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农村中小银行不得吸收异地大额存款、不得发放异地贷款
“2018年以来,累计处置高风险农村中小银行627家,处置不良贷款2.6万亿元,金额超过前十年的总和。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创新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举措,向289家农村中小银行注资1334亿元。”5月20日,在银保监会通气会上,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称。
2018年至2020年,银保监会开展为期三年的股东股权专项整治,规范和提升农村中小银行股东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
据介绍,银保监会对违规持股、操纵机构正常经营、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突出问题加大惩治力度,已累计对4000余名股东限制表决权、责令转让股权60余亿股。严格审慎开展公司治理评估,对存续问题整改不力、新增违规问题的100余家农村中小银行下调评估结果。
农村中小银行发展面临五方面挑战
近几年,银保监会等部门与省级政府大力推动农村中小银行深化改革。2021年10月,浙江农信社改革试点方案获国务院批;2022年4月,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正式开业,标志着全国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正式开始落地。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从存量看,部分地区历史积累的风险体量较大,需持续加大处置力度;从增量看,疫情冲击、经济转型及行业变革等带来的风险将逐步显现。农村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路径有待完善。农村中小银行党组织层级较低,不同程度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建与业务脱节等问题。
二是股东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农村中小银行股东“小、散、弱”情况普遍,一些机构仍然存在内部人控制、外部人操纵、违规关联交易等问题。农信社省联社定位模糊,履职越位与缺位问题并存;有的村镇银行主发起行履职不到位。高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监督。
三是部分地区风险处置资源不足。农村中小银行风险分布很不均衡,部分省区风险突出,但地方经济转型困难,具备资质的市场资本短缺,政府财力有限,难以提供化险资金。同时延期还本付息贷款预计有部分将形成不良,风险处置压力进一步增加。
四是风险防控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问题银行处置法规建设比较滞后,高风险机构市场化退出通道不畅,优胜劣汰的市场纪律难以发挥作用。监管部门对银行股东的监督和处罚缺少明确法律授权,隐形股东、代持股权难以穿透识别。
五是县域金融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大型银行等不断下沉经营重心,每个县平均有9家银行展业。农村中小银行人缘地缘、点多面广的传统优势受到冲击,信息科技建设滞后、经营成本较高等短板越发突出,部分机构优质客户流失,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不得吸收异地大额存款,不得发放异地贷款
谈及深入推进农村中小银行改革化险,该负责人强调,将坚持底线思维,毫不松懈抓好风险防范化解。落实国务院金融委风险通报制度,向省级党委政府通报农村中小银行风险情况,推动健全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稳步推进风险处置。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继续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工作,多渠道补充农村中小银行资本。此外,拓宽风险处置资金来源,合理运用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一行一策”稳妥处置重点高风险机构,确保风险不外溢。丰富不良贷款处置渠道,落实好地方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支持政策,加快化解不良资产。压实农村中小银行风险处置主体责任,依法让股东和债权人承担风险损失,严防道德风险。
在公司治理方面,上述负责人称,将严格约束大股东行为,强化关联交易管理,防止其不当干预机构内部经营管理。加强高管团队建设,指导用好银行业协会建立的高管人才库,支持以市场化方式公开透明选聘高管人员,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的高官队伍。鼓励优质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适格机构参与并购重组农村中小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落实鼓励中小银行兼并重组支持政策,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和区域整合。
在改进金融服务能力方面,该负责人谈到,会进一步优化支农支小定位监管。坚持信贷资金源于当地、用于当地、小额分散原则,不得吸收异地大额存款,不得发放异地贷款,严控大额授信,下沉对本地市场的服务重心等。
在提升监管效能方面,银保监会负责人强调,坚守“监管姓监”定位,严把农村中小银行改革化险过程中市场准入关口,强化源头管控,防止带病进入市场。健全风险早期干预机制,以更加主动的态度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坚持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和早期阶段。加大现场检查力度,严守监管制度底线,坚决依法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构建形成农村中小银行全行业合规稳健发展格局。
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共有农村中小银行3902家,其中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2199家,村镇银行1651家,资金互助社39家,贷款公司13家。资产负债稳步增长,2021年末资产负债分别为45.7万亿元、42.2万亿元,均占银行业的14.1%,较2017年末分别上升0.7个百分点。各项监管指标总体良好,资本充足率12.4%,不良贷款率4%,拨备覆盖率122.9%。
异地贷款买房步骤是什么?要满足什么条件
随着各地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少人都可能会选择在异地买房。但在异地买房会面临很多麻烦事,比如看房时间有限、对开发商了解有限、办理购房手续时间短等。既然选择了异地买房,那么你就必须了解异地贷款买房步骤。并且异地买房并不适合每一个购房者,只有符合一定的条件,你才能买房。
异地贷款买房步骤是什么?
无论购房者是否异地购房,贷款买房的基本流程都是:看房选房——签合同交首付——办理贷——收房验房——交税办证。具体到贷款流程那就是:借款人提交申请及有关资料——银行受理调查——银行核查审批——双方办理相关手续——银行发放贷款。
购房者在申请贷款的时候往往只是提交资料,后续的银行的审批可能并不了解,其实银行收到你的申请之后,会按程序进行调查、核验,符合贷款条件的,由银行代您办理保险、公证、抵押登记等手续。双方签订《借款合同》、《抵押登记合同》、《质押合同》或《保证合同》等法律文件。
异地贷款买房要满足什么条件?
1、符合购房资格
异地贷款买房购房者要符合当地的政策要求,其中既包括限购政策也包括限贷政策。限购政策一般会要求外地户籍是首次购房,且需要购房者提供几年的社保或个税。而限贷政策则会要求购房者买的是首套房或二套房,一般多套房的会不予批贷。当然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条件,具体的还需要购房者了解相关的政策,做到心中有数。
2、征信和收入经过考核
无论是否异地,贷款买房的时候,银行都会根据你的征信情况和收入情况来决定是否放贷,以及确定贷款的。如果你的征信状况良好,银行一般是会批贷的。而在收入证明方面,银行要求月流水或收入证明是你月供的2倍,也就是说如果贷款申请人的月供是1万元,那么你的收入证明就要超过2万元。如果是已婚,银行会看两个人加起来的收入流水。
3、购房资料准备齐全
异地买房购房者可能不能多次往返所在地和买房地,因此提前准备好购房者资料是很有必要的。购房所需要的条件包括: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本)、婚姻关系证明、收入证明、房屋套数证明等。
以上就是异地买房的相关介绍了。如果你打算异地买房,必须了解清楚买房流程,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不至于过于慌乱。而想要成功在异地贷款买房,那么必须符合购房资格、征信和收入经过考核、购房资料准备齐全,这样才能顺利贷款买房。
支持缴存职工异地购房,我市调整相关政策 公积金异地贷款额度与本地职工一致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为全面落实异地贷款政策,支持缴存职工异地购房,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自7月15日起,我市公积金异地贷款额度调整至与本地缴存职工一致。
据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稽核处负责人介绍,职工外市正常缴存公积金,要在舟山购房,可向市公积金中心申请办理异地贷款。我市一直支持此类职工公积金贷款,但原有贷款最高额度为15万元,考虑到合理的异地购房需求,此次调整为与本地缴存职工一致。
根据我市5月18日起执行的住房公积金最新政策,我市缴存职工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贷款最高额度为60万元,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最高额度为40万元,已结清公积金贷款第二次申请公积金贷款的贷款最高额度为40万元。
此外,为进一步为企业纾困,我市还出台了一揽子阶段性公积金缓交政策,近段时间咨询量较大。
该负责人就此解释,2022年12月31日前,住房公积金缴存企业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在与职工充分协商的前提下,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讨论通过后,可以向所属地中心申请缓缴;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公积金中心说明情况,办理缓缴手续,不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阶段性缓缴期间,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时间连续计算,不影响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经济效益好转的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缓交月份恢复缴存。缓缴期限届满后,应当恢复缴存。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