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教育分期贷款是真是假

本文目录

以案说诈丨诱导大学生申请网贷买网课,学生接连遭遇电话催收

高额兼职单变成廉价劳动,无息“教育分期”实际上是会影响征信的网贷……近日,上百名大学生向澎湃新闻投诉称,南京卓尔龙腾教育培训机构(现更名为南京尚学龙腾教育培训机构)通过高额兼职来诱导在校大学生报网课、申请网络贷款,想要退学退费时,却联系不上老师和机构,导致学生无力承担高额贷款和罚息。

“其实并不是我们好骗,而是他们实在是有一套缜密的话术,基本上每一个他们能联系上的人,到最后都会报名。”被骗学生莫丽告诉澎湃新闻,目前维权群里已经有168名学生,被骗金额从2600元至8600元不等。“当初他们骗我们是教育分期,随时可以退学退费,现在才发现是第三方借贷平台。”还有学生因逾期被借贷平台的电话催收。

4月7日,卓尔龙腾教育机构注册地所属的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目前已经接到了多名学生的来电投诉,正在调查处理中。同日,澎湃新闻记者多次致电该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和负责退费的老师,均未接通电话。

大学生为求兼职赚钱,背上高额教育贷

3月18日,在学生们自发建立的南京卓尔龙腾维权群里,大家正在讨论如何追回学费时,一个学生险些轻生,经学生们多方联系,才联系上该学生的父母,及时进行了救治。

“我们都是学生,背着贷款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大学生莫丽也是被骗学生之一,她告诉澎湃新闻,自己家中贫穷,贷款的8600元学费相当于自己整个学期的生活费,在维权的近1个多月里,也曾多次有过轻生念头。

谈起被骗经历,莫丽说,大多数学生开始被骗,都是源于社交平台上免费分享的学习资料,“网上经常会有人分享英语四六级、PS等学习资料,想要的话就加微信,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添加了那个机构的老师。”去年12月,莫丽添加了一个自称南京卓尔龙腾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在发送完资料后,该老师向她推荐了机构课程,称有多个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网页设计、视频剪辑等网课。

让莫丽动心的是,对方表示,报班后就可以加入机构的“兼职班”,将免费提供各种兼职机会,并发来了多个“兼职班”群聊、学员佣金的截图,如设计、详情页设计、视频剪辑等,每单兼职佣金从上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她说学习二十来天就可以接单,最简单的海报设计一单也有两三百,兼职每个月保底就能赚1500元。”

莫丽说,由于疫情不能离校,自己家庭条件又不好,就希望通过一些网络兼职来赚生活费。在维权群,大多数学生都抱着和她一样的想法。

“他们介绍的课程都是好几千块,而且只有报套餐(课程合报)才可以进兼职班。”在莫丽表示自己没有资金支付学费后,对方立刻提出了可以办理免利息的“教育分期”,首付仅需100元,剩余分12个月偿还。莫丽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对方称报名后就可以接兼职,每个月兼职佣金不仅能交学费,还能剩下不少生活费。

莫丽曾询问该教育分期是不是贷款,对方称绝对不是贷款,并强调“是和国家支持的教育分期平台合作,如果不想学随时取消,贷款会有很多利息,这个没有利息。”

在对方描绘的“蓝图”下,莫丽报名了8600元的“设计全能全栈班”。后在对方的电话指导下,先后通过花呗、先享学等第三方借贷平台借贷,最终在先享学平台完成了7700元的借贷。

为了让莫丽能顺利通过借贷平台的审核,该老师以“商家兼职不能找在校大学生兼职为由”,让莫丽提供学信网截图,并将她的学历改成高中毕业。同时,向莫丽提供了一套应对借贷平台电话回访的“话术”,骗称“打电话给你的是我们机构老师,只是核实一下,你一定要说高中毕业已经工作了,如果说是大学生,我们不能给你发兼职。”

在维权群里,168名维权学生均是通过第三方借贷平台完成贷款,涉及京东白条、先享学、买呀、诚学信付、海尔消费金融等多个借贷平台,贷款金额从2600元至8600元不等。

多位学生表示,在办理时该机构老师一直声称是“教育分期”,可随时退学,还有学生被告知“绝对不是贷款,这个教育分期只要7天不还,就会自动取消。”然而在逾期后,学生才被告知学费已经全额打入对方账户,不按时还款不仅有逾期费用,还会影响征信。

承诺随时退,退学时老师声称已离职

在上了半个月的课程后,莫丽开始感觉不对劲,“教的内容很基础,根本学不到什么,我想进兼职群,他们就一直骗我,说我目前学的还不能接单,让我继续学,如果第一个月还不起学费可以支援我。”然而到了支付首月学费时,对方并没有回复莫丽的求助,“我也不敢告诉爸妈,拿生活费交的,之后一个月都吃不起饭了,那段时间营养不良脱发都很厉害。”

莫丽说,第二月她多次要求进兼职群,在交完第二个月学费后,她才被拉进了一个兼职群。本以为多接单能解决学费问题,但进群后莫丽才发现,群里每三四天才发布一次兼职,每个兼职佣金仅20元,并且还有四百多人一起抢。

实际兼职群里的兼职均为20元一单。

“我还款压力太大了,想着能赚20块也可以,但不知道是能力问题还是客户太刁钻,20块钱的设计要求可以媲美资深设计师了,怎么设计客户都不满意,一直都没拿到佣金。”莫丽说。

和莫丽同期报名的另一个大学生吴茜则是始终抢不到兼职单,她告诉澎湃新闻,她所在的兼职群也都是20元的、网页设计单。因群里禁言,抢单需私信兼职老师,但即使在对方刚发布她就私信抢单,仍然被告知已经有人接了,“我怀疑这些单子根本就不存在。”

在多次接单赚不到钱后,莫丽申请退学退款,但对方又以她目前是基础班学员,接单能力有限为由,鼓励她继续学习,并发来截图,称“C4D的单子要一分钟7500(元)”,学完就可以进高端接单群。

“我又坚持学了一个月,实在是没有钱还学费了,这时她才和我说如果不是课程原因,一般不会办理退学退费。”对方称,如果莫丽执意退学,要先每月正常还款,等全部还完后,再计算课程退回剩余学费。

而在莫丽签署的《南京卓尔龙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课程学员服务协议》中曾有明确约定,任何学员对课程质量不满意,或者是对兼职的单不满意,支持随时退学,后续的学费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如果出现没有教学质量,没有兼职保障,没有接单服务,没有一对一指导兼职,以及引荐线上设计师等等,全额返还学费。

在申请退费时,对方才告知莫丽她当初借的是网贷,如果不偿将影响征信。然而莫丽已经无力偿还,而且由于她绑定的银行卡是学校统一办理的,在多次出现存款后随即被划走的情况后,被判定被遭遇诈骗,银行卡也被冻结了。

3月10日,莫丽发现该老师已经将她拉黑,负责课程的学管老师则告诉她公司已经申请企业重组,除下单后72小时内可以无理由退款外,其余课程学员均不再办理退费。如有坚持退费的同学,建议通过司法途径维权。

在维权群里,近半学生表示在申请退费后,自己当初报名的老师以“已离职”为由删除好友或不回信息,有的学生直接被拉黑,“她说让我不要骚扰她,有什么事联系机构,但机构电话根本打不通。”

有同学告知澎湃新闻,早在3月8日,学管老师就告诉她公司因股东卷款跑路经营困难,已经在申请破产。然而在3月9日,还有学生在咨询后交了定金。

此外,4月6日,多名学生向澎湃新闻发来截图,显示目前兼职群和班级群里仍不停有新人进入,兼职群里也在每天发放兼职,“群里一直禁言,而且限制通过群聊加好友,要不然我特别想告诉他们被骗了。”

还有学生发现自称已经离职的老师仍在发课程宣传的朋友圈,在学生质问后,对方表示此前负责她的老师确实已经离职,该微信号是公司账号,由新的老师继续使用,对于此前老师承诺的退费退款情况,自己并不了解。

“当初加的时候说一对一指导,一切承诺也都是这个指导老师说的,现在出了问题就都说离职,感觉就是套路。”吴茜说,机构电话打不通、指导老师离职,大多数学生都面临退款无门的情况。

有学生逾期一个月,罚息超过本金一半。

涉事机构“失联”,市场监管局介入处理

根据工商信息,南京卓尔龙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8日,在今年1月份,更名为南京尚学龙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3月9日至4月2日期间,该公司3次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该公司的芜湖分公司也在3月30日被芜湖市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4月7日,澎湃新闻记者就此事致电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局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此前已经接到了多名学生的来电投诉,目前由龙潭分局正在进行调查处理,“我们收到情况后就立刻派人上门取证了,发现这家公司是空挂在注册地址上,没有实际经营,所以列入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该工作人员说,经过市场监督管理的联系,该公司法人代表已经派委托人进行处理,“他们现在在办理变更注册地址的手续,在办理的同时,我们也在督促他们尽快进行处理这些投诉。”该工作人员称,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会继续跟进此事,直至问题解决。

同日,澎湃新闻记者多次致电南京卓尔龙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夏明红,及该机构负责退费的老师,但均未接通电话。

另一名销售老师在接通电话后表示自己已经离职,退费的事情需联系机构处理。对于此前是否承诺过学生随时退学退费、以及是否存在诱导贷款的情况,该老师称:“机构让我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其他我也不知道,现在我已经不做了,有问题去找他们吧。”

而另一边,部分网贷逾期的学生正在遭遇电话催收,“一天十多个电话打过来,说如果逾期就会成为老赖,坐不了高铁火车,让我赶紧想办法还,如果再不还就上门要债。”一名通过蜘蛛数字科技贷款3000元的学生告诉澎湃新闻,自从逾期后,自己每天都会接到近10个催收电话,目前第二期学费250元逾期30天,罚息已经有126.5元,“罚息太高了,我更加还不起了。”

莫丽每天也会接到先享学至少两个催收电话,每次电话号码都不同,即使拉黑也没用,“我的银行卡被冻结了,现在想还也还不了,因为疫情又不能出学校。”

针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其实早在2021年4月,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就曾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未经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根据上述情况,澎湃新闻记者曾致电蜘蛛数字科技,该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在学校签署贷款协议后,款项就已经打到了教育机构的账户中,无论机构是否存在诈骗行为,都和平台无关。对于是否知道借贷人是学生一事,该工作人员表示在催收时才知道是学生,但已经发放了贷款,即使是学生也要偿还,“我理解学生没有偿还能力,所以我们建议他们告诉父母来还。”

澎湃新闻记者还致电了先享学、京东白条、海尔消费金融、诚信学付等多个平台,部分平台表示在放贷前会进行电话核实,但如果借贷人有意隐瞒学生身份,平台也较难核实,针对学生贷款的情况,将会进一步了解。其中京东白条表示已经处理了部分学生的申诉,进行了停贷退费,但其他情况还在继续核实处理,如果遭遇诈骗,建议学生报警处理。

来源:澎湃新闻

本文来自【中国学生资助】,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

兼职诱惑、虚构信息办贷款,瞄准大学生的“培训贷”骗局

“如果申请到‘勤工俭学’,只需首付500元,剩下的学费可以分12期,后续可通过兼职支付。”……广西某艺术类院校大三学生王辉(化名)原本以为是用分期方式支付培训班的学费,没想到却陷入了“培训贷”之中。

尽管官方一再明确规范校园网络消费贷款,强调不得向大学生发放贷款以及诱导大学生借贷,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针对学生群体的“培训贷”换“马甲”卷土重来。

日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第1号预警,提醒大学生警惕“培训贷”骗局。预警中提到,有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工作为由,诱导学生接受课程培训,并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填写不真实信息办理“培训贷”。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为诱导大学生缴纳几千甚至上万的培训费,一些教培机构以“教育分期”为名偷换概念,诱导大学生利用互联网金融机构有预支功能的平台“借钱培训”。而有些学生在借款缴费后,不仅没学到有价值的课程和专业技能,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分期+兼职”的诱惑

“销售老师发给我二维码,让我赶紧扫码支付,我刷完才恍然醒悟,根本不是分期交学费。”虽然经过一系列投诉之后终于拿到了退费,回忆起当时在培训机构缴费购课的经历,王辉仍难掩气愤之情。

王辉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平时会通过网上的免费视频课学习软件设计。今年1月,他在一个免费学习群认识了火虎教育的销售,对方自称为张老师。张老师告诉他,在火虎教育付费学习一个月,就可以达到兼职的要求,后续可以“边接单边学习边赚零花钱”,培训费总计5900元。

4月26日,记者以学生身份加入火虎教育的试听群,群里的销售也发了多个兼职网站,称“学好了平时就可以做兼职、赚外快”。在王辉提供的聊天截图里,老师还给他发了多张据称是学员兼职收入的截图,1820元、6900元、4200元的收款记录,让王辉颇为心动。

销售老师给记者发了多张据称是学员兼职收入的对话截图,收入价格1800元至3200元不等。图/对话截图

得知王辉有学费压力后,张老师表示可以给王辉“申请勤工俭学的名额”,并称如果申请到“勤工俭学”,只需首付500元,剩下的学费可以分12期,后续可通过兼职支付。

“咱们学费分期12个月,均摊到一个月才400多,毕竟一张海报120(元)了,你一个月抽出两三个小时,做三张海报都够咱们一个月学费了。”在王辉提供的聊天记录中,张老师称分期付费是机构的“勤工俭学”项目,可以帮助其申请。

因对方提出的“分期+兼职”的方案颇具诱惑性,王辉没有起疑,在对方的要求下提供了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以为是要申请勤工俭学填表用的”,并且当场给张老师转账了500元“首付”。

对方自称给学生做的分期支付是“勤工俭学”,并以此为由要学生在各个金融平台的借款额度,称看信誉。受访者供图

没想到付了第一笔钱后,便落入了对方的“陷阱”。王辉说,紧接着,张老师以“财务要审核信用”为由,要求看王辉在国内几大网购平台上、借款功能中的借款限额,得知王辉可以开通某网购平台的借款功能、并有5000元的透支额度后,便要求王辉开通借款功能,对此,张老师的说法是,“后期兼职需要用到。”

“我以为他们看信用是为了给我申请分期付费,便没有怀疑。”王辉回忆,在对方指导下开通借款功能后,张老师随即给他发了一个“二维码”,并让他赶紧扫,称“学校用该平台做分期”,他支付后才发现,自己一次性透支了5000元,收款方是郑州润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为何报的是火虎教育提供的培训课程,收款方却变成另一家公司?对此,火虎教育的销售人员表示,郑州润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火虎教育的分公司,很多学生都是通过郑州润一缴纳学费。在记者以学生身份和销售的对话中,多次要求对方提供教育培训资质证明和教师资格证明,对方先是反问一句“你上大学,你老师和校长会给你发吗?”

在记者的进一步追问下,对方只提供了企业的所谓荣誉证书,却始终未提供相关的教培资格证明,记者第三次追问,对方只回答一句“信就学不信就不学”,再无下文。

记者查询天眼查发现,北京火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教育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文化咨询等,郑州润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咨询、网络技术开发等,即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都不包含教育培训。此外,北京火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对此,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法律专家表示,按照规定,面向社会开展的培训活动,或取得教育、人社、文旅、体育、科技等业务主管部门的办学许可证书,或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的企业经营范围内明确有“教育培训”业务项目,否则属于违规办学或者非法经营。另外“咨询、策划”等与“培训”属于不同的经营项目,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行业类别中属于不同行业,不能替代培训项目许可审批。“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得到许可审批,这个公司开展的职业技术培训活动属于非法经营。消费者可以讨回自己的费用,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违法所得额处以1至5倍罚款。

诱导学生虚构身份以规避监管

王辉的遭遇并非个案,“诱导贷款(借款)”也并非一家教培机构的“套路”。

新京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关键字“火虎教育分期”搜索,查询到30余条相关投诉,投诉理由中不乏“以兼职为由诱导贷款”。

在黑猫投诉、知乎等网络平台,有大量培训机构被指诱导在校大学生培训贷,以“培训贷”关键字搜索,相关投诉有上万条,被投诉的教育机构多为软件设计、软件培训等领域的职业技能类培训机构。

大学生为何屡屡陷入“培训贷”陷阱?

在王辉提供的与火虎教育销售的聊天记录中,记者看到,对方用的话术颇具“套路”,比如把交学费称作“用某金融平台对接”,给学生付款二维码后,直接说“时效只有一分钟,你注意手速”。

当王辉使用某金融平台的借款功能刷了5000元后反问对方“姐姐,我是借钱了吗?”对方直接让他在月底还款日自行选择分期偿还,并继续索要剩余的400元学费。在催缴时,还用“财务要下班了,如果不交完开课会延期”等颇具压迫感的销售话术。

对方用“拼手速”“财务要下班”的销售压迫手段,学生称当时没时间质疑。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有些培训机构还“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填写不真实信息办理‘培训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2年第1号预警中也就此专门提醒大学生注意。

记者在黑猫等网络投诉平台发现,涉及“培训贷”的相关投诉中不乏此类情况。

以一位网友在黑猫平台针对云易绘教育发起的投诉为例,其提交的材料显示,该机构工作人员用“教育分期”的说法偷换了概念,谎称教育分期由国家提供扶持,并让学生在网络贷款平台填写不实身份信息。

在网友提供的对话截图中,云易绘教育的一名销售以“为了不影响学生在大学里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和学生身份完全独立”为由,让学生在贷款中的职业一栏填“商业服务业人员”,收入填“5000-10000”,以此规避政策对于大学生贷款的监管。

新京报记者留意到,名为“云易绘”的培训机构在游说学员购课时,多次使用“只可以申请腾讯课堂助学分期”“我在腾讯课堂帮你领助学券”“去腾讯课堂给你申请绿色教育通道”等字眼,引诱学生在第三方贷款平台贷款交学费。

销售诱导学员贷款时虚构身份信息。受访者供图

对此,新京报向腾讯课堂求证,对方回应表示,“腾讯课堂”此前明确要求机构在经营活动中不得诱导消费者贷款、不得违反规定擅自使用腾讯品牌,目前已按照相关规定责成该机构为学员进行退款,并对该机构进行处理。

维权群体年龄逐渐降低,维权难是普遍困境

为了退费维权,王辉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四处投诉后,王辉终于拿到了退费。“后来我在‘知乎’上分享了这段经历,确实有同样经历的学生找过来,让我在维权上给他们支招。”王辉说道。

现实中,有大量学生陷入维权难的困境。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封跃平是“黑猫”投诉律师帮帮团的专家律师。今年以来,封跃平在3、4个月的时间内,受理了近千起学生身陷“培训贷”的纠纷,维权难是学生们普遍遭遇的问题,

“交费后老师不再跟进”“课程质量差”“没按承诺提供兼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学员发现所购课程存在此类问题想要退费时,常被培训机构以各种理由一拖再拖,既学不到有用的技能又不得不偿还贷款。

北京朝阳法院奥运村法庭法官毛文蝶根据审判经验总结了造成维权难的主要原因。

首先,“培训贷”涉及双重法律关系,即消费者和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教育培训合同关系,消费者与金融平台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两个法律关系互相独立。虽然消费者可以要求教育机构解除合同、退还未消费费用,但消费者仍需根据合同约定向金融平台还款。在实践中,还有当事人因教育培训机构不履行合同而拒绝继续偿还贷款,导致个人征信记录受影响。

其次,毛文蝶表示,教育培训机构存在未尽提示义务的问题。“审理中发现,教育培训机构多有误导或诱导行为,强调使用‘培训贷’支付可以减轻一次性付款压力,或者强调‘分期’字样,弱化了借贷风险。”但在诉讼中,往往难以证明诱导事实,且因培训贷中两个法律关系相互独立,消费者无法获得培训时仍需支付贷款。同时,由于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内部管理混乱,部分小型机构与没有资质的小额贷公司合作,运行中还存在侵犯隐私等法律风险。

封跃平发现,“培训贷”的维权人员呈现群体年龄逐渐偏低的情况,不仅有大学生,甚至高中生也涉及其中。其次,串案的可能性也大,被投诉的机构有些不能称之为完全的教育机构,有的甚至是“皮包公司”,存在监管上的盲区。

封跃平介绍,维权难是大家的普遍感受,因为此类消费最高不过万元左右,如果诉诸法律则维权成本太高。学员们大多是在律师的帮助下向培训机构发律师函,或者到消协投诉令其退款,“有些机构担心几千块钱影响生意,就直接退款了事。”

最难的是连合同都没有的维权者,封跃平说,在他接触的一些案子中,有线下教育培训机构以“集中给大家解决助学贷款”为由,邀请学员到校区签合同。

“这时第三方工作人员就来了,学员连思考的机会都没有,基于对教育机构的信任,签了贷款合同,对方把合同(教育培训合同和借贷合同)都拿走了,学员想退费时连证明材料都没有。”封跃平介绍,投诉者口中的“第三方人员”实则贷款人员,没有了相关合同,学员想退费时既无法从培训机构退钱,还被贷款机构催缴还款。被贷款机构起诉至法院要求还钱后,为了自己的个人征信,学员只能按照对方提供的贷款记录乖乖交钱。

打击“培训贷”需多部门联合执法

据公开报道,从2016年起,监管部门开始出手整顿校园贷市场。

2017年6月,原银监会等三部门印发通知,明确要求暂停网络借贷平台开展校园信贷业务,禁止培训、就业类机构捆绑信贷产品,并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大学校园。2017年9月6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尽管早有此规定,但针对学生的“培训贷”并未就此消失,北京市朝阳法院奥运村法庭在2020年春季针对“培训贷”做出的警示宣传中便提到,过去的三年中(截至2020年),全市法院共审理涉及“培训贷”的教育培训合同纠纷便达60余件。

而这仅是诉诸于法律的案例数据。2020年10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发布警示称,现实中仍存在“注销校园贷”“套路贷”“培训贷”等多种不良“校园贷”陷阱坑害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醒学生注意。

2021年3月17日,为治理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乱象,银保监会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

一方面是监管机构多次发文对大学生消费贷款加强监管,另一方面机构诱导大学生借贷的情况却依然存在。

为何“培训贷”屡禁不止?

封跃平认为,巨大的利益和违法成本低是重要原因之一。“培训机构认为用户通过借贷的方式采购产品是合理的,而销售如果不利用这种话术,无法形成销售产品的闭环。比如对方没钱,那就借款,培训机构也有贷款的战略合作方,这种‘一站式服务’,让客户很难从‘入口’里出去。”

其次,封跃平认为,虽然政府从管理角度出了很多政策性文件,但是落地执行中,震慑力不够大,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才可能依据行政机关各自的职权联合打击这种违规情况。比如,销售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企业是否存在非法集资、合同欺诈甚至诈骗,由公安牵头、金融监管机构、市场监管机构、教育部门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才能够起到最大效果。

同时,封跃平表示,大学生迫切的就业期望和社会经验不足往往被培训机构利用,在提高打击力度的同时,大学生自己也要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

毛文蝶也建议,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对此类教育培训机构加强资金、合同和营销方面的监管;另一方面,加大司法普法及宣传力度,提高相关消费者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在2022年第1号预警中,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提醒学生们,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风险意识,增强辨别能力,认清骗局。不要轻易添加自称“老师”的陌生人微信,不要轻易参加打着兼职赚钱幌子的培训班,更不要轻易在陌生网页及平台上转账汇款、办理贷款。如遇到拿不准的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并及时与老师、家长沟通。

新京报记者刘洋

编辑缪晨霞校对柳宝庆

央视曝光“0元配音速成班”骗局!不仅组团诈骗,还让你背上网贷!

来源:防骗大数据

近年来,随着影视,动漫,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社交平台出现了大量的关于配音兼职的广告,这些广告宣称:“普通人经过学习就可以靠一部手机来配音赚钱,低门槛,高收入...”,但是呢,在这个诱人的广告背后,却存在着诱导贷款退费难等等问题。

(本文由防骗大数据FPD排版整理)

正文共:1471字阅读时间:4分钟

题图:资料配图

刚满18岁的小谢是一位大学生,原本想在空闲时间做一些兼职来勤工俭学,看到网络上招配音兼职,觉得很合适自己,与该机构联系后得知,如果做配音兼职,每月会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还承诺0元就可以上公开课学习配音。

受骗人小谢说:“听完(配音公开课)之后他就给我发微信说还有一个课程,就是5000(元)的,兼职的话要先上他们那个课程,然后才能接单,他当时弄了教育分期免息,但是我不知道那个是一个贷款,他给我弄了一个假身份。”

小谢在没有上课的情况下就被扣了第一笔贷款,她告诉记者,自己上当后非常担心,多次联系培训机构的老师无果,也不敢告诉家里人,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小谢一样有着同样遭遇的都是一些想要兼职,又觉得配音门槛不高,可以轻松赚钱的年轻人。

受骗人汪女士说:“给我报那个配音班说的要交那个5880(元)就相当于分期交,就要弄贷款类的东西,中间有好几次我说我不要弄(贷款)了,他后来和我说你必须先弄了,我才能给你退款,然后我就按照他所有的要求,把所有的东西都填了之后,第二天(培训机构)就说你要是这边违约的话就要付违约金。”

记者打开网页和一些A搜索关键字配音培训发现,很多广告都写有0元学习或者结束课程后能配音兼职赚钱的标语。

某配音培训机构学员称:“我是没接到(单),(后来)把群退了!”

近期,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配音培训的投诉有749条,主要都是关于诱导贷款,收款后不上课,退款难等问题。

那么,兼职配音员真的可以速成吗?如果遇到了0元配音等消费陷阱,消费者又应该如何来维权呢?继续来看!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说在短时间之内成为一名职业的,可以接单的配音员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从事配音工作需要专业学习使用专业设备,并非毫无门槛,非科班出身的新人接到兼职的工作也并不容易。

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师李宝对此表示:“因为现在配音圈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常规的一种教育体系,语言的修炼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0元配音培训)让人产生一种短时间之内掌握配音的,这样的一个能力的冲动消费的状态,然后就落入了虚假宣传的圈套。”

针对一些培训机构广告中存在的0元学包接单和学习期间贷款服务等承诺,记者也咨询了相关律师。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对此称:“由于是以低价作为诱导,甚至说是0元作为诱导。那么对于这种虚假宣传行为,广告法是有明确的罚则的,除了需要承担这个相应的行政责任之外,还有可能去对这个消费者去承担一个民事的欺诈的责任,那么按照消法的五十五条的规定,要承担一个退一赔三,这是由于他的虚假宣传的行为。”

针对于培训机构提供的消费贷,芦律师表示,消费者要警惕可能产生的征信问题和还款压力。

芦律师说:“它对个人的征信会产生一个长远的影响,以及还不了款之后,又会产生类似于这种服务费,推荐费等问题。”

警方提醒

1、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声称“无门槛”、“零要求”等有夸大宣传嫌疑的兼职广告,大部分工作都需要一定的门槛,不要轻易相信这类“不劳而获”的兼职广告,尽可能通过正规的招聘网站求职应聘;

2、拒绝任何需要“先交钱、再兼职”的套路,在试图了解兼职工作时,若对方通过种种手段诱惑你花钱买课、办理贷款,请果断拒绝;

(本文由防骗大数据FPD排版整理)

3、在寻找兼职的过程中,不要随意在陌生的网页、平台上支付消费,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原标题:警惕“0元配音课”陷阱“0元配音速成班”藏陷阱学员背上消费贷)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