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小额贷款研究

本文目录

小额贷去路:利用技术手段降本增效

地方小贷公司要发挥自身优势,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差异化发展,做到“小而美”,尽可能地利用技术手段降本增效。

小贷行业近期加速整合。《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一边是地方小贷批量注销,今年至少有29家地方小贷被注销。另一边,互联网平台旗下小贷公司加速增资。目前,注册资本达50亿元的互联网小贷有10家。

分析人士指出,伴随着行业监管规则的逐步落地,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下降的趋势是必然的。未来小贷行业中,将会形成多寡头的态势,业务量将集中在几家从事跨省经营的头部公司手中,区域性的小贷公司则会下降,且业务量将受到严重侵蚀。

地方小贷批量注销

依据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近日的批复,北京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京汇小贷”)试点资格被取消,意味着京汇小贷不再具有展业资质。工商信息显示,京汇小贷由京东科技全资子公司北京正东金控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正东金控”)100%持股。

对于京汇小贷试点资格被取消,京东科技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正在整合同类型地方金融牌照,小贷公司牌照主体最终将仅保留一家,因此申请取消京汇小贷试点资格,并获得批准。

记者了解到,正东金控旗下除了京汇小贷,还有三张小贷牌照,分别是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京东盛际小贷”)、重庆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海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其中,京东盛际小贷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贷款业务。

针对网络小贷公司,2020年11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从多维度作出行业规范,在提高注册资本门槛的同时,提出“两参”或者“一控”的要求。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多方获悉,多家互联网平台企业正着手整合旗下小贷牌照,“在适当时机将仅保留一张最有价值的牌照”。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已有29家地方小贷被注销。近日,内蒙古地方金融监管局披露,当地6家小贷公司被取消经营资格。今年年初,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和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先后披露,分别取消芜湖市的17家和南昌市的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地方小贷公司业务普遍立足地方,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波动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因而近几年生存压力较大,还有部分地方性小贷公司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的现象,因此整体数量和规模都呈下滑态势。

小微信贷专家嵇少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地方小贷公司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经济下行,信贷风险加大,小贷公司的业务很难开展;二是小贷公司的股东多数是民营企业,自身资金链吃紧,对外放贷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主动性,要把资金撤回;三是一部分小贷公司经营不善,不良贷款很高,本身不够专业,自然被市场淘汰。

互联网小贷增资潮

在地方小贷批量注销的同时,互联网小贷则掀起增资潮。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在6月初将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100亿元,这是2020年以来财付通小贷的第四次增资。稍早前的4月底,字节跳动旗下中融小贷注册资本从50亿元增至90亿元。而在今年初,三六零小贷经历过两轮增资,从5亿元增至50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门槛的小贷公司已有10家,分别是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120亿元)、财付通小贷(100亿元)、中融小贷(90亿元)、南宁市金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89.89亿元)、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74亿元)、苏宁旗下重庆星雨小额贷款有限公司(60亿元)、京东盛际小贷(50亿元)、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50亿元)、中新(黑龙江)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50亿元)、三六零小贷(50亿元)。

对于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机构的增资举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互联网平台企业增资旗下小贷公司,首先是满足小贷特别是网络小贷展业的合规指标,符合监管的注册资本、杠杆率等政策制度要求;其次是增强业务发展、资产提升的可持续性;此外,也是对冲可能发生的业务风险,夯实合规经营基础。

根据暂行办法,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均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行业集中度上升

央行公布的最新小贷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232家,而2021年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453家,一个季度就减少221家。

拉长时间来看,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232家;从业人员数从114017人缩减至61039人;贷款余额从9594.16亿元略微缩减至9330.49亿元。从机构数量的锐减和贷款余额规模的微减可以看出,小贷行业集中度在上升。

嵇少峰指出,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增资是为了放大平台的数据、信息渠道和生态优势,通过金融牌照转化为收益。传统小贷基本上还是发放传统的、相对次级的信贷产品,本身的经营状况就不是很好,随着监管要求下浮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加大对小微企业投放,也压降了传统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空间。

对于传统小贷机构,嵇少峰建议,一是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这是一种常规的打法;二是要谋求多区域小贷公司的合作,持牌小贷合作形成统一、批量的场景来落地执行,同时要做银行的“助贷”,帮助银行解决一些小微企业融资落地的问题。

于百程表示,地方小贷公司要发挥自身灵活和了解本地的优势,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差异化发展,做到“小而美”,同时也尽可能地利用技术手段,降本增效。

针对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小贷机构,车宁表示,对于背景资源雄厚、业务场景丰富、客户流量充裕、技术实力强劲的企业来说,网络小贷牌照有很强的加持作用,可以凭此布局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尤其是小微信贷服务,在消费金融“红海”之外开辟业务增长“第二曲线”。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小贷行业洗牌观察①:十年小贷行业趋势总览,互联网高歌猛进,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上海报道

编者按:2020年以来,小额贷款行业进入加速洗牌阶段。

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资信水平、入股资金来源、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审查,并对小贷公司融资杠杆进行限制。

2020年11月,银保监会与央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又明确了监管体制、网络小贷业务的准入机制、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基本规则,对机构跨区展业、注册资本、风险控制等提出要求。

在此背景下,小贷机构行业洗牌加剧,增资和清退成为两大关键词,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21资管研究院推出《小贷行业洗牌观察》系列报道,试图探索小贷行业发展趋势与转型方向。

本系列报道第一篇将通过梳理2010年以来央行披露的各季度末小贷公司统计数据,分析近年来全国小贷行业整体趋势。

全国小贷行业十年趋势纵览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2022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2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232家,贷款余额9330亿元,从业人员61039人,实收资本7711.38亿元,各项指标较2021年末均有所下降。

事实上,2021年以来全国小贷行业余额是逐季攀升的,但这个上升趋势在今年一季度突然被打断,首次出现余额下降。记者根据wi数据,梳理了2010年以来全国小贷公司贷款余额总量曲线,如下图。

在2014、2015年小额贷款行业达到顶峰后,贷款余额快速增长的势头戛然而止,在2015年到2018年二季度末缓慢攀升至9700亿元左右的最高点。

2017年11月,针对现金贷业务乱象,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要求各级小贷公司监管部门不能新批互联网小贷公司,同时禁止新增批复的小贷公司跨地区开展小额贷款业务,部分机构与从业人员开始退出小贷行业。

记者据央行披露报告统计,在2018年一年从事小贷行业的员工人数减少1.3万人,机构数也从2017年末的8551家减少至2018年末的8133家。

2020年,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的小贷业务与网络小贷业务迎来严监管,小贷行业“清退潮”加剧。

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资信水平、入股资金来源、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审查,并对小贷公司融资杠杆进行限制。同年11月,银保监会与央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又明确了监管体制、网络小贷业务的准入机制、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基本规则,对机构跨区展业、注册资本、风险控制等提出要求。

小贷行业的贷款余额在2年半的时间里骤减1000亿元,从2018年三季度末的9721亿元回落至2021年一季度末的8653亿元,在此期间共计减少1491家小额贷款公司。这样的余额下降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21年,增幅逐渐转正。

集中度提升下,头部互联网小贷增资与行业出清同现在行业出清的同时,小贷行业的集中度逐步提升,一方面体现在网络小贷公司贷款余额的增加,另一方面体现在头部互联网旗下小贷公司的大幅增资。

2021年全年,全国小贷公司贷款余额总量每季度末环比均呈现上升趋势。在2021年3月末、6月末、9月末、12月末,贷款余额总量分别为8653.15亿元、8865.05亿元、9352.52亿元、9414.7亿元,全年新增贷款余额527.16亿元,同期末的存续机构数量分别为6841、6686、6566、6453、6232家,按此计算,每家小贷公司的平均贷款余额分别为1.26亿元、1.33亿元、1.42亿元、1.46亿元、1.50亿元。

这主要是2020年以来,为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部分地区放宽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限制,广东、重庆、山东、深圳等地明确对小贷公司阶段性放宽融资杠杆、拓宽融资渠道、扩张展业区域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小贷机构放贷规模的整体提升,事实上在全国31个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的省市中,共有17个省市在2021年全年贷款余额总量减少,而不受区域展业限制开展网络小贷业务的贷款余额依然可观。

2021年全年,重庆市小贷机构新增贷款余额共计新增635.15亿元,超过全国全年新增贷款余额527.15亿元,广东省小贷公司以新增贷款余额130.55亿元次之。

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今年1月披露的《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名录》显示,在重庆成立的253家小贷公司中,共有49家开展网络贷款业务。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这些互联网小贷公司股东可分为互联网系、产业公司系、投资集团系等三大方面,互联网股东包括蚂蚁、京东、聚美优品、度小满、美团、携程、瓜子二手车、滴滴等,产业公司系包括小米、海尔、苏宁、美的、永辉超市、神州数码、千方科技、中国支付通、世茂集团、中国旅游集团、拉卡拉、数禾科技、融易信等,投资集团系包括中国人保、瀚华金控、普洛斯金融、九鼎控股、银联商务、平安普惠、众安科技等。

同时,2021年以来,多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对旗下小贷公司进行了增资,例如,2021年4月,腾讯旗下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由25亿元增资至50亿元;字节跳动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在2021年6月由30亿元增资至50亿元;美团旗下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在2021年8月由30.58亿元增至50亿元。

就在2022年4月27日,今日头条对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资40亿,深圳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对中融小贷的出资额从50亿增加至90亿元。从工商信息来看,中融小贷的业务范围包括经相关部门批准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

随着头部小贷公司大幅增资,记者根据各季度末实收资本与存续机构数量计算,2020年以来全国小贷机构平均实收资本也在不断增加,尤其在2021年后呈现快速增长。

在小贷行业清退潮中,除了大手笔增资的互联网企业,还有哪些机构在加快入场?请关注《小贷行业洗牌观察》系列报道第二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深度丨门槛骤升、回归本源,小贷行业14年浮沉记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霜上海报道

监管叫停新设网络小贷机构,小贷公司成立注册资本提高,大量小贷机构注销,小贷行业发展路在何方?

近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回复网友留言时,银保监会明确指出,针对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在网络小额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和清理规范,全面叫停新设网络小额贷款从业机构。

时隔5年,监管再次“全面叫停新设网络小贷机构”。

2017年11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曾发布《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要求各级小贷公司监管部门即日起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小贷公司跨区域经营。

之后的2020年11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小贷公司从事网络小贷业务进行了规范。其中规定,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

相比可以通过互联网跨越地域限制,进行全国展业的网络小贷,普通的小贷牌照相对容易获取。在获取小贷牌照,并满足一定要求后,才能从事网络小贷业务,可以说,获取小贷牌照是从事网络小贷业务的第一步。

但近两年来,各地金融监管部门也提升了小贷牌照获取的准入门槛。

新设门槛提高

9月29日,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开征求对《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

江苏省此次对小贷公司注册资本的要求相较以往有所提高。《征求意见稿》提出“公司注册资本应为实缴货币资本,苏南地区不低于8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苏中、苏北地区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而在此前颁布的《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注册资本方面按照公司性质划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人民币(山区县(市、区)不低于15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山区县(市、区)不低于2000万元)。

但相较于其他中东部省市的规定,江苏此项规定变动后对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并不高。

可以参考的是,湖北省2021年9月30日发布的《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变更及退出操作指引(试行)》中指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

上海市的要求是“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原则上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为实缴货币资本”。

河南的规定是“在县(市)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在市辖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在省辖市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注销潮起

入场门槛提高的同时,大批玩家正在陆续退场。

记者根据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2日,今年以来广东省注销的小贷公司有10家。

10月11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由于超过6个月无正当理由自行停业、连续3个月未按监管要求报送数据信息等原因,拟取消4家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

8月22日,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取消抚州市6家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试点资格。

7月4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拟取消海南中宇慧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资顺(三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资邦(三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海南神州数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海南银恒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

2020年9月,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一次性取消了118家小贷公司的经营试点资格。

除了被监管取消资格,一些持有多个小贷牌照的互联网小贷公司选择主动注销多余牌照,仅保留一张,并提高注册资本。

今年6月,京东数科注销了旗下一张小贷牌照,7月又注销了一张,目前旗下还有两张牌照。京东数科曾对媒体表示,未来只会保留一家小贷公司。

度小满金融共两张小贷牌照,除保留重庆度小满小贷并增资达50亿元外,在7月注销了旗下另外一家上海满易小贷。携程同样如此,注销上海携程小贷,并将旗下重庆携程小贷增资至50亿。

两条明路

行业门槛的提高和大量玩家的流失并不一定是坏事。

起码对于将注册资本提升到50亿元的小贷公司来说,一方面获得了全国展业的法律资格;另一方面,贷款规模限制有所放宽。根据2020年9月7日银保监发布的《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小贷公司融资杠杆上限统一为5倍,各地可根据需求调整。

可以看出,小贷行业在2008年在监管的指导下开始试点,走过了14年的沉浮后,正在经历大浪淘沙。大量的规模小、经营不稳定的小贷公司正在被淘汰;而具有流量、资金、生态优势的头部企业正蓄势待发,等待着网络小贷牌照的下发的信号。

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处独家获悉,2017年,整治办函141号《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中要求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暂停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此后未有文件提及放开新设。而2020年11月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后,监管讨论过各地监管部门的意见反馈,如设立资本金等,但并无定论,此后一直搁置。因为仅仅是征求意见稿,所以此管理办法并未实际落地,此后各地确实有零星新设,但是机构数量也在减少。

一位小贷行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小贷的经营贷市场长期看好两个方向,一是三农市场,各地涉农的小贷公司竞争还不充分,仍有精耕细作的空间;第二个是本地小微,小额贷款不适合做中小企业,而本地偏实体的传统行业、物流商贸等其实不太容易被互联网平台金融覆盖。

另一位互联网小贷机构的高管同样认为小贷行业的市场需求依旧存在,未来发展方向在于回归本源,回归到助农、助小微业务上去。他介绍,目前一些业务沿着农产品供应链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其实相对稳定。

小贷机构的经营状况可以通过其资产证券化(ABS)窥斑见豹。一般来说,经营状况良好,具有大量借贷需求的小贷机构才会选择通过ABS融资。

记者统计小贷机构2022年以来的ABS发债情况发现,今年年初至10月12日,小贷公司ABS发行总量为493.701亿元。其中美团、度小满、京东等互联网小贷机构分别发行的ABS197.22亿元、107亿元、90亿元,占比79.85%。在其余的小贷机构中,大部分为具有国资背景的小贷机构,比如深圳市中小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江苏信保科技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高新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中和农信是一家专注服务农村小微客群的综合助农机构,在多个省份设立了子公司,服务当地三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