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前海贷款公司

本文目录

南方观察 | 大湾区首家金控公司为何落户前海?

9月18日,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招商金控”)在前海揭牌成立!

这也是自2020年9月,《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印发、金融控股公司进入持牌监管时代后,全国第三家、粤港澳大湾区首家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金融控股公司。

无独有偶,3个月前,全国首家“双牌照”境外银行——已有75年经营历史、在香港拥有43家零售分行的大新银行,也正式落户前海筹建深圳分行。而更早之前,瑞银前海则获批成为全国第二家、粤港澳大湾区首家外资独资基金销售公司。

最新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前海金融业即实现增加值106.81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18.1%。

为何越来越多具有创新和标志性意义的金融机构落子前海?《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发布一年来,前海金融产业聚集速度缘何步入“快车道”?

金融是前海支柱产业,多年来前海先行先试,为国家金融业改革开放创新探索新路径、新经验。12年过去,许多制度创新如今“开花结果”。

惠理集团中国业务副总裁、深圳公司负责人盛今对此深有感触。作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资产管理公司,惠理集团在大陆投资业务超过22年,并于2015年即在前海成立全资子公司惠理深圳,而吸引其来的正是前海率先推出的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合格境内投资企业(QDIE)试点。

“我们是较早同时获得QFLP和QDIE资格的外商(港资)独资企业,可为境外投资人提供境内私募股权基金产品服务以及为境内投资人提供境外私募股权基金产品服务。2018年至今,已成功发起设立3支QFLP和QDIE私募股权基金产品。”盛今说。

2020年4月入驻前海的韩亚股权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下称“韩亚投资”)也在此制度创新中获益。韩亚投资是韩国头部金融企业韩亚金融集团在中国境内的全业务对接平台,公司CFO姜浩认为,前海在跨境金融如QFLP和QDIE上的制度突破,在全国数个试点中是开放度和友好度较大的区域。

“去年我们做过一次增资扩股,一天之内就完成了资本金进入和清算,而且是通过银行完成,手续非常简便和迅速。”姜浩表示,QFLP政策开放了一些以前不能投的领域,借此东风,公司今年业务实现飞跃式发展,规模是去年的百倍。“前海对金融产业政策的敏感度和先进性,令人印象深刻”。

事实上,CEPA框架下金融业对港开放措施目前已在前海全面落地,形成了跨境双向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本外币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资产转让、跨境金融基础设施的“六个跨境”金融创新。

而《前海方案》发布一年来,前海又在全国率先实现多项“首批”。

比如,全国首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率先落地前海,前海8家银行机构参与首批试点,为前海试点更高水平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结算便利化奠定基础;全国首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率先落地,中集、创维等前海优质跨国公司成为首批试点企业。

与此同时,前海在先行探索人民币跨境使用,支持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建设离岸农产品现货交易市场。“过去中国每年进口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多用美元计价结算的现状,但今年4月29日,我们达成首批基于真实跨境贸易的大豆品种线上交易,就在中国人民银行及跨境清算公司的支持下,首次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实现大宗商品贸易货款的跨境支付和结算,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尝试。”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总经理董峰说。

此外,中国银行前海蛇口分行率先试点两项数字人民币个人跨境支付场景;港人数字人民币缴税在前海办理成功,并首次实现数字人民币在供应链领域的全流程应用。

就在最新出炉的“2021年度广东自贸试验区最佳制度创新案例”中,15个案例有6个均来自前海,其中就包括金融制度创新的大宗商品交易“前海仓单”模式、基于区块链的境外人士收入数字化核验平台等。

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最新一期排名中,香港再次跻身全球前三,成为亚太地区排名最高的城市。而结合“国家所需”和“香港所长”,前海在推动金融领域深港合作方面几乎不余遗力。

仅近两年,前海在延续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同时,将会计、税务等“商务服务业”门类新增纳入优惠目录;又在全国第一个突破港澳涉税专业人士跨境执业限制,改执业资格考试制为执业登记制,允许视同内地税务师担任股东发起设立税务师事务所。

《前海方案》发布之后,更是将《前海支持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作为“大前海”首批出台的扶持政策,涉深港金融合作条款占六成,且政策发布后仅两周即完成两批次资金报批,目前已累计为金融企业103个扶持项目发放扶持资金超1.05亿元。

“前海各项金融产业促进政策对港资金融机构非常有吸引力,不论是落户、租金补贴,还是针对公司业务经营、对外投资的各项奖励扶持,都实实在在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其支持力度之大和适用范围之广是少见的。”盛今说。

就在本月初,前海管理局又联合香港财库局发布支持前海风投创投发展“十八条”措施(下称“十八条”措施),再次掀起香港业界反响热烈。

“深港首次以联合公告形式在两地同步发布‘联合政策包’,是一次机制上的突破及创新。”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表示,香港是国际私募基金枢纽,有一大批私募基金聚集于此,“他们知道‘十八条’措施出台后,就马上向我们咨询如何去参与,而且尤其对如何通过香港平台、用好香港金融服务,在内地科技领域做更大投资,非常感兴趣”。

许正宇认为,从金融业角度,随着深港制度对接,前海对香港而言是个很大的发展机遇,可找到非常广阔的投资空间。下一步,两地还将推进前海QFLP与香港有限合伙基金(LPF)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支持香港LPF在前海开展跨境投资,深化与香港私募股权投资互联互通。

前海不仅支持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成为内地与香港金融业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

除了制度创新,前海也不断为产业拓展发展空间,扩大入驻企业高质量“朋友圈”。

《前海方案》发布后仅一个多月,前海借鉴伦敦金融城、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等经验做法,在桂湾和前湾片区正式启动建设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下称“金融城”),面向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港外资金融机构、数字金融机构等提供4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打造香港和国际金融机构拓展内地市场的“第一站”“首选地”。

“我们始终对前海保持高度关注,了解到前海正在高标准打造深港国际金融城,推动建立与国际规则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觉得非常有吸引力。”大新银行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王祖兴如是解释,该银行成为全国首家获批筹建的“双牌照”境外银行后,将深圳分行选址在金融城的原因。

姜浩也认为,金融城聚集了同业相关企业和机构,对行业上下游、同业企业不同产品交换非常有效,让各家业务发展更便利。

“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的聚集前海,带来了金融人才、金融资源和资本的聚集,金融合作与交流不断密切,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产业的创新速度和效率。”盛今说,“十八条”措施发布后,前海又将在金融城内打造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科创产业带动能力突出的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这将使前海金融产业规模集聚效应愈加显现。

“在前海成立后,我们将聚焦风险管理、财富管理、金融科技‘三个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缪建民说。而这也恰是前海近年来发力的特色金融领域。

其中,金融科技方面,微众银行、联易融、中证征信等10家前海企业已入选毕马威2021年中国金融科技双50强,占深圳超五成;财付通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前海金融企业获得专利授权286件,13家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绿色金融方面,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已成立并落户前海;华润融资租赁发布全国首家融资租赁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发行粤港澳大湾区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碳中和公司债。

未来,前海还将通过统筹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与南山、宝安等周边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形成“金融+科技”“金融+智造”“金融+海洋”辐射带。

【记者】张玮

【见习记者】童话

【作者】张玮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宝能系钜盛华债务逾期超375亿,昔日“野蛮人”的剑要断了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宝能系旗下深圳钜盛华披露了2021年财报,财报显示,2021年,深圳钜盛华实现营业收入743.90亿元,同比下降22.80%,净利润亏损115.23亿元,较去年降幅达到241.61%。

截至2021年末,公司的银行贷款、信托借款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债务逾期总计375.04亿元,涉及10家银行、12家信托公司、3家证券公司以及12家非银金融机构。

同时,公司披露了其他几项危险的财务指标。截至2021年末,公司有息债务余额822.91亿元,对外担保总额572.89亿元,因频繁融资及对外担保等涉诉金额高达550.02亿元,同期,公司货币资金仅61.19亿元。

此外,公司关联方及非关联方往来资金存较高风险。去年末,公司其他应收款规模896.90亿元,主要是关联方满足日常经营所需产生的临时拆借款,考虑到宝能集团流动性紧张,相关往来款未来或较难回款。

据悉,深圳钜盛华营收主要来自三大业务,分别为综合金融业务、综合现代物流业务、调味食品及其他业务,2021年,三部分业务营收分别下降了14.76%、70.76%和7%。

在其三大业务中,最受关注的综合金融业务,2021年营收为675.21亿元,占到深圳钜盛华总收入的90%以上,该业务主体为深圳钜盛华子公司前海人寿。

数据显示,前海人寿2021年的业绩出现了断崖式下滑,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9.85%。今年一季度,前海人寿仍然未能挽回下跌态势,公司保险业务收入109.5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8.53%,是国内74家寿险企业中保费收入下降最大、亏损最多的。

同时,前海人寿也同样面临债务偿付能力吃紧的风险。今年一季度末,前海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6.39%,环比上季度下降了12.77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10.17%,较上季度环比下降19.93个百分点,并且已经接近监管50%和100%的红线。目前,前海人寿已连续7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级。

前海人寿曾是宝能系的一把利剑。2015年,宝能系连续三次举牌万科,一度获得万科25.4%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此后不到一年内,宝能系又陆续拿下了8家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累计持股市值超700亿元,并在2016年11月买下格力电器4%的股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这样激烈的举牌行为,也让宝能系实控人姚振华被戴上了“野蛮人”的帽子。

那么是谁给了宝能系连续举牌的资金底气呢?就是前海人寿的“万能险”。

万能险是一种可以任意支付保险费、任意调整死亡保险金给付金额的人寿保险,有着收益高、期限短的特性,例如,彼时生命人寿的6款万能型保险型结算利率均超7.12%,富德生命理财F款财宝二号年金保险(万能型),结算利率则为7.99%。

高收益率吸引了大量保户,也令许多中小型保险公司一夜长成参天大树。2015年,前海人寿发布了20多款万能险产品,资产规模也从560.08亿元迅速跃升至1559.43亿元,举牌万科的资金就动用了多个万能险产品。

不过在2017年,宝能系的一系列举牌动作终于引起监管关注,保监会介入,这场险资对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收割”才收场。

如今,“万能险”与前海人寿的锋芒不再,除了造血能力和偿付能力双降外,宝能也正在失去对其的控制。首先是管理层的矛盾与动荡。7月11日,前海人寿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决议免沈成方的总经理职务和董事职务,并免去陈琳的监事职务。据后来中国银保监会披露的信息,被免职的两人对此次会议均不知情,也因此银保监会向公司下发了监管意见书,并对公司实控人姚振华进行了约谈。

值得一提的是,沈成方与陈琳都是在公司工作了10年的“元老”。有媒体报道称,这次免职是因为前海人寿业绩不好,公司股东层与管理层因此产生了矛盾。

未来,前海人寿何去何从正在被打上问号。财新消息称,为了还债,姚振华准备将其所持的前海人寿51%股权转让给国企科学城(广州),双方已签订框架协议,交易估值约230亿元。如今看来,曾经的利剑似乎已在崩断的边缘。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携手联易融落地全市首笔自贸区企业FT贷款

6月29日,浦发银行深圳分行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联易融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易融”)通过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发放贷款。据悉,联易融该笔FT账户贷款在2个工作日内即完成了贷款发放和账户资金划转,帮助其提高了支付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大大增加了企业在日常贸易和融资活动上的便利性。

联易融也成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首家获得FTE账户(区内机构自由贸易账户)融资的企业。作为中国领先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平台,联易融践行“科技构建供应链新生态”的使命,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供应链生态的应用,以线上化、场景化、数据化的方式提供创新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

浦发银行FT账户便利融资正在给联易融这样的自贸区企业带来更多实惠。随着与联易融开展的合作更加深入,浦发银行深圳分行正进一步优化FT业务流程,为自贸区企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融资体验,打造浦发银行FT业务增长引擎。

FT账户体系是国家探索外汇管理改革的先行先试账户,该创新账户独有本外币一体化集约功能,享受特色跨境汇兑和跨境资金汇划等管理政策,可为“走出去”、“走进来”的企业和机构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交易带来较大便利。浦发银行深圳分行则是在本地率先推出了本外币双向资金池、跨境贷款、FT账户FDI人民币跨境直投等创新业务的银行之一。

在国际贸易形势、经济环境相对严峻的背景下,浦发银行深圳分行主动担当,利用FT账户体系账户创新优势,为湾区内企业提供高效、安全、便利的跨境结算、跨境存贷款和跨境资金池等多样化产品选择,切实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履行金融机构社会职责。

后续,浦发银行深圳分行将不断提升自贸服务能级,以其上海总部连续9年的“自贸服务创新案例”为基础,背靠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引领湾区金融创新,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实现自贸先试、辐射湾区的融合发展。

稿件来源:深圳新闻网

记者:朱敏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