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贷款黑中介的那些“坑”
“无抵押、无担保,正规公司、当天放款”“内部有人、特殊渠道、低息贷款”“洗白征信、免费办理、无条件放款”……曾几何时,贷款黑中介的各种花式招揽广告不知不觉通过电话、广告、网上传播等方式,不断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
这些招揽广告利用人们希望利息低、急需贷款的心态,打着吸睛幌子,散布诱人的承诺,设置各种贷款骗局,精心准备了一个又一个“坑”,如果不注意辨别就很容易掉入“坑”中、上当受骗。贷款黑中介不仅扰乱了信贷秩序,阻碍了行业的正常发展,也增加了融资成本,侵害了借款人合法权益,亟待引起重视。
中介“坑”你没商量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审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六旬老人何某向银行贷款4.48万元,因听信招揽广告获得贷款后前后花费中介费11620元,法院依法判令何某自行全额返还贷款本金4.48万元及利息等费用。
2019年7月,何某接到中介公司的来电,得知支付一定比例的贷款中介费后可以帮忙办理银行贷款,并称贷款可走“绿色通道”,保证百分百成功贷款。因何某打麻将缺少资金,且年龄较大、风险意识不强,遂同意中介帮助其办理贷款手续。
之后,在中介的指示下,何某与某银行签订《个人在线消费贷款借款合同》,约定:贷款金额4.48万元,贷款用途为家用电器,贷款期限为一年,贷款利率为1.68%,按月付息到期利随本清。
贷款发放后,中介帮何某领取了银行卡,并刷卡消费9828元,告知何某该款项为银行一次性收取的利息。急着贷款打麻将的何某并未在意,并按双方约定的贷款金额4%的比例,通过微信另行支付1792元的贷款中介费。至此,何某贷款4.48万元,花费中介费达11620元,实得33180元。后何某未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诉至法院,要求何某支付全部贷款本息,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法院审理认为,某银行与何某签订的《个人在线消费贷款借款合同》系各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合同真实有效,予以确认。某银行按约向何某发放贷款,履行合同约定的付款义务。何某未按合同约定按期返还借款本息,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关于何某提出实得33180元的辩解,其一,因何某自愿将银行卡交由中介消费9828元和微信支付1792元,某银行对此并无过错;其二,根据合同相对性,何某与贷款中介之间形成的居间合同法律关系,与本案金融借款合同关系分属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故该贷款中介费不在本案审理范围之内,但何某可收集证据另行向中介主张。
据此,法院依法作出如上判决。判决后,何某后悔不迭,连称不该为了打麻将随意向银行贷款,更不应该听信中介忽悠,并表示将积极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中介退款。
贷款中介套路多
“贷款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些费用,比如保险费、代办费、办证费、招待费等等,所以有些贷款中介公司收取中介费也是合法的。”经办法官介绍,但贷款市场上不乏各种“黑中介”“非法中介”,他们往往套路满满,四处挖“坑”,不再满足于收取高昂的中介费,而是打着吸睛幌子诱骗借款人,游走于灰色地带,甚至有的贷款中介发展为严重危害社会的黑恶势力。
《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黑中介”的套路主要有四种。
银行内部有关系。“黑中介”往往宣称自己在金融机构内部有熟人,可以走“绿色通道”,向其缴纳一定的中介服务费即可轻松放贷。事实上,正规的金融机构,都有严格的贷款审核流程,并不是内部人员就能左右的,借款人不辨真假、信以为真,只会白白被骗高额的服务费。
可以洗白征信。“黑中介”谎称缴纳一定的费用后可以洗白征信,看似为一些不良征信的借款人开辟了另一扇“窗”,殊不知这只是黑中介编织的美丽谎言。事实上,个人征信污点除了在问题解决的5年后通过系统自动更新消除外,人力无法干预。用户发现征信有不良记录时,要积极处理,并保持良好的征信记录才是正确之道。
造假“包装”贷款。“黑中介”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将客户本身信用度进行所谓的包装和提升,以此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后从中赚取差价。客户最终拿到手只是部分款项,却欠了银行巨额贷款。即便少数人通过包装贷款成功,也改变不了骗贷的本质。一经查出,不仅会被列入银行黑名单、收回贷款,还有可能与贷款中介一起触犯刑法。
虚假承诺。有的承诺事先收取中介费、包装费,收钱之后直接拉黑跑路。有的“黑中介”承诺向正规银行贷款,实际是高息网贷,受害人付给中介手续费外,还要承担高额利息。事实上,正规的金融机构在放款前不会以各种名目收取费用。
保持警惕擦亮眼
“借款人法律意识淡薄,往往无法自行提供抵押物、担保人或者本身资信存在问题无法正常贷款,加之风险防范意识较差,且信用观念相对淡薄,容易轻信贷款中介许诺的空头支票。”经办法官告诉记者,近3年来,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平均每年有十余起案件当事人被“黑中介”以各种名义收取高额的中介费用,让当事人蒙受不小的经济损失。
“贷款中介‘套路’满满、鱼龙混杂,该行业因‘黑中介’乱象丛生、客户对行业价值的不理解、不信任而被广为诟病。”经办法官表示,为了让融资者少走弯路,解决申请难、获批难、用款难、还款难、再借难的问题,贷款中介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规模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同时清除贷款中介行业的害群之马也势在必行。
一方面,贷款中介行业应摒弃过去遗留的弊病,打造专业化、品牌化、正规化的贷款经纪服务机构,以品质服务意识和优质业务能力扭转贷款中介在大众心中的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要让贷款中介“靠谱”起来,既需要监管之手,更需要法律之剑。对贷款中介涉嫌违规的,应当坚持监管和法律规范并行,对涉嫌严重违法犯罪的,必须严厉打击、依法制裁,铲除不法贷款中介滋生的土壤。
同时,应加强普法宣传和拓宽司法救济渠道。引导借款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擦亮双眼保持警惕,远离贷款“黑中介”的那些“坑”,准确判断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到正规银行依法依规办理贷款手续,量力为出、理性借贷。一旦陷入“黑中介”贷款陷阱,保存好相关证据,通过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法院起诉等途径,运用法律武器挽回损失。(记者黄辉通讯员陶然)
来源:法治日报
自己跑了四五次银行办不下来贷款,为什么通过中介一次就成功了?
本期贷款问题:下午和客户一起走出银行的贷款中心,客户疑惑地问道:“之前我自己已经跑了四五家银行了,银行客户经理都是爱答不理的。可为什么你带着我一次就搞定了,是你和银行客户经理私下达成了什么协议?还是怎样?”
问题答复:不可否认,因为从业的原因,我和不少银行的客户经理比较熟稔,甚至有时把酒言欢。
可基本只是业务上的往来,他们需要客户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指标,而我这样的助贷从业者恰好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他们提供客源。
他们的业务指标得以完成,而我通过他们消化掉了客户需求,这是一种默契,一种不需要言明的合作共赢模式。
当然,从业这么多年,我确实遇到过某些银行客户经理开口要费用的。不过只要他开了这个口,我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将客户带到他们网点或支行。
我手机通讯录里其中某一家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人数就接近100人,何况哪家银行还没几个网点和支行?我干嘛非得带着客户去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
当然,这只是说明我们这样的资深贷款从业者根本不需要和银行客户经理达成什么劳什子私下协议,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干这行的,就得靠着专业吃饭。
如果是因为自己不专业无法快速响应和配合业务流程,或者我们有意去糊弄,再或者打着所谓包装的名头隐瞒客户瑕疵,在某家银行搞黄了一单,我们可能就在这家银行所有客户经理之中都臭名远扬了,这是很现实的事情。
所以我们需要专业,而专业就是我们恰饭的资本,只有依靠专业的服务才能获得口碑才能长期获得报酬。
而一般的贷款申请人不一样,他们大多不懂专业的贷款知识,更别说去了解每家银行的贷款办理流程和细节了。
有些贷款申请人甚至不知道去银行申请贷款需要携带什么资料,和银行客户经理聊了半天可能也说不明白贷款用途,更不清楚银行客户经理让他回去准备银行流水到底是个啥。
跑了三四次了,终于把资料准备得差不多了吧,结果才发现不符合这家银行贷款产品的基本要求,银行客户经理也只是随意的告诉借贷人不能做,但具体原因说了,可能贷款申请人也没弄明白,依旧一家一家银行去盲目尝试。
这种情形,贷款申请人怎么可能一次就能成功从银行申请到贷款?
专业的助贷从业者是怎么帮客户申请贷款的呢?
如果你是贷款申请人,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可能只要十来分钟就把你的贷款资质摸清楚了,甚至大致上已经匹配了2~3套方案。
按照你对贷款利息、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要求,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贷款方案。
等你按照要求把贷款所需要的材料都准备好了,我们会直接联系银行客户经理说明一下你的情况并确认一个相对宽松的时间,再和你约定好。
然后我们带着你去银行走一遍我再熟悉不过的贷款申请流程,每个环节我们都提前告知你注意事项,以及要规避的问题;你听不懂的看不懂的,我们给你解释;不需要你出面补充提交资料时,我们直接帮你代办了。
你说这样办贷款,能不快嘛?
本文如果对你有用,记得点赞支持一下。
“他很急,很好骗”:三人谎称“贷款包过”骗取“包装费”被起诉
新民晚报讯(记者袁玮通讯员陈岚)“他很急,很好骗。”薛先生在焦急等待贷款审批的时候,并不知道承诺为他搞定贷款的中介正在幸灾乐祸地骂他蠢。虹口区检察院最近受理了一起贷款中介假扮银行工作人员骗取客户贷款材料“包装费”的案子。
图片来源:东方IC
去年12月,70多岁的薛先生急需贷款20万元。额度虽不高,但由于年事已高,他的贷款审批并不顺利。正当他焦头烂额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自称贷款中介小卢的电话。在小卢口中,薛先生发愁的贷款问题根本不算什么,她热心地为薛先生介绍了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张经理。沟通中,张经理表示只需付一笔费用作“包装”,15天就可以申请到贷款。根据他的说法,所谓的“包装”,就是为资质不达标客户制作一份满足贷款要求的“材料包”,包括但不限于各类资产证明、经营流水等。薛先生今年1月5日向两人支付了6000元“包装费”。但他最终也没有等到银行贷款。薛先生多次联系小卢、张经理,都被以种种理由搪塞,最后被两人拉黑。
事实上,张某、卢某两人是同一家贷款中介公司的员工,平时在完成公司任务的同时,也会私下绕过公司接一些“飞单”。通常由一人在公司客户通讯录里寻找急需贷款的客户,另一人则伪装成银行内部工作人员骗取对方信任。但薛先生这种资质的客户,他们并不清楚有何种渠道可以为他申请到贷款,联系薛先生纯粹是为了骗一些“包装费”。“当时觉得他贷款急用,很好骗。6000元金额也不大,即使他去报案了,警察也不会管这个事情。”
经调查,这并不是张某唯一一次乔装银行“张经理”实施诈骗。今年3月,他用同样的手法与何某结伙,骗取急需贷款的余先生11500元“包装费”。
到案后,卢某、何某两人如实供述了全部犯罪事实,赔偿被害人全部损失并取得被害人谅解;张某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
日前,虹口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3人提起公诉。虹口法院审理后,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以诈骗罪判处何某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3000元;以诈骗罪判处卢某拘役4个月,缓刑4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