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手机回收贷款口子

本文目录

只需报个手机型号,就能秒贷款?!

“无需提供个人征信”“仅需提供某品牌手机参数”“放款快速”……看起来简单的贷款步骤,背后却暗藏“套路”

男子贷款200元3天未还

手机被远程锁死,被威胁还款

今年8月初,被害人吴先生在某网络论坛看到一则提供小额贷款广告,手头拮据的吴先生当即按照广告中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客服。

客服向吴先生确认,贷款无需抵押、不看征信,但需要提供自用手机的详细参数,放贷额度根据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吴先生按客服要求提供了自己手机的信息和登录账号,并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聚宝盆”的“贷款软件”。很快,他就收到了客服从微信转来的200元贷款。

按照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借款人能贷到的额度并不会很高,利息却高得吓人,“估值4000元的手机,贷款的额度是800元,犯罪嫌疑人提前收取50%的相关费用,借款人实际拿到手的金额只有400元。但是3天以后需要偿还的金额是800元,如果逾期,每天还将承受100元的逾期费用。”

3天后,约定的偿还期限已到,吴先生没有按期还款,结果发现手机已不能正常使用。吴先生设法联系客服,对方表示,因未按时还款,已将吴先生的手机“锁死”,并开始以“辱骂、威胁”等方式催促吴先生还款。吴先生随后报警求助。

犯罪团伙利用技术手段实施犯罪

受害人以在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为主

经查,该团伙在互联网上以“某品牌手机贷”的名义,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吸引客户,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手机控制权,然后以锁死手机、威胁辱骂等“软暴力”方式逼迫借款人偿还高息贷款。

犯罪嫌疑人委托相应的技术人员开发了这款名为“聚宝盆”的手机软件,该软件表面伪装成一个贷款软件,但实质上它是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信息、能够在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的一个软件。一旦借款人安装了这个软件,借款人在放贷人面前就是透明的。

用苹果ID就能借钱?

小心信息泄露

说到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网络非法放贷案件,另有一种名为“ID贷”的产品也很典型。只要拥有一部苹果手机,就能够实现无抵押贷款。它专门针对使用苹果手机、急需用钱的用户,在宣传上也会巧妙地套用“手机回收”等名头。

△来源:视觉中国

所谓“无抵押”,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放贷,实际上要抵押的物品就是客户的苹果手机ID。业内人士表示,苹果手机一旦绑定了他人的ID,A的安装、卸载会受到控制,通信情况一览无余,同步到iC的照片还会被泄露。

警方提示

有贷款需要的民众务必通过正规网贷平台贷款,切勿轻信网络论坛、社交媒体中的广告,尤其要远离那些所谓“无需抵押、不看征信”的贷款;在网贷过程中,要重视个人信息保护,不下载安装对方发来的、来历不明的手机软件;如遭遇“软暴力”催收、高额利息,一定要第一时间固定相关证据并报警,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来源:潍坊网警

现金贷换马甲卷土重来,“手机回租”假回收真借款?

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ChiEiWk

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www.wk.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燕实习生马铭悦|北京报道

责编:周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21期)

先把手机通过线上回收平台估价,然后提交手机的相关信息作为“抵押”,从而获得之前评估的相应款项。这种听起来和手机回收十分类似的借贷方式,正在通过线上APP的模式悄然兴起。

与一般的回收应用相比,这些应用的回收程序要更复杂一些,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手机相应的回收款项,还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把手机保留在自己手中。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这些APP通过强行引入租赁场景来规避现金贷新规,但在核心要件上与现金贷并无二致,是打着回租名义行现金贷之实。

假回收,真借款?《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下载安装了多款打着“回租”名义的应用,如回租宝、多回租、好机汇等,发现这些标注着“手机回收”的应用介绍栏里,大部分都出现了“现金周转”“快速放款”“手机变现”等字样。

这些应用的使用方式基本相同。先是依据手机状态给出不同的估价,与正常的手机回收软件一致。不过,在选择确认回收后,这些APP并不要求收到手机,而是会要求上传通讯录、身份证照片,甚至是手机账户的名称及密码。

在这些应用的介绍里,这“不同寻常”的步骤被称作是“抵押”,即用户通过签订电子合同,暂时把手机的所有权和处分权移交给回收平台,不过手机仍然在用户手中。在完成了“回收”的步骤之后,用户需要选择租期来继续使用已经“回收”给平台的手机,同时缴纳相应的租金。租约到期后,用户可以选择继续租用支付租金延长手机的使用时间。如果用户选择赎回自己的手机,即需要支付给平台回租手机时等同的金额和租期产生的租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测验了包括iPhX、华为P10、OPPOR15等几款市面上的热门手机,显示回收价格大约在500~3000元,比一般的手机回收价格略低。在确认“回收”后,可选择的租期大约在7至10天,租金利率显示为0.05%/日。

“砍头息”换方式重出江湖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认为,部分现金贷平台以手机回收或回租的方式从事类似现金贷业务,名义上是手机回收,实际上很少实际开展手机回收业务,而是以用户撤销合同并退回预付款双倍返还本金、收取评估费等方式获取收益。如果用户违约,平台会进行催收,甚至会锁死手机。“开展售后回租需要融资租赁牌照,而开展手机回收则只需要在经营范围中有回收业务。但如果没有真实回收业务,那显然开展的就是现金贷类业务,需要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肖飒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业务模式上来看,前述“手机回租”业务属于典型的监管套利行为。“回租平台以租赁为名,实际从事现金贷业务,其核心业务模式与现金贷并无差异,因此即使拥有租赁牌照,也只是为此类平台的‘回租’噱头打掩护,并不能改变其从事非法现金贷业务的实质。”

在实际操作中,回租平台所收取的费用除了租金外,还包括一笔200~500元不等的“评估费”或“服务费”。以“小猪白卡”APP为例,手机回收评估价格为1600元,选择租期7天后,最终用户需要支付322元服务费和5.6元租金。也就是说,用户最终到手的钱只有1278元(1600元减322元服务费),7天后却需要还给平台1605.6元(1600元加5.6元租金)。这种做法,与此前部分现金贷平台以收取服务费为名义收取的“砍头息”做法几乎如出一辙。若如此计算下来,其年化利率达到1336%。此外,如果用户7天后未能及时续约或缴纳手机的赎回费用,还会收取一定比例的逾期费。这些费用大部分为50~100元/日。而且,用户在选择续约的情况下,还需再缴纳一次服务费。有用户即表示,自己抵押了一部评估价为2000元的手机,3周后仅服务费就缴纳了约800元,为了赎回手机共花费3000余元。

在这些应用的评论区,有不少用户对应用的吐槽和投诉。一些用户说,因未能及时续约,“回租”平台后方的“催款人员”将借款的事情群发到自己手机通讯录里的每一个人;还有用户称,自己在上传苹果手机的ID和密码后,因逾期未还款,手机被锁直接变“砖头”;更有甚者,有用户表示,“回租”平台将自己的照片P成裸照,发给通讯录里的亲友来威胁自己。

现金贷行业出现分化去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下发后至今,野蛮生长的现金贷行业正在出现分化。一些平台靠降息、砍业务退回监管红线以内,也有平台直接关门、歇业、解散,甚至跑路,还有平台做起线上消费商城及分期付款。2017年年底至今,大部分还在运营的现金贷平台业绩并不理想,在年化利率不得超过36%的红线下,现金贷行业的暴利模式正在终结。

5月21日,在美上市的趣店公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趣店线上消费金融服务交易总额153亿元(约24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的167亿元下降8.1%;第一季度趣店活跃消费金融用户为410万,相较去年同期的480万下降了13.9%;放款笔数为1090万笔,相较去年同期的1970万下降44.6%。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此前在有关现金贷的调查中发现,一旦利率限制在36%以下,原本周期短、金额高的放贷业务很难继续维持下去。新规发布后,持牌机构和有意正规化的非持牌机构都在进行业务转型,但仍有一些平台被暴利吸引,想尽办法进行套利。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尽管这些平台通过强行引入租赁场景来规避现金贷新规,但在利率、期限、风控模式、资金用途等核心要件上与现金贷并无二致,本质上也无场景依托。“这类业务打着回租的名义行现金贷之实,若不能纳入到统一监管体系,极容易引发放贷资质上的监管套利问题,此类业务本身在贷款资质、资金来源、贷款投向、杠杆率、利率、催收等方面也容易产生各类风险隐患。”

关注《中国经济周刊》头条号

请回到文章顶部,点击右上方“关注”

上海警方破获新型网络非法放贷案:“报手机型号就能秒贷款”无抵押、免征信、快放款背后是怎样的陷阱?

央广网上海12月10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周洪)“无需提供个人征信”“仅需提供某品牌手机参数”“放款快速”……看起来简单的贷款步骤,背后却暗藏“套路”。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通报破获一起新型网络非法放贷案。犯罪团伙以无需抵押、免查征信、快速放款为诱饵,诱骗借款人安装特定手机软件,由此获得手机远程控制权,再以锁死手机、言语辱骂等“软暴力”方式,迫使借款人归还高息贷款,以此来牟取暴利。不还钱,就远程把手机变成“砖头”,这种新型网络非法放贷如何让借贷人掉入“陷阱”?

今年8月初,被害人吴先生在某网络论坛的“贷款交流”板块看到一则提供小额贷款的广告,论坛里也有不少人声称“亲测”有效,手头拮据的吴先生不禁心动,他当即按照广告中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客服。

客服向吴先生确认,贷款无需抵押、不看征信,但需要提供自用手机的详细参数,放贷额度根据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一般按照20%发放。吴先生按客服要求提供了自己手机的信息和登录账号,并点击了客服发来的链接,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聚宝盆”的“贷款软件”。很快,他就收到了客服从微信转来的200元贷款。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段永昕分析,按照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借款人能贷到的额度并不会很高,但仔细算来,利息却高得吓人。段永昕说:“我举个例子,我手上这个手机的估值价格是4000元,乘以20%,贷款的额度是800元;犯罪嫌疑人提前会收取50%的‘砍头息’费用,借款人实际拿到手的金额只有400元;但是三天以后他需要偿还的金额是800元,如果他逾期,每天还将承受100元的逾期费用。”

3天后,约定的偿还期限已到,吴先生却没有按期还款,结果发现手机已不能正常使用,不但重启无法恢复,还原出厂设置也被限用。吴先生设法联系客服,对方表示,因未按时还款,已将吴先生的手机“锁死”,并开始以“辱骂、威胁”等方式催促吴先生还款。

吴先生随后向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报警求助。接到报警后,警方立即组成专案组立案侦查,很快挖掘出一个非法网络放贷团伙。经查,该团伙在互联网上以“某品牌手机贷”的名义,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吸引客户,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手机控制权,然后以锁死手机、威胁辱骂等“软暴力”方式逼迫借款人偿还高息贷款,从而获取不法利益。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徐彬介绍:“其中有一个犯罪嫌疑人也就是技术团队的,他委托了相应的技术人员开发了这款名为‘聚宝盆’的手机软件。它表面上是伪装成一个贷款软件,但实质上它是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够在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的一个软件。所以一旦借款人安装了这个软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他手机的权限逐步开放,然后对端就能远程控制了。”

警方调查发现,近期一些手机售后维修部门收到消费者投诉,称手机被一款“贷款软件”恶意锁机,无法正常使用。徐彬表示,这正是因为这一伪装成“贷款软件”的A嵌入了能在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的“木马”。徐彬介绍:“软件在安装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提示,手机用户安装一个A都会询问你是否开放哪些权限,比如查找设备上的账户、读取存储卡中的内容、读取联络人或者查看通讯录等。‘聚宝盆’的要求就是(权限)要全部开放的,所以这个软件安装了以后,借款人在放贷人面前其实是透明的。一旦被远程端控制,手机锁死以后基本上就没有用了,相当于一块砖头。”

即便手机变“砖头”,犯罪团伙还是给自己催债留了充足的余地。徐彬介绍:“它也并不是完全锁死,会开放部分权限,比如可能还是会让你能够连接网络,还是打开你微信的部分功能,方便借款人能够及时和放贷人取得联系。”

或许又会有人提问,如果使用一部完全闲置的手机来贷款,能否实现“空手套白狼”式的借款呢?其实,犯罪团伙也早把这种情况算计好了。段永昕表示:“他是经过评估以后,确定肯定会取得违法所得,才会跟进后续的。”

警方透露,犯罪团伙会根据借款人手机的流量使用情况等参数,判别是否适合“放贷”。如果遇到一部若干年内未使用过的、被淘汰掉的手机,犯罪团伙识别后也就不会再跟进了。

据悉,此犯罪团伙组织松散、分工明确,吸引客户放贷、提供技术支持、“软暴力”催收等环节全部在网络上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徐彬介绍,绝大部分借款人每次实际到手金额只有一百到四百元,且借款人以在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为主。徐彬表示:“从目前来看,涉及的被害人在全国各地都有,达到三四百个。被害人借款的金额不是很高,但是利率还是比较高的。公安机关也在寻找更多的被害人。非接触式的案件当中,此类犯罪手法还是比较新的。”

掌握了团伙人员构成和活动规律后,警方于今年9月在全国多地收网,抓获13名犯罪嫌疑人。经查,自今年7月起至团伙落网,涉案流水金额超过50万元,非法获利逾26万元。

说到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网络非法放贷案件,另有一种名为“ID贷”的产品也很典型。只要拥有一部苹果手机,就能够实现无抵押贷款,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近年来落入“ID贷”圈套的借款人却层出不穷。

实际上,同样包裹在“无需抵押”“秒速放款”的糖衣之下,“ID贷”就是专门针对苹果手机用户衍生出的现金贷的新变种。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风险?

在各大社交平台和生活服务类A上,既能搜索到提供“ID贷”放贷服务的平台和业务员,也能找到不少维修手机的店家——这些店家通常会在产品页中标注“解除被ID贷恶意锁”等字样。

记者调查发现,号称“零门槛、无要求”的“ID贷”专门针对使用苹果手机、急需用钱的用户,在宣传上也会巧妙地套用“手机回收”等名头。一位放贷人员告诉记者,“ID贷”要根据用户的苹果手机版本评估放贷金额。ID贷业务员说:“只需要你有苹果手机、身份证就可以,其他的没什么特殊要求。我给您发个链接,您把那个链接点开之后,会下载到手机一款A,您只要按照上面的操作就可以了。之后直接去加我们的客服,配合下款。ID贷到手的钱不算太多,如果是iPh12以上的机型,也就能贷1000多元,因为苹果手机的估值额度不会太高;iPh11能贷的钱应该在1050元左右,如果不是新买的手机,也有可能额度在900元左右。还款时间是7天,如果7天以后你手头还是周转不开,可以续借。7天的利息在200-300元左右,续借一天可能有几十块钱的手续费,就是利息。”

根据该放贷人员介绍,所谓“无抵押”,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放贷,实际上要抵押的物品就是客户的苹果手机ID。ID贷业务员表示:“手机您也是正常使用的,只需要到时候和您交换一下ID。但是为什么要和您交换ID?现在有很多客户,他们从我们这借完钱以后压根就不还,如果不还,我们会把ID锁住,客户就用不了,防止客户不还钱。如果客户正常还款没有任何问题,您什么都不影响,而且手机里边什么数据我们都是查不到的。”

只不过是交换和重新绑定了一个不影响手机使用的苹果ID,后果能有多严重?在此前发生的一起“ID贷”诈骗案中,福建省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的一位民警曾向公众“科普”:“骗子在后台通过邮件的方式篡改了ID密码之后,手机还在(借贷人)手上,但是手机的操作已经属于骗子那一端了。骗子可以通过锁定手机,或者抹掉手机里面的一些信息,将手机锁定。”

业内人士表示,有大量用户对于苹果手机ID的重要性并不了解:手机一旦绑定了他人的ID,A的安装、卸载会受到控制,通信情况一览无余,同步到iC的照片还会被泄露。而有媒体报道,一些借贷人按要求绑定了ID后,放贷人并未放款,反而直接向其敲诈勒索“开锁费”;还有借贷人按要求还付本金利息后,被多次索取额外钱财,想要解锁手机仍然困难重重。

对此,警方向大家提示:互联网贷款虽然方便快捷,但也存在风险隐患,有贷款需要的民众务必通过正规网贷平台贷款,切勿轻信网络论坛、社交媒体中的广告,尤其要远离那些所谓“无需抵押、不看征信”的贷款;在网贷过程中,要重视个人信息保护,不下载安装对方发来的、来历不明的手机软件;如遭遇“软暴力”催收、高额利息,一定要第一时间固定相关证据并报警,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