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缩量!广州这家机构被点名提示风险,小贷公司为何接连退场
北京商报讯(记者岳品瑜廖蒙)新一年小贷行业的监管也在持续进行中。2月15日,记者注意到,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于2月14日发布《关于广州快氪在线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风险提示》,强调广州快氪在线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氪小贷”)已停业整顿,并因失联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据介绍,快氪小贷成立于2015年11月,因存在经营不善、对外提供放款通道、账外经营、违规开展资产转让等问题,已于2020年4月停业整顿。此外,快氪小贷因失联,已经于2021年6月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强调指出,如与快氪小贷存在借贷合同、房产抵押等民事经济纠纷,请通过诉讼、仲裁等司法渠道解决,如遇以快氪小贷名义开展相关活动的人员,请切勿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快氪小贷注册资本1亿元,是一家互联网小贷公司,可在全国范围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广东宸威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持股35%,为公司最大股东。当前,快氪小贷官网已经无法使用,对外披露的联系电话也无人接听。
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看来,快氪小贷引起的风险提示,背后是小贷行业乱象的“缩影”。从过往案例来看,“空壳”“失联”小贷时有出现,冒用小贷公司名义违规开展业务等情况也屡见报端。这也意味着地方金融业态的清理整顿还将持续开展,确保小贷公司剔除“沉疴旧疾”、提质增效,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除了广州发布快氪小贷风险提示外,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万达小贷”)决议解散一事近期也引起广泛关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披露,重庆万达小贷正在进行债权人公告,公司已于1月21日成立清算组,企业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公告期为1月21日-3月7日。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重庆万达小贷成立于2017年9月,注册资本25亿元,是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网络金融”)旗下全资子公司。对于重庆万达小贷决议解散的原因和公司金融业务的后续规划,北京商报记者也向万达网络金融进行了进一步了解,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回复。
“小贷公司接连退场,一方面是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违规机构被持续清退;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经营不善、无法适应当下市场环境或母公司战略调整,选择了主动离场。”苏筱芮指出。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同样提到,全国小贷公司数量众多,特别是地方小贷公司占绝大多数,基于经济波动、从严监管以及竞争压力加大等原因,近几年全国贷款规模和公司数量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正如于百程所言,全国小贷公司和从业人员的数量持续减少。央行公布的最新小贷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453家,贷款余额9415亿元,同比增加550亿元。这是自2018年小额贷款余额出现下滑后首次回升,全国小贷公司数量则在过去六年间锐减近2500家。
在进入2022年后,各地监管部门对于小贷机构的评级工作也在陆续开展,黑龙江、湖南等省市先后宣布启动2021年辖区内小贷公司评级工作。其中,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于2月11日下发评级通知,要求市级监管部门于3月25日前上报审核结果。
于百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当前,将小贷公司纳入其中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以及网络小贷监管办法都在征求意见中。当监管文件落地、小贷行业监管不断规范后,小贷行业整体将持续缩量,不满足监管要求、无法在竞争中站稳的小贷公司,都将“黯然退场”。
对于下一阶段小贷行业走势,苏筱芮表示,在“十四五”规划的新阶段中,小贷公司作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有望进一步发挥“毛细血管”作用。因此,小贷行业的发展将延续分化之势,建议相关从业机构立足初心,充分挖掘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需求,提升服务能力与科技水平,打造自身的特色业务。
360数科两次增资旗下小贷公司做跨省“生意”提前还款需偿还全部利息被指与宣传不符
360小贷经过两轮增资,已满足跨省经营小贷业务的要求,然而,其核心产品360借条屡遭用户投诉
《中国科技投资》龙秋月
2022年1月25日上午,360集团成都分公司一位员工被外来人员打伤。当日晚间,四川省成都高新公安分局就“360员工被外来人员打伤”一事发布警方通报,经查,嫌疑人与“360借条”平台存在借款纠纷。
从2021年9月至今,360数科(QFIN.US)对旗下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360小贷”)进行两轮增资,增资后360小贷注册资本从5亿元跃至50亿元,达到“跨省经营互联网小贷公司注册资本50亿元”的门槛。
360小贷两次获取增资以满足开展跨省经营业务的合规指标,但其核心产品360借条在日常经营中却屡遭投诉。截至发稿,360借条在黑猫投诉上的累计投诉量高达21911条,其中,360借条向提前还款的用户收取约定借款期限的全部利息,即使借一天也要还一年的利息,与宣传不符,被不少用户投诉该规定为“霸王条款”。
增资背后业务增速放缓
2020年11月,央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指出,网络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亿元,跨省经营的网络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工商信息显示,2021年8月,360小贷的注册资本为5亿元。或因《暂行办法》,360数科于2021年9月对360小贷进行首次增资,增资金额为5亿元,达到开展区域性网络小贷业务的监管要求。随后,2022年1月,360数科对其进行第二次增资,增资金额为40亿元,满足跨省经营互联网小贷业务的合规指标。
据2021年三季度财报披露,360数科营业收入为46.13亿元,同比增长24.6%;净利润为15.64亿元,同比增长27%。
值得注意的是,360数科两次增资360小贷背后,其自身业务增速却在放缓。2021年一至三季度,360数科新增注册用户人数分别为653万、680万、590万;销售费用分别为3.85亿元、4.99亿元、5.77亿元。三季度360数科的新增注册用户人数环比下降13.24%,销售费用却环比增加15.48%。
根据乐信(LX)、信也科技(FINY)、小赢科技(XYF)的2021年三季度财报数据,他们三季度新增注册用户人数分别为1000万、480万、360万,分别环比下降16.7%、12.73%及持平;销售费用分别为4.91亿元、3.88亿元、0.054亿元,分别环比下降0.48%、18.11%、1.98%。与在美上市的同类金融科技公司相比,360数科是唯一一家销售获客成本在增加,新增用户数却不增反降的公司。
可见,在获客难获客贵的市场环境下,各平台的新注册用户人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多家公司选择降低销售获客成本,但360数科仍增加销售费用。对此,360数科在财报中解释称,销售费用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更积极主动的客户获取策略,特别是与获取大额客户相关的策略。
提前还款仍需偿还全部利息
360借条的运营主体为前述的360小贷。360借条在官网上标示的贷款利率为“1千元借12期日费用1毛2起,年化综合息费率7.2%起”,在公众号宣传页面上则展示“借3期、6期、12期,享最高30天免息”。然而不少用户投诉称,其受到360借条的宣传误导,借款后并未享受到短期免息特权,甚至提前还款需偿还全部利息或支付高额手续费。
360借条用户李明(化名)告诉《中国科技投资》记者,2021年2月,他在360借条上借款10100元,分12期还清,每期偿还本金841.63元以及利息129.58元。当李明资金回笼后,打算提前数月还清借款,却发现每次勾选提前还款后,系统显示“需偿还的利息与约定12期分期还款的总利息一致”。李明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每月按期还本付息。
和李明描述截然相反的是,360借条在用户还款计划界面标示“如提前还款,将按实际使用天数最高0.1%/日计算费用,最高不超年化36%”。李明告诉记者,“事实上,我也不理解360借条上标示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没有体现在我提前还款的利息计算中。按理说提前还款,利息会变少,或按照实际天数计算利息。我在美团、京东等金融借贷平台上提前还款利息都会变少。”
*360借条上显示的还款账单,受访者提供
除此之外,2022年1月5日,李明再次在360借条上借款8000元,分12期还清,随后认为利息过高,计划隔日还清该笔借款,结果在提交还款时却发现利息高达1000多元。李明向360借条的客服进行投诉后,平台才在后台对该笔借款的费率进行修改。经修改后,他合计需还本付息8015.76元,对此其本人表示无法理解360借条的借款利率。值得注意的是,李明该笔借款的借款天数仅为1天,若按前述提前还款按最高0.1%/日的计息方式计算,李明实际上仅需支付8元利息。
*360借条上显示的借还记录,受访者提供
据了解,一般借贷平台会对提前还款的用户收取一定的违约金,或按实际借款天数收取利息。但记者发现,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与李明有着相似经历的用户并不鲜见。不少360借条的用户在计划提前还款时,被告知提前还款亦需偿还全部利息,甚至无法与平台进行协商。
*多位用户投诉360借条提前还款需偿还全部利息问题,截图自黑猫投诉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中国科技投资》记者,“360借条对提前还款的用户,收取约定借款期限的全部利息,该规定虽不违法,但是确有利用借款人弱势地位和格式合同设定‘霸王条款’的嫌疑。若借一天也需还一年的利息,在事实上确实推高了综合借贷成本。”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向记者表示,根据《民法典》第677条的规定,借款人提前返还借款的,除另有约定外,应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因此,360借条“提前还款收取全部利息”的约定本身不违法,但应向借款人充分提示及说明这一条款,否则可能属于“霸王条款”,借款人可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借款合同的内容。
“我国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LPR的4倍,因此如果提前还款造成借款人实际负担的利息超出保护上限,借款人可以向360借条主张拒绝承担超出部分的利息,也可以在诉讼中以此抗辩。”夏海龙进一步补充道。
银保监会在《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小额贷款公司委托的第三方催收机构不得以暴力或者威胁使用暴力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干扰他人正常生活,违规散布他人隐私等非法手段进行债务催收。
针对360数科增资360小贷以及360借条提前还款需支付全部利息等相关问题,记者致函360数科,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小贷公司清退加速!17家小贷公司被取消试点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下沉,监管部门政策持续收紧,小贷公司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撰文岂料
出品消费金融频道
随着市场评级制度的不断深入和监管要求的增高,不合格的小贷公司正在被加速清退。1月4日,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同意取消芜湖市兴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17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营资格的通知》,芜湖市的17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正式被取消。
不止芜湖市,2021年以来全国各地多家小贷公司的试点经营资格被取消。小贷公司持续清退的背后,小贷牌照的价值也在下跌。
小贷公司数量持续下降
此次芜湖市取消的17家小贷公司,不乏有实缴资本上亿的大体量公司,也有成立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的小额贷款公司,但因为经营不合规且不进行整改而被取消试点资格。
芜湖市此次清退的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是根据去年9月芜湖市地方金融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小额贷款行业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辖区“失联”“空壳”小额贷款公司,履行属地地方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责任,引导其退出小额贷款行业。
2021年来多地金融监督管理局都出手对辖区内小贷公司进行合规排查,共计取缔上百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资格。2月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取消了广州市天河益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内的5家小贷公司;11月安徽池州市6家小贷公司试点经营资格被取消。进入2022年,小贷公司的清退仍在加紧推进,1月5日,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南昌5家小贷公司试点资格被取消。
根据最新数据央行公布的《2021年三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566家,相较于2020年四季度统计的7118家,数量已减少552家,相当于每天就有2家小贷公司退出市场。
小贷公司减少的同时贷款余额却在上升,2021年三季度的贷款余额9353亿元,相比较2020年四季度的8888亿元,总量上涨了465亿元,这说明未被监管和市场淘汰的小贷公司2021年在贷款总量上逐步提升,监管对于合规的小贷公司的影响较小。
小贷公司目前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作为类金融市场主体,其在涉农、小微等地方金融服务中的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但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性小贷公司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的现象,势必会遭遇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要求。
牌照贬值
《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让地方性小贷牌照进一步贬值,全国性业务的网络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需要一次性实缴50亿,普通小贷牌照被踢出局。地方网络小贷不得跨区域经营让之前含糊不清的网络小贷牌照经营范围仅限于注册地方内,不能通过互联网在全国放贷。网络小贷牌照的大幅度掉价。
在相关规定为发布前,小贷牌照曾一牌难求,2017年至2018年期间,一张牌照1个亿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从业者表示2019年广州一块网络小贷牌照的成交价是六千万元左右,电商背景平台寻求网络小贷牌照的出价是八九千万元。自从意见稿出台之后,小贷牌照大幅度缩水,2021年赫美小贷通过出售其51%股权来出售其全国性网络小贷牌照,成交价格仅为1000元。
地方小贷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2021年最后一天,央行发布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将地方各类金融业态纳入统一监管框架,也预示着小贷公司的监管进一步收紧。该意见稿赋予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的职责以及属地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并对地方金融机构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明确,对小贷公司违法行为的处罚也进行了量化。对于一些长期游走在违法违规红线上的小贷公司来说,最强监管时代已经到来。
早在2020年,银保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对于小贷公司的准入、管理和退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各地方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评价制度,根据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合规情况、风险状况等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监管评级,并根据评级结果对小额贷款公司实施分类监督管理。通知中还提到暂停新增小额贷款公司从事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及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
除了监管的压力,小贷公司目前也面临着复杂的行业情况,特别是银行等持牌机构下沉对其业务带来的巨大冲击,银保监下发《关于2021年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通知》中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鼓励在信贷审批流程、授信权限、产品研发方面对乡村振兴业务予以政策倾斜。多家消费金融公司也在积极推出相关信贷产品,例如湖北消费金融的“农村消费贷”、北银消费金融的“轻松贷”和晋商消费金融推出的相关信贷产品。
与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相比,小贷公司的劣势更加明显。首先最突出的是在资金成本上,小贷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因不能够吸收存款,小贷公司的获得资金的方式十分有限,只有少部分能够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因此成本相对较高。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方式更加丰富,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加之个贷的利率上限已经从36%下调到24%、杠杆率的约束,小贷公司的盈利空间大幅度压缩,一些小贷公司甚至出现营收困难的情况。
小贷公司的另一重尴尬在于身份的认定,虽然是持有政府发放的小额贷款牌照,但在过去几年,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高利贷、网贷和套路贷等不合规的放贷形式,扰乱了行业秩序,小贷公司放贷的利率又普遍偏高,这导致借款人对于其身份的认定产生了怀疑。小贷公司虽然从事的是金融业务,但在身份认定上一直介于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身份不明让很多小贷机构无法吸引到优秀人才,进一步压低了小贷公司的成长上限。
随着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的下沉,拥有地方小贷牌照的小贷公司竞争会更加激烈,再加上监管部门的监管不断加强,地方小贷公司的数量还会继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