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小额备用金需求,为何反而被骗百万元?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来一个“支付宝备用金”诈骗案例。听着耳熟吧,支付宝备用金是2021年推崇的消费方式之一,小编再带大家重新认识一下:
支付宝备用金是支付宝的一款小额短期借款产品,属于支付宝的一个借款功能,有了支付宝备用金,就可以满足小额借款需求,但并非人人都可以开通支付宝备用金,需要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才有机会。
没错,要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才可以使用,不是一般的用户能够获取的功能。不过,这500元的备用金能做啥呢?
反正小编也没有申请过,因为很多人没了解清楚备用金的用途,而且只有500元,具体都能解决的问题,不会想到。然而,诈骗分子却盯上了“备用金”,利用这鲜为人知的功能,实现精准诈骗。
以下案例比较长,请做好心理准备
真实案例
4月4日,事主黄女士报案称:4月3日,在外地出差的时候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称黄女士在网上购物,物品快递在运输的过程丢失(又是冒充客服),现要对黄女士进行理赔,后续会委托第三方蚂蚁金服的工作人员(购物应该跟蚂蚁金服没关啊)与事主沟通理赔事宜;挂电话后,一企业微信申请添加事主好友,事主通过后对方确认事主申请快递丢失理赔,要求事主发送货物截图,对方发送支付宝二维码,事主识别后显示为一平台购物的售后,并引导事主如何操作退款。
(重点来了)事主操作将备用金500元提现到支付宝,提取后对方语音联系事主,要求把多提取的382元退回,“担心”黄女士操作失误,提出要黄女士下载一聊天工具,进入聊天室,开始转账382元,对方称事主转账慢,导致与蚂蚁金服形成借贷关系(混淆概念),要求事主将卡内资金转入指定安全账户,此后蚂蚁金服不会扣到事主资金还为事主开通自动扣款通道。
接下来,又以事主转账资金过大关闭自动扣款通道,需要借款流水(又在混淆概念),要求事主到各借款平台借钱,借完转安全账户,再下来,对方又说钱款不足,需要再转一定资金,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理由真多),事主连夜从出差地赶回公司再次转账,最后转完才发现不对劲,事主才向公安机关报案。
经统计,事主在整个被骗过程,转账次数有13次,损失金额接近百万。
▼
案例解析
这是典型的冒充电商(淘宝、天猫、支付宝等)客服诈骗,通常诈骗分子能精准获取事主的个人信息,利用信息准确性、混淆概念,针对性对事主实施精准诈骗,然后以各种理由,把事主最后仅有的“剩余价值”榨干。
▼
备用金≠赔偿金
备用金并不是赔偿金,刚刚小编提到备用金的具体概念,下面给大家划出“备用金”诈骗步骤:
一、冒充网站商家客服来电,提供网购订单信息以获取信任;
二、谎称购买商品质量有问题,提出要给予多倍赔偿款,并添加QQ或微信;
三、赔偿金已经退到支付宝,打开“备用金”领取;
四、询问“备用金”领取数额,以领取错误、影响个人征信为由要求返还“多余赔偿金”;
五、后续以各种理由忽悠受害者去借贷、辅助认证,将钱转至指定账户。
▼
东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
接到自称客服主要申请赔偿、退款的电话,不要轻信,正规客服不会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沟通与交易,谎称平台出现系统异常、操作错误为由,引导下载第三方APP进行操作的,都不要理睬。
一旦发现被骗
请保留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
扩散提醒身边人
千万别被骗了
素材来源:东莞反诈骗中心
警方紧急提醒!这种新骗局,报个手机型号,就能秒贷款
“无需提供个人征信”“仅需提供某品牌手机参数”“放款快速”……看起来简单的贷款步骤,背后却暗藏“套路”。近日,上海市公安局通报破获一起新型网络非法放贷案。
男子贷款200元3天未还
手机被远程锁死,被威胁还款
今年8月初,被害人吴先生在某网络论坛看到一则提供小额贷款广告,手头拮据的吴先生当即按照广告中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客服。
客服向吴先生确认,贷款无需抵押、不看征信,但需要提供自用手机的详细参数,放贷额度根据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吴先生按客服要求提供了自己手机的信息和登录账号,并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聚宝盆”的“贷款软件”。很快,他就收到了客服从微信转来的200元贷款。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段永昕分析,按照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借款人能贷到的额度并不会很高,利息却高得吓人,“估值4000元的手机,贷款的额度是800元,犯罪嫌疑人提前收取50%的相关费用,借款人实际拿到手的金额只有400元。但是3天以后需要偿还的金额是800元,如果逾期,每天还将承受100元的逾期费用。”
3天后,约定的偿还期限已到,吴先生没有按期还款,结果发现手机已不能正常使用。吴先生设法联系客服,对方表示,因未按时还款,已将吴先生的手机“锁死”,并开始以“辱骂、威胁”等方式催促吴先生还款。吴先生随后报警求助。
犯罪团伙利用技术手段实施犯罪
受害人以在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为主
接到报警后,警方立即组成专案组立案侦查,很快挖掘出一个非法网络放贷团伙。经查,该团伙在互联网上以“某品牌手机贷”的名义,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吸引客户,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手机控制权,然后以锁死手机、威胁辱骂等“软暴力”方式逼迫借款人偿还高息贷款。
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委托相应的技术人员开发了这款名为“聚宝盆”的手机软件,该软件表面伪装成一个贷款软件,但实质上它是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信息、能够在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的一个软件。一旦借款人安装了这个软件,借款人在放贷人面前就是透明的。
据悉,此犯罪团伙组织松散、分工明确,吸引客户放贷、提供技术支持、“软暴力”催收等环节全部在网络上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
警方介绍,绝大部分借款人每次实际到手金额只有一百到四百元,且借款人以在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为主。“从目前来看,涉及的被害人在全国各地都有,达到三四百个。”
掌握了团伙人员构成和活动规律后,警方于今年9月在全国多地收网,抓获13名犯罪嫌疑人。经查,自今年7月起至团伙落网,涉案流水金额超过50万元,非法获利逾26万元。
用苹果ID就能借钱?
小心信息泄露
说到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网络非法放贷案件,另有一种名为“ID贷”的产品也很典型。只要拥有一部苹果手机,就能够实现无抵押贷款。它专门针对使用苹果手机、急需用钱的用户,在宣传上也会巧妙地套用“手机回收”等名头。
△来源:视觉中国
一位放贷人员介绍,所谓“无抵押”,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放贷,实际上要抵押的物品就是客户的苹果手机ID。业内人士表示,苹果手机一旦绑定了他人的ID,A的安装、卸载会受到控制,通信情况一览无余,同步到iC的照片还会被泄露。
对此,警方向大家提示:
有贷款需要的民众务必通过正规网贷平台贷款,切勿轻信网络论坛、社交媒体中的广告,尤其要远离那些所谓“无需抵押、不看征信”的贷款;在网贷过程中,要重视个人信息保护,不下载安装对方发来的、来历不明的手机软件;如遭遇“软暴力”催收、高额利息,一定要第一时间固定相关证据并报警,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平安普惠江门分公司提醒您:小微老板别糊涂,免息贷款是套路
近日,急需周转资金的施女士了解到某网络贷款A,其宣称免息贷款,施女士下载A后申请贷款。大约2个小时后,A系统显示已下款10万元,但其提现后却提示订单被冻结,需与客服联系。
客服告知施女士,因她银行卡卡号填写错误,造成该笔款项已经被冻结,需要转账一定金额才能解冻。为了获得贷款,施女士向客服提供的银行卡账号转账2万元,随后发现自己再也无法联系上客服,施女士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
通常所谓的“平台客服”会提示“银行卡账号有误导致贷款资金被冻结”,其实狡猾的骗子可以通过安装的篡改软件,在客户端的后台随意操作。随后,骗子以各种理由,一步步要求受害人转账,直至受害人意识到被骗。
诈骗的常见套路:
1、免息贷款套路
犯罪分子利用贷款者着急用钱的心理,以“纯信用贷款”、“低息/免息贷款”等信息为诱饵吸引受害人,随后诱骗其人通过银行转账形式预付利息、保证金、保险费等费用进而谋利。
2、贷前刷流水套路
诈骗分子先假冒贷款公司向被害人推销贷款业务,当被害人被说服后,诈骗分子以需提前支付“贷款包装费”、“核实还款能力”为由,让其支付首月还款的本金及利息,诱骗被害人向诈骗分子转款骗取钱款。
平安普惠江门分公司提醒您:
正规的贷款平台不会在贷款前收取任何费用,更不会收取所谓保证金。
①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官方平台贷款;
②选择借贷平台前做必要的背景调查;
③借贷过程中切忌给个人转账;
④如不幸被骗请立即报警,或拨打反诈专线96110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