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刷脸出额度的贷款

本文目录

微众银行微业贷最高额度可达500万元,为小微企业提供强有力支持

自2017年推出以来,微众银行微业贷便立足无需抵质押、线上化操作、最快1分钟到账等优势,全方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尤其是最高额度可达500万元,可切实为发展中的小微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对促进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有极大助益。

那么,微众银行微业贷优势如此之多,申请条件复杂吗?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只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群体均可申请,需要注意的是,微业贷须由企业法定代表人亲自申请,并且年龄要高于18周岁(含)。

申请通过后,微众银行微业贷的借款步骤也很简单,通过”微众银行企业金融“公众号即可申请借款。

第一步,点击菜单“贷款”。

第二步,在企业借款详情页点击“去借钱”。

第三步,填写借款金额,选择借款套餐。

第四步,填写企业收款对公账户。

第五步,输入借款密码。

第六步,按要求完成人脸识别。

第七步,系统自动审批通过后,借款成功。

据官方信息显示,微业贷借款最快1分钟就能到账,可充分满足小微企业紧急情况下的用款需求。

凭借较低的申请门槛、高效的审批速度、较高的审批额度,微众银行微业贷日益实现广覆盖。截至2022年6月末,微众银行微业贷已辐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超300万家小微市场主体申请,累计授信客户超100万家,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1.3万亿元。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企业占客户总数超70%,客户中约60%的企业客户系首次获得银行贷款。

“刷脸”就能算出贷款额 AI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

互金咖

近日,AI界颇不平静。先有扎克伯格与马斯克就AI悲观论公开吵得不可开交,后有116名AI大佬紧急上书联合国,呼吁禁止“机器人武器”。争论硝烟犹未散尽,8月23日,大洋彼岸的中国,融360刚入职的首席智能官“融八牛”,以全球首位金融AI大使身份正式公开亮相北京金融街,刷脸就能算出贷款额。

据悉,这只外表憨厚的机器牛能够通过语音识别访客的问题,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联网后台的智能风控系统可快速做出贷款额度预估,最终由融360合作的放贷机构作出放款决策。

实际上,关于金融AI是好事还是坏事的争论也从未停歇。金融AI可以炒股、放贷,但确实比人类做的更好么?如果人工智能被骗子等不法分子利用,危害也可能超出预估。显然,这些争论还远没有结果。

尽管伴随着争议,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向各个领域渗透,近些年更是在国际象棋、围棋甚至D2上也超越了人类。而作为AI特殊的应用领域之一,在金融方面,AI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搅动着行业浪潮。

2000年,高盛在纽约总部的美国现金股票交易柜台雇佣了600名交易员。如今这里只剩下两名交易员“留守空房”,其余的工作全部由200名计算机工程师所维护的自动交易程序完成。

从2016年至今,包括贝莱德集团、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荷兰ING银行等全球重量级银行纷纷展开裁员计划。据麦肯锡的估计,最多可能60%的银行相关职位将会受到机器人影响,甚至30%的职位可以“被直接自动化”。

根据联盟统计,在销售、交易和研究领域,全球12个最大的投资银行员工的平均薪酬为50万美元。75%的华尔街薪酬给了这些高薪“前端”员工。一旦这些交易员被机器取代,他们以前获得的薪酬将直接计入公司利润。无疑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让许多投资银行节省大笔成本。

AI的威力还体现在高效低风险。据外媒报道,摩根大通利用AI开发了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软件,经测试,原先律师和贷款人员每年需要360000小时(41.6年)才能完成的工作,这款软件只需几秒就能完成。而且,不仅错误率大大降低,重要的是它还从不放假。

事实上,在中国,智能金融化趋势较之其他国家更为明显。2016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金额超过1500万亿元,平均离柜率84.3%,民生银行离柜率高达99.3%。工、农、建、交四大行,从2014年的减员1.7万余人到2016年的骤减5万余人。

与以往扫大街,发传单营销方式不同,目前中国信用卡市场排名前20家的银行(发卡量占市场95%以上)都依赖线上渠道获客,来自线上的申卡量近三年来呈数倍增长。

以抢占“最后一公里”为目标的社区银行,曾几何时被寄予厚望,如今冷冷清清、鲜有访客。从今年年初至8月中旬,北京52家社区银行关门谢客。随着智能科技时代来临,社区银行的存在显得有些鸡肋。

国内银行业也在快马加鞭布局AI。最近,招行、平安不约而同地喊出了转型金融科技的最强音。招行称,必须举“洪荒之力”,对标金融科技企业,加快向“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目标迈进。

“普惠金融的难点在于覆盖度和效率问题上。AI、大数据等颠覆性技术,最终还是要推动普惠的发展。”对此,融360CEO叶大清强调。

互金咖微信公众号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大鱼号平台、百度百家、企鹅号、360众媒平台、网易号、和讯名家等平台

女子“被刷脸”办卡,莫名背上贷款万余元

近日,广州互联网法院通报了一起因为“刷脸”引发的纠纷,一女子因“被刷脸”莫名背上万元贷款,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0年,广州某银行起诉称,2019年11月25日,王女士在某银行线下营业网点申请设立借记卡账户。按照该银行要求,王女士现场填写了开户签约申请表,随后在该银行营业厅的自助柜员机经人脸识别核验身份后,自助办理了借记卡账户业务,并开通了手机银行功能。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三庭法官甘尚钊:在2019年12月18日,王女士通过手机银行申请了一笔借款约一万多元,但是借钱之后就没有再还款了,银行基于这种情况就把借款人起诉到法院,法院经过审理发现借款人可能另有他人。

王女士辩称,她的身份证在2019年10月18日,也就是开卡和在线借款之前就已经被盗遗失,当时已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办理了挂失手续,所以不应该由她来承担还款责任。

对于王女士的陈述,银行方面坚持认为是王女士自行申办的借记卡,且在开卡过程中已通过自助柜员机的人脸识别进行了身份核验。正是在完成了身份比对后,王女士才能在线签订借款合同申请贷款。法院判女子无须担责银行应核验真实身份对于是不是王女士本人亲自办理,双方各执一词,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在诉讼过程中,王女士向法院申请当时办理业务原件进行笔迹鉴定以及调查办理业务预留手机的用户信息。经笔迹鉴定,涉案客户签名并非王女士本人签署,手机号码亦未曾登记在王女士名下。

最终,法院以银行未能举证证明是王女士本人“刷脸”申办借记卡并申请贷款为由,判决驳回银行的全部诉讼请求。法官表示,自助柜员机交易信息上有开卡人进行人脸识别时捕获的现场照片,虽然该现场照片与王女士的相似度超过五成,但在银行未能提供其他影像资料予以辅证的情况下,不能凭该照片认定开卡人是王女士本人。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三庭法官甘尚钊:依据诉讼法的规定,银行那边主要主张借款合同的成立,主张这个请求就要主张证明借款合同是成立的,但是没有证据证明卡是王女士开办,也没有证据证明是王女士签订了这份借款合同。

法官提醒,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银行为代表的广大金融机构在各核心业务环节,应综合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手机验证码、指纹等信息的身份识别系统,对交易方的真实身份进行交叉核验,通过人证比对,防止个人信息数据被他人冒用。

来源:央视新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