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基准贷款利率2015

本文目录

4.8%高息存款违规了吗?

大家好,我是狗哥,今天来聊聊存款定价的问题,尤其是河南事件出来后,很多人就会问4.6%、4.8%的高息存款真的违规或违法的吗?

聊这个话题我打算从利率定价的历史开始聊起,内容多,篇幅长,心急的可以直接看以下结论:

1、2021年9月以前的所有4.8%以下的存款都是正规、合法的,大家大可不必担心---继续持有,没有太着急的用钱的,那就先放着,稳!

2、2021年9月以后纯利率高于4%的,应该是基本上绝迹了,尤其是利率报备系统上线之后,基本都是4%以下的存款,所以才衍生的积分制、代发券制、甚至包括会员权益制等。当然个别银行还有,个人猜测是系统还未对接完,或者是上报时有差异的可能。

3、无论是积分、代发券、会员权益都不在存款保险里面,所以此类存款都适合短期,所以现在在做的基本也都是短期。长期还是算了,未来太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

4、条条大路通罗马,供需关系会持久的存在,所以相对高收益的各种方式依旧会继续出来。

接下来聊详细点,首先我们聊聊利率定价的历史由来?

我们国家利率的发展历史,一般来说是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利率一致时期,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所有商业银行的利率都是一致的,存款利率由央行发布的基准利率决定。各家商业银行无权调整,不准上浮也不可以下调。这个阶段因为我国的贷款侧的需求其实也不高,各家对于存款的需求也不太高,所以利率一致并没有什么问题,除了一些网点多的商业银行,开始觉得存款太多了,成本有点高。

第二阶段---可降不可升时代,2004年10月开放了除城乡信用社以外的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也就是说,农行、工行要是觉得自己的存款太多了,可以自行的调低一点利率,降低成本。又过了几年,开放程度已经比较高,各个商业银行对于资金的需求已经变得很不一样了,有些想要多点存款,但是大家利率其实还是相差不大,这个时候上浮利率就开始摆上桌面了。

第三阶段---上浮无序时代,在2012年之后正式开启,监管就允许金融机构上浮存款利率,但是上浮最高不超过基准利率的1.1倍。于是接下来几年政策就频繁的调整。

2015年11月22日----最高可上浮1.2倍

2015年3月1日----最高可上浮1.3倍

2015年5月11日---最高上浮1.5倍

2015年10月24日---全面放开存款利率上限

于是问题就开始出来了----恶性竞争开始了,一些小银行开始为了拉存款在某个时期猛提利率,吸引客户。

于是第四阶段--自律机制阶段开始了,银行业开始实行存款利率自律。所以这个时候的利率就变成:

各银行的存款利率=存款基准利率(央妈定的)*上浮比例(自律机制定的)

上浮比例最高可以到1.5,大部分银行上浮1.4.也就是说一年期如果是2%,最高就可以到3%

最后在2021年上浮比例形式修改为基点上限形式,这个公式就变成:

各银行的存款利率=存款基准利率(央妈定的)+基点(不同银行、不同存款设置了不同的最高基点上限)

自律机制相关的内容可以参考《银行业《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修订影响有多大?》点击查看。

于是我们现在的利率算法就出来了,看图--存款基准利率(2015-至今):

自2014年11月22日起,人民银行不再公布金融机构人民币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一般五年期比三年期可以增加50个BP,也就是说5年的标准利率是3.25%。

所以非四大行的五年定期最高利率

2021年9月前:上浮比例形式=(2.75%+0.5%)*1.5=4.875%

2021年9月后:基点上限形式=2.75%+0.5%+0.75%=4%,这里有个小知识,直销银行的基点上限=国有四大行。

所以现在标准整存整取五年最高息就是4%。这个利率是要报备的,高于这个利息无论是在利率自律机制、银保监、人行都会认定是高息揽储,银行是会被罚款的。所以结论1、2。

正因为计算方式改变了,所以最高利率上限降低了,加上去年上线的利率报备系统,所以中小银行,尤其民营银行才开始走向积分制、代发制。当然因为存款保险只保障本息,所以结论3。

总结一下:无论怎么说,市场的供需关系仍旧存在,中小银行尤其民营银行吸储难的问题依旧在,储户想要高息收益的需求依旧在,即使积分制、代发制后面都被叫停,相信依旧有其他的方式出来,比如五年期年付息4.0%不倒扣---想想这个产品好像是行得通的。所以结论4。

LPR与基准利率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LPR?

众所周知,抵押贷款是与利息相关的。

过去,住房贷款利率主要取决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

其他商业银行围绕这一指导利率在有限范围内对不同资质的客户给予优惠或加价。

基准利率是多少?

基准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利率。

自2015年10月起,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4.9%。

如果办理你房贷的银行说给你打九折,是4.41%,如果上浮10%,是5.39%。

因此,旧的房贷利率=基准利率(国家统一)*商业银行的浮动区间。

自从使用LPR工具以来,抵押贷款发生了变化。

LPT与MLF有关。

MLF利率是央行的中期政策利率,代表银行体系从央行获取中期基础货币的边际资金成本。

LPR由各报价行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MLF)报价,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为银行贷款提供定价参考。

总之,LPR等于MLF+利差,上调幅度主要取决于各家银行的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

从之前的LPR调整来看,如果MLF利率下调,那么LPR就会下调;但当MLF利率不变时,LPR不一定是恒定的,已经下调了几次。

LPR与MLF有关,MLF被戏称为辣椒粉,也就是说,它作为调味品很有用。

因为LPR,抵押贷款算法也发生了变化

那新政策呢?

在公式中增加一些要点:LPR+加点。

LPR的全称是贷款最优惠利率,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商业银行为其最好的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

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积分产生。

就像字面意思一样,LPR先由各大行自主报价,然后去掉最高价和最低价,再把剩下的报价平均起来就值了。

这一利率每月更新一次,并向公众公布。

综上所述,LPR与基准利率的区别:

首先,它不是国家统一规定的,是由各大银行独立报价产生的;

其次,LPR更新更频繁,每月发布一次,以确保利率水平更符合市场情况。

存5年不及存3年!工行、中行、建行定期存款利率“倒挂”

最近,纪先生准备将建设银行的10万元存款由活期转为定期。他在建行手机银行上试算后发现,如果将10万元存3年定期,年化利率为3.15%,3年后预计获得利息收入9450元;但如果存5年定期,年化利率变成了2.75%,5年后预计获得利息收入13750元。

“一般不是存期越长,利率越高吗?”纪先生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表达了疑问。

通常情况下,银行存款期限越长,相应的利率也会越高。不过近期,《中国银行保险报》注意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银行的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出现了利率“倒挂”现象。

1为何“倒挂”?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向《中国银行保险报》指出,目前出现3年、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的主要是全国性银行,并且这样的现象已持续了一段时间。

工商银行手机银行显示,目前工行5000元起存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至3.15%;50元起存的5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为2.75%。

《中国银行保险报》查询中国银行手机银行后发现,目前中行3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为3.15%,5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则为2.75%。起存金额达到2万元以上,即能触发3年期存款最高利率。

究其原因,刘银平认为,一方面,目前利率处在下行周期,部分银行不鼓励储户存5年期存款,也不会为5年期存款承担更高的成本。另一方面,全国性银行的存款来源相对稳定。相比之下,地方性银行存款来源不够稳定,揽储难度高于全国性银行,3年期以内定存利率有上限约束,无法与全国性银行拉开差距,往往会设置较高的5年期存款利率来吸引储户。

“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倒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对未来长期利率走势的预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向《中国银行保险报》指出,从整体形势看,利率环境未来可能存在继续下行的可能,短期获取长期限负债的需求不大,这降低了银行提高长期利率的动力。

另一方面,梁斯认为,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倒挂”也会鼓励民众缩短存款期限,这既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也能够对消费带来一定刺激作用。

根据人民银行在2015年10月24日最后一次更新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调整表,目前,3个月、半年、1年、2年、3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分别为1.1%、1.3%、1.5%、2.1%、2.75%。自2014年11月22日起,人民银行不再公布金融机构人民币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

在存款实际利率制定方面,自2015年10月,人民银行放开对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金融机构可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自主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

2021年6月21日,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进一步优化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

2022年4月,人民银行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披露,已指导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利率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2下半年利率下行速度或放缓

无论是3年期还是5年期定期存款,今年上半年以来,较长期限的个人存款利率整体处在下行通道。

4月25日以来,多家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曾下调不同期限大额存单利率,下调幅度普遍在10个基点。工行、中行、建行的2年期、3年期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也下调了10个基点。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上浮上限出现下调,其中既有国有大行,也有股份行、中小银行。

接下来,这一趋势是否将延续至下半年?

刘银平表示,受监管和降成本双重影响,4月25日起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整体下调。其中,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率先下调,5月份以来,地方性银行跟随下调,本轮利率调整已进入尾声。

“考虑到监管仍在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银行净息差仍在收窄之中,下半年定存利率仍有一定下调空间,但由于银行揽储竞争激烈,所以存款利率降幅会收窄。”刘银平称。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向《中国银行保险报》指出,在下半年推进复工复产、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不大,通过下调金融市场利率以刺激经济的空间和需求也减弱了。

随着我国存款自律定价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存款基准利率不仅与贷款利率相挂钩,也在跟随市场利率变动而变动。因此,曾刚认为,下半年存款利率维持现状的可能性更大,也不排除出现上行的可能。

梁斯指出,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下,为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流动性环境整体维持稳中偏宽,利率体系整体维持下行态势。当前一揽子政策正处于落地生效阶段,如果疫情不再度反复,经济将呈现稳步复苏,预计政策调控将重回稳健。

梁斯认为,为切实为企纾困,进一步做好稳增长工作,预计利率体系仍有继续下行的可能,但速度将有所放缓。

本文源自中国银行保险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