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不良贷款成因

本文目录

银行应真实反映不良贷款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银监会曾于2016年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5年报》显示,不良贷款余额新增5100万元至1.9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4%,逼近2%,略高于2014年的1.60%。而一些国际机构对不良贷款测算则显得悲观,如BCG(波士顿咨询公司)估算不良资产在9-11万亿元的规模;中信里昂证券曾测算,截至2015年6月中国银行业的不良率约为8%。

中国官方与国际机构对银行不良贷款数据相差“悬殊”,用“十万八千里”来形容再恰当不过。当然,社会各界会质疑,二者数据相差如此之大,到底谁更接近不良贷款真实性?商业银行是否为了鲜艳业绩而存在故意隐瞒不良贷款行为?国际机构数据到底从哪儿来?会不会是有意唱空中国银行机构?这些疑问,或许暂时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但有一点可肯定,目前商业银行向社会公布的不良贷款数据尚未全部反映不良贷款,应是毫无疑义的。因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与当前经济下行导致的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及利润下滑实际存在较大差异。

那么,商业银行为何不敢真实反映不良贷款?据分析原因如下:一是受“一级压一级”的严苛内部下降考核,为了绩效工资、福利及职位升迁,不得已在不良贷款压降上“做手脚”隐瞒不良贷款,“一级骗一级”,导致总数据“骨感”。二是监管部门不切实际的不良贷款监管措施,虽对商业银行控制不良贷款起到一定震慑作用,但反过来却又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商业银行“弄虚作假”行为。三是为了“虚荣”的社会经营形象及不发生经营危机,会千万百计压低不良贷款数据,以获取股东和存款人信任。四是现有不良贷款核销程序过于繁琐,导致核销进度缓慢;且随着经济下行和银行利润下降,基层银行也不敢贸然核销不良贷款。

银行不真实反映不良贷款,主要通过或明或暗手段、将实际不良贷款少报或不报的方式,向上级行或监管部门提供虚假不良贷款数据的行为。商业银行不真实反映不良贷款行为具有较大的金融危害性:

其一,从总体上影响银行社会诚信形象,给银行潜在成长与发展带来障碍。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诚信是立行之本,向社会各界及银行股东如实公布不良贷款,将风险完全暴露给公众,是商业银行经营最大的诚信行为之一;如果隐瞒不良贷款真实性,就是对诚信经营行为的“亵渎”,会引发全社会对银行的不胜任感及产生系列负面影响,不利于营造银行良好经营生态,导致银行发展后劲不足。

其二,会加剧商业银行弄虚作假行为,直接导致银行信贷数据失真,也会影响货币政策执行决策准确性。同时,隐瞒不良贷款实质在于美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据,掩盖了不良资产真实情况,会干扰管理部门分析研究经济金融波动问题的准确性,麻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决策;也掩盖了不同银行之间管理资产的水平差异,使得风险暴露后移,可能导致监管政策的及时性与针对性不足,会使不良贷款风险越垒越高,最终使政府决策部门丧失对客观金融运行的操控性。

其三,越来越多的不良贷款由于被隐瞒,得不到及时处置,会促使整个银行信贷资产低效运转,不利于提高信贷资产使用效率,使银行支持实体经济信贷能力下降。同时,大量不良贷款集中产能过剩领域,长期得不到化解,不仅难以推动银行整体信贷资产优化,更不利于中国产业经济结构有效调整。

由此,商业银行能否真实反映不良贷款,事关重大,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操守”,更关系到商业银行能否博得社会广泛信任和获得源源不断社会资源。商业银行应要认真对待此事,把它纳入重要经营管理及风险管控目标,将不良贷款真实性全部展现给社会和全体股东,以消除各界不必要的质疑。

吉林银行转型受挫不良贷款半年增超三成 资产质量恶化拖累净利降37%月内被罚390万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蔡嘉

吉林省内唯一一家省级城商行吉林银行正式换帅。

日前,吉林银保监会核准了关于秦季章吉林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至此,这名曾服务招商银行多年的老将正式挂帅吉林银行。

事实上,秦季章加盟吉林银行的两年多以来,吉林银行一直在推进零售转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上来看,吉林银行业绩表现依旧不尽如人意。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吉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9.27亿元,同比减少4%;归母净利润8.61亿元,同比减少37.3%。其中,在当期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9.6%的情况下,该行依托战略转型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长近39%。

但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吉林银行资产质量恶化明显,成为该行业绩的主要拖累。中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82.01亿元,半年内增加20亿元,增幅32.25%;期末该行不良率再次回升至2.23%,较上年末增加0.44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吉林银行内控问题不断。12月仅过去十余日,吉林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就连收10张罚单,合计被罚390万元。

招行“老将”秦季章行长任职资格获批

资料显示,吉林银行的前身是长春市商业银行,2007年10月在吸收合并吉林市商业银行、辽源市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设立。2008年11月,吉林银行完成了对吉林省白山、通化、四平和松原等四个地区城市信用社的吸收合并,成为吉林省内唯一一家省级城市商业银行。

截至今年6月末,吉林银行第一大股东为韩亚银行,持股比例11.92%。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长春融兴、吉林亚泰集团、吉林省财政厅、长春市财政局等均为吉林银行持股5%以上股东。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吉林银行多名高管发生变更。今年2月,吉林银行董事长陈宇龙卸任,该行行长王立生随即被提名为董事长人选,其任职资格也在今年4月获得监管批复。

随着王立生升任董事长,今年6月,吉林银行聘任秦季章为新一任行长。直至12月5日,吉林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核准秦季章任职资格的批复,秦季章终于顺理成章成为吉林银行“新帅”。

值得关注的是,出身于招商银行的秦季章也将招商银行鲜明的零售基因一并注入进吉林银行。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1年,秦季章就加入招商银行。彼时招商银行正值第二任行长马蔚华在任期间,秦季章先后担任招商银行总行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工会副主席,招商银行总行业务总监兼总行办公室主任、总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总行流程办主任。

2016年,招商局仁和寿险公司筹建,秦季章随即调任至该公司。直至2020年4月,秦季章加入吉林银行挂职副行长。也正是在2020年,吉林银行进入到零售变革第一阶段,并且在2021年以来围绕零售新逻辑“客户为王”“资产为先”,以“车、人、房”三大客群,向构建“互联网+金融场景”的数字化转型。

而吉林银行在零售转型方面的成效,成为秦季章升任该行行长的重要砝码。中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吉林银行储蓄存款余额2365.41亿元,较年初增加258.27亿元,增量居省内同业首位。同期,吉林银行个人贷款余额724.31亿元,较年初增加31.33亿元,增量居省内同业第一。信用卡发卡新增22.84万张,总量达96.46万张,蝉联省内银标卡增量发卡第一名。

但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的同时,吉林银行的内控问题也尤为突出。仅在今年12月,吉林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就连收10张罚单,合计被罚390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监管意见整改落实不力、对股东入股资金审查不尽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等。

不良率升至2.23%贷款减值损失增近七成

尽管零售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来看,吉林银行业绩表现依旧不尽如人意。

历史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吉林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7.13亿元、91.9亿元、89.3亿元,归母净利润25.86亿元、28.79亿元、29.37亿元。2017年达到业绩高峰之后,2018年吉林银行业绩骤然下跌。2018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87.19亿元、归母净利润11.57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61%、62.07%。

不过,2019年开始吉林银行业绩回温明显。2019年至2021年,吉林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9.84亿元、109.08亿元、110.85亿元,同比增长14.51%、9.26%、1.62%;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12.57亿元、19.81亿元,同比增长4.69%、3.78%、57.56%,但依旧不及最高峰时期的水平。

日前吉林银行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79.27亿元,同比减少4%;归母净利润8.61亿元,同比减少37.3%。截至今年9月末,吉林银行资产总额5570.71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3705.45亿元,吸收存款4323.34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吉林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63.79亿元,同比减少9.6%。不过,随着转型的推进,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长近39%,驱动全行营收降幅收窄。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吉林银行资产质量恶化明显,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对该行业绩造成冲击。根据年报,2017年至2019年末,吉林银行不良率分别为1.72%、2.82%、4.31%。2019年快速攀升至最高点后,2020年和2021年,该行不良率回落至1.89%、1.79%。

然而,截至今年6月末,吉林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2.01亿元,半年内增加20亿元,增幅32.25%;期末该行不良率再次回升至2.23%,较上年末增加0.4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0.79%,仅高于监管最低标准20.79个百分点。

吉林银行亦表示,该行净利润减少的原因一是受经济环境影响,不良贷款略有上升,为增强该行抵御风险能力,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同比增加;二是薪点值优化和引进人才导致人力费用增加。

除了不良贷款之外,截至今年6月末,吉林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536.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1亿元,占比也由上年末的12.77%提升至14.55%。

受资产质量变化影响,今年上半年,吉林银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24.6亿元,同比增长8.07%。其中贷款类减值损失32.13亿元,同比增长69%。而今年前三季度,该行信用减值损失共计39.18亿元,同比增长11.23%,是当期利润总额的5.57倍。

贷款等业务违规领千万罚单!渝农商行前三季为何营收下降净利增长

因掩盖不良贷款等违规行为,渝农商行近日被监管罚款1285万元。今年前三季,该行营业收入同比降2.21%,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降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降20%

《投资时报》研究员田文会

对于此前已调降贷款增速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渝农商行,601077.SH)来说,应该不愿意在此时看到主要因贷款业务违规导致的一张大额罚单摆在面前。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11月2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因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等原因,11月11日银保监会重庆监管局决定对渝农商行罚款共计1285万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近几年,渝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低出农商行整体不良贷款率较多,拨备覆盖率则高出农商行整体拨备覆盖率较多。

业绩方面,今年前三季,渝农商行营业收入同比降2.21%;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5.60%。这两项增速皆低于上半年同比增速,增速下降的原因是第三季业绩增速低于上半年,且该季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同比下降。

渝农商行前三季营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降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降20.35%。降幅皆较上半年扩大。

其中,对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的原因,该行上半年情况可作参考。今年上半年,该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主要是资金理财手续费同比降63.59%。这对渝农商行财富管理能力形成考验。

上述情况也对该行“零售立行”的战略提出挑战。

《投资时报》研究员还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渝农商行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营收占比皆较去年全年下滑。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没能发力去占据利息净收入让出的空间。这反映出渝农商行收入结构尚需改善。

就营收下降、利息净收入下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等问题,《投资时报》向渝农商行发送了沟通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因贷款等业务违规被罚逾千万

渝农商行领到这张大额罚单,有些出乎意料。

据11月21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的信息,11月11日,银保监会重庆监管局决定对渝农商行罚款共计1285万元。

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有九项,其中大部分涉及贷款业务,主要包括:审查审批不尽职,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形成风险;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贷款减值准备不足;未按规定对质押资产进行审查即向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放贷款;贷款“三查”不尽职,导致形成重大信用风险等。

渝农商行三季报显示,今年三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23%,与今年上半年末持平,较去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2019年末—2021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5%、1.31%、1.25%。

渝农商行不良贷款率较农商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低出较多。据银保监会网站信息,今年三季度末,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为3.29%,在各类银行中最高。2019年末—2021年末,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3.9%、3.88%、3.63%。

不过,渝农商行不良贷款率较为接近A股10家农商行(下称A股农商行)平均水平。今年三季度末,A股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均值为1.09%,在A股各类银行中最低。

拨备覆盖率方面,今年三季度末,渝农商行拨备覆盖率为361.26%,较去年末上升21.01个百分点。2019年末—2021年末,该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80.31%、314.95%、340.25%。

渝农商行拨备覆盖率远高于农商行整体水平。今年三季度末,农商行整体拨备覆盖率为139.6%,在各类银行中最低。2019年末—2021年末,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28.16%、122.19%、129.48%。

渝农商行拨备覆盖率与A股农商行平均水平更接近。今年三季度末,A股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均值为410.77%,2019年末—2021年末则分别为313.27%、314.6%、372.66%。

上述数据显示,2019年末,渝农商行拨备覆盖率高出A股农商行均值较多,但2021年末、今年三季度末则低于A股农商行均值。

在贷款增长方面,今年三季度末,渝农商行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6300.38亿元,较上年末增8.22%,低于同期商业银行贷款9.51%的增速,也低该行去年同期13.88%的增速。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11月15日,渝农商行公告,该行近期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获准发行不超过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发放绿色产业项目贷款,及不超过20亿元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发放涉农贷款。

渝农商行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该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4.98亿元,其中,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同比降32.97%,还债券支付的现金同比增30.18%。

第三季净利润下降

业绩方面,渝农商行业绩增速在今年第三季出现下滑。其中,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同比降幅在第三季都进一步扩大。

渝农商行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该行营业收入为225.57亿元,同比降2.21%,增速低于上半年同比增1.03%;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92.42亿元,同比增5.60%,较上半年同比增11.26%下降。

渝农商行前三季净利润增速与商业银行整体表现一致,即前三季较上半年下滑,但不如A股上市银行整体情况。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商业银行整体净利润同比增1.24%,增幅较上半年7.08%的同比增幅下降。Wi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A股上市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整体同比增8.02%,高于上半年同比增速7.54%。

渝农商行前三季业绩同比增速较上半年下降,原因是第三季业绩增速较上半年明显放缓。今年第三季度,渝农商行营业收入同比降8.45%;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同比降5.14%。

营收项目方面,该行今年前三季营业收入中,利息净收入为188.45亿元,同比降5%,降幅较上半年2.39%扩大;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4.72亿元,同比降20.35%,降幅也较上半年17.71%加大。

其中,影响利息净收入的净利息收益率今年前三季为1.98%,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较上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而且,近两年,该行净利息收益率持续下滑,2019年—2021年分别为2.33%、2.25%、2.17%。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方面,该行今年前三季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8.78%,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则同比大幅上涨2.07倍。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的原因可用上半年情况作参考。该行今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主要是资金理财手续费下降,额度为2.74亿元,同比降63.59%。渝农商行称,下降主要是整体市场资产收益率下降所致。

渝农商行今年半年报显示,该行以零售立行,把零售作为发展之基和立行之本,以大零售业务为核心竞争力,提高财富管理、消费金融、小微金融的服务能力和贡献度。该行新零售“五心”策略也包括“专心服务高净客户,做强财富管理。”

而资金理财手续费较快下降可能考验该行财富管理的能力。

营收占比上,今年前三季,渝农商行利息净收入占营收的比例为83.54%,低于去年全年的85.06%。

在利息净收入占比下滑的同时,渝农商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并没有顶上。今年前三季,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收的比例为6.53%,低于去年全年的8.83%。

而作为该行其他主要营收项目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波动性又较大。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渝农商行今年前三季之所以在营收下降的同时净利润仍然增长,主要功臣是信用减值损失缩减。今年前三季,该行信用减值损失为51.34亿元,同比降17.23%,降幅较今年上半年同比降幅8.44%进一步扩大。

渝农商行领千万罚单

资料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