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广东银行贷款

本文目录

制造业贷款将破2万亿!五大关键词看广东银行业如何靠前发力?

4月20日上午,广东银行业2022年一季度新闻通气会举行。广东银保监局统信处处长晏瑜介绍,截至一季度末,全省银行业总资产32.95万亿元,同比增长8.66%。各项贷款余额2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各项存款余额25.49万亿元,同比增长8.22%。广东(不含深圳)银行业总资产21.47万亿元,同比增长8.51%。其中,各项贷款余额14.7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842.97亿元,同比增长12.57%。从行业投向看,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446亿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两倍;从担保方式看,企业类信用贷款较年初增加2016亿元,同比多增438亿元。

整体来看,广东银行业市场运行平稳有序,资金供给合理充裕。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一季度,广东银行业在纾困小微、服务新市民、支持全面乡村振兴、信贷投放助力高质量发展、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并梳理出以下五大关键词:

关键词1:纾困小微

一季度,广东银行业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具体表现为:

信贷投放持续增长。一季度末,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5万亿元,同比增长27.36%,个体工商户贷款4031.12亿元,同比增长22.44%。

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一季度,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239亿元、新增贷款户5.54万户。其中,新发放小微企业“首贷户”贷款1.01万户,贷款356.57亿元。

融资成本持续降低。加大银行机构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一季度,辖内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57%,在2021年下降0.28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下降0.18个百分点。

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加大银行机构小微企业续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深化“银税互动”机制,缓解小微企业融资慢、融资难问题。辖内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5545.57亿元,小微企业续贷余额1680.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09%、31.78%;小微企业“银税互动”类贷款1054.17亿元。

关键词2:服务新市民

3月4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记者了解到,广东银行业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加强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合理降低新市民金融服务门槛。在广东银保监局辖内所有地市全面推进银行保险机构新市民服务工作,大力促进新市民融入本地。如为新市民群体量身打造信用消费贷款,对外卖骑手或快递员等新市民,充分利用其与美团、京东等平台的合作证明,结合微信、支付宝等收支流水判断用户信用资质,满足新市民小额信用贷款需求。

扩大新市民金融服务领域。围绕新市民创业、就业、教育等方面,加大金融供给。如结合区域特点及惠民、惠企政策,推出“创业担保贷”“妇女创业贷”专项产品支持,鹤山珠江村镇银行面向鹤山市新市民推出“珠江·新市民贷”信贷产品,主要用于创业或消费,累计发放贷款37笔,贷款余额462.9万元;民生银行广州分行为外来务工子女为主的1500家民办学校提供“校付通”集成平台,便利家长缴费管理及打通实时信息交流渠道。

优化新市民金融服务流程。如实现以电子合同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为新市民提供手机渠道办理公积金贷款申请、合同签订、抵押登记等,实现全流程线上功能;设立全省首家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开展专区服务、专职团队、专属产品、专项政策、专题行动“五专”探索,提供一揽子、一站式金融服务便利。

拓宽新市民金融服务路径。晏瑜介绍,广东银保监局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助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持续加大对新市民住房的支持力度。如建行广东省分行累计支持租赁住房项目245个,发放贷款超过160亿元,向市场供应房源16.53万套;建行东莞市分行累计投向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5个,投放金额3.4亿元,筹集房源8395套。

关键词3:乡村振兴

一季度,广东银行业切实加强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

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广东银保监局统筹制定辖内乡村振兴量化考核指标、县域存贷比提升计划,督促银行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努力提升县域信贷资金适配性。一季度末,全辖涉农贷款约1.7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其中畜牧业贷款同比增长22.9%,高出全辖各项贷款增速10个百分点。

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质效。保持辖内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丰富服务种类。鼓励银行机构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向自然村延伸拓展基础金融服务。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工作,力争2023年底实现基本全覆盖。辖内农合机构已向2万个行政村派驻金融特派员1.27万名,覆盖率90%,“三资平台”对接完成率95%,个人信息建档1290万户,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建档89万户,已完成整村授信行政村6536个,授信金额370亿元。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支持耕地保护,广东银保监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创新推出“惠农贷”“农田贷”“复垦贷”“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如建行广东省分行“复垦贷”产品已对接撂荒地整治项目实施主体超500家,意向融资金额超4亿元。加大对化肥、农药等重要农资储备、购销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资料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如茂名农商行推出“好农贷”,为超3700户农户授信10.2亿元,利率优惠低至4.4%。重点支持粮食产业园做大做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如广州农商行为“从化香米”项目提供1.5亿元授信支持,支持从化区在18.26万亩水稻年种植产业基础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从化香米”国家地标品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模式,有望辐射园区周边农户3000户以上。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驻镇帮镇扶村,鼓励辖内银行机构派驻金融干部驻镇驻村,如农行广东省分行向全省13个地市、901个镇派出876名干部挂任副县(区)长、副镇长、村金融助理,当好“联络员”“服务员”和“宣传员”三员角色。扎实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截至一季度末,全辖银行机构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超28亿元,惠及脱贫户8.25万户。

关键词4:精准投放

晏瑜介绍,广东银保监局积极推动辖内银行业保险业优化金融供给,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助力广东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支持实体经济稳健发展。一季度末,辖内制造业贷款达1.94万亿元,同比增长28.7%,即将突破两万亿大关。辖内银行业为1425户国家或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贷款868.17亿元。辖内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较年初增加超过1500亿元,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85%、84%、4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5943亿元,较年初增加813亿元。加大民航领域金融纾困力度,航空运输业贷款同比增长超过30%。

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广东银保监局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加大对广东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一季度末,基础设施贷款2.1万亿元,一季度新增规模超过1000亿元,季度增量创近年新高;建筑业贷款新增33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0亿元。辖内大型银行机构向广东专项债项目发放贷款357亿元,同比增长79%,支持广东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靠前发力,尽早落地见效。

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争取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落地广东,联合省知识产权局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审慎遴选试点银行机构,依托在线平台代办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并建立试点银行考评机制,推动机构用好用足试点政策,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规模。一季度末,辖内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超过1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一季度增量双双突破1000亿元;科学研究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6.2%、27.5%,增速达各项贷款的两倍。

支持广东外贸平稳发展。一季度末,广东银保监局辖内银行机构对外贸企业各项贷款余额12271.04亿元,较年初增长14.61%,其中,贸易融资余额2068.01亿元,较年初增长38.34%。对加工贸易外贸企业贷款2072.35亿元,较年初增长20.71%,其中,“加易贷”项下融资业务贷款839.05亿元,较年初增长27.15%。为中小外贸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涉及贷款本金13.59亿元,免收贷款利息243.83万元;累计使用人行防疫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外贸企业的优惠贷款合计26.31亿元。

亮点5:防范风险

一方面,完善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持续强化党的领导,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健全“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强化股东穿透监管,加强对股东的穿透式审查,禁止不符合股东资质条件的股东,以及主业不突出、有不良投资记录、杠杆率高的企业入股银行保险机构。深入推进股权和关联交易乱象整治,持续清理违规股东和背后实际控制人,对于股权违规质押、嵌套,违规超比例持股和通过违规关联交易套取资金的股东从严查处问责。

另一方面,有序化解信用风险。进一步督促银行做实资产质量,严格落实金融资产风险审慎分类制度,妥善处置重点机构、行业、领域金融风险,指导银行综合运用现金清收、核销、批量转让等方式,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稳妥应对不良资产反弹,一季度共处置不良资产超200亿元。

【记者】唐柳雯

【作者】唐柳雯

289财经热点

广州银行获维持“AAA”评级 贷款质量面临考验丨评级观察

近日,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世纪评级”)发布IPO候场两年的广州银行2022年度跟踪评级报告。报告显示,经评定,新世纪评级维持广州银行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新世纪评级对广州银行的跟踪评级反映了2021年以来广州银行在区域市场竞争力和地方政府支持等方面保持优势,同时也反映了该行在业务结构调整、异地业务风险管理及贷款质量等方面继续面临压力。

资金业务面临信用风险管理难度

依托地方政府在业务及资金上的较大支持以及自身较为广泛的网点布局,广州银行业务持续稳定发展。截至2021年末,广州银行资产总额突破7000亿元,达7200.97亿元,总存款和总贷款分别为4143.63亿元和3881.38亿元,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26%和9.16%。

公司金融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末该行公司类贷款(含贴现资产)总额2106.16亿元,同比增长19.24%。公司存款余额2778.48亿元,同比降幅8.97%。占全行存款比重为68.56%,其中财政、社保基金等政府基金存款公司存款的比重为27.99%。

零售金融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末,该行零售存款余额为1134.31亿元,同比增长18.69%,占全行存款比重为27.99%;零售贷款余额1775.22亿元,同比增长15.23%,占全行贷款比重为45.74%,其中信用卡贷款占比约一半;零售AUM余额1695.76亿元,同比增长23.06%。

金融投资方面,广州银行债券投资交易品种主要包括风险较低、评级较高的政府债券、金融机构债券、公共实体债券、同业存单和企业债券。截至2021年末,该行金融投资余额2569.15亿元。

新世纪评级表示,目前广州银行已形成了以存贷款业务为基础,同业与投资业务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该行大力拓展零售业务,相关业务规模增长较快,占比逐年提升。此外,在债市违约风险事件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该行资金业务仍将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管理难度。

贷款质量面临考验

资产质量方面,2021年以来,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国内经济恢复尚不均衡以及部分房地产企业发生流动性风险,部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经营困难、抗风险能力不足,还款能力下降,广州银行不良贷款、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余额及占比均有所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0.8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7%,较年初上升0.47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为141.82亿元,关注类贷款比例为3.65%,较年初上升2.33个百分点。

该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分区域来看,该行广州地区不良贷款率较为稳定,深圳地区、南京地区及广东,其他地区不良率上升较多,其中,深圳地区和南京地区贷款不良率偏高,分别为3.01%和2.53%。

广州银行综合采取现金清收、贷款核销、批量转让、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压降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处置规模有所上升。2021年,该行核销不良贷款31.28亿元,现金清收14.81亿元、批量转让2.12亿元、资产证券化处置不良贷款13.01亿元。

在不良资产处置规模上升的情况下,2021年末,广州银行逾期贷款余额为114.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较多,且从结构上看逾期360天以内贷款占比上升,逾期360天以上贷款占比下降。

新世纪评级称,未来宏观经济增长依然承压,个人客户、小企业及外贸型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境,广州银行贷款质量仍将面临一定考验。

盈利能力持续承压

盈利能力方面,近年来,随着存贷款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广州银行营业收入保持增长。2019-2021年,该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79亿元、149.18亿元和165.64亿元。

不过,2021年,广州银行净利润出现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该行分别实现净利润43.24亿元、44.55亿元和41.01亿元。对此,广州银行在年报中解释称,因宏观经济形势下行,信用风险增加,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对净利润造成较大影响,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7.93%。

此外,2021年以来,受减费让利实体经济、LPR下行和存款成本小幅上升的影响,广州银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下降,利息净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的增长速度,导致该行净息差持续回落。2019-2021年,该行净息差分别为2.30%、2.27%和2.04%。

广州银行目前的资产负债结构和客户结构使得该行利润回报率在城商行中处于偏低水平。2019-2021年,该行平均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81%、0.74%和0.60%。

新世纪评级表示,综合来看,未来广州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压力仍然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行盈利水平。同时,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该行盈利能力仍将持续承压。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财经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财经”,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

实体经济贷款增2.64万亿元!六大关键词看“央妈”政策如何落地广东?

全年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3.78万亿元。

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2.2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存款余额29.3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5万亿元,同比增长9.5%。

……

在1月25日举行的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陈玉海表示:“2021年广东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在2020年高基数基础上,保持合理适度增长,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中国人民银行。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78万亿元

实体经济贷款平稳增长

2021年全年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3.78万亿元。剖析社融数据结构不难发现,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平稳增长。“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增加2.64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69.8%,比上年度提升0.4个百分点。”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汪义荣表示。

数据还显示,2021年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2.2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存款余额29.3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5万亿元,同比增长9.5%。

对此,陈玉海解读道:“面对前高后低的经济增长形势,2021年上半年,我们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和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着力引导信贷结构优化;下半年,则根据货币政策预调微调要求,明显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实施好两次降准,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不断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他指出,2021年广东金融总量指标,在2020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有力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全国,与广东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增量占全国比重保持在较高水平,高于广东经济占全国份额,说明广东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合理充裕、力度稳固。

广州城景。

专精特新“小巨人”贷款增53%

绿色贷款增速45.8%

发布会上,陈玉海披露了诸多2021年广东金融统计细节数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贷款增速、绿色贷款等指标增速喜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贷款余额266亿元,同比增长53%;绿色贷款余额达1.43万亿元,同比增长45.8%。

2021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精准滴灌作用,不断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资金支持。

陈玉海介绍,广东基础设施业贷款快速增长,增加对“稳增长”“补短板”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支持。2021年末,广东基础设施业单位贷款余额达4.73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制造业贷款也在快速增长,广东制造业单位贷款余额达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速达35.8%。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9.1%;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770亿元,同比增长29.3%。

经济的薄弱环节也得到了金融要素保障。“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优化,普惠小微贷款实现量增、面扩。”陈玉海介绍,2021年末,广东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77万亿元,同比增长32.7%,贷款户数达到249万个,同比增长31.6%。此外,涉农贷款余额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在坚持“房住不炒”方面,陈玉海介绍,去年该行积极落实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贷款平稳有序投放。2021年底,广东房地产贷款余额7.24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三季度末回升0.8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房地产贷款增加1442亿元,同比多增585亿元。

深圳湾区。

金融机构减免支付手续费5.1亿元

惠及800万小微企业、个体户

陈玉海介绍,为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减费让利,降低实体经济经营和融资成本,人行广州分行优化账户管理和服务,制定小微企业开户服务22条底线标准,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2021年全省金融机构共计减免支付手续费5.1亿元,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800万家。

“我们深入推进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利率定价改革,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不断增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LPR,在贷款定价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陈玉海介绍,去年12月份,辖内商业银行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5%,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3%,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去年,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跨境理财通”试点等多项金融创新落地,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陈玉海介绍,“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落地以来,一直保持较高市场热度。截至去年末,累计完成跨境资金结算5855笔、金额4.86亿元,其中,北向通1.96亿元,南向通2.9亿元。

港珠澳大桥。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广东如何将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到实处?如何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如何更好地惠民便企?如何推动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南方+记者梳理出六大关键词和一组数据,为你揭晓2021年广东金融的运行脉络。

关键词一:直达小微

数据:891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延期还本付息

今年,人民银行将重点做好两项直达政策——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的接续转换工作。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张志东介绍,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实施至2021年末。从2022年开始,金融机构与企业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贷款还本付息。同时,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按照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支持,以激励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更多普惠小微贷款。

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则从2022年起不再实施。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央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可以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支持。

“两项直达工具的接续转换,有助于地方法人银行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支持原客户信贷需求,也有利于促进地方法人银行挖掘新的普惠小微融资需求,促进普惠小微贷款进一步增量、降价、扩面。”张志东表示。

截至2021年12月末,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辖内地方法人银行按照政策要求累计对891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带动各类银行业机构对2281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延期,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396亿元,带动各类银行业机构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4858亿元。

关键词二:跨境理财通

数据:业务办理资金汇划4.86亿元

去年9月,“跨境理财通”试点正式启动,10月落地首笔业务。人行广州分行跨境办处长陈威透露,截至2021年末,“跨境理财通”业务办理资金汇划5855笔,金额4.86亿元。其中,北向通业务3802笔,金额1.96亿元;南向通业务2053笔,金额2.9亿元。北向通累计购买境内投资产品1.6亿元,南向通累计购买港澳投资产品1.2亿元,产品范围涵盖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存款类产品、基金类产品、债券类产品等。

数据显示,市场主体参与“跨境理财通”热度较高。参与投资者已达2.2万人,其中北向通投资者1.4万人,香港居民约占三成,澳门居民约占七成;南向通投资者0.8万人,在大湾区内地各地市均有业务发生,超过九成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等地,业务办理相对集中。

澳门城景。

与此同时,试点银行覆盖范围广泛。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有超过60家银行参与试点,覆盖了大多数的银行机构,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等。合作方式上,以同一银行三地分支机构内部合作为主,跨行和一对多合作也有探索开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跨境理财通’政策宣传,鼓励更多的银行参与试点,不断优化业务办理。持续跟进研究市场投资需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逐步拓展试点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为推进新发展格局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多的实践范本。”陈威表示。

关键词三:绿色金融

数据: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同增45.8%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金融研究处处长袁萍介绍,2021年,全省绿色信贷余额、绿色债券余额分别为1.43万亿元、2305亿元,同比增长均为45.8%。

与此同时,广东绿色金融创新实现多个全国首创。例如,推动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在广东落地,运用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优先满足金融机构开展绿色票据贴现的资金需求。创新推出“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生态修复贷”、基于“碳账户+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绿色碳链通”等信贷产品。推动广东企业发行全国首批碳中和债、全国首单挂钩碳市场履约债券、全国首支碳中和乡村振兴绿色中期票据。首创通过购买减排量指标或碳配额指标抵消自身运营产生碳排放量的“零碳网点”建设模式,落地全国首个金融机构“零碳网点”,目前全省“零碳网点”达46个。

记者还了解到,广州在全国六省九地绿色金改创新试验区成效自评价中,连续多次排名第一。“通过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搞创新,逐项落实试验区总体方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优秀案例80余个,推动广州绿色金改试验区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在全国六省九地绿色金改创新试验区成效自评价中,连续多次排名第一。

关键词四:账户服务

数据:超88.2%小微企业开户只须往返银行网点1次

人行广州分行支付结算处处长陈卫东介绍,2021年,该行指导全省银行及支付机构推出小微企业银行账户负面清单、账户分类分级管理等特色举措。

去年2月起,率先实施《广东省小微企业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特别服务规范(负面清单)(试行)》,明确了22条小微企业开户服务底线标准,引导银行重塑“风险为本”的账户管理机制。截至2021年末,广东省小微企业银行开户服务满意度高达99.9%,超88.2%的小微企业开户只须往返银行网点1次。

为了实现银行账户服务精细化管理,该行试点推行银行结算账户风险分类分级管理。2021年,组织银行协助公安机关累计查询涉案账户20.07万户,冻结、止付11.87万户、金额33.91亿元;协助破获买卖账户案件1662起、抓获嫌疑人3924人。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开展满意度调查和督导暗访等措施,持续跟踪各项政策落实情况。”陈卫东表示。

关键词五:跨境人民币

数据:人民币连续3年成大湾区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给广东外贸企业带来了挑战,跨境人民币结算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节省汇兑成本。

陈威介绍,2021年,广东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比均创历史新高,结算量达5.3万亿元,同比增长28.8%,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例达41.7%,比2020年提高2个百分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人民币结算3.84万亿元,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例达53.1%,人民币连续3年成为大湾区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办理人民币结算6149.82亿元,同比增长48.5%;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办理人民币结算5954.26亿元,同比增长42.3%。

截至2021年末,人行广州分行辖区4家试点银行为广东南沙、横琴自贸片区企业,广州和珠海市科创企业以及境外企业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7651个,办理业务金额折人民币7527.8亿元。

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范围扩大,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截至2021年末,广东优质企业已达869家,累计办理业务超过500亿元;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市场主体近九成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无须事前逐笔提交单据审核。

关键词六:高水平开放

数据:9项改革拓宽南沙自贸片区企业跨境投融资渠道

人行广州分行外汇综合处副处长李继伟介绍,南沙自贸片区作为全国首批4个试点地区之一,获批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1月24日,广东外汇局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试点涵盖9项资本项目改革措施、4项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以及2项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管能力建设的相关要求。

按照这一细则,南沙自贸片区企业跨境投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例如,政策将支持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适度扩大对外资产转让的参与主体范围和业务种类,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等。

【记者】唐柳雯

【作者】唐柳雯

289财经热点

来源:南方+-创造更多价值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