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私人给大学生贷款

本文目录

大学生每月多少生活费?因30元洗衣液,亲妈让大一新生去“贷款”

文/米糖

“大学生生活费”一直是讨论度非常高的话题,作为当事人,家长和大学生各抒己见。

疫情肆虐的这三年,最苦的莫过于大学生,大学一共4年,1460天,有1200天在家上网课,毫无体验感。

青春就这么短暂,没能在最好的时候,展现出最强的魅力,是当代大学生最遗憾的事。

不过在家上网课也有好处,那就是不花钱,吃喝拉撒睡都在家,用不上生活费,这让家长轻松不少。

疫情趋于平稳,各地高校也都开学了,就连9个月没开学辽宁省大学生,都回归正常的大学生生活了。

大学生开学,“每月多少生活费”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因30元洗衣液,亲妈让大一新生去“贷款”一位大一新生在个人社交平台,晒出与妈妈的聊天记录,在网上引起了热烈讨论。

如下图所示,开学初期,要置办各种生活用品,该大学生的仅剩150块钱,不够买洗衣液和衣服挂钩这些必需品,只能跟父母要钱。

可以看出来,该妈妈态度非常冷淡,上来就说:“没有”,后来该大学生跟妈妈解释,洗衣液30元一桶,150元根本不够,即使把80块钱衣服退了也不够。

这时妈妈明显不高兴了,语气开始很激烈,是进行说教:“你不知道钱咋来的,就是不劳而获的性格!”

听妈妈这话,大学生也有些不高兴了,说了一句:“钱不够不找你要,你让我去贷款?”

没想到妈妈回:“去吧,拿手机,贷款去吧,自己贷自己还!”

没想到因为一瓶30元的洗衣液,亲妈竟然大一新生去贷款,让人唏嘘不已。

该大一新生将这段对话发出来后,也引起了很多大学生的共鸣:

“跟父母要生活费太费劲,明明没有乱花钱,只是解决温饱,却被冠上“败家子”的称号,有时真的感觉又自卑又心寒。”

那么,大学生每个月多少生活费才合适?有媒体发表了大学生生活费等级表,如下图所示,500元以下属于赤贫,连最起码的温饱都不能解决;500-1000元能解决基本温饱,1000-1500元是最普通的一档。

也就是说,如今的消费水平下,大学生想要在校园里过正常生活,“1500元”生活费是最合适的。

但是这个数让很多家长不能接受,他们会拿出10年前的消费水平进行举证,“一份盒饭10块钱,一天满打满算吃饭也就30块钱,如何用得上1500元的生活费?1000元足够了。”

笔者是13年上的大学,当时生活费确实是1000元,但当时一份一荤三素的盒饭只要6块钱,女生完全吃得饱,学校食堂饭和菜更便宜,一份饭1块钱。

9年时间过去了,物价飞涨,一位男大学生为了跟父母力证自己没乱花钱,将一天的花销用视频的形式拍下来。

早餐:一杯粥+一个鸡蛋+一张馅饼=10.5元;

午餐:一份一荤两素的盒饭+一品肥宅快乐水=18.5元;

晚餐:立冬了要吃饺子,一份饺子24元;

饭后水果,买了三根香蕉,一个苹果,分成4天吃,平均每天3元;

10.5+18.5+24+3=56元,每天光吃一个月就要1680元,再加上牙膏牙刷、洗衣液、洗发水、沐浴露这些消费品,每个月至少要2000元的生活费。

这是男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我们再帮女大学生粗略地算一笔账。

女生比男生吃得少,每天花费50元,一个月就是1500元,生活必需品每月200元、买衣服每月100元、化妆品每个月100元、日常人际交往每个月100元,加在一起也是2000元。

所以“2000元”才是当代大学生每个月最佳生活费。

三类“黑色交易”大学生切忌别触碰上述故事中,妈妈口不择言让女儿去贷款,是在将孩子往深坑里推,要知道校园贷是非常可怕的,不知毁了多少大学生。

大学相当于小社会,诱惑很多,尤其是女生看到周围同学都打扮漂亮,穿着靓丽,自己却没钱买,很容易走上校园贷的不归路,所以,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尽量给女孩多一点生活费。

校园贷就像无形的爪牙,吞噬大学生的身心,这种黑色交易千万不要触碰。

除了校园贷外,还代课代考这类交易,一旦被发现写进档案,将来影响考公、考研政审,悔不当初。

还有不正当视频拍摄,一旦被拍下私密照片,人生将毁于一旦,一定要切忌触碰这种交易。

今日话题:

你是当代大学生吗?每个月生活费多少?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视频|10分钟办好助学贷款,东平今年暑假为大学生签订2000多万元学贷合同

视频加载中...

今年以来,东平县教体局把全面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作为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举措,不断强化政策宣传,优化办理流程,深化精准资助,着力提升学生资助管理服务水平,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强化资助宣传,确保应助尽助。通过教体局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家长群、学校资助栏等多种渠道宣传资助政策,发放“致高三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13662份,让广大学生和家长全面了解资助政策的意义、内容,受助条件、办理时间和办理程序等,切实做到了让国家资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严格资格认定,实行精准资助。做实做细学生资助工作,严格认定标准,规范认定程序,做好结果公示,做到规范认定、精准认定;农村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残疾学生、低保户家庭学生以及其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优先资助,实行精准识别、精准资助。

优化办理流程,贴心服务群众。规范资助程序步骤,对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和中职在校生,采取提前告知、个人申请、学校认定、结果公示、建档备案、资金发放六个步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对于生源地助学贷款,实行错峰分流办理,把14个乡镇(街道)分组安排到周一至周五,避免拥挤现象,确保让每天前来的学生及家长都能够顺利办结手续。实行贴心服务,在办公室内外增设休息凳、饮水站、签字笔、老花镜、遮阳伞等便民设施,给群众心贴心的服务。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服务质效,新增电子化办理设备,从咨询、预约到材料审核、合同录入,再到签订合同,为申请办理贷款的大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一次性办结,保证学生和家长能够在10分钟内顺利办完贷款手续。续贷则无需到现场可直接在官网进行线上申请办理。

健全资助体系,提高资助实效。持续巩固以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捐资助学等资助项目为补充的学生资助体系。2022年春季学期共发放各类资助金763.735万元,惠及学生12936人次。其中学前教育助学金135.77万元,惠及2259人,免保教费32.69万元,惠及245人;义务段生活补助369.65万元,惠及8509人;普通高中助学金120.2万元,惠及1206人,免除高中学杂费24.8万元,惠及328人;中职助学金32.475万元,惠及321人;就读省外高校建档立卡大学生免除学费32.87万元,惠及59人;为基层就业大学生补偿学费15.28万元,惠及9人。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贷款额度本、专科学生由去年最高可贷8000元提高到12000元,研究生由12000元提高到16000元,今年暑假已为1912名大学生签订了助学贷款合同,合同金额为2033.3万元。积极发动爱心企业、公益人士捐资助学。(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曹儒峰报道)

「深度」培训贷卷土重来!在校生被诱导贷款,海尔消金、湖北消金要为此负责吗?

记者曾仰琳

编辑彭洁云

“最快学习1个多月就能接单了。”

“接一个单子就1000元,每个月学费都有了,自己还有剩下的。”

“学完一个月就可以接一些漫画的线勾图,勾线很简单,就像我们小时候描字帖一样。“

以兼职为诱饵、诱导在校学生隐瞒身份办理贷款,“培训贷”陷阱卷土重来。

近日,多名在校学生向界面新闻记者反映,一家名为成都轻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轻备教育”)的培训机构以可以提供兼职为由,吸引在校学生报名学习插画、原画课程,并申请网络贷款偿还学费。当学生发现课程质量不符合预期,想申请退学退费时,机构老师却以各种理由拖延,导致学生面临消费金融公司催收,被起诉、甚至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局面。

为轻备教育提供贷款的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海尔消费金融)和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湖北消费金融”),也因为“培训贷”频频被学生投诉而见诸网络。

监管明确规定,金融机构要严格贷前资质审核,实质性审核识别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这两家持牌消金公司是否需要为此买单?“培训贷”业务该如何规范发展?

被“兼职还学费”话术诱导,在校生隐瞒身份申请“培训贷”2021年12月,在读高三学生小红在网上看到了培训机构轻备教育的一则宣传视频,其中宣称“学原画三天快速获取第一笔收入”,原本就对绘画感兴趣的小红,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填写了个人资料,随后该机构员工通过微信联系上小红。

“最快1个多月就能接单。”轻备教育一位老师告诉小红。

在试听了一堂直播课后,小红抱着“用兼职还学费”的想法,支付了200元定金抢占了优惠名额,并报了学费为10480元的“全能班”。

据小红提供的聊天截图,一位声氪教育(轻备教育旗下子公司)员工,在得知小红还在上学的情况下,引导其隐瞒学生身份办理“学费分期”,并声称,“跟大学里面助学贷款差不多”、“免额分期跟兼职只针对非学生”。

无独有偶,2021年8月,大三学生小米同样因为想学插画进行兼职而关注到轻备教育的课程。在小米提供的聊天截图中,轻备教育员工表示,“咱们同学来学习原画,都是为了接单赚钱,如果连每个月学费都赚不上的话,谁愿意来学习原画?”

同时,该名员工还向小米发送了多张学员“成功接单”的聊天截图,金额从750元到4000元不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被诱导学生给界面新闻记者提供的与轻备员工的聊天对话中,同样的“成功接单”截图反复出现。

在轻备教育员工的劝说下,小米办理了所谓的“助学分期”,并按要求在工作一栏填写了“无业”。该名员工称,“这个助学分期可以理解为大学生一次性偿还不了学费,国家资助的助学金贷款一样的道理。”

在轻备教育学员自发建立的维权群里,大部分在校学生诉说着相同的遭遇。在学生们提供的聊天截图中,轻备教育的老师往往以“成人助学通道”、“国家助学贷款”的话术来包装“培训贷”,继而让学生扫描员工提供的二维码,在第三方借贷平台完成了贷款,涉及平台包括海尔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等,贷款金额从6780元到16000元不等。

然而,学生们在交完学费后正式开始上课才了解到,轻备教育提供的录播课程多为理论课程,直播课程也无法学到有用的技能。学生们联系机构退费,被告知学习协议中规定,退学需要在协议生效后7日内,机构还会扣除30%的违约金和相关费用。

“我说我不学了,问他们能不能退款、解除合约,他们说不能,只能去上课。”小红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报名后第三天她就要求退课退费,但轻备教育的员工不同意,甚至不回信息。

今年1月至今,小红一直收到海尔消费金融的催收电话。7月,小红被短信告知因贷款长期逾期,海尔消费金融近期即将正式整理材料进入诉讼流程,让她做好应诉准备。目前,不少同学同样面临被电话催收的困境。

界面新闻记者多次致电轻备教育官网电话和该公司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登记的电话,均未接通,向该公司邮箱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复。

据一位学员提供的与离职轻备员工的通话录音透露,轻备教育目前线上业务已经停办,停办原因一来是线上业务不好招生,成本太大,二是线上退课率太高,整体盈利达不到预期。

在校生轻易通过贷款审核,海尔、湖北消金为何频陷“培训贷”风波?为什么在校学生可以轻而易举通过贷款审核,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

界面新闻记者通过扫描教育培训机构员工发给学生的某贷款平台二维码,发现在注册上述平台时仅需输入手机号、短信验证码,打勾“我已阅读《用户注册服务协议》《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披露信息》”,即可进入完成注册进入贷款申请页面。

在扫描另一家贷款平台的二维码进行注册时,填写完手机号、短信验证码后,就跳转至上传身份证,整个注册过程中没有出现《用户注册服务协议》等协议。

从小红给界面新闻记者提供的申请贷款短信截图来看,在海尔消费金融从申请注册到贷款通过,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小红也向界面新闻记者坦言,注册过程并没有仔细看合同,申请贷款时也是按照教育培训机构员工所说的,勾选“非学生承诺函”,并在工作经历中填写“无业”,同时,申请时不需要提供学历证明。在消费金融公司第二天电话回访中,小红也按照此前填写的信息进行回复。

对于在校大学生互联网贷款的业务,监管有明确规定。

2021年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同时,《通知》规定,要严格贷前资质审核,实质性审核识别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综合评估大学生征信、收入、税务等信息,全面了解信用状况,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通过电话等合理方式确认第二还款来源身份的真实性,获取具备还款能力的第二还款来源(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表示同意其贷款行为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严格把控大学生信贷资质。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如果上述情况为事实,轻备教育涉嫌为获取自身利益,诱导在校大学生办理消费金融产品。

“在监管已经明令禁止对在校学生放贷的前提下,如果已知是在校大学生身份,就属于违反相关的管理规定。更多的责任在于消费金融公司,作为监管发布条例主要的监管对象,消费金融公司没有做到充分审核就大额放贷,明显未落实相应监管要求。而学生明知是造假,也予以配合,本身就是放弃自身权益的表现。”王蓬博表示。

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提出,在这个事件中,培训机构存在诱导、欺诈的行为,消费金融公司也存在风险把控不力的问题。如果培训机构构成欺诈,则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仅涉嫌虚假宣传,则可能需要承担行政监管部门的行政责任;另外培训机构存在诱导欺诈学生签署合同,签署合同后未按约定履行合同的情形,也需要从民事角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消费金融公司没有严格审查借款人实际情况、合作机构的风险把控上也存在问题,则可能受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轻备教育存在不当营销宣传、诱使学员借贷行为的嫌疑。而消费金融公司应当在借贷行为之前充分尊重申请人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提前向用户展示合同内容,在风控过程中也应当调查申请人的真实意愿,但从贷款过程来看,机构既违反了贷款业务基本的审查流程,在尽职审查中的义务有所缺失,也纵容了场景方的不当营销,对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值得关注的是,此事件中涉及的海尔消费金融和湖北消费金融两个平台,已不止一次陷入给在校学生发放贷款的“培训贷”风波中。

今年3月,界面新闻记者曾报道,大学生在求职时被面试机构诱导,在海尔消费金融办理了培训贷款。

另据多家媒体报道,湖北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多次因“培训贷”纠纷被在校学生投诉,涉及多家培训机构。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海尔消费金融和湖北消费金融涉及在校学生的贷款的投诉,合计超过500条。

天眼查信息显示,海尔消费金融成立于2014年12月,法定代表人为李占国,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其股东包括海尔集团公司、北京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具建材广场有限公司、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逸荣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天同赛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0%、25%、19%、16%和10%。

湖北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周楠,注册资本金9.4亿元,其前三大股东为湖北银行、新疆特易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新疆特易数科”)和北京宇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31.91%、24.47%和12.77%,其余股东包括TCL集团、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0.64%、10.64%、4.79%和4.79%。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消费金融第二大股东新疆特易数科于2020年5月获批入股,在获批前一个月,其唯一的大股东由玖富数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玖富数科”)变更为北京利荣兴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利荣兴”)。从股权结构来看,玖富数科与利荣兴并无直接关联,但利荣兴的另一家全资子公司(北京联云智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任一帆,同时也是玖富数科的法定代表人。

业绩数据显示,2021年,海尔消费金融和湖北消费金融净利润分别为1.91亿元和0.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3%和481.3%。

对于“培训贷”风险,今年4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第1号预警提到,有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工作为由,诱导学生接受课程培训,并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填写不真实信息办理“培训贷”。学生通过贷款缴纳学费后,无法学到有价值的课程和专业技能,更无法获得前期承诺的兼职岗位,却因为退费难而背上了沉重的贷款债务。而在监管处罚方面,目前已有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因学生贷款管理不规范、线上个人贷款业务偿债能力审查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违规行为,遭到监管部门通报和处罚。

多填一道信息多流失一批客户,“培训贷”业务该如何规范发展?“哪怕让用户多填一个信息,都会产生客户流失率。”面对频发的“培训贷”风波,消费金融公司也有自己的“苦衷”。

一位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目前,在验证学生身份上,消费金融公司最大的难题在于无法获取学信网的数据。加上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监管对于数据要求日趋严格,因此,目前针对18至23岁的用户,行业常见的做法都是设置“非学生承诺函”的选项,并通过电话回访二次确认用户信息,以此来避免给在校学生发放贷款。

对于为何不设置强制阅读合同的选项,以及要求用户上传学历证明的问题,该人士坦言,如果在用户申请贷款产品时多加一道程序,比如让用户上传学历的证明材料,或强制阅读完合同再打勾,或是要求用户阅读完合同后像签署保险合同一样抄写“本人已阅读合同条款”等,都会流失一定的客户。

“从外界来看可能只是在产品设计时多加了一个动作,但对于机构来说,哪怕让用户多填一个信息,都会产生客户流失率,尤其如果是让用户抄写已阅读合同的字样,估计可能流失至少10%的客户。”上述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只能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给用户好的体验,在用户体验、获客和合规三个方面取得一个平衡。

另外,界面新闻记者从多位消费金融人士处了解到,虽然经监管批准可以给在校学生发放贷款,但是由于落实第二还款源操作较为困难,目前业内尚无公司推出相关的消费金融产品。

部分消费金融公司为规避“校园贷”风险,会选择“一刀切”的策略,即不给23岁以下的用户发放贷款。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部分18岁至23岁的已工作的用户确实也存在消费金融的需求,因此,消费金融公司在无法通过学信网获知用户是否为学生的前提下,会选择让这类用户在申请贷款时勾选“非学生承诺函”。

“最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消费金融公司存在利润压力,因此在吸收用户上不遗余力,表面上完成了监管要求,实际上并没有重视相关监管规定。浅层次的原因在于确认机制问题,很容易被上游导流平台造假,技术风控能力欠缺。”王蓬博称。

对于规范“培训贷”业务的发展,王蓬博建议,消费金融公司还是要把合规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予以重视,完善相关的风控管理机制。

针对消费金融公司,李亚建议,应当优化与培训机构的合作方式,加强对机构的审核和贷后管理。不仅要审核借款人,更要监控培训机构经营财务动态,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应对,以降低因培训机构跑路给消费者造成的资金损失。

针对监管部门,李亚进一步指出,建议从两个方面去规范,一方面是业务监管,严防虚假宣传、诱导贷款,杜绝陷阱条款、霸王合同;另一方面是资金监管,规范培训机构的收费范围、要求培训机构缴纳风险保证金或预付款的三方存管,降低培训机构卷款跑路风险。另外,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好衔接,联合执法,不能出现“踢皮球”的现象。

苏筱芮则建议,消费金融公司应确认客户申请意愿的真实性,比如参照银行机构使用的“双录”流程,确认客户是否接受产品的属性及规则等,相关资料作为合规工作的重要构成进行留存。另外,金融部门监管和培训机构的监管部门,应加大处罚通报力度,增加消费金融公司、培训机构的违法违规成本。

目前,在轻备教育报名课程并贷款的学生们陷入退费难、无力还款而被催收和起诉的困境。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王蓬博认为,消费金融公司存在审核的责任,所以在这方面应该尽量配合监管核查,耐心和消费者协商,也可考虑适当放宽相应的还款条件。

李亚提出,首先,消费金融公司要严格贷前资质审核,实质性审核识别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规范对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放贷行为。第二,要加强贷后管理,确保借贷资金流向符合贷款合同规定;最后,妥善处理逾期贷款,规范催收管理,严禁任何干扰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暴力催收行为,不得非法曝光、泄漏学生个人信息。

对于给在校学生发放贷款、与轻备教育合作情况、未来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等问题,界面新闻记者发送采访函至海尔消费金融和湖北消费金融,截至发稿,均未收到回复。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的小红、小米均系化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