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永春小额贷款

本文目录

“让每个有需要的客户都得到帮助”,写好永春的山水文章

拥有“香醋瓷”三大特色产业,芦柑、佛手、篾香、老醋、漆篮、纸织画、荔枝等多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列为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古称“桃源”,即使严冬时节依然山明水暖的福建省永春县,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乡村发展基础优厚。

产业基础好、区域政策佳,是县域乡村发展的先天优势;全面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目标,是顶层推进的发展航标。当两者相遇,一家百余亿元规模的农村中小银行如何调整步伐,借力时代东风,在新时期不仅有作为更善作为?在福建永春县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黄文新看来,要答好融入乡村治理、推进产业服务数字化、定制化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等农村金融服务新命题。

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米

百年古厝里的“福农驿站”

夜幕之下,农田之间,曾经濒临坍塌的灰砖大厝经过整修后焕然一新,灯火通明,里面不时传出孩子们的笑语。外墙壁上永春县联社“福农驿站”的艺术灯箱,表明了这座古厝如今的新身份。

置身其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闽南民居特有的宽敞厅堂,成为各类金融宣讲、政务调研、农产品集中展销活动的组织场所。两侧房间内,政务互动区、金融服务区、便民服务区等驿站功能区,以及汉服设计工作室、室内微盆景制作间、品香馆等地方特色产业工作室紧凑排列。

记者了解到,为克服传统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服务场景单一、客户黏性不强的短板,2021年永春县联社启动了升级版福农驿站建设。践行福建省联社“多社融合”发展理念,新版驿站在设计之初就着重强调“融合”特色。

从功能上来看,福农驿站充分融入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服务“五位一体”服务功能,覆盖乡村客户最常见的小额现金、社保、信贷等需求。同时,驿站与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在花石社区创办的生态文明研究院人才驿站、乡创协会、县直播协会等群团组织之间建立了多方协作机制,为地方乡村建设人才培养和产业商机流动提供更广阔的渠道。此外,通过持续加强银政合作,福农驿站较此前具有更强的政府政务信息和政策资源落地承接能力。

“在这里,农户、小微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可以享受‘多功能、融合性、生态化’的一站式服务,县联社金融助理每周两天驻村工作,客户的金融和政务业务都不用再跑县城;乡村创业者找到了作品创作和对接客户的平台;本地农特产品可以通过福建农信‘福农购’渠道打开销路。”驿站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福农驿站已经成了周围村民“有事办事,没事相聚”的新社交网红地。村里的房屋和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盘活和利用,县联社则收获了更深入的服务触角和更强的客户黏性。

在黄文新看来,“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面临重大革新,金融服务的生态化、数字化、便捷化是取胜关键。农信社要通过多渠道、零距离、好简快的金融服务,进一步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发展。”此外,黄文新强调,农信机构应寻求业务拓展与政府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前行,从而充分分享乡村发展的政策红利。”

运行几个月来,福建农信“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理念在永春县联社福农驿站生动落地,实现了“基础金融业务”并起来、“产+供+销+信用”串起来、“党建+金融+人才+乡创”合起来,受到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当地农户等多方主体“点赞”。

“区别于过去农信社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如今的福农驿站基础金融业务和民生服务功能丰富,实现了融合发展。随着过来办理业务的村民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福农驿站的平台效果呈现将会越来越明显。”福建永春县委常委、副县长蔡映辉表示。

不做无源之水

与地方产业同呼吸、共命运

“太好了,有了这笔资金,终于可以购进一批柚苗,不用愁地会荒了。”福建永春丰裕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企业主叶老板激动地说。

作为一家致力于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的小型企业,丰裕农业种植了近两百亩蜜柚、火龙果、百香果等果树,养护、施肥、人工等环节所需的流动资金量较大。自2014年成立以来,企业日常经营多以自有资金周转,年销售收入约150万元。近年来,蜜柚丰收、订单增多,丰裕农业看准商机想要增产,却苦于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问题。永春县联社金融助理在驻村过程中了解到企业困难,主动上门对接。鉴于企业经营果园经验丰富、果品长势喜人、信用记录良好,永春县联社基层贷款审批小组研究后,当即为丰裕农业这家“首贷户”综合授信90万元,采用“民盈贷”特色贷款产品,在同期同档贷款利率基础上执行九折优惠,当天受理、当天放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成熟的特色种植业、颇具前景的乡村旅游业,对于扎根当地的农信机构而言,即意味着广阔的业务拓展空间,也带来了服务适配性方面的挑战。如何把握好农信创新与支农初心之间的平衡,让机构发展充分融入地方发展大局?黄文新提出,“打通融资堵点、做好特色服务、便捷服务体验,让每个有需要的客户都能得到相应的帮助,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关乎农信社这类地方小法人机构的生存前景。”

农业产业弱质性导致的融资难问题怎么破解?永春县联社选择重点打通信贷评议环节,依托于“党建+金融助理”机制的“三三制评议”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近年来永春县联社共计派驻109名金融助理,覆盖全辖236个行政村,在双基良好联动的基础上,在全省创新推出“三三制评议”普惠性调查方式:

在线下,以村居为单位,借助整村授信评议系统,形成待评议名单,待评议人员需同时得到至少3名评议人员三轮交叉验证,结合反欺诈系统,精准、批量得出客户画像,形成预授信白名单,产生预授信金额;在线上,实现“无感授信、有感反馈、普惠投放、按需用款”。

此外,依托于整村授信成果,永春县联社积极探索构建信用社、益农信息社、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举办了泉州市首次“三位一体”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主动对接当地新经济产业,建设集生产、供销、信用、服务一体化的供应链金融。目前,县联社已完成与花卉协会、蜜蜂协会、芦柑公会、陶瓷协会、茶业公会等产业团体的针对性沟通,总授信额达13亿元,并推出“花卉贷”“蜂协贷”等专属信贷产品,累计办理系列贷款近6亿元。

在信贷场景之外,永春县联社尝试激活更丰富的产业服务场景,将金融撬动作用深度嵌入产业发展各环节,将金融服务一体化融入到永春县数字产业乡村建设中。

在线上,县联社帮助各类永春农特产品入驻“福农购”电商平台,为企业主解决上线技术、宣传软文等需求。日常通过永春县联社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室、微信视频号等给予宣传,结合“永春三农通”综合服务电视云平台、“永春三农通”微信服务平台等多方位推广,帮助农产品打出知名度。在线下,营业网点、普惠金融便民点、福农驿站等,都成为与当地益农信息社、供销社、裕挚超市等深入融合的前沿阵地,共同参与到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工作中,合力推进永春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

坚定智志双扶

让乡村振兴更有温度

“靠着在信用社借的50元钱和学校补助的20元路费,林俊德就这样去学校报到了”。中国核试验基地编写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一书中这句简短的话,平静而又深情地述说了全军十大挂像英模之一的林俊德与永春县联社的渊源。

六十余年后,永春县联社承担社会责任,温暖县域乡土的传承仍在延续。2021年,福建省教育厅“百年风华正茂奋斗书写华章”资助育人暨主题党日活动走进永春县,重温《资助故事64年前,福建农信50元贷款筑就一位将军的求学路》。

据了解,作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主办银行,永春县联社将解决广大贫困学子升学就学问题作为使命,加强银校合作,深入校园、村居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确保政策传达到每一位学子。为便于学子申贷,永春县联社借助省联社大平台,推出更加灵活方便的“微信/闽政通+手机银行”办理模式,引导学生线上全自助办理贷款业务,实现“最多跑一趟”,做到“就近贷、省心贷”。截至目前,累计为5741名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0596万元,业务市场占有率超过93%,位居全省前列,并连续5年保持不良贷款零余额。

此外,永春县联社设立福万通慈善基金会。每年高考过后,与县慈善总会、县学生资助中心、学校共同组织深入摸排,编制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清单,由福万通慈善基金会进行捐赠。自2014年以来,共计向137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捐赠福万通慈善基金63.7万元。

乡村振兴,有形更要有魂。农商服务,数十年如一日,有担当、有温度、接地气。五十年前,祖籍福建永春的诗人余光中以一首《乡愁》引动众多国人怀乡之情。今天,乡村振兴的利好政策正给这个动静相宜的闽南城市带来新的生机。与地方经济同进退,永春县联社对外优化服务、对内精细管理的众多探索如同点点星火,照亮永春农信人应对下沉市场变局的砥砺前行之路。

作者:本刊记者郭涵

通讯员:颜晓琳福建永春县联社办公室

扶贫小贷播撒“幸福雨”——云南银保监局积极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创新

开栏的话: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之奋斗的梦想终将成真。从即日起,《中国银行保险报》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围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讲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人民群众奔小康的故事。

本栏目主要记录呈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壮举,充分展现银行保险监管部门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服务贫困人群摆脱贫困生活,帮助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汇聚起坚定信心克难关、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强大力量。敬请关注。

□记者李东明

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云南银保监局持续强化监管引领,督促指导辖内银行机构精准落实扶贫小额信贷系列政策,积极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有效模式,不断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加强扶贫小额信贷规范管理,为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截至6月20日,辖内银行机构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06.87亿元,居全国第一位,获贷贫困户达41.25万户(次)。今年以来,全省新增扶贫贷款42亿元,居全国第二位。

“扶贫小额信贷真是及时雨、幸福雨”

提起扶贫小额贷款,陈贵兵脸上就会绽放出阳光般的笑容。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三区三州”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之一,31岁的陈贵兵就生活在怒江州泸水市老窝乡云西村。虽然正值壮年,但是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全家四口人守着几亩坡地,低矮的泥巴房不足40平米,白天进去也感觉漆黑一片。

在离这里6小时车程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永春乡拖枝村,傈僳族建档立卡贫困户杨丽也为两个孩子的学费发愁。全家四口人,一子一女都在上学。依靠种植玉米、豆子等一般农作物,全年收入万元左右,生活捉襟见肘。

了解到国家有扶贫小额贷款政策,陈贵兵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银行,将信将疑地提交了贷款申请资料。银行员工很快就上门调查核实,2019年3月19日他获得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他用贷款资金买了饲料,将起初养殖的600多只生鸡(大部分还为鸡苗)扩展到了1200多只,生猪养殖也从2头发展到12头。2019年末,陈贵兵的1200多只生鸡已经全部出售,实现纯收入3万多元。

杨丽也在当地扶贫部门及村两委的帮助下取得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她用这笔钱种植了木香8亩、桔梗4亩、秦艽苗3亩,年底全家净收入4.5万元,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1250元,远超脱贫标准。

“不断创新,好政策要走进田间地头”

切实有效的金融政策,源于云南银保监局对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创新。

为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2016年以来,云南银保监局单独或联合省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先后下发《关于云南银行业全力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小额信贷和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扶贫小额信贷乡镇包干责任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小额信贷规范管理的通知》等10余份政策文件,根据上级部署,就加大信贷投放、加强贷款规范管理提出系列要求,持续有效推动工作开展。不仅如此,他们还加强具体指导。要求银行机构加强扶贫小额信贷组织管理,完善制度办法,单列信贷资源,单独考核责任,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有序投放,加快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指导机构建立完善尽职免责机制,合理确定不良贷款容忍度。

在强化政策引领的同时,云南银保监局创新工作机制,采取责任包干制,在全省有贫困人口的1353个乡镇,每个乡镇明确指定一家银行机构作为包干责任行,鼓励其他机构积极参与。其中,农合机构负责包干乡镇1047个,农业银行负责包干乡镇126个,邮储银行负责包干乡镇170个,各地村镇银行等其他银行机构负责包干乡镇10个。包干机构对包干乡镇实行责任到村、责任到户,建立责任领导和联系人制度,积极争取扶贫部门、乡镇政府、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帮助支持,逐户开展信贷调查、评级授信、贷款投放、贷后管理工作,满足贫困户信贷需求。在贫困户自愿并参与生产经营前提下,鼓励其通过合作发展方式,将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用于特色优势产业,使贫困户融入产业发展并长期受益,现已探索出了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贫困户的“双绑”模式、“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等。各责任银行每年还以落实包干责任为基础,逐户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需求情况,编制下一年信贷投放计划。

为了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贷款难的问题,云南银保监局大力优化金融网点布局,动态跟踪监测扶贫小额信贷乡镇分布、金融服务网点乡镇分布和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分布情况,实施挂图作战,拟定全覆盖推进规划,督促相关机构在贫困乡镇增设营业网点,贴近贫困乡村、贫困农户开展服务,2019年末,全省实现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防范风险,金融好政策为百姓带来吉祥

金融政策千万条,风险防范第一条。发生金融风险,不仅让贫困户雪上加霜,更会损坏党和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对此,云南银保监局有清醒的认识,采取了系列措施。

首先是督促机构加强贷款“三查”。要求机构充分发挥基层工作合力,切实加强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管理,确保信贷资金放得准、用得好、收得回。在贷前调查环节,机构积极争取乡镇扶贫部门、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协助把好贷款户审核推荐关,精准对接信用良好、有贷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具备一定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强对贫困户诚信教育,防范出现多头申贷现象;安排信贷员进村入户开展贷前调查,深入了解贷款户有关情况,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需求、贷款户家庭实际,帮助贷款户选准发展项目,确保贷款真正用到产业发展项目上。在贷款审查环节,承贷机构健全完善贷前审查机制,充分利用贷款人征信信息,与其他银行机构加强信息共享,防范贫困户“多头贷”、重复享受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情况。在贷款检查环节,密切关注贷款户生产经营、家庭生活、资金使用等情况,发现有弄虚作假、改变贷款用途、经营出现重大问题等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化解风险。

其次是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进一步健全完善风险补偿机制,补足风险补偿金,明确风险补偿启动条件及程序等,制定风险处置预案。按月监测分析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推动构建会商研判机制,加强风险预判,积极防范风险。截至2020年4月末,全省共有123个县建立了风险补偿金,金额共计20.4亿元。

针对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脱贫成效考核、各类督查巡查以及日常监管监测发现的相关问题,云南银保监局牵头组织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在全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持续深入开展问题排查、推进问题整改。通过以规范促发展,及时纠正相关问题,有效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

有了稳定的扶贫贷款支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扶贫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目前,陈贵兵已经成为泸水市六库镇一些饭店主要的生鸡供给方,每天还能够再销售10-20只鸡和一些鸡蛋。陈贵兵说,全家人要在年前搬到新盖的房子里住,说话间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和自信……

“扶贫小额贷款就像祥云为我们带来了幸福雨。”杨丽说。现在,她再也不担心孩子们的学费了。

泉州永春:花卉产业绽放“美丽经济”

眼下正值绣球花花期,在永春县呈祥乡境内一片绣球花开得正艳,海拔1000多米的山头,近200亩6万多株绣球花齐齐盛放,或蓝、或白、或粉、或紫,一团团,一簇簇,烂漫多姿,绚丽夺目,仿佛一条条彩色绸带蜿蜒在碧绿的山间,壮观中带着清新艳丽,吸引了一大批游客。

永春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古称“桃源”,又因山川缭绕,丽若图画,悠扬晴空,四时多燠,故曰“永春”。“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温暖湿润的气候,十分适宜百花生长,即使人间四月芳菲已尽,在这里依然能觅得群芳,也因如此,孕育了永春一大特色产业——花卉。

产业崛起“花”香飘满城

桃源多花,古来有之。永春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明清年间,就有史料记载永春有60余种观赏花卉。作为福建省花卉生产重点县,其产业规模效益位居全省前列、泉州市首位。

近年来,永春县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发展思路,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全县现有各类花卉苗木企业及专业合作社40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3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8家,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家),花店和花卉销售网点210余个,花苗专业户1万多户,从业人员6万多人。初步形成了以尖叶桂花、罗汉松、毛杜鹃为主,蝴蝶兰、国兰、金线莲等多种花木并存的产业格局,产品远销广东、浙江、上海等近20个省市,形成了良好的销售网络。

2020年,永春县花卉苗木全产业链产值24.6亿元,花卉苗木年销售总额近10亿元。花卉苗木种植面积5.06万亩,精品苗木示范基地4453亩,设施花卉大棚12万多平方米,较“十二五”增长1倍。其中尖叶桂花、山茶、香樟、毛杜鹃、罗汉松、红花继木等品种产销数量巨大,占全县的70%以上,尤其是造型罗汉松经过长期的培育与发展,已走向了全国各地,形成种植-销售-园林绿化的产业链。永春花卉产业正迅速崛起,推动当地林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注入新动能、新力量。

政策暖风吹起“花”经济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四批3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中,永春县榜上有名,是泉州市首个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花卉产业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农民增收的“三赢产业”,是永春县探索创新“两山”转化的生动实践之一。十三五以来,永春县立足花卉苗木产业基础及发展瓶颈,结合县委、县政府空间规划战略布局,出台了系列促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花卉苗木产业招商引资有利政策环境。通过扶持一批行业内龙头企业,进一步实现产业聚集抱团发展。在政策暖风的吹拂下,永春花卉方兴未艾,不断迈向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永春县把发展现代花卉产业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积极向省、市级争取财政花卉产业发展资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提升花卉苗木产业智能化、规模化、设施化水平。5年来累计争取各级财政花卉产业补助资金达120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625万元、市级财政575万元,建成各类花卉设施大棚共6.8万多平方米,设施大棚物联网1.2万多平方米,精品苗木示范基地1600多亩。为鼓励花企、花农积极参加各类花卉苗木展销活动,永春县制定奖励政策,对获得省级金奖给予奖励2万元、银奖1万元、铜奖0.5万元,未获奖单位给予补贴。对盆景制作技艺比武金奖奖励5000元、银奖3000元、铜奖2000元。对举办花卉苗木交流培训班、花卉盆景展的举办单位给予资金补助。

强化科技支撑服务。依托永春县花卉协会与福建农林大学共同建立以尹伟伦院士为主导的省级院士工作站,以技术创新为导向,通过产、学、研合作机制,挖掘县乡土品种的市场潜力,为改县花卉苗木新品种培育、引进、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提供技术咨询及指导服务。进一步发挥县花卉协会、县盆景赏石协会的专业技术及信息渠道平台,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撑与服务。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业内皆知,花卉苗木产业是一项高成本、高技术和高风险的产业,融资困难成为横亘在众多花卉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更好为破解花卉融资贷款难题,永春县在全市率先出台《永春县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登记暂行规定》,完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登记服务,优化花卉信贷融资服务,创新推出“花卉贷”、“林好贷”等林改金融新产品。成立“永绿林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全县现代林业(含花卉)建设提供林权流转交易、收储、融资等功能平台。永春县花卉协会与永春县农信社、永春邮储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信乡村振兴花卉贷2.8亿元,为从业人员提供简便快捷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同时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实现多渠道融资。在2020年永春县花卉协会与农村信用社永春县支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设立花卉专项贷款,推出专门针对花企花农,额度为30万元免担保贷款,并针对疫情积极推出掌上申请、审批、办理等多种举措,确保特殊时期服务会员做好贷款需求服务,基本满足了中小花企和花农的贷款需求,解决花卉融资贷款难题,保障花卉生产投入的资金来源,促进花卉产业做大做强。并加快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优惠利率小额贷款投放,壮大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资金。

开展花卉苗木行业人才储备,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策略,进一步提高花卉苗木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素质。与福建农林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科研院校保持常态化联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关系,并邀请专家学者到永春开展专题讲座或业务培训。每年还会组织花卉苗木从业人员到江苏常州、山东青岛、四川成都等各地参观学习,与当地花卉苗木龙头企业及从业者开展交流、学习。同时,积极推荐从业人员参加省、市花卉园艺技能、学历等培训。目前共推荐了50多名从业人员参加新型职业农民专科学历教育学历提升,并通过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评审认定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四五开局之际,结合县委、县政府空间规划战略布局,将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编入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引导花卉苗木产业朝现代化、规模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品牌开路拓展“花+”模式

在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在31个省(区、市),1584件参赛作品中,永春呈祥云山花园匠心培育的盆花展品绣球花“蔚来”脱颖而出,摘得中国省(区、市)室内展品竞赛金奖。

为打响县域花卉品牌,推动永春花卉走出去,多年来,永春县精心选送优秀的花卉苗木作品参加北京世园会、上海、昆明花卉展、海峡两岸花博会等国家、省级花事活动,共获得11金16银21铜的佳绩。在二十一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中国(福建)花王赛上获得了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3项的好成绩。铁皮石斛、金线莲等集食用药用、养生功能为一体的花卉品种先后获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级著名商标和1项市级知名商标。为进一步提升永春县花卉苗木产业在省内外知名度及市场竞争力,永春县正积极推进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建设,该交易市场建设后,可以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完善花卉产业销售交易网络,加快花卉产业的一二三产相融合,丰富产业结构,填补泉州市及周边无花卉苗木市场的空白。

每逢年根,就是花卉市场最紧俏的时候,众多花卉商店打出了“网上订花,同城配送两小时内上门”等口号。“互联网+花卉”的营销模式,已然成为当下花卉销售潮流。

近几年来,永春县大力发展现代设施花卉产业,已经建成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花卉苗木生产示范基地,为花卉触网,发展电商奠定了资源基础。同时也通过扶持“互联网+花木产业”,引导花卉销售从有形的花卉基地向无形的网商、微商平台转移,双向推动设施花卉产业持续壮大。积极整合互联网资源,依托“闽南花木网”,实时为花木企业提供花木价格、花木供应求购、产品展示、花木特价、精品展览等信息,目前该平台现有入驻企业会员3400多家,2020年线上和线下销售5000多万元。并发挥永春县花卉协会行业协会的优势,建立“永春花卉网”网站,开通“永春花协”微信公众号和“永春县花协微信群”,开展种苗、种植、营销、病虫害防治咨询服务,主动服务花卉企业、服务花农。

“花卉+扶贫”让幸福扎下“根”来。2020年5月29日,永春县启动“阳光1+1”牵手行动,永春县花卉协会与达埔镇溪源村(老区村)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结对帮扶,协会组织了福建省永春县桃源花卉专业合作社、碧祥园艺场等花卉苗木龙头企业,让其根据自身的花卉苗木产品特点,结合老区资源禀赋和合作意愿,充分利用企业在产业、资本、市场、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帮助老区村实现脱贫、巩固脱贫成果。成就永春脱贫战线上一道道靓丽风景

永春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致富,还推动了城乡环境的绿化美化,推动了“生态名城”和“美丽乡村”建设,一个个以花卉苗木产业为主导的美丽乡村陆续亮相。据了解,永春县在发展传统观赏苗木的同时,十分重视发展复合经营模式,把花卉产业与造林绿化结合起来,与生态名城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与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与生态茶园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了“花+茶”“花+林”等复合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三产融合,拓展了花卉发展空间,提高了花卉的综合效益。

如今,在龙头企业、项目、科技和品牌等多方力量的带动下,花卉苗木产业逐渐成为永春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