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益丰安全正规:如何做好个人小额投资
个人小额投资理财是目前很多投资者的投资理财方式,但是选择做什么样的投资呢?是投资做生意,还是投资购买理财产品呢?
1.小额投资理财:投资商业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李小姐是公司的中层,目前已经自己购房购车,手里还有一定的闲散资金。她这些钱都是自己这几年攒过来的,除了收入较高外,李小姐也是一个对生活颇有规划的人,特别是对理财问题非常敏感。房价低的时候,她就瞄准贷款购了房,在大家在为房子操心的时候,她已经开始驾驶自己的爱车上班了。具备一切超前思想的李小姐,最近开始关注投资商业了。她们公司新搬到一家写字楼,这是城市的最新商圈,由于只是商圈,居住的人非常少,这几十栋办公楼里的上班族吃饭就成了问题。中午餐很少人能吃的很如意的,而且写字楼集中的地方,又没有特别合适的餐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李小姐开始对自己写字楼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很快,她发现她们公司楼下有一间商铺要转让。于是她就把自己的20万存款用来投资那个商铺,租给别人开了餐馆,生意非常红火,她的租金也连年提高。个人小额投资理财就是要抓住时机,把握机会。2、小额投资理财:选择理财产品手里有5万块钱,什么都不敢动。因为担心自己家里会出个什么事,到时候这个钱还要派上用场。但有一天这个钱数突破20万的时候,你就会开始有想法了。这20万,如果单独放在那的话,根据现在的行情,贬值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不如到银行选择一些理财产品,让钱生钱。
信贷新手技能快速提升
对于新入行的银行信贷客户经理,最好是能够有一个老手指点。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关键时的一句点拨,能够让新手少走许多弯路。但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么就自己多学习吧。
一、信贷新手学习建议
1.学习信贷管理政策与基本制度。银行的各项信贷制度,如监管层发布的“三法一指引”(包括《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贷款通则》,《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等,是商业银行经营信贷业务的基本准则,熟练掌握,能够尽量避免违规,提高业务水平,此外,还要多学习各银行制定的有关信贷业务流程、授信审批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
多看业务档案,尤其是风险项目业务档案,看时假设是自己操作这样的项目,自己如何去发现风险,如何去判断,可以进步更快。
2.多看银行信贷业务培训教材,熟悉流程,掌握要领。如果能搜集到更多其他银行的培训教材就更好,比如建设银行的岗位资格培训教材《对公信贷业务客户经理篇》,农业银行的《法人客户信贷审查手册》(全面、可操作性强),工商银行的《公司信贷客户风险分析实用手册》(分析深入),《信贷管理手册》(系统全面)以及中国银行的《财务报表分析》(从银行角度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公司金融授信产品指引》(详细易懂),《固定资产项目评估》(有很多内容也适用流动资金贷款项目)等。
此外可以多看各家银行的风险案例书,比如中国银行的《信用审查案例分析》(资料详实、全面)、招商银行的《风险案例汇编》(对造成风险的企业原因、银行原因均有分析)、江苏银行北京分行的《授信风险管理案例集》(关键细节描述较好)等,多看失败的案例,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可以快速成长。
3.阅读公开发行的信贷书籍。《信贷分析与公司贷款》,是由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发起,作者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咨询专家韦文(JWv),提炼和总结了众多国际银行在信贷分析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普遍适用经验,不少银行编写的培训教材或多或少都有这本书的影子,对于手头缺乏银行信贷培训教材的信贷新手,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缺憾。此外,还有刘元庆的《信贷的逻辑与常识》,何华平的《一本书看透信贷》。崔宏的《财务报表阅读与信贷分析实务》,从信贷角度进行财务分析;黄武的《小额贷款评估技术与风险控制》,对小微企业信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顾剑的《行业风险与信贷案例》,行业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此外,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的《学会洞察行业》,对信贷的行业分析有参考作用。
4.尽量提高自己的财务分析、审计水平。如果缺乏财务理论基础,在信贷的这条路上走起来会很难。具体看书可以先从基本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学教材看起,如荆新的《财务管理学》,秦荣生的《审计学》,有一定的财务理论基础之后,可以看一些比如《注册会计师审计经典案例教程》,以及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的《审计》等。
5.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包括《民法典》《公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企业破产法》等与银行业务相关的法律,在这方面可以看傅金波的《民法典时代商业银行贷款合规管理指南》。
二、信贷分析思路
从个人心得来讲,我认为信贷业务主要分为尽职调查和企业分析两部分:1.尽职调查包括:①现场调查;②网络调查;③高管调查(主要是企业主访谈);④财务调查。2.企业分析包括:①基本情况分析,包括资信与治理、股东与团队;②资金分析,包括资金来源分析、资金使用分析(财务分析)、资金需求分析、资金偿还分析;③生产分析,包括宏观与行业分析、经营管理分析、产品分析;④担保分析。
企业如果没有调查分析清楚,存在风险隐患,再好的业务产品都有可能出问题,如某行以存单质押为某企业开立远期议付信用证(金额3000多万),属于低风险业务;准入时该行重点审核客户提供的提单和贸易背景,未对客户的经营情况、股东情况等进行深入了解;后来公安机关因企业涉嫌非法经营,冻结了企业在银行的存单质押账户,致使到期存单无法办理结清手续,客户无法提供资金用于信用证项下付款,造成垫款形成不良;此后该银行动用了各种渠道,历经两年万般艰辛才得以解封存单,归还垫款,但仍形成了一定的利息损失。
尽职调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难度一点也不低于企业风险分析,而且更关键。
三、信贷业务的三个重要风险来源
1.假报表
假报表可以说是金融界的顽症,就像牛皮癣一样总也去不掉,而且还有越演越烈之势,从上市公司到中小微企业均有这种情况存在,虚假报表严重影响对企业风险的判断,将可能造成:低估资产负债率、掩盖亏损、高估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等诸多后果(具体请阅读“风控技术”公众号文章“蓝科造假令5银行损失过亿,52家公司上市中止,----”)。
有的银行对财务状况的尽职调查,只要求对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等重要科目,占比较大的科目,同比(环比)变动幅度较大的科目,异常变化的科目等进行核查。但即使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等重要科目符合要求,如果其他科目造假,虚假报表也同样会严重扭曲对风险的判断,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企业销售收入1亿(经过核实确实开票收入有1亿),银行借款1500万,净利润500万,表面上看这个企业经营状况还不错,再贷1000万,也不要紧;可是如果这个企业民间融资借了4000万,每年光利息就有1200万,把隐形债务还原进财务报表(放回其他应付款科目)的话,那么盈利500万马上就变成亏损700万,资产负债率马上可能就上升到90%;而且更危险的,是银行的新增1000万进入这个企业,有可能是去充当“接盘侠”的,银行贷款进去,高利贷者退出,然后也许银行新增贷款进去没多久,老板就“跑路”了。此外还有其他各种复杂的造假手法(具体请阅读“风控技术”公众号文章“假公章,假凭证,假报表,---,审计师都头痛的融资假账是怎样炼成的”),所以即使重要科目、占比较大的科目没有问题(高明的造假者也不会让科目同比、环比变动幅度较大或异常变化),也不能保证不是假报表,不出问题。相关真实案例还可阅读“怎样看出财务报表中的「隐藏性负债(hiiii)」?-知乎”。
如果企业经营与风险状况没有调查清楚,就与企业合作、放款,那么如果合作的企业是好企业就可能不出风险,合作的企业是经营不善的企业,贷款就可能出现问题。
2、银行过度授信
过度授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知已过度授信,被假报表所欺骗,认为企业真有足以匹配借款额度的销售收入,就如上文所提到的表面盈利实际亏损,有巨额民间融资的企业;还有的企业虽然没有亏损与民间融资,但也情况一般,过度授信后多余资金进入其他领域,埋下风险隐患。还有一种是明知过度授信也继续支持,如某大型国有钢铁集团,因为规模、技术、产品等方面属于国内行业龙头,是当地支柱型企业和利税大户,不少银行因为企业股东背景、规模贡献等指标对该国有企业盲目迷信,在营业收入144亿,短期借款133亿(不包括长期借款、应付票据)情况下,第二年短期借款继续增加二十多亿,最终该企业在第四年破产重整,债权行损失惨重。
3、企业乱投资
有些企业初期发展比较顺利,初具规模后,企业老板忘乎所以,不顾自身财力物力限制,开始“大跃进”式的跨越,盲目上项目。由于很多企业老板是技术或营销出身,很少是从财务做起来的(全国工商联曾在国内21个城市进行过一次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有70%左右的民营企业家看不懂财务报表),财务上缺乏统筹规划的能力,处理不好已有企业与新项目在资金以及其他各种资源上的分配关系(甚至由于人才的缺乏,使原有企业与新项目在管理上出现混乱),导致原有企业缺乏流动资金,新项目又产生不了效益没有现金流,资金链断裂从而倒闭。
企业乱投资表现在:有的围绕主业盲目扩张,不顾自身实力,乱投资乱融资,摊子铺得太大,多个项目同时建设,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依靠举债建设,资金链断裂崩盘,如当年的湖南太子奶集团,如果其创始人不盲目扩张、盲目融资,今天的中国头号奶饮企业就是“太子奶”,也许就没有“娃XX”这个品牌了;有的围绕副业盲目扩张,企业老板一心难以二用,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结果导致初步扩张的副业还没产生效益,而主业又被拖垮;最危险的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投资,因为原有主业利润低,看见别的行业盈利较高,经不起诱惑进入一个陌生领域,自身又缺乏相应的经验、技术、资金、市场等相关资源,最终“败走滑铁卢”。
董希淼:网络小贷存量机构如何合规发展?
中新经纬10月19日电(王蕾)银保监会日前重申全面叫停新设网络小额贷款从业机构,表示将继续完善有关监管制度,推动网络小额贷款行业规范经营。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表示,《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征求意见已经两年,监管层表态说明在《办法》正式出台之前,对小贷公司从事网络小贷业务仍然维持强监管、严监管的态势。
网络小贷已被收紧
2016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各地网络小贷业务更是开始提速发展。董希淼表示,根据规定,小贷公司原则上有经营区域限制。但当时中国部分小贷公司借助网络小贷业务,一方面突破经营区域限制,通过跨省经营,迅速将业务拓展至全国;一方面以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入资金,突破融资杠杆约束,急剧放大杠杆倍数。“特别是一些互联网公司,通过小贷公司发放网络小贷,大肆进入信贷领域,金融风险也大大集聚。”
“最为重要的是,当时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在展业区域、注册资本、融资杠杆、控股股东等多条件,规范业务经营规则,提出许可证制度。”董希淼介绍,“并要求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50亿元,且均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明确存量业务整改的3年过渡期。”自此后,仅有广东深圳、江西抚州等少数地区批设了少数小贷公司从事网络小贷业务。
行业发展遭遇分化
在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曾经辉煌一时的小贷公司行业规模快速萎缩,从2015年的近9000家,到2022年二季度末降了近1/3。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150家。贷款余额9258亿元,上半年减少165亿元。
董希淼认为,小贷行业正在洗牌和分化。不同于监管下更多小型机构被清理出局,对于头部机构而言,一方面加速整合、注销旗下资质,申请新的金融牌照;另一方面将主要经营互联网小额贷款的企业注册资金增值50亿元门槛,为全国范围内跨区域经营做准备。
董希淼分析,还有头部机构获得其他相关牌照,因此进行了业务整合。如,蚂蚁集团旗下两张小额贷款公司资质,注册资本金120亿元的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经营借呗产品的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其2021年获得了消费金融公司牌照,注册资本金80亿元。因此,花呗、借呗业务均可转入其消金公司牌照下。2020年4月,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也在上海成立。
表: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小额贷款公司(不完全统计)(亿元)
“预计《办法》正式出台后,或将出现少数几家小贷公司跨省经营网络小贷业务;除此之外,其他网络小贷业务将回归本地,回归本源,重在支持当地小微企业与‘三农’经济发展。”董希淼说。
仍须强化合规经营
董希淼表示,网络小贷从业机构须进一步强化合规经营,控制好业务风险和融资杠杆率,将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更好服务长尾市场和长尾客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小贷公司的出资比例应不得低于30%,以此约束小贷公司通过联合贷款过快扩张。”董希淼说。
这是2021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明确的三项定量指标之一。此外,还有集中度指标,要求商业银行与单一合作方发放的本行贷款余额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5%;限额指标,即商业银行与全部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的互联网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全部贷款余额的50%。
“从2008年5月原银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至今,小贷行业发展已历经14年。未来,或许更多数机构回归初心,即《意见》提出的坚持‘小额、分散’原则,面向广大农户和微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信贷服务,着力扩大服务覆盖面,在多层次信贷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助力金融普惠。”董希淼说。(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孙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