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还能活多久?
说起“贷款中介”,相信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咬牙切齿的。“乱收费”、“套路”、“不专业”、“不择手段”……等等这类的词语,都是大多数人对“贷款中介”这个职业的评价。一个人在最需要资金帮助的时候,相信了贷款中介的话,便一发不可收拾,从一个坑跳到另外一个坑,最终负债累累,疲于奔命,甚至倾家荡产!
以上的评价没错,但小陈认为也不完全正确。今天小陈就从几个问题来客观分析一下,“贷款中介”这个行业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和意义。
贷款中介是否合规?俗话说,存在即合理。从角度来看贷款中介这个行业,既然贷款中介公司可以在每个城市遍地开花,那证明我们社会对这个行业还是有一定的需求,而且需求似乎不少,间接证明这个行业存在有一定合理性。
但是“贷款中介“职业是否合规?这个问题就需要深入地探讨了。首先,小陈翻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没有”贷款中介“或”贷款经纪人“的职业定义。另外的,小陈倒是找到了一个相近的职业名词—”公司金融顾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介绍,“公司金融顾问”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孕育出的新职业。融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业务,企业通过“公司金融顾问”对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可有效避免投融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还可在实现金融结构调整的同时,培育出新的业务和商机。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通过“公司金融顾问”拓展多元化业务,平抑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随着这个职业名词的颁布,大多数贷款中介从业者顺势吹捧了一波自身职业的合规性。小陈认为,“金融“的范畴太大,包括银行、证券、保险,都属于金融行业。即使是单单指银行业,还能分为存款和贷款业务。因此把”金融顾问“=”贷款中介“,这个说法似乎不完全准确。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中介合同”也有相关的定义,第二十六章第九百六十一条,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这样说来中介服务在法律层面上也是被承认的。但是跟上面说的一样,“中介“的范畴也很大,”贷款中介“只是其中小小的一个分支。
综上所述,“贷款中介“这个职业,并没有被国家完全明确承认,但也没有到不承认的地步。这个职业似乎在法律层面的灰色地带,至于合规不合规,就需要个例分析了。
贷款中介带来什么?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贷款中介到底给客户带来了什么?我直接找银行办理不就行了吗?还不用给中介费!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大多数贷款中介从业者都会反问以下两个问题:“路边银行网点这么多,您知道哪家银行的利息最低?”、“银行产品这么多,您知道您的条件符合办理哪个产品?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以上两个问题,反映了贷款中介赚钱的本质——信息差!也就是上面“公司金融顾问”定义提到的“投融资信息不对称”。通俗点来说就是“中间商赚差价”。
那么,这个信息差能否消除?小陈在这个行业沉淀了几年,实事求是地说,可以!毕竟银行网点就在路边,而且银行大门也不阻止任何人进入,你能走到每家银行咨询并清楚了解产品的要求,而且互联网信息越来越发达,这个信息差可以不断地缩小。但是,这个做法,衍生了另外的一个问题——时间成本。
拿小陈所在的城市——东莞来说,东莞有32家不同的银行,另外消费金融类公司也有10多家,还有一部分私人典当行这类的放贷公司。这些所有的机构,加起来的贷款产品种类上百个。如果运气好,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方案。反之,咨询+学习的时间,没有一年半载,很难!如果你不是着急用这笔贷款资金,可以慢慢摸索尝试。等你找到合适的产品时,估计你也就成了半个贷款中介了。这里所说的还是在银行政策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实现的!
大部分人到了有贷款需求的想法时,已经是比较紧急的事了,恨不得今天就能资金到账。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贷款中介带来的表面上是“信息”,更深层次的其实是“时间效率”。毕竟每个银行产品的放款时间各不相同,有当天放款,有一周放款,还有甚至是一个月放款的。有人在意的是利率,时间都不是问题。有人却在意时间,利率不重要。一个专业的贷款中介,确实能帮助节省很多时间,而且尽可能满足客户最大的需求。
至于为何有人还是觉得寻求贷款中介是浪费钱的行为?小陈认为,很大的原因是客户还不到最急需用钱的时候,又或者是他们本身条件就很好,到银行办理贷款很容易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小陈也跟很多贷款中介从业者讨论过,这类人本身就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他们的客户是那种想贷款但在银行又处处碰壁的人。
中介费值不值?如果客户最终选择了寻求贷款中介的帮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费用多少?值不值得?
首先,拿东莞来说,这个行业的收费区间一般是放款金额的2%~5%,也就是行业通俗说的2到5个点。每个城市会有差别,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城市,收费相对会越低。小陈分析其中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越好的城市,银行系统越好,银行数量越多,银行业绩竞争也越大。这种情况会导致客户接触贷款信息更简单,大多数人不需要通过中介来解决信息差的问题,贷款中介唯有减少收费来吸引客户。
小陈在2020年有幸到三四线的城市开展业务,那个城市总共银行8家,消费金融4家,产品种类相对少,银行间的竞争压力也小,百姓靠自己很难找到合适的贷款方案,唯有寻求贷款中介的帮助。相应的,更多的人会寻求贷款中介的帮助,收费区间一般是放款金额的6%~12%。
那么,无论是2%~5%,还是6%~12%,这个费用到底值不值得?小陈认为,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一般正规的贷款中介,都会在开始业务前跟客户确认好收费比例再去办理业务,成功后收费,不成功不收费。最终办理或者不办理,选择权在客户手上。如果这个费用在客户衡量了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试错成本之后,能够为自己带来好处,那就是值得。
总结最后我们回到标题的问题,贷款中介这个行业还能活多久?
以上篇章,小陈浅易地分析了贷款中介这个行业的现状,这个职业的存在确实有合理有利的一面,但是大部分只是针对正规的从业者。开篇提到的不好评价,这个行业也确实存在。毕竟这个行业目前总体还是一个趋利的行业,而且从业者进入的门槛不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每个人的做法都不一样,肯定有部分人为了利益,做出不好的行为。
小陈认为,不能单从大部分人的行为来评判一个行业。贷款中介这个行业的功能至少目前阶段能够解决社会的一些问题,那么这个行业就还会存在。但是后面法律层面上对这个行业的约束肯定会越来越多,这个行业会淘汰一部分不合规的人员,行业才能持续发展生存。这种情况有点像十多年前的房产中介,整顿、淘汰、才有标准,才能发展。
因此,从结论来说,贷款中介这个行业,还能活很久,只是形式上会有所不同,期望不断变好!
找中介办贷款,消费者须“四看”
日前,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的风险提示》,指出贷款市场上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这些诱人条件背后其实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陷阱。这些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不久前,成都市民钟女士因装修需用钱,找到了附近一家商务服务公司。公司工作人员自称是银行直贷中心,并非中介机构,也不会收取服务费,只收8‰的风险金。钟女士很快便在其指导下办理了20万元贷款。
放款后,公司以银行查装修流水为由,让钟女士将6万元转到一家装修公司“走账”。钟女士按要求进行了转账,可当她想要回“走账”钱款时,对方却坚称是“服务费”,不予退还。
为满足客户差异化的融资需求,近年来,银行推出了种类繁多的贷款产品。由于各种产品适用客户资质、审批效率、利率、周期、还款方式不尽相同,客户在申贷过程中,有的无法做出最优选择,有的因为对贷款流程不了解而通不过审核。这种情况下,提供咨询代办服务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
然而,有些中介机构却假冒银行名义,对消费者设下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陷阱。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有关负责人及业内人士介绍了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惯用的手段,提醒消费者擦亮眼睛,谨防受骗。
这些骗局中有一类与钟女士的遭遇类似,中介机构诱骗消费者办理贷款后,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要回资金。
还有一些非法中介以专业自居,代客操作,使用客户手机下载银行移动客户端,帮助客户录入信息、核验身份、确认贷款信息等。待业务办理后,中介人员将所涉及贷款银行的移动客户端、短信息全部删除,导致客户对贷款相关信息一无所知。
如何辨别贷款中介机构是否正规?业内人士提醒,最好做到“四看”。
看“门户”——业内人士表示,贷款中介有固定办公场所,消费者前往公司后,可注意查询工商登记等信息,了解公司基本情况。消费者应避免仅凭互联网联系中介机构,正规机构也不会只公布自己的微信、QQ等线上联系方式。
看资质——要注意了解放款机构资质。正规贷款中介合作机构往往是正规银行或经银保监会批准的具有放款资质的金融机构。如果中介机构一味向客户推荐情况不明的网贷,消费者应注意防范。
看收费——正规中介在为客户办理贷款业务时,会先和客户签订贷款居间服务费合同。当客户贷款业务办理下来后,再收取贷款服务费。如果在贷款前就以“保证金”“解冻费”为由,要求借款人提前转账,消费者就应当提高警惕,避免上当。
看合同——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要详细了解中介服务合同内容,不要轻信间接的贷款服务要约,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宣传。消费者还要了解贷款产品的重要信息,充分理解贷款条件、综合息费成本、还款要求等。警惕以“刷流水”“走账”为由的打款要求,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
来源:人民日报
我有贷款你要吗 信贷中介背后暗藏哪些秘密?
视频加载中...
最近不少市民反映,经常接到电话询问是不是需要贷款,对方还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对于一些恰好有资金需求的人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不过,这种送上门来的贷款真的靠谱吗?电话那一头真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吗?
东方卫视记者调查发现,利用多种渠道搜救客户信息进行电话轰炸,针对有贷款需求的人,借着某四大行信贷经理的名义,“看情况”提供其他银行的信贷产品,这种操作已经被某些贷款中介玩得手到擒来。如果贷款人征信记录良好,数十万的贷款合同,操作起来也不是很困难。
记者发现,确实有一些人通过贷款中介拿到了贷款资金,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贷款流程中存在多处违规现象。
首先,根据贷款中介的说法,最近贷款审批速度较快、金额相对较大,是因为央行要求各家银行积极扩大信贷规模。然而,央行及各家银行此前已经多次强调,发放信贷,要对接“有效”信贷需求,信贷资金要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及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实际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贷款人并不符合这个条件。其次,客户如果从银行走正规渠道贷款,只需要支付贷款金额的利息。但是经由贷款中介从银行贷款,却需要额外支付2%到3%的抽点及中介费。在各类明目的服务费、平台费加总后,需要支付的费用大约是贷款总额的10%左右。关于贷款资金的用途,贷款中介也明确表示,可以帮忙操作,让资金用于炒股、买房等不合规的去处。
此外,近期成都等地发生的案例还暴露出,有些贷款中介本身的资质就存在问题,其中不乏非法违规注册的公司。当贷款人发现猫腻时,这些公司可能已经注销,虽然有白纸黑字签下的合同,然而付出去的高额费用已经要不回来了。
那么,贷款中介行业屡屡滋生出种种违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
业内人士指出,这首先与贷款中介本身的利益需求密切相关。由于他们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服务费,那么,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这些服务该如何标价,就由他们自己说了算。正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的,10%的服务费已经是一个平均水平,一些案例中,服务费甚至高达贷款金额的20%。其次,部分银行的贷款经理确实背负着大额放贷指标压力,迫切需要将钱贷出去,但他们凭借一己之力,往往很难在短时间找到客户,因此,在贷款人的资质审查等方面,他们有时会有意无意地放松要求,从而导致贷款发放中产生漏洞。此外,贷款人本身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需求,合法的、非法的都有。有的是以贷还贷,拆东墙补西墙。还有的是想用贷款炒股、买房。为了拿到贷款,他们往往会掩饰自己的意图,而且不介意贷款流程是否合规,也不介意给中介一笔手续费。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睿在接受看看新闻Kw记者采访时表示,贷款中介本身是一个合法职业。他们与银行合作,通过为银行和有贷款需求的人牵线搭桥而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其作用类似于一个转向接口,把银行这个统一的端口转化成为多个通向不同客户的微型渠道,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中也明确规定,鼓励各类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融资、贷款担保等服务。但是,必须认识到,贷款中介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是合法合规。比如,贷款人的身份信息要真实,要具备一定的还款能力,贷款资金确实流向了可靠用途……如果在这些关键环节都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就有可能导致银行因资金有去无回而造成财产损失,从而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
李睿指出,为防止贷款欺诈,必须针对各环节中容易产生的漏洞加强监管,重中之重是加强对贷款中介公司的监管。贷款中介公司往往以财务咨询、信息咨询服务的名义来注册,但它既不属于银行的范畴,也不属于小额贷款公司,在法律监管上处于空白地带,需要市场监管、金融监管、公安司法等不同部门共同商讨、综合施策。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贷款中介公司如果明知道贷款人的财务证明虚假、贷款用途虚构,或者明知道借款人没有归还意图或有非法占有目的,却仍然为了获取服务费而联系促成银行贷款的,如果造成了银行财产损失,都将因涉嫌骗取贷款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李睿同时表示,对于贷款中介的行业监管,银行方面也需要发挥应用的作用。银保监会2020年通过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已经明确规定,合作机构承诺配合商业银行接受银行监督管理机构的检查,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等内容。也就是说,如果商业银行明确和某些贷款中介公司签订了协议,银监会就有权对其进行监管。因此,银行必须对贷款人的资质、贷款资金的发放以及贷款资金的用途,做好全方位监管。尤其是要对银行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如果发现银行工作人员和贷款中介共谋、私下交易以存成违规贷款并造成银行财产损失的,可以向银监会、公安等部门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