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一时的外企,现在还能进吗?
这十年间外企的风头完全被互联网企业抢走。
不少职场人感到工作焦虑,要么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工作,越做越迷茫;要么一眼看不到未来的工作,越做越丧气。
中国区业务下滑,预算收紧,外包裁员,外企这些年似乎在大家眼里就是这点儿事。
外企相当于富二代、富三代,而国内企业是信奉莫欺少年穷的小屌丝。你说哪个更能豁的出去,后者心里想的跟项羽一样:彼可取而代之。
那现在,去外企还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1
外企也曾经风光无限
1985年,上海的联谊大厦竣工,这算得上是开启外企时代的标志性建筑。
90时代外企的求职热潮真正开始了,这是外企上升发展的时代。
当时毕业的70后不少抛弃铁饭碗前去外企谋求一份职位,虽然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造成了不小波动,但在1999年的北京,一个外企的普通工程师职位平均也有50个本科以上的人来求职。
那还是个本科学历没有膨胀的年代。
2003中国正式加入WTO,世界500强外企纷纷入驻中国市场。当时外企开出动则上万的薪水,远超市场水平,自然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
有个某世界500强的员工当时致富的案例:
上海人民平均工资在1000元左右月薪的时候,500强外企工程师拿着2-3万的薪资。当时上海有一个买房退税的政策,外企薪水高,每个月可以退几千块的税,完全可以作为贷款月供。
于是很多外企人就这样进入买房大军,顺利完成了早期的原始积累。
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外企继续保持一路高歌猛进,风光无限。
洋气的工作环境和价值观,宽松平等的企业文化,Ni的上司,灵活的工作时间,高大上的写字楼。
对于很多求职人来说,无论是薪资还是体面,当时的外企是很多毕业生趋之若鹜。
2
外企衰落的幕后黑手是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美国雷曼兄弟提交破产申请开始,最先影响的是金融投资行业,很快其他各行各业的外企都深受影响。
大洋彼岸的中国区,70后和80后应该对2008年外企裁员潮记忆犹新,大规模的降薪和裁员,中国区冻结招聘。
那场风暴无疑是给国内职场人终身服务外企的愿望浇了一盆冷水,原来外企也是靠不住的。
不过当年的70后和80后正值壮年,虽然被外企这么打击了一次信心,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恢复,找一份外企工作还是很多人的首选。
但是不可否认,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外企在中国市场竞争力的分水岭。
从2010年开始,国内公司开始一路高歌猛进,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线上数字化打开新世界。
外企有点像家族没落的贵公子,一开始看不起国内的穷小子民企,也没有想到中国市场在这几年发展的如此迅猛。
从2018年开始,很多国外巨头在中国走不动了。
通讯业的LG手机、零售业的家乐福、快消业的马莎百货、软件业的甲骨文、电商业的亚马逊等等,这些曾经在中国风光一时的外企在中国衰的衰、败的败、卖的卖、撤的撤。
那到底谁是导致外企衰落的幕后黑手呢?回顾这十年,大约有这几个因素。
●对中国市场定位分析没有足够本土化
●人民币的升值带来的企业成本增加
●高房价
前2者的因素可以说是公司层面的因素,但第3个房价对于职场人来说,就一个字-34。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这样的高赞评论,“中国楼市:我不杀外企,外企因我而死。”
老外的租房思维是不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买房,而国内民企理解。
2011年,阿里巴巴推出了“ih”计划,为员工提供30亿元无息置业贷款。
同年,腾讯推出免息贷款福利:北上广的员工最高可申请30万元的免息借款。
2018年,格力的董明珠放出豪言:要让格力员工每人都有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如果没有暴涨的房价,可能相比996的民企,很多人会选择工作生活相对平衡的外企。
而外企依靠国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自己完善的运作流程,完善的品牌管理、运作模式,在中国的公司虽然会依照本土化进行一定的改革,但是其背后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这就导致中国的员工在进入外企的时候,就是一个被安排好的螺丝钉,在外企工作更多的是需要你超强的执行能力,而非创造能力。
老外西方思维和缓慢的决策方法让很多外企在中国水土不服,再加上高端人才流向民企996,外企在国内越来越弱势也不会觉得奇怪了。
花无百日红,往日的外企越风光无限,越凸显现在外企没落。
3
如今的外企还有什么优势?
就算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外企依旧有自己的洋气吸引着不少人。首先就是外企的福利,这种门面功夫外企肯定是要独占人前。
外企入职就有12-15天年假,还另附带薪病假。五险一金按照工资基数全额购买(这一点秒杀各类民企大厂),还有额外的补充公积金。
这些还不够,外企为员工和子女买上商业保险,让你安心为公司服务。
每年组织一次员工旅游,美名增进团队交流,国内5A景区是最低级别,亚洲游也就让老板们眨眨眼而已。
逢年过节,工会送上各种消费卡;平时发包、发米、发鞋,反正各种发小物品,让你深深感受到公司的关怀。
劳动法怎么规定,外企就怎么操作。
虽然外企的薪酬优势不在,涨薪又慢。同样的IT岗位十年前年薪20万,现在也就30万左右。这和国内同级别的互联网大厂没得比,以后差距可能会大。
加薪幅度即使表现再好也不会超过10%,大部分在5%左右,但是每年都会调薪。
即使被外企打造成一颗专属的螺丝钉,但955的工作方式,每天8小时下班,加班有劳动法规定的1.5倍工资,让人很乐意进入这个舒适区。
所以在外企呆过的人除了考公务员外,不会愿意去民企,只能在外企中跳来跳去。(外企人真的跳入民企也很难适应)。
虽然外企的发展整体放缓,但不意味着外企已经凉凉。
通用的职场技能在外企可以得到很系统的培训,这种技能是一种可迁移能力。尤其在职场,前3年是黄金期,很多个人习惯、工作方法、眼界见识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很多外企被誉为业界的“黄埔军校”,在这所大学,你不仅可以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
不得不承认,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外企是一所很好的大学。
而对于中年人来说,外企就像温水煮青蛙。若不能上位就坐等被裁实现PB,毕竟大部分外企裁员补偿也是守规矩的。
外企工作,就像做一场美妙的梦,希望各位梦醒时分都是快乐的。
喜欢,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J姐姐的花样生活”,更多价值等着你
1-7月重点外资企业获贷款828.5亿元
来源:重庆日报网
原标题:
重庆切实帮助重点外资企业化解融资难题
1-7月重点外资企业获贷款828.5亿元
重庆日报讯(记者白麟)9月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今年1-7月,全市银行机构向394户重点外资企业发放贷款828.5亿元,切实帮助重点外资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化解融资难题。
今年以来,我市把金融支持外资企业作为“三送一访”服务外资市场主体民生实事的载体狠抓落实,着力为外资企业排忧解难。市商务委、重庆银保监局先后联合举办了两期全市外资企业“银企对接”活动,组织20余家银行金融机构与100多家外资企业现场对接,促进信贷供给与需求的有效精准对接,针对外资企业融资难和汇兑风险防控等问题,分别提出了解决方案。
同时,我市有关部门还收集20家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特色产品和结汇便利产品,为外资企业搭建线上对接渠道,并通过座谈会、现场走访、电话函询等多种方式摸底调查,分析外资企业融资需求,协调解决好突出问题,形成诉求清单,及时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享信息,共助企业化解问题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利用政策性优惠利率产品业务,助力龙头外资笔电企业英业达、纬创资通等便利开展外贸进出口业务,支持外资重点企业万国半导体公司加快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目前,我市已出台《关于做好外资企业金融支持服务工作的通知》等多个金融支持政策,并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确保外资企业同等适用1.5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支持,进出口银行5700亿元新增贷款规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外资企业通过外商投资“行政服务管家”将国务院和我市支持外资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传达到每一家在渝外资企业,帮企业扫清政策盲区。
本文来自【重庆日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
抗美援朝后外企在华工厂怎么办?虽有政策帮助,但多数仍倒闭回国
从朝韩两国的冲突爆发,而引发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始,被迫卷入战争中的新中国和美国就在战争中逐渐走向了对立面,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仅在正面战场上派兵和我志愿军作战,在另一个贸易战场上,他们也开始实行经济绞杀,企图通过禁运等手段,将新中国刚刚复苏的工商业扼杀在摇篮中。
当然因为战争影响的并非是新中国刚刚起步的工商业,还有一大批在华的外国工厂,那么这些外国工厂在这场战争中的命运如何呢?
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战士
外企们在中国从鸦片战争英国人打开通商口岸,签订不平等条约开始,在此后的近100年时间里外国人除了在这里掠夺大量的农业和工业原料之外,为了垄断这里的市场,他们纷纷在各个大型和沿海城市建立了大量的工厂。工厂建立的直接结果是,涉及到当时人民生活相关的产业几乎被这些列强垄断,石油钢铁、煤炭等能源产业有95%和75%被垄断,在轻工业上食品、轻纺也有50%和60%是外企承包,可以说当时国民经济命脉实际上是掌握在列强手里。这就形成了旧时代人使用的“洋钉、洋火柴、洋油”的局面。
30年代的繁华的上海南京路有很多外企
虽然在抗日战争结束后,随着轴心国的战败,德国和日本的大量企业被迫撤离关内,其中后者在抗战中比重最大,广大沦陷区均日本企业所垄断占当时外企企业的70%以上。德日的战败并非让这些外企撤走,后来者美英则成为德日的继任者,到了49年就算是国军败退颓势不可避免,在中国的外企仍然但到了1000余家,雇工12万人。
当年位于沈阳的兵工厂就是日本外企工厂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于外企的政策是“废除特权和政策扶持”
新中国对坚决取缔那些旧社会对于外企工厂们承诺的所谓特权,并由海关部门对这些外企工厂进行监督和管制。同时又是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关怀和保证这些外企工厂的正常生产,在政策上也是有相应扶持,非但如此,我们还出台系列政策,主动和其他国家合作引进外企和贸易往来,到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我国对外贸易额甚至已经超过了1937年全面抗战之前巅峰值。
苏州河百老汇大厦当年日资恒产株社总部
但这种“新”外企们繁荣的局面没有经历多久,战争就爆发了……
抗美援朝时期的外企工厂抗美援朝开始之前的,美国对于新中国的经济政策是:在必不可少的安全体制下,允许恢复新中国与日本和西方世界的正常贸易关系。这条政策说白了就是说武器不可以卖,其他的双方都可以保持贸易,甚至在对华贸易的宽松程度上要超过苏联和东欧,甚至还包括一些在交通运输上的铁轨、通讯设备如电话、电线和无线发报机等,而这些设备都可以由美国在华的加工厂进行生产和销售。
看给援朝时期的美国
不过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美国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在出兵朝鲜的同时,美国政府立马调整政策,决定扩大对华产品的限制范围,将新中国和东欧各国划归同一档,增加对新中国出口1A和1B产品的限制,到了1950年12月以后美国又开始搞对华贸易许可证制度,以前通过香港和澳门只作为中转站进出关内的物资无论是否是战略物资都要实行许制度。到了1951年美国不仅自己禁运也拉拢西方盟国一起加入进来,英、法等国公布对华禁运货单。其中除武器、弹药外,还有金属、矿物及其制品、橡胶及橡胶产品、化学品、化学和石油工业器材设备等。
49年的美国在华公司——美商电力公司
这个禁运不仅影响我国民日常生产,还直接导致大批在华的外企工厂也很难维持下去。
禁运让很多依赖国外商品和原材料供给的外企工厂举步维艰,纷纷歇业,1951年7月以后美国在华的大批企业宣告无限期停工,如远东洋行、吉利洋行等大型进口百货公司纷纷倒闭,以机器加工制造闻名的万国商业机械公司也因为原材料问题被迫关门裁员。
英国在上海的企业从49年的90家,缩减成51年的60家(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且随着英国也加入禁运,在华的英国企业也是进退两难,一方面英国政府对中国的管制和禁运,不仅让物资无法进口,就算生产出来的东西想要出口去其他地方也难,面对着当时留在新中国的英国企业,虽然中国各级政府曾采取贷款、提供原料和提供担保等措施来尽可能的帮助大门,当仍有很多企业还是因为经营问题而破产。据不完全统计,从禁运以来,英国在华工厂企业直接减少56%,人工缩减86%,资产从7亿元减少到3亿元,美国53年后在华的企业仅仅只有53家,员工不足1500人。
战争前后的外企,源于学者池萍萍统计
面对着在华外企的艰难局面,我政府一方面对在华的外企们想要离开的进行接管,如50年的时候对于涉及到军政的美商电力公司、电话公司实行军管,英国的中国肥皂公司和如颐中烟草公司也转让给我政府,抵债离开中国。另一方面,针对坚持在华的企业,我政府对其进行政策扶持,如减税、提供贷款和原材料来维持其生产,确保其生存。
雨田君说抗美援朝之后,外国在华企业面临着一方面想继续留在广大的新中国市场,赚取利益,但另一方面却因为其本国的压力和禁运又不得已退出和低头,很多在华企业虽然不甘,但却因为禁运导致缺乏原材料和进出口(茶叶加工)等问题不得已纷纷关闭在华工厂返回自己的国家。
除了在华外企之外,禁运也给我新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使我国基本上断绝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而那些被我接手的企业基本上成为国有企业。当然因为没有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让我们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是自给自足,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