏账损失相应增加所致。

此前,互金咖今年1月12日“二三四五消费金融业务坏账真相近2.7亿逾期贷款回款率不足1%”一文曾曝光了冰山一角。彼时,公司就称,公司M4款项回款率不足1%。

“现金贷”自讨苦吃

据互金咖了解,在监管层彻底收紧现金贷业务管理之前,二三四五对此曾寄与厚望,公司“现金贷”业务规模也突飞猛进。没料到,如今却是自讨苦吃。

此前,公司通过“2345贷款王”金融科技平台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2345贷款王”平台先期推出了面向个人用户的500-5000元小额现金贷款产品,以便个人用户进行现金周转。

来源:二三四五公告

由于公司尚没有正式披露2017年年报,从中报数据里也可见一斑。截至2017年1-6月,“2345贷款王”金融科技平台通过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累计发放贷款总金额129.60亿元,较2016年7-12月的51.84亿元增长150.00%。

其中,2017年6月单月发放贷款金额25.14亿元,较2016年12月单月增长79.32%截至2017年6月30日,贷款余额超过29.47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114.33%。

彼时,公司方面声称,M4坏账率(指逾期91天至120天的贷款金额占该部分逾期贷款实际发放月的贷款发生金额的比例)维持在约3%的水平。

从具体经营来看,“2345贷款王”平台扮演是助贷角色,负责提供授信额度确认、申请贷款处理等技术服务工作相关合作持牌金融机构将消费贷款通过“2345贷款王”平台发放给已通过平台审核且满足自己风控要求的合格贷款用户。

如发生贷款用户逾期未还款的情况,公司(含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将根据与合作金融机构的合同约定受让全部或部分逾期贷款(包含本金和利息)并进行催收,公司将该等逾期贷款作为其他流动资产核算。

对此,公司方面表示,因2017年第四季度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引起坏账率有所上升,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增长幅度较大。

不仅如此,今年1月,公司还将26937.53万元的债权以528.3052万元的价格甩卖给了广西广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公司也因此引来了深交所的问询。

助贷模式难以为继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助贷机构,不同于P2P网贷平台的是,“2345贷款王”是作为对接持牌金融机构与个人的创新型信贷技术服务平台,平台上提供各大持牌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产品。公司声称只贷不储。

据互金咖了解,在与“2345贷款王”合作的持牌金融机构中,分别包括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澳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国民信托有限公司、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

与此同时,公司以自有资金参与发起设立的广州二三四五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小贷”),也在积极开拓和其他持牌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

如今,随着监管部门全面整顿现金贷业务,“2345贷款王”所倚重的助贷模式将难以为继。对此,普华永道一份报告分析指出,以往承诺兜底实质是非持牌机构开展贷款业务、银行出借贷款资质,这一现象将会成为历史。

此前,助贷机构一般包括各种新型机构、创业公司、现金贷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这些机构本身不是持牌放款机构,但是在现金贷新规出台之前,它们为中小银行提供包括获客、面签、审批、贷后管理、不良催收等全流程服务,甚至提供兜底承诺。

而银行的角色主要是提供资金,并收取高于一般贷款利率的固定收益。此类业务的实质是非持牌机构在开展贷款业务,而银行通过出借贷款资质,获取无风险收益。

如果说现金贷新规使银行与小贷公司联合放款的业务空间大大受限的话,以上这种业务模式则是新规明令禁止的。

新规分别明确了,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银行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

由于非持牌助贷机构只能作为单纯的金融技术或信息服务商,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并且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对二三四五而言,公司开展现金贷业务合规的途径是通过旗下广州小贷来进行。

但鉴于监管部门对于小贷公司开展现金贷业务同样有严格的监管要求和杠杆上限,公司现金贷业务面临转型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另据互金咖了解,去年11月,公司公告将部分募集资金10.046亿元,变更为金融科技子公司向广州小贷增资,其中10亿元计入二三四五小贷的注册资本,余下计入资本公积。但最新进展表明,公司收购广州小贷15%股权及增资广州小贷仍处于广州市金融工作局等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中。

“二三四五贷款王”528万抛售现金贷:坏账2.69亿,回款率仅0.68%

“2345贷款王”是一款面向个人用户的500-5000元小额现金贷款的产品,其以便个人用户进行现金周转,被定义为对接持牌金融机构与个人的创新型信贷技术服务平台,“非P2P,只贷不储”。

2015年,其推出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募资超16亿元涉足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

并且,自布局现金贷以来,“2345贷款王”的利润就不断增长,2015、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14万元、2.06亿元、5.46亿元,净利润分别是-731万元、1.11亿元和2.39亿元。

然而,2018年1月中旬“2345贷款王”突然发布《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问询函回复的公告》,该公告称此前拟出售的2.69亿元应收账款,以528.3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广西广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对此,中国经营报还爆料这2.69亿现金贷坏账抹掉了自布局现金贷以来的全部利润。另外让人大跌眼见的是2345此次出售的2.69亿元应收账款中,涉及的笔数超过18.51万笔,实际回款金额仅为183.11万元,仅占该笔应收款项金额的0.68%。

对于借款人逾期未还款的情况,“2345贷款王”及其全资子公司将会根据与合作金融机构的合同约定受让全部或部分逾期贷款(包含本金和利息)并进行催讨。

这种情况持续到M3的时候,2345就会将问题转移给催收,催收公司将收取20%~50%的服务费,而最后的现金贷坏账率则在10%~2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便开始考虑将这部分不良资产转让给第三方。

客户逾期以后,2345会和客户道清厉害关系,假如客户坚持不还款就会上征信。与此同时,公司的线下催收团队也会进一步跟进。知情人士爆料,实际上线下催收特别乐意做这种事情,因为30%的违约金都会给线下催收。

不过这些举动依然拯救不了2345低得惊人的回收率。

除此之外,2345目前还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

2345的前三大股东是包叔平、孙毅和浙富,他们分别持股17.91%、17.36%和6.20%。

不过2017年,2345的实际控制人包叔平通过其控制的曲水信佳科技有限公司抛售上海2345网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超过1.64亿股,占总股本5%。

在包叔平减持之前,孙毅和浙富就已表明不做实控人,这些举动也意味着2345不再有实控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