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字画贷款

本文目录

名家书画“李鬼“横行,谁是乱象幕后推手?

警方在展示查扣的仿冒黄永玉绘画作品(2017年1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白阳摄

新华社贵阳1月18日电题:名家书画“李鬼“横行,谁是乱象幕后推手?——贵州警方破获一系列特大制贩假冒名家书画作品案

新华社记者白阳

一件经过全套鉴定流程的名家艺术品,可能只是一个精心营造的骗局。近日,贵州省遵义市公安机关在公安部指挥下,历经半年多时间,成功破获一特大制贩假冒范曾、启功、齐白石等名家书画作品案,摧毁3个犯罪网络,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扣押字画1165幅,查扣涉案资金2600余万元。

仿冒的名家作品是如何在层层把关之下摇身变为“真迹”的?书画交易市场究竟有何行业“潜规则”?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一封举报信引出千万元“案中案”

2017年初,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称,市场上出现大量仿冒范曾等当代书画名家的作品并流入拍卖市场。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部署贵州遵义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侦查工作。一个以张某为首的制贩假冒范曾美术作品的犯罪团伙由此浮出水面。

专案组随即赴北京、天津开展查证工作,并于6月初将张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到案,并从张某处当场扣押了上百幅假冒的范曾绘画、书法作品等。专案组顺线追踪,一个以郑某某为核心的制贩假冒名家书法犯罪网络随后进入办案民警视线。

经查,擅长模仿绘画的张某和擅长模仿书法的郑某某经由中间商姜某光形成一个利益链。自2003年以来,郑某某以300元一幅至1万元一平尺不等的价格将其制作的名家书法作品出售给姜某光,并以100元至2万元一幅的价格为姜某光提供的假范曾画作题款。

专案组又顺线发现了汪某等人制贩假冒系列名家字画的新线索。经查证,汪某仅2004年以来,就伪造名家字画300余幅,其中伪造徐悲鸿、齐白石等11位名家的87幅作品,经中间人送拍后,成交额超过6000万元。

三环节运作“洗白”伪字画

记者调查发现,造假者逼真的技术、不规范的鉴定方式和拍卖环节的审查漏洞,共同造成了书画交易市场“李鬼”横行的乱象。

在生产环节,一些伪作水平较高,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张某表示,自己15岁开始模仿范曾字画,针对范曾不同时期的画风做了专门练习。郑某某甚至颇为自得地声称,他模仿启功的书法作品,曾被评价为“比原作更像原作”。

书画鉴定是伪作“洗白”的关键一环。触目惊心的是,一些专业鉴定人士主动参与造假,让伪作更加真假莫辨。

嫌疑人徐某曾在2008年至2013年期间担任范曾字画的唯一鉴定人。认识郑某某后,他不但向其介绍了购买假冒范曾书法的客户李某某,还曾为李某某提供的20余幅假冒范曾书法作品开具收藏证书。搜查证物显示,徐某开具的证书上时间落款均为2013年以前。

民警介绍,一些制贩假人员骗取不具备鉴定能力的书画家亲属或其他知名人士为伪作题跋、与伪作合影,一定程度上也为假字画的流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外,作为艺术品交易的最后出口,一些拍卖公司在对征集来的作品进行真伪筛查的程序中流于形式,为伪作流入市场打开了缺口。

“拍卖公司业务员身上担负着每季几千万征集拍品的任务,并且与工资奖金挂钩,不管卖的是真货假货,佣金也不会少。”汪某说。

曾在北京某拍卖公司工作的嫌疑人周某交代,2012年以来,他利用职务之便帮助汪某将10幅假冒字画送拍,成交价共计225万元,其中,汪某分得102万元,他自己则分得68万元。

革除“潜规则”须改变“九龙治水”监管格局

日益猖獗的假冒字画犯罪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书画市场秩序,冲击了书画作品的交易及升值空间,甚至案件中发现了用假冒书画作品抵押贷款的情况,给金融领域带来风险。

但是,相比高额回报,法律的制裁却显不足。张某在2002年就因假冒字画被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但他并未收手:“我自己署名的画卖到3万元一平尺就很不错了,署名范曾,拍卖会上能叫到120万元一平尺。”

法律的漏洞也让部分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根据拍卖法,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担保责任。因此,即便买家发现买到假字画,也面临维权难。

在艺术品拍卖监管方面,文化、版权、工商等相关执法部门往往只履行登记备案义务,对拍卖公司是否如实备案及其他违规违法行为并没有构成有效监管;而高仿真复印、电脑扫描刻章等制假手段也对相关部门的鉴定查处带来不小的挑战。

遵义市公安局局长刘晓渝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的法律法规、政策的监管力度,对从业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更要让社会认识到,假冒书画不仅伤害文化市场秩序,也影响中国书画市场的国际声誉。

如今,身陷囹圄的张某悔恨不已:“我的法律意识太淡薄,走到今天是罪有应得。”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大对制售假冒名人字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从严从重惩处艺术品制假贩假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呼吁全社会提高著作权保护意识,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积极维权,发现违法线索要主动举报。

由青州和甘肃书画市场所得的文化市场启示

张敏/文

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书画经营行业也会发生重大变化,时代需要有心人来积极探索。

青州和甘肃是中国书画的两大重要市场,但两个地方的运作方式却差异很大,承载的市场作用也不相同。青州是书画市场的风向标城市,其对书画的定价会辐射到全国,它是书画的集散地,书画家们趋之若鹜地在青州办展,期望能得到青州书画商们的青睐,获得他们的认可,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甘肃是书画的重要消费地,进而带动了书画市场的繁荣,培育了一大批书画商,他们的商品也有一部分会流入到省外市场。甘肃虽然不是经济大省,在书画的消费上,却是超前的。上述的这些现象与两个地方的历史密切相关。

青州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为古九州之一。早在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就有东夷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时期,东夷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春秋战国时期,青州为齐国腹地,物质丰富,文化发达。西汉初期,建广县城,为青州刺史部治所所在地。西晋末年,青州刺史曹嶷另筑新城,名广固城,曾作为南燕国慕容德的国都。东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灭南燕,夷广固。新任青州刺史羊穆之在南阳河北岸建东阳城。北魏时期,由于东阳城地狭人广,在南阳河南岸增筑南阳城。隋唐至明清,青州一直都在扩建,是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是曾南到临朐、临沂直通南京,北到京城的交通要道,为山东东部著名的商贸中心和宗教活动中心。是回、汉、满、蒙各族杂居和谐相处文化交流互融之地。唐朝时的青州地区非常繁荣昌盛,以贸易为主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大食人通过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在此开展贸易活动,当地人称之为“蕃客”。朝廷曾在此设置“青州押两蕃使司”,专门管理蕃客事务。从青州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这里自古就是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重镇,影响力是向外辐射的。青州人的习俗和文化传统也使得他们能沿着这样的思路来做出商业上的决策,商业范畴绝不会仅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由于有这样的传统,近几十年来,地方政府也大力发展书画产业,配套商业银行可以用书画抵押贷款,加大了经济的杠杆作用,为书画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全国书画的集散地,堪为青州特色。

甘肃虽然地处偏远的西北,经济也不及内地发达,却是书画消费的大省,尤其是书法消费,所以也带动了书画经营的繁荣。一般理解,只有经济富裕地区的人们才会去追求精神消费,这一点在甘肃得不到验证。甘肃有着自己的人文特征,对书画艺术品有着自己的喜好。甘肃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书法艺术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甘肃籍的书法大家在中国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甘肃出土了大量的书法史料。居延、敦煌、武威、甘谷汉简,是隶书形成的产物,数量多,时代序列清晰,书体多姿多彩,不仅有正规的隶书,也有介于隶楷之间的行书或称新隶书,不仅有近于楷书的字体,还有类似现今美术字的字体,草书更为发达。这反映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很多现象,为研究汉字物形发展提供了大量墨宝真迹,成为断代依据(参考何双全《简牍》)。

东汉时期,出现了安定乌氏的梁鹄,敦煌渊泉的张芝、张昶三位史上著名的书法家。梁鹄,汉灵帝时的书法家,八分书法成就卓越,受历代书法评论家好评。三国魏曹植文,梁鹄书,钟繇篆额,时称为“三绝碑”。张芝,草书精妙绝伦,为历代书家所盛赞,王羲之父子的书风也间接受到张芝的不少影响。张芝的弟弟张昶,精于草书,被时人称为“亚圣”。人称其书法比起乃兄之书法“如筋骨天姿,实所未逮,若华实兼美,可以继之”。当时有名于世的书法家姜挧、梁宣、田彦和韦诞等人,都是他的弟子。现今犹存的《西岳华山堂碑铭》就是张昶的大手笔。

索靖,敦煌郡龙勒县(今甘肃敦煌)人。西晋将领、著名书法家,敦煌五龙之一,传张芝法,善章草。章草自成一家,被张怀瓘评道:“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云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索靖和卫瓘同朝为官,同传张芝法,时称“瓘得伯英之筋,靖得伯英之肉”。瓘是卫夫人的叔叔辈,而卫夫人是传法与王羲之的老师。由此可以看出甘肃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至清代,甘肃的王了望、朱克敏、范振绪也都是全国著名的书画名家。王了望是明末清初一个无任何冠冕加身而被后世公认的“学者型”诗人和杰出的书法大家。王了望诞生于陇西,这里曾滋养孕育了一方霸主、将相鸿儒、文士先贤、丹青妙手,仅在文学和书画艺坛就有名家无数。朱克敏,甘肃皋兰人,生于清乾隆五十七年,自幼攻读经史,博览群书,书画俱佳,长于诗文。传世的书画作品甚多,北京故宫有其书法佳作藏品,多受世人瞩目。朱克敏在书法上用功尤深,篆、隶、真、草诸体皆备,隶书最有创建。范振绪,祖籍甘肃靖远县,生于北平,1881年9岁时父亲病故,随母娄氏扶柩回故里靖远。自幼家学优良,勤奋笃学。是甘肃早期参加辛亥革命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还是中国著名书画家。1941年与张大千同往敦煌,研究壁画,抢救国宝。

敦煌艺术蜚声中外,大量的敦煌经书展示了当年大批写经手的杰作,从中也可窥见书法与当地民众而言是个较大众化的手艺及民众识字程度之普及。相传当年张大千在敦煌莫高窟临摹时期,也曾拿自己的绘画和当地的民众换取食物,这些作品都为后世的人们带来了传奇的财富。近代的谢稚柳、董希文、潘洁兹、常书鸿等一大批艺术大师在敦煌临摹修复,敦煌人离艺术很近,敦煌人爱艺术。这可能也是甘肃有着良好的书画市场和传统的渊源,也衍生了甘肃特定的艺术品投资人群。

甘肃的通渭可谓是甘肃人热爱书画的一个缩影。通渭因缺水,是个贫困县。贾平凹在《通渭人家》中描述通渭人:“对字画的喜爱成了风俗,甚至是一种教化和信仰。现在全县九万户人家,不敢说百分之百家里都收藏书法作品,却可以肯定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家墙上挂有中堂和条幅。”“通渭人处处表现着他们精神的高贵。你可以顿顿吃野菜喝稀汤,但家里不能没有一张饭桌;你可以出门了穿的衣裳破旧,但不能不洗不浆;你可以一个大字不识,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通渭县也因而获得了文化部“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命名,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等命名。因这爱好,也带动了产业发展,甘肃的书画市场正是以通渭为榜样发展起来的。

甘肃由于这些悠久的历史、认“古”的价值。所以手有余钱,就愿意收藏一些名家的墨迹传于后世子孙,造福子孙。

甘肃的艺术品投资分为三类人群:第一类是有钱人,觉得钱是身外之物,贬值快,也易生祸害。因此他就想收藏名家墨迹传于后世子孙!既保值也造福,因此肯下血本。第二类是看重未来的投资人,他们收藏大量国展中获奖作者的作品,因为不缺钱,基本是长线投资,主要投资中青年,因为他们年轻,前途和发展空间很大,他们和其他地方收藏的差异在于对书画的研究和发自内心的热爱。第三类是工薪阶层的上班族,把生活以外的钱投出去作为第二产业,只要能加价出售就做,在他们手里拿东西的人基本都为送礼办事。

再就是书画商靠贩卖书画为生,他们的标准是能成商品、流通快即可。这些人做的量比较大,北上广都有他们的集散地,作品在全国画廊流通。这批人非常聪明,他们会抱团形成集约竞价,用很低的单价来成交,以便形成足够大的市场利润。这样他们在做市场时,只用部分作品就能把成本赚回来,剩下的作品全是赚的,甚至可以一次性平价转手,做短、频、快生意。此法之妙,不为外人道。一般的书画家很难抵挡住这个大额销售的机会。但他们在做之前,会对书画家做充分调研,研究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是他们独特的地方。还有一部分人属于拼缝的,这些人无固定职业,常流连于各个画廊,听一些鉴别字画的常识,练练自己的眼力,遇到机会加上几十块钱,倒卖到乡下增加收入。

甘肃有巨大的艺术品消费人群,也培养了相当多的艺术品市场人员,他们对书画市场的研究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共同构建了甘肃繁荣的书画市场。

青州和甘肃的书画市场从业者的操作方式也不同。青州做市场跟风,哪些书画家的市场行情好就做哪个,而对产品的文化属性研究较少,对书画懂与不懂的人都在做。他们只研究书画家的现在,不完全了解这个书画家的过去,也很少考察他们的未来,对于不关心的人基本不了解。我的朋友丁永明先生曾问过一些青州画廊老板,有没有山东某位画家的作品,他们说没听过这个人。实际上这位画家在全国影响也很大,也算黄胄的高徒。

在甘肃经营画廊,高手就太多了,他们不仅知道各省书画界名列靠前的那部分人,就连同不走市场的高手,他们也会研究。为了赚钱,他们的信息会一直采集到地区县城的前几位书画高手,研究他们在各自省里的影响、地位和价值取向。他们手头有民国时期编撰的近现代书画名家大字典,甘肃省历代书画名家大字典,还研究明清进士书法绘画艺术的主流和价值,有人专收明清进士书法作品,都成了体系。他们谈得头头是道,就像自己经历过一样,讲得很神,就像自己经历过的事,每件作品都有个小故事。永明记得在2003年,他接待新加坡书法家丘程光先生,丘先生想去看看通渭这片神奇的地方,当时还到县城教委给贫困学生捐赠了大量作品。写字现场有好多乡下人,记得有个老爷爷说,这人写的是何绍基、颜真卿、爨宝子,功力很深,说心里话,当时我哪里知道有爨宝子这样的碑帖,后来向丘老师核实人家是否说得对,他说人家把我看透了,说得很对,这些老人太厉害了。因此丘先生免费送了好多幅作品。由此可见,甘肃书画市场在全国是比较成熟的,你到了装裱店,老板照样能将书画的历史给你讲得天昏地暗。甘肃就是有这样的氛围。

这两个地方,看似都是书画市场繁荣的地方,但做市场的方式却有着本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是带着城市发展历史痕迹的,方式各异,但在市场都有一席之地。如果从市场的良性发展规律看,甘肃的方式似乎更符合书画市场的特点,而青州的方式是将一般商品的规律直接嫁接到了书画市场上,有些先天的缺陷。在市场向上的时候不会有什么问题,市场清淡期会有问题,而市场不会永远处在向上的周期中。

即使书画是艺术品,它的市场也是和商品市场一样,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甘肃书画商的集约竞价方式是一种大资金方式,青州书画商的银行抵押贷款方式,都是资金支持的不同形态。但青州方式采用的银行抵押贷款的方式有先天缺陷。艺术品价格不完全具有市场公允价格的特点,当市场在萧条期时,艺术品价格的波动性会很大,需要靠时间来慢慢消化,复苏周期往往超过商业银行核算预期,这是由银行的核算体系决定的,银行很难支撑来熬过萧条期,仅这一条就可能摧毁在繁荣期建立起来的市场体系。书画市场需要的资金有时不是以单个年度来核算收益的,这和现在的银行体系有些矛盾。解决的办法就是在艺术品行业引进公司化的运作方法,引进投资资金,按照艺术品的周期性来核算投资收益,目前这样的模式被有钱人个体广泛采用,我们要想办法将这个模式变成一个行业的上下游之间的公司化运作和投资市场体系。这样就可以突破现在的个体经营作坊式模式,真正将书画艺术品推向一个健康的行业化发展轨道上。

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书画经营行业也会发生重大变化,时代需要有心人来积极探索。我们处在极坏的时代,信息流通的扁平化,取消了很多中间环节,中间商越来越难做,也就意味着书画经销商越来越难做;同时,我们也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书画市场的新方式呼之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发掘,我们可能会成为开创新时代的一代人。

(孟云飞转自《中关村》2020年第2期)

拍卖价能翻40倍,揭秘伪字画“洗白”三环节

新华社贵阳1月18日电(记者白阳)一件经过全套鉴定流程的名家艺术品,可能只是一个精心营造的骗局。近日,贵州省遵义市公安机关在公安部指挥下,历经半年多时间,成功破获一特大制贩假冒范曾、启功、齐白石等名家书画作品案,摧毁3个犯罪网络,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扣押字画1165幅,查扣涉案资金2600余万元。

仿冒的名家作品是如何在层层把关之下摇身变为“真迹”的?书画交易市场究竟有何行业“潜规则”?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一封举报信引出千万元“案中案”

2017年初,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称市场上出现大量仿冒范曾等当代书画名家的作品并流入拍卖市场。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部署贵州遵义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侦查工作。一个以张某为首的制贩假冒范曾美术作品的犯罪团伙由此浮出水面。

专案组随即赴北京、天津开展查证工作,于6月初将张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到案,并从张某处当场扣押了上百幅假冒的范曾绘画、书法作品等。专案组顺线追踪,一个以郑某某为核心的制贩假冒名家书法犯罪网络随后进入办案民警视线。

经查,擅长模仿绘画的张某和擅长模仿书法的郑某某经由中间商姜某光形成一个利益链。自2003年以来,郑某某以300元一幅至1万元一平尺不等的价格将其制作的名家书法作品出售给姜某光,并以100元至2万元一幅的价格为姜某光提供的假范曾画作题款。

专案组又顺线发现了汪某等人制贩假冒系列名家字画的新线索。经查证,汪某仅2004年以来,就伪造名家字画300余幅,其中伪造徐悲鸿、齐白石等11位名家的87幅作品,经中间人送拍后,成交额超过6000万元。

三环节运作“洗白”伪字画

记者调查发现,造假者逼真的技术、不规范的鉴定方式和拍卖环节的审查漏洞,共同造成了书画交易市场“李鬼”横行的乱象。

在生产环节,一些伪作水平较高,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张某表示,自己15岁开始模仿范曾字画,针对范曾不同时期的画风做了专门练习。郑某某甚至颇为自得地声称,他模仿启功的书法作品,曾被评价为“比原作更像原作”。

书画鉴定是伪作“洗白”的关键一环。触目惊心的是,一些专业鉴定人士主动参与造假,让伪作更加真假莫辨。

嫌疑人徐某曾在2008年至2013年期间担任范曾字画的唯一鉴定人。认识郑某某后,他不但向其介绍了购买假冒范曾书法的客户李某某,还曾为李某某提供的20余幅假冒范曾书法作品开具收藏证书。搜查证物显示,徐某开具的证书上时间落款均为2013年以前。

民警介绍,一些制贩假人员骗取不具备鉴定能力的书画家亲属或其他知名人士为伪作题跋、与伪作合影,一定程度上也为假字画的流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外,作为艺术品交易的最后出口,一些拍卖公司在对征集来的作品进行真伪筛查的程序中流于形式,为伪作流入市场打开了缺口。

“拍卖公司业务员身上担负着每季几千万征集拍品的任务,并且与工资奖金挂钩,不管卖的是真货假货,佣金也不会少。”汪某说。

曾在北京某拍卖公司工作的嫌疑人周某交代,2012年以来,他利用职务之便帮助汪某将10幅假冒字画送拍,成交价共计225万元,其中,汪某分得102万元,他自己则分得68万元。

革除“潜规则”须改变“九龙治水”监管格局

日益猖獗的假冒字画犯罪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书画市场秩序,冲击了书画作品的交易及升值空间,甚至案件中发现了用假冒书画作品抵押贷款的情况,给金融领域带来风险。

但是,相比高额回报,法律的制裁却显不足。张某在2002年就因假冒字画被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但他并未收手:“我自己署名的画卖到3万元一平尺就很不错了,署名范曾,拍卖会上能叫到120万元一平尺。”

法律的漏洞也让部分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根据拍卖法,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担保责任。因此,即便买家发现买到假字画,也面临维权难。

在艺术品拍卖监管方面,文化、版权、工商等相关执法部门往往只履行登记备案义务,对拍卖公司是否如实备案及其他违规违法行为并没有构成有效监管而高仿真复印、电脑扫描刻章等制假手段也对相关部门的鉴定查处带来不小的挑战。

遵义市公安局局长刘晓渝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的法律法规、政策的监管力度,对从业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更要让全社会认识到,假冒书画不仅伤害文化市场秩序,也影响中国书画市场的国际声誉。

如今,身陷囹圄的张某悔恨不已:“我的法律意识太淡薄,走到今天是罪有应得。”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大对制售假冒名人字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从严从重惩处艺术品制假贩假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呼吁全社会提高著作权保护意识,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积极维权,发现违法线索要主动举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