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平均贷款余额

本文目录

2022年上半年全国人均贷款余额超5万元,沪浙京达10万,山西最低

2022年上半年,伴随着全国部分地区疫情散发、频发,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人们对贷款越来越谨慎,而是更加倾向于储蓄,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表明人们贷款消费、贷款投资的意愿在逐渐减弱。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累计余额达到212.34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LHh)累计余额为73.29万亿元,按照人口14.13亿计算,全国人均贷款余额为5.19万元,上半年住户贷款额仅增加2.18万亿元(人均增加0.15万元),比2021年末增长3.1%。

注:住户贷款有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均包括消费贷款与经营贷款,不包含企(事)业单位贷款。住户贷款余额为累计数,不限于当年数据。

一、上半年各省市住户贷款总余额从全国31个省市住户贷款总余额来看,各地之间差距较大。上半年广东省贷款总额达到96163亿元,稳居全国第一,高于第二名的浙江省2.3万亿元,金融地位无可撼动;个体户与民营资本活跃的浙江省、江苏省紧随广东之后,上半年住户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3001亿元、67233亿元,位居第二、第三名。

而排在第四位的山东省住户贷款余额为41884亿元,低于江苏2.6万亿元!福建省(34359亿元)、河南省(预估为31019亿元)上半年住户贷款余额均超过3万亿元,排名第五、第六位。

上海、四川、安徽、河北四个地区,上半年住户贷款余额超过2.5万亿元,入围前十名,除此之外,北京、湖南、湖北三地均超过2万亿元。重庆(1.9万亿元)、天津(1.1万亿元)等8个省市上半年住户贷款余额在1万亿-2万亿元区间,对比之下,内蒙古(8296亿元)、西藏(1044亿元)等10个地区不足万亿元。

二、上半年各省市人均贷款余额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尤其是中东部及沿海地区是常住人口聚集地,有时候总量大不代表人均多。在31个省市上半年人均贷款余额方面,上海以11.43万元排名第一,浙江11.16万元、北京10.48万元,位居前三,人均贷款均超过10万元。排名第四、第五位的福建省(8.21万元)、天津市(8.05万元)人均贷款余额超过8万元。

总量第一的广东省与总量第三的江苏省,由于人口相对较多,所以上半年人均贷款余额分别为7.9万元、7.6万元,排名第六、第七位。重庆市以人均6万元贷款余额排名第八,安徽4.24万元、江西4.14万元,入围前十名。除此之外,山东(4.12万元)、宁夏(4.02万元)人均贷款余额超过4万元,主要是由于山东人口众多达1亿人,而宁夏人口相对较少仅720万人。

其他包括湖北(3.76万元)、广西(3.02万元)等12个省市上半年人均贷款余额均超过3万元,其中,总量第6的河南省人均排名第22位,总量第8的四川省人均排名第18位。云南、西藏超过2.8万元,在人均贷款余额方面,西藏并未垫底,资源大省山西以2.16万元垫底,人均贷款余额最少。

可以看出,南方地区的沪苏浙皖、福建、广东等地区人均贷款余额排名靠前,前十名北方地区仅有北京与天津,一方面主要是南方个体户经济发达,经营贷款较多;另一方面,当然这也与当今许多城市的高房价有很大关系,使得居民不得不以长期贷款的形式买房。

三、劳动力人口实际人均贷款额是多少?数据经过平均,经常被人们吐槽拖后腿,那么,如果只算实际可以参加工作的适龄人口,人均贷款余额是多少呢?数据显示,我国16-59岁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大约有8.8亿人,除去在校生之后(中等教育在校学生数3916.84万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4430万人),实际可以参与劳动的劳动力人口大约为8亿人,上半年全国住户贷款余额为73.29万亿,可以算出,劳动力人口中实际人均贷款余额达到9.16万元!

这其中,可能还有部分无法参与工作的劳动者(如残疾人、部分农村人口)、或失业者以及未就业者,如果不包括此部分人口,人均负债可能达到10万元!实际上,在受到当前疫情持续影响、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凡是购房者、个体户经营者,几乎是人人背负高额负债。

央行:6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1%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

新华社北京8月10日电(记者张千千)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今年6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1%,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76%,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利率整体较3月进一步下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

与此同时,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报告显示,6月末,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6.2万亿元,在全部企业贷款中占比为54.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29.7%,比全部贷款增速高18.5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全部贷款增速高12.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5239万户,同比增长36.8%。

央行表示,下一阶段,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

来源:新华网

六大行上半年日赚近40亿 信贷投放创新高 如何破解净息差下降

截至8月31日,六家国有银行半年报均已披露完毕。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营业收入总额达1.94万亿元;归母净利润总额达6731.71亿元,按照上半年181天计算,六家大行平均日赚37.19亿元。

“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正如工行行长廖林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所言,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疫情多点暴发等因素影响,银行业绩仍保持了相对稳健的发展。

今年上半年,国有大行发挥了“头雁”作用,加大力度让利实体经济,多家大行信贷投放增幅创新高。但与此同时,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依然存在,稳不良、降拨备仍在持续。展望今年全年,国有大行能否继续保持稳健发展?

图/i

让利实体经济多家大行信贷投放增幅创新高

今年上半年,六大行普遍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服务实体经济。邮储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3家银行贷款增长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农业银行县域贷款增量、余额占比均创10年来新高。

数据显示,工商银行上半年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1.61万亿元。邮储银行上半年各项贷款增长较上年末增加超5300亿元,同比增加608.23亿元。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在今年上半年的贷款增量中,邮储银行的实体贷款在全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达86%,也就是说邮储银行绝大部分信贷资产投向实体经济。

六家大行的信贷结构亦发生了变化,先进制造业、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成为国有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

工行数据显示,投向制造业贷款增加6281亿元,增量为去年同期的3.5倍,投向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及信用贷款余额均首次突破1万亿元。

中国银行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以及制造业贷款均实现同比增长;建设银行也加大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绿色金融等领域信贷投放;交通银行投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绿色信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增幅等同时实现双数增长。

展望下半年,多家国有银行高管均表示,当前仍将进一步加大银行信贷投放力度,而受益于经济向好发展,预计未来信贷需求将有所复苏。

“7月份总体信贷数据出现波动,并不一定代表趋势。”农行董事长谷澍表示,7月信贷数据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房地产市场预期偏弱的影响。从长周期来看,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增长方式转型过程,新旧动能的转换不可能一帆风顺。

谷澍指出,7月和8月的信贷投放量均超过去年同期,预计9月至12月还会延续信贷同比多增的态势。

已有多家银行下调拨备覆盖率

根据半年报显示,工行、建行、农行、中行、邮储等5家银行在二季度下调了拨备覆盖率。其中,邮储银行较一季度环比下调4.33个百分点至409.25%,成为下调幅度最大的银行,但其拨备覆盖率依然最高。中行拨备覆盖率环比下调了4.28个百分点至183.26%。工行、建行、农行拨备覆盖率则较一季度分别下降了2.88、2.14和2.6个百分点。仅交通银行环比上升6.44个百分点至173.1%,但其拨备覆盖率仍在六大行中最低。

“未来一段时间,农行拨备覆盖率还将持续下降。”农行董事长谷澍表示,未来农行将按照会计准则和监管的要求来提取新增拨备,同时,该行还将根据逆周期管理的要求和需要,合理地释放存量拨备,这样既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使投资者的回报能够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

今年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图在于让银行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而非以释放更高的利润增速为目的。因此,除了通过降低拨备计提腾挪出更多的资金以外,提升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即增大拨备覆盖率的分母也可以实现降低银行拨备覆盖率的目的。

六大行房地产风险可控

在今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银行涉房风险是市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六大行均表示风险总体可控,涉及停工项目的按揭不良贷款规模较小。

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对公房地产的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0.6个百分点,基本保持在同业水平上。根据排查的情况,判断出险客户的敞口相对比较低,总体风险可控。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亦表示,该行房地产行业资产质量总体风险可控,依然在可比同业中保持最优水平,并且拨备充足。

对于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刘坚东表示,中行将继续坚持贯彻“房住不炒”的基本政策,支持房地产企业和购房者的合理融资需求,有序安排房地产贷款投放,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优先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普通住宅开发项目,持续优化房地产贷款的结构,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的循环。

此外,根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六大行资产质量保持平稳,风险抵补能力增强,不良贷款率波动幅度不大。

据贝壳财经记者统计,六家国有大行中,中国银行和邮储银行两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略有提高0.01个百分点,分别为1.34%和0.83%。而其余四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均有所降低,建行、农行、交行均下降0.02个百分点,不良率分别为1.4%、1.41%及1.46%;而农业银行则下降0.01个百分点至1.41%。

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表示,下一阶段,工商银行将持续加强对各类风险的前瞻性防控和主动管理,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以高质量风控全力保持资产质量平稳可控,有信心保持工商银行资产质量的稳定。

净息差延续收窄趋势

“2022年上半年,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银行业经营发展面临挑战,行业净息差整体处于下行通道。”邮储银行半年报中明确表示。

今年上半年,除中行净利息收益率维持在1.76%,与年初保持一致外,其余五个国有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均有所下行。

今年上半年,工行、农行、建行、交行以及邮储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下降9、10、4、2和10,净利息收益率分别达到2.03%、2.02%、2.09%、1.53%和2.27%。

银行让利实体经济是导致净利息收益率下行的因素之一。上半年,农行新发放贷款年化利率3.95%,较上年下降15个。此外,建行贷款收益率亦有所下降。

同时,压降负债端成本是银行当前主要保持净息差相对稳定的重要举措。

农行表示,去年6月存款利率自律与机制改革、今年4月存款市场化调整机制的成效将持续显现,加上该行主动优化成本管控措施,负债成本上行的压力有望缓解。

今年上半年,唯一一家净利息收益率未下降的国有银行中行在其半年报中表示,该行净息差与去年同期保持一致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客户贷款占生息资产的比重提升,中国内地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平均余额在中国内地人民币客户贷款中的占比达74.71%。此外,美联储多次加息,拉升了外币资产收益率。同时,该行坚持量价双优,加强负债成本管控,主动压降高成本存款,境内人民币负债成本相对稳定。

对于净利息收益率未来的发展趋势,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在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低利率市场环境下,接下来可能商业银行的息差都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而农行副行长林立预计,虽然净息差还将一定程度承压,但是边际将有所收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姜樊王雨晨实习生林静宜

编辑陈莉校对薛京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