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找支付宝、微信借现金了?额度数万还免手续费
将信用卡里的钱直接体现至支付宝、微信账户,这到底是雪中送炭还是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呢?
部分银行试水线上信用卡取现功能
持卡人提取现金原本需要在ATM或者银行柜台,没想到,如今在支付宝、微信这样的互联网平台也可以实现了,只不过载体是一张信用卡。
近日,支付宝、微信近期与部分银行合作上线了“信用卡取现”功能,正在小范围向用户开放测试。信用卡取现,实质上是由发卡机构提供的预借现金服务,也是信用卡的基础功能之一。分析人士说,银行尝试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线上取现,应是为了提升银行自身用户对信用卡的使用率。
具体来看,微信、支付宝在自有场景中增设了信用卡取现入口,免收取现手续费,计息方式也与银行自有渠道基本一致,但具体审批工作仍由银行完成。
以支付宝为例,通过支付宝与银行的合作,用户可以直接在支付宝页面进行名下信用卡的取现操作。信息显示,当前已经有宁波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平安银行等3家信用卡支持取现,但仅有内测用户可以查看对应板块入口。
支付宝“借呗”板块,有了一点关于信用卡取现业务的新变化。用户通过支付宝A,点击“我的”-“借呗”-“更多额度”,即可体验信用卡取现功能。另外,用户在支付宝搜索界面查询“信用卡取现”,也可以找到对应入口。
不过,当前该功能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仅有部分用户可看到开放入口并使用。同时用户需先行开通信用卡支付宝快捷支付功能后,才可使用这一功能。8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也邀请多位用户进行了实测,其中存在有用户能够查看入口,且持有指定银行信用卡但无法正常使用该功能。
在微信中,受邀用户可以通过信用卡还款页面和银行公众号体验信用卡取现功能。实际测试中,用户在同意相关协议并添加本人收款储蓄账户后,即可进行取现申请。
不应过度强调零手续费
信用卡提现对于传统信用卡用户而言并不陌生,为何支付宝和微信这次支持后让人们跃跃欲试呢?除两大平台覆盖亿级用户外,更重要的还是利益——免手续费。
目前,微信和支付宝的信用卡取现功能均免除了手续费,相比银行目前1%-2.5%的手续费,从微信和支付宝取现更为优惠。
18家银行信用卡取现手续费(源自:融360)
信用卡取现不同于储蓄卡,不仅要收取利息,而且还要交手续费。因此不是遇到十万火急的情况,并不建议信用卡用户使用提现功能。
除提现免手续费很容易让人冲动外,提现利息其实也是非常高的,虽然很多时候信用卡线上体现以天为单位现实体现利息,但某些银行还是会以较小的文字标注清楚信用卡提现的年化利率。
上面这笔提现的年化利率就达到了18.09%,如此高的年化利率,恐怕会让不少人打消提现的想法。而对于用户取现的具体额度,《协议》中也提到,信用卡取现额度是指信用额度(含固定额度及临时,不含溢缴款)的50%,实际可取现额度会根据用户的用卡情况变化。
对于一些急需现金救急的人而言,这样的额度的确不算低了,只不过是否愿意承担如此高的利息,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缩水的信用卡业务
银行与支付宝、微信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合作取现的背后,折射出眼下信用卡业务发展的艰难处境。
多家上市银行近日披露2022年半年报时均提到,受诸多因素冲击,消费恢复不及预期,信用卡业务受到不小的影响,上半年流通户数和贷款余额增速均为个位数,甚至为负。例如,转型零售的邮储银行,上半年信用卡信贷余额出现下滑。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信用卡信贷余额1745.5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18%。
在信用卡业务收缩的态势之下,资产质量的变化也有隐忧。人民银行近期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10926.76亿元,环比增长7.71%。这意味着,信用卡逾期压力正在加大。
行业人士表示,应放在整个行业大环境中去分析。“必须承认目前信用卡市场已经逐步饱和,线上分期类产品也对传统的信用卡业务造成了一定冲击,信用卡对新一代消费者的吸引力在减弱。因此银行要想维持此前的增速是比较困难的。”此外,上述人士认为,线上展业趋势让目标用户下沉,加上疫情的影响,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控制成为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银行同手握用户流量的互联网科技厂商合作,试水线上提现不失为一种探索和尝试。
助贷行业或迎来拐点
不少人对助贷的认识源于2019年前后P2P机构转型,自2019年初,监管部门下发《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175号文),要求P2P网贷平台向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转型后,发展助贷业务成为这些平台转型的“捷径”。
在资金方面,一些金融机构,如城商行或者民营银行,可能会借助助贷业务突破区域限制,存在合规问题。同时,在助贷业务过程中,持牌金融机构普遍要求助贷机构提供兜底或者增信,将助贷业务变成一项固定收益业务,令金融机构可能在其开展业务过程中,淡化自身的风控,实质风控外包给了助贷机构,反而提升了整体行业的风险。
不过随着时间的沉淀和市场需求的提振,助贷业务经过短期混乱之后开始重拾信心。
以从事助贷业务的易鑫集团为例,今年以来,易鑫加大了助贷投放力度,和包括京东金融、携程金融、viv钱包、沃钱包、哈啰出行、饿了么、懂车帝等在内的流量平台合作拓客。
助贷市场的回暖使得易鑫集团交出一份非常不错的半年报,其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汽车融资交易量26.6万笔,同比上升17%;收入同比增长73%达24.52亿元,新增核心服务收入增幅更是高达119%,达16.4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劲增358%,达3.30亿元。
支付宝、腾讯的进入,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恐怕也盯着助贷市场这块蛋糕,只不过能否吃得下,恐怕并不容易。
写在最后:资金流向管理好
事实上,信用卡取现并非新生事物,而是信用卡本身固有的功能之一,本质上是由发卡机构提供的信用卡预借现金服务,主要包括透支取现和溢缴款取现两种方式。持卡人通过银行ATM机、银行信用卡网上银行的预借现金功能等,便可以进行取现操作。
一旦资金以现金方式流向社会,去向监管就会变得困难。信用卡是持牌金融产品,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还需要注意在产品展示方面的合规性。另外,信用卡取现的资金属于借贷资金,监管要求禁止流向投资股市、楼市等领域,支付宝等需要协助银行一起做好资金流向的合规管控。
然而,银行将自有渠道的取现功能拓展至外部渠道,目前不清楚其背后是否存在一定客户信息的交互,如果有,这可能与信用卡健康发展新规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之中对于客户个人信息的保护有一定冲突。
最终的资金流向监管,当前恐怕更多还得靠自觉……
疫情催熟“无接触贷款”,微信小程序火热入局,已接银行过百家
记者张晓琪
编辑
疫情给贷款线下申请、核查等环节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催热了银行“无接触贷款”,具备场景优势和科技能力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战局。
界面新闻记者近日获悉,越来越多银行和腾讯云合作在微信小程序接入原生人脸识别等一系列安全能力,利用小程序跑通个人贷款全线上化的流程,实现“无接触贷款”。
“疫情期间银行线下展业受阻、贷款需求疲软,贷款业务量下滑比较严重,现在找过来商谈合作的银行很多。”腾讯云一位内部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
微信小程序团队也向记者表示,疫情背景下,银行甚至整个金融行业对接入并丰富小程序功能的热情逐渐高涨,团队每天都和不同的金融机构通过腾讯会议进行沟通。目前接入微信小程序的银行已过百家,贷款、办卡、账户管理、业务预约等场景都已覆盖,合作深度由银行把握。
平安银行是与微信小程序在贷款领域实现深度合作的银行之一,2019年4月推出银行业内第一个大额全线上化贷款申请小程序——“平安银行新一贷申请”小程序。客户可通过小程序申请、口袋银行直接签约方式,可实现个人贷款“在家办”。
早早布局线上贷款也让平安银行吃到红利。据平安银行透露,新一贷小程序接入后累计服务用户120万,并保持每日新增用户超过2万。
“之前银行或多或少会用小程序完成贷款中部分操作,比如信息收集、让客户绑卡绑定账户等,目的是获客,然后引导客户下载APP。”有业内人士分析道,“线上化贷款小程序可以看作银行小程序升级版,当中覆盖的贷款流程更加彻底。”
其重要突破是接入小程序原生人脸识别,在小程序上实现了符合金融业要求的动态人脸识别。这一操作要求前后端同时活体检测,没有小程序之前,银行只能通过实现这一功能。
升级版银行小程序是如何实现该功能?业内人士透露,人脸识别在微信的前端体验是微信专门做的体验流程,背后识别接口用的是腾讯云的接口。
除了人脸识别,为实现全线上化贷款,小程序还在安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在涉及客户敏感信息上全部加密传输;全流程安全防控,可抵御不良攻击;越权校验,确保操作客户始终如一。流程中身份认证包括OCR识别技术、银联鉴权、联网检测、人脸识别,确保客户贷款申请人为本人。
“小程序可以直接完成身份识别、征信授信、智能核额和贷款申请的全部流程,但银行放款、个人还款还是要通过。”上述腾讯云人士表示。
一个直接的问题是,银行基本能够实现个人贷款或小微贷款全线上化操作,那么银行推出贷款类小程序的动力有多强?
“对银行而言,吸引力在于小程序更加轻量化,可以点开即用、用完即走,降低下载安装可能造成的客户流失。但确实小程序和银行在线上贷款功能上有重叠,有些银行会认为没必要再做一个类似的产品。此外,有些银行客户基数很大,并且致力于打造生态,反而不太愿意向互联网巨头开放。”有银行人士分析道。
平安银行方面表示,他们更看重小程序营销和导流作用。如果把微信看作一个获客池,小程序是最直接能够跟客户亲近的工具,可将小程序看成一个“钩子”,用户可以直接看到并体验到产品,小程序和形成了前后衔接、相辅相成的关系。
此外,蚂蚁金服也在瞄准“无接触贷款”的蛋糕。
不久前,全国工商联、网商银行联合100多家银行推出“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传统金融机构将自身资金实力和风控能力,与网商银行的技术和场景优势进行结合,进而实现精准化营销和无接触放款。
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更表示,2020年力争和合作伙伴携手服务为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放款2万亿元。
微信点一点 小微贷款到账
经济日报讯记者杨阳腾薛志伟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日前联手腾讯、微众银行推出手机端税银服务平台,小微企业的法人代表无需提供任何纸质证明,微信刷脸后,全程线上办理,最快15分钟即可到账。
“以前去银行办贷款半个月还下不来,现在只要手机点一点刷刷脸,输入企业和账户信息后,贷款就到账了,与网购一样方便。”首批通过该平台获得贷款的厦门飞扬印象广告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施亚娜说。
据悉,厦门成立两年以上的企业,只要纳税信用优良,其法人代表关注“厦门税务”“厦门税务微服务”或“腾讯税银服务”微信公众号,填写企业和账户信息后,最快15分钟即可放款到申请者填写的对公账户,可随时借、随时还,满足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要。
据了解,从2015年起,厦门税务部门就积极深化税银数据共享,为中小企业提供税银贷款服务。为给企业提供更快捷、体验度更好的贷款服务,厦门市税务局与腾讯、微众银行合作,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打造税银互动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试点微信端全线上税银平台服务,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便捷的融资体验和纳税信用融资渠道,微众银行为该平台提供信贷产品支持,试点期间贷款额度最高30万元,后续将提高额度至300万元。据介绍,该平台还将引入更多合作银行,通过提供更多样、更个性化的信用贷款产品,破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