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招银贷款是骗局吗

本文目录

招联金融暴力催收频遭客户投诉,曾因催收行为不当等问题被罚290万元

极目新闻记者胡浩

“欠招联消费金融公司(下称:招联金融)2.3万元,被告知如果今天12点之前不还,就找我家里人要,或者去我公司要。”3月21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新浪黑猫平台发现,多人称在招银金融的贷款逾期后,频招“暴力催收”威胁。与此同时,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因存在催收行为不当等问题,银保监会对招联金融罚款290万元。

招联金融“暴力催收”频遭客户投诉

今年2月21日,高先生在网上反映,欠招联金融23000元,由于疫情影响,各方面收入来源严重受挫,导致还款问题,招联金融告知我如果中午12点前不还,就找他家人或者去他公司要钱。

高先生发布的催款短信截图

高先生跟催收的人说身上吃饭钱都没有,能不能协商,结果一上午收到几十个催收骚扰短信轰炸。同时,还打爆了他家里人的电话,威胁不还就上门讨债,还把他的朋友以及公司同事电话都打了个遍,基本上是30分钟就会接到一个威胁、恐吓的催收电话。

“请求他们不要暴力催收,不要爆我通讯录。”高先生表示,他已经把身上所有剩余的钱还进去了,每个月尽可能地多还,还是不停收到短信及电话的轰炸。

满屏的催收电话

投诉招联金融“暴力催收”,并非高先生一人。仅在新浪黑猫平台上,招联金融的投诉多达1.7万余起,不少网友不满“暴力催收”而投诉。

有网友表示:“因为疫情原因工作丢了,导致3月份钱没还上,客服每天打几十个电话恐吓我,给我亲戚朋友打电话,还要到户籍地村委会给我宣传,我都和他们说下个月还,他们不同意,还是天天打电话给我和亲戚朋友。”

还有网友称:“招联金融平台催收短信电话骚扰我联系人,泄露欠款信息,无视个人信息保护法。”

催收行为不当等问题被罚290万元

3月21日,极目新闻记者就欠款催收问题联系招联金融客服,按照客服的指引,在3月21日下午将采访函发到了指定邮箱,截至发稿时止,未收到任何回复。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对于消费者反映频繁的催收问题,招联金融曾解释,公司相关业务均在监管要求与规定下开展,禁止对用户以及第三人进行恶意骚扰,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合法合规的催收作业。同时,我司对于催收管理一直有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结合作业品质、投诉处理、作业规范性等各个维度进行综合考核,严加把关。

据天眼查显示,招联金融曾因涉催收行为不当等问题屡次被罚。

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2022年2月8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书(银保监罚决字〔2022〕2号)显示,招联金融公司存在八大违法违规行为,分别是: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收取平台服务费质价不符;产品定价管理不审慎;对合作商户风险管理不到位;未报告联合贷款表外风险敞口;催收行为不当;消费者权益保护审计工作不规范;消费投诉管理工作不到位。根据相关规定,银保监会对招联金融罚款290万元。

2022年行政处罚书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招联金融在两年前就因类似问题曾被点名过。2020年10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在官网刊登了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招联消费金融公司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通报》,通报显示,招联金融存在四大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情况;未向客户提供实质性服务而不当收取费用;对合作第三方商户的管控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管控不到位;催收管理不到位。

2020年通报截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你以为不会亏本的银行理财产品,今年已有19.4%告负

2022年年初至今,市场近22000只理财产品中,已有超3500只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负。(视觉中国/图)

“银行理财都亏成基金了,那我为什么要买理财呢?”张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理财甚至还不如基金,不能卖出止损。

2021年下半年,他在某银行购买了一款名为“智享价值180天(净值型)”的银行理财产品。自2022年年初截至3月中旬,产品浮亏近6%。

张纯的遭遇并不罕见,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产品正出现大面积亏损。Wi数据显示,2022年年初至今,市场近22000只理财产品中,已有超3500只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负,其中185只产品收益亏损5%以上。

据国盛证券的一份研究统计,2022年以来,19.4%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为负,9.6%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低于-1%,2.6%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低于-3%,中国理财产品总规模超29万亿元。

转型“固收+”张纯购买的理财产品正属于目前热销的“固收+”类型,按照合同,银行将20%—40%的资金投向股市,60%—80%的资金投向债市。

传统的银行理财主要指固定收益类产品。固收产品投向为银行存款、债券、货币基金等资产,收益和风险都不高。“固收+”则将一部分资金投向股市,拉高了收益,也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风险。

眼见购买的理财净值不断下跌,张纯向理财经理强烈要求赎回。对方告知,他购买的产品属于定期开放申赎的类型,只有到期(180天为一周期)后才能赎回,张纯还得等两个月。

合同规定,张纯只能在每个投资周期前的短暂几天里完成赎回,如果赎回份额超过理财产品整体的10%,就属于巨额赎回,银行甚至有权拒绝客户的要求。

3500多只亏损的银行理财产品按亏损程度可分成三类,亏损超过10%的“头部”产品有104只,其中绝大多数产品为投向股市的“权益类产品”,并且是借道QDII或者代客境外理财类产品,主要投资港股和美股。

Wi数据显示,张纯购买的产品在亏损榜单上排在第157位,处于“腰部”位置,也就是亏损幅度在5%—10%之间的产品,这个区间共有81只理财产品。这些“腰部”产品是“固收+”的天下,被标注为“混合类”,大部分资产投向债券市场,少部分投向股市。

剩下三千余只“底部”亏损产品大多是传统固收产品,投向风险最低的债券。

换言之,银行理财买的股票越多,受到的损失越大。

宏观方面,受美联储加息、俄乌战争等影响,2022年股市、债市收益大幅下滑,理财产品也受到波及。

“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后,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和运营形成了一个分水岭。”东方引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慧鹏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李慧鹏此前长年担任公募基金经理,专注债券市场投资。

分水岭后有两个变化,一是新规禁止了非标产品的期限错配,导致银行将更多的资产投向了权益资产(如股市)。二是央行基础利率下降,市场上债券收益也逐步下降。

“2018年投资一般的利率债和信用债,可能还有5%左右的收益,现在基本上就是2%左右的收益了。”李慧鹏说。

“腰斩”的债券收益加上转型压力,银行理财子公司不得不大力发行“固收+”产品,将资金同时配置于股市和债市,加剧了银行理财净值波动。

榜单上尤其扎眼的是排在第一位的“工银理财——鑫得利全球轮动”,2022年以来净值下跌超过45%,其竟然是一款固定收益类的债券产品。这款产品的期限结构为“1+4年”,封闭期共5年,风险等级仅为R3级(中度风险)。

该产品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其中85.13%的资金投向了一款名为“景顺长城优势投资5号QDII”的资管计划。

李慧鹏解释,通过QDII渠道出走的资金,可以投资包括港股、美股、美元债之类的海外资产。2022年海外地产债券大幅下跌,加之上述产品又是通过基金公司的专户渠道投资,更像是专门设计的一类产品,“从策略上看,大概率是投资了在海外的房地产中资美元债。”

高风险产品吸引低风险偏好投资者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银行理财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热络的,“前期大家都不懂所谓的理财是怎么回事。”

2004年2月,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发行了内地第一只理财产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破冰。银行理财一开始就用了“预期收益”这一做法,给客户相对明确的一个收益率,并且为此做了隐性担保(即刚兑)。

当时还没有“刚性兑付”的概念,而是称之为“超额留存”,是指将理财产品固定收益部分给到客户,其余收益全变为银行的管理费。

之后的非标(非标准化债券)业务流行起来,银行可以直接通过信托通道向企业发放贷款,具体是向信托公司购买信托计划,变相达到放贷目的。然而,愿意走信托渠道而非银行体系融资的企业和项目,风险往往较大,银行通过非标变相规避了贷款的风控审核。

逐渐庞大的非标业务成了“影子银行”,直到2013年,监管发现了其中风险,同年3月,银监会颁布《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8号文),规定理财资金投向非标资产,不得超过理财总额的35%,以及银行总资产的4%。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的研究,到2014年9月末,中国影子银行规模为28.35万亿元,在信用货币创造中占比为20.43%,“影子银行的资产名义上是同业、投资等,实质是贷款,创造了信用货币。银行将这些实质为贷款的资产转移到表外,同时也将相应的存款转为理财产品。”

“传统理财产品的底层逻辑仍是一边拿存款、一边放贷款,经过刚性兑付后,形成了影子银行。”刘晓春总结。

早年理财产品能保本、保收益,主要靠三方面的支撑:资金池、非标产品的资产错配,以及摊余成本的估值。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打破了刚兑,即打破三者间的逻辑链条。

首先是将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由“摊余成本法”改为“净值法”,这意味着产品每天需要公布自己的净值(类似公募基金),能够及时反映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此前银行理财产品对于债券投资大多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即银行理财对成本、未来的价格进行预估后,在两点间画上一条直线,或者是一条平滑向上的曲线。这使得产品净值看起来不受市价波动影响,慢慢爬坡,让传统银行理财产品显得更稳健。

其次资管新规杜绝了非标投资的资产错配,令银行投向的高风险产品风险暴露。

以往银行可以将期限为几个月的理财产品对标期限为几年的债务。当某个产品出现亏损,银行可以用新发产品的方式将之前需要支付的本息补齐。即便过程中资产价格巨幅波动,理财产品也可以在资金池里,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填补窟窿,只要银行不断地售卖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就能兑付到底。

“我们的银行理财一开始就没搞清到底要做什么,是做高净值人群的高风险产品,还是普罗大众的标准化产品,如果用高风险的产品来吸引低风险偏好投资者,那就走歪了。”刘晓春说。

竞争加剧在资管新规提出后的2019年,银行理财大幅破净的预期不时流传于市场。

在上海某股份制商行担任理财经理的秦峰向南方周末记者形容,当时整个行业都风声鹤唳,为了应对监管要求,银行新发行的银行理财都转向非保本和“净值化”,“你必须向投资者强调,你卖的产品是有可能亏损的”。

市场产生波动的时候,秦峰的电话铃总是响个不停,“一开始挺难的,老客户不太理解银行理财竟然会亏损。”在2019年最艰难的一个月里,秦峰只卖出两单业务。

情况随后迎来转机,2019年下半年,A股迎来一波行情,他所在的银行开始大力推行“固收+”,搭上了A股的顺风车,银行理财重新获得市场青睐,在2018年一度下降的产品存续规模又逐步上升。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2021年底银行业理财余额已经超过29万亿,同比增长12.14%。

在秦峰看来,股市是银行理财重回“巅峰”的最大功臣,对存量理财整改、估值方法变化带来的利空因素,都因为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一一化解。

短暂的繁荣掩盖了风险。

“业内预计在2020年左右的时候,市场就应该出现有亏有赚的行情,但恰逢当时大家碰到一个‘牛市’,所以理财客户没有切身体会到打破刚兑带来的影响。”李慧鹏说。

结果是,低迷行情到来,投资人遭遇了远超预期的大幅亏损。

在刘晓春看来,后知后觉的状态也要部分归咎于银行,整个行业应对资管新规一直处于被动的、靠天吃饭的状态。

“很多人还没转过弯来,前两年基本上都是希望资管新规能够不断延期。一旦看到经济有波动,行业就很激动,最好能够再延期一下。”刘晓春说,银行放慢整改步伐,甚至不愿意去整改,“不整改它至少业务量还在,利润还在。”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面对的市场竞争者是在投研能力上更为专业的基金、券商、保险等机构。新规相当于把这些资管产品用同一种规范约束起来。

除了同样的净值化管理,固收类银行理财和同类公募基金的最高杠杆率基本相同,约为140%—200%。

但依靠高收益吸引客户,银行理财并不占优势。

为了提高债券收益,杠杆操作在银行理财的固收产品里并不少见。李慧鹏举了个例子,假设用10个亿资本金购买债券,银行可以拿出其中的2亿债券抵押给其他银行或者交易对手,用借来的钱再买债券,相当于放了120%的杠杆。

但当股票市场下跌,占资产20%的股票亏损足以击穿80%的债券投资收益,即便债券投资收益为正,二者仍然无法对冲,投资者大概率仍会遭遇亏损。

监管层罕见发出风险提示。福建省银保监局近日公开提醒,“随着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面临波动风险,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原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复存在”。

母公司承亏据央行2020年数据,中国银行机构的总资产突破300万亿,银行理财市场近30万亿,前、后相差十倍。

为了隔离银行资产与表外理财的风险,监管准许银行建立理财子公司,按照“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将相关理财业务剥离转移至理财子公司。截至2021年底,已有29家理财公司筹建,其中24家获批开业。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传统的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在2021年底实现清零,意味着市场上的刚兑预期彻底打破。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显示,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达到26.96万亿元,占银行理财整体的92.97%。

“资管新规是一碗药,它能治病,但是不可能让市场一直吃药来良性发展。”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资管新规本质上是针对影子银行问题发布的一项改革,但并没有对整个金融业的资管业务(包括银行、基金,券商、保险等)做进一步规定。

从数据来看,理财子公司和银行母公司之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关联。

以近期发布年报的招商银行为例,其理财子公司招银理财2021年底的管理规模2.78万亿元,当期实现净利润32.03亿元。然而在年报的“不良资产生成和处置”部分有一段不显眼的披露:2021年,对符合条件的理财业务风险资产通过回表至表内投资类金融资产科目进行处置,共完成理财资产回表本金金额110.04亿元,并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充分计提资产损失准备110.04亿元。

2020年年报中也有类似表述:2020年共完成理财资产回表本金金额126.29亿元,并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逐笔计提资产损失准备121.26亿元。当年净利润为24.53亿元。

这相当于母公司银行仍承担了理财子公司业务的一部分亏损,虽然母公司将高风险的表外业务进行了剥离,但在资管新规过渡期间,理财子公司背负的历史坏账仍由上市的母公司承担。

“相当于让上市公司股东变相承担了历史产品刚兑的任务,这样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资管新规的精神?”上述接近监管人士说。

(应受访者要求,张纯、秦峰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徐庭芳

12亿重仓持有三年或将“保本出”,招银国际在寒武纪上失策了?

作为招商银行版图中的一员招银国际,凭借“投资+承销”崛起。在承销上,招银国际主打港股,而在A股,则是以IPO前入股拟上市公司为主。此番清仓减持的寒武纪,则是在其上市前12亿重仓持有,不过从目前寒武纪的股价来看,招商国际此次投资似乎并没有“捞到”多少油水。

头顶“AI芯片第一股”光环的寒武纪,又迎来两大股东拟清仓式减持。

7月27日,寒武纪发布公告称,股东南京招银电信新趋势凌霄成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下称“南京招银”)、湖北长江招银成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下称“湖北招银”)在未来半年内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过2.68%的股份。

在减持前南京招银和湖北招银便合计持有寒武纪2.68%的股份,也就是说,若此次减持完成,这两家合伙企业将完全退出寒武纪。

若按照7月28日寒武纪收盘价62.82元/股粗略计算,合计套现金额约6.7亿元。叠加先前上述两大股东两次减持套现的5.86亿元,招银国际或将套现12.56亿元,相比于12亿元的成本价或许还有微利。

而南京招银、湖北招银的背后正是招商银行的子公司招银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招银国际”)。

除寒武纪外,招银国际持仓的几家上市公司利元亨、凯赛生物、博众精工与投资寒武纪的操作如出一辙,均是在上市前便入股,其在投资利元亨时收益颇丰。

套现5.9亿元后,招银国际拟清仓寒武纪

寒武纪两大股东拟“清仓减持”,再次把招银国际推至“聚光灯”下。

寒武纪两大股东南京招银、湖北招银于7月27日抛出减持计划。其中南京招银拟减持不超过715.86万股,即不超过寒武纪总股份的1.79%;湖北招银拟减持不超过356.2万股,即不超过寒武纪总股份的0.89%。两者合计减持公司不超过2.68%的股份。

在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前,南京招银和湖北招银就合计持有寒武纪2.68%股份,这也意味着此次减持是清仓式。若按照7月28日寒武纪收盘价62.82元/股粗略计算,两大股东合计套现金额约6.7亿元。

这并非南京招银、湖北招银首次减持寒武纪。早在去年7月20日,寒武纪迎来第一批限售股解禁后的仅两个月,两大股东便第一次抛出减持计划,其中南京招银拟在未来半年内减持不超过65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62%;湖北招银拟在未来半年内减持寒武纪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32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81%。

直至今年4月19日,在这两大股东减持计划时间届满时,双方实际减持数量分别为223.37万股、113.4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分别为0.56%、0.28%,合计减持总额达2.6亿元。

仅隔两天,双方在4月21日无缝衔接式再次披露减持计划,其中南京招银计划未来3个月内减持寒武纪股份不超过801.6万股,不超过寒武纪总股份的2%;湖北招银计划未来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400.8万股,不超过寒武纪总股份的1%。

时隔3个月后,在这两大股东减持计划时间届满时,南京招银实际减持数量为3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达0.96%;湖北招银减持数量为180.5万股,占比达0.45%。双方合计减持套现3.26亿元。

两次减持,让招银国际收获5.86亿元。

据企查查显示,南京招银的投资人深圳招银电信新趋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最大出资人是招银国际金融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正是由招银金融控股(深圳)有限公司(简称“招银金融)100%持有。

湖北招银的投资人湖北长江招银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最大出资人同样也是招银金融控股(深圳)有限公司,经过股权穿透,招银金融由招银国际全资持有。

寒武纪与招银国际的关联起源于寒武纪上市前,据公司招股书显示,2019年南京招银和湖北招银分别斥资8亿元以及4亿元入股寒武纪,获得1300万和650万股,持股比例分别为3.61%和1.81%。上市之后,因公开发行增发股本缘故,南京招银和湖北招银持股比例有所稀释,持股比例分别为3.25%和1.62%。

(来源:寒武纪招股书)

时至今日,招银国际在套现5.86亿元后,再次选择拟清仓减持。有意思的是,当前寒武纪股价正在低位,从招银国际的多番减持来看,招银国际似乎只想尽快抛出手中的筹码。

相对于12亿元的成本价,招银国际此番投资似乎并没有捞到什么油水,如若在低位减持,招银国际甚至有可能小幅亏损。

如法炮制利元亨,浮盈近4亿元

除寒武纪外,招银国际的所持上市公司还包括凯赛生物、博众精工、利元亨。其中利元亨与招银国际投资寒武纪的操作如出一辙。

利元亨与招银国际的渊源还要从2018年4月讲起,据利元亨招股书显示,彼时招银国际的深圳市招银肆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招银肆号”)参与利元亨上市前的第三次增资,新增注册资本123.782万元,其中招银肆号认购47.132万元。

截至2018年4月17日止,寒武纪已收到晨道投资、招银肆号、川捷投资、招银共赢、佛山创金源、华创深大二号和超兴投资缴纳的新增投资款2.6亿元,这其中包含招银肆号投资利元亨的9899.9万元。

(来源:利元亨)

最终,招银国际在利元亨上市后获得223万股,持股比例为2.54%。

利元亨的股价表现也未让招银国际失望,自去年7月1日上市后,股价“突飞猛进”至历史最高点381.97元/股,截至2021年年末,短短半年时间股价累计涨幅超655%。

即使自今年以来,利元亨股价表现不及预期,但对于在上市之前就进入利元亨的招银国际来讲无伤大雅。

直至今年一季度末,据hi数据显示,招银肆号的持股比例仍为223万股(未解禁),若按照一季度均价222.45元/股计算,招银肆号持仓市值为4.96亿元,也就是说招银用9899.9万元的投资撬动4.96亿元的收益,浮盈约3.97亿元。

除利元亨外,凯赛生物也是招银国际在上市前入股。据凯赛生物招股书显示,招银国际的深圳市招银朗曜成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简称“招银朗曜”)在2019年公司新增注册资本时,出资4.96亿元。

在2020年8月凯赛生物上市后,持股数量为885.7万股。直至今年一季度末,据hi数据显示,招银朗曜的持股数量仍未改变,若按照一季度末77.54元/股计算,持仓市值为6.87亿元,也就是说,招银国际投资凯赛生物浮盈近2亿元。

背靠招行,凭借“投资+承销”崛起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资产管理逐渐成为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作为招商银行版图中不可或缺的招银国际也是如此,不仅是资管业务,叠加承销业务促使招银国际的净利润呈现逐年增长之势。

据招商银行年报数据显示,招银国际净利润从2018年的港币7.56亿元一步步增长至2021年的港币17.8亿元。

在资管业务方面,据招商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其资管业务规模达9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6%。

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招商银行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长,2021年同比增长57.52%至108.56亿元。

在承销业务方面,据招商银行年报数据显示,招银国际2018年在香港IPO市场的承销份额约为5.9%,排名第一(彭博公开数据)。

之后的几年,招银国际的承销业务仍在继续。据招银国际官网显示,2020年其曾为蓝月亮、领地控股、华润万象生活等公司香港IPO承销。

2021年,招银国际曾在商汤集团、顺丰同城、安能物流等多家公司香港IPO时担任联席账簿管理人和联席牵头经办人。

2022年以来,招银国际一共承销12家上市公司,包括天齐锂业、玄武云、知乎、汇通达等。如7月13日,天齐锂业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而招银国际正是此次天齐锂业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的联席保荐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

从招银国际承销的公司来看,大部分是在港股上市或者“A+H”上市,这也说明招银国际以港股市场为重心,毕竟A股承销有“三中一华”。

不过,虽然招银国际没有过多染指A股上市公司的承销,但通过上市前入股拟上市公司,成为招银国际打入A股市场的另类方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