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温州高利贷贷款

本文目录

曾经的“温州炒房团”,到底有多牛?

温州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很多人只知道温州人擅于经商,号称是东方的犹太人,却不知道他们财富背后的密码。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宁波、温州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这一政策让温州人的致富基因被彻底激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东亚转移,台湾、香港、韩国和新加坡利用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迅速崛起,成为了继日本之后的亚洲四小龙,这让距离他们很近的温州人看到了不一样的机会。1976年,温州开始有了成气候的走私生意。那时候往返于各大港口的温州渔船,不是有夹层,就是有拖在海水里的密封塑料包。最疯狂的时候,中国百分之八十的走私货都是从温州进来,走私来的货要有据点才能存放、交易,温州人就开始沿河铺路,建起一个个走私厂,就这样靠着走私生意,一部分温州人积累了灰色财富,还有一部分温州人下海偷渡、漂洋过海到国外淘金,成为了最早走出国门的华商群体之一,这是温州人财富的起点。

80年代初在设立为开放港口后,温州开始正式试水市场经济,当地人大多放弃走私行上了正道来做生意。当时中国人的物质需求逐年上升,而日常所需的螺丝、纽扣、线圈等小日用品一直供不应求。于是,温州人纷纷自建家庭作坊,全家上阵生产这些小商品,然后通过供销体系迅速推向全国,很快便造就出了第一批万元户。一时间,从家庭到同乡,脱胎于宗族文化强纽带关系的温州商人,在经商这件事上,形成了一家带动另一家的裂变反应。到了一九八二年,温州出现了创业小高潮,全市个体工商企业超过十万户,约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数以万计的购销员奔波全国,温州也因此诞生了各种行业标兵。比如同一时期的线圈大王郑祥青、木鹿大王叶剑华、罗斯大王刘大源、矿灯大王程不清、合同大王李方平、电气大王正源中、救坏大王王卖签,这些人加上电击大王胡金莲,合称为八大王。

同时,趁着温州个体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出台了允许农村社会资金自由流动、鼓励加入股份制合作、入股分红、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镇做工、经商和办企业等举措的政策,这一举动被视作中国农村改革的风向标。当年,温州全市有八十多万的农村劳动力转向了民营经济,温州发展商品经济的模式迅速引起了全国瞩目,瞬间使得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温州热。为了贯彻先富带动后富,1986年国家将温州列为实验区,让其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这时期的温州人胆子大、步伐宽,农民手里有钱,却没有城镇户口,进不了城,于是他们就集资筹建了中国农民第一城龙港,后来发展成了龙港区。

当时国家的交通建设远没有今天这般发达,奔走全国各地经商的温州人逢年过节很不方便,于是他们就包下飞机开辟航线,因而成立了中国首家私营包机公司苍南县天龙包机业务公司,也就是今天吉祥航空的前身。那个年头的国有银行贷款难度高、流程长,温州人就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挂牌的金融机构方兴钱庄,和第一家民间股份银行鹿城城市信用社。后来遭到国有银行的抗议,而被迫转做地下钱庄,使得温州的民间资本在当时难以遏制。可以说九十年代之前,在国家投资匮乏、国有经济较弱的情况下,温州就已经靠着民间的力量成为了浙江乃至全国的经济焦点。1992年南方谈话后,温州迎来了第二波创业热潮,使得这座城市跟更多的财富捆绑得更紧了。由于有活跃的民营经济和发达的民间信用体系做支撑,之后几年温州产生了永嘉桥头纽扣市场、乐清柳市五金电器市场和乐清虹桥综合农贸市场等十大专业商品市场。温州人开的家庭式作坊也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朝现代化公司转型,大家所熟知的红蜻蜓、森马和报喜鸟便是这一时期诞生的民企。市场经济的活络让温州的GDP也从1978年的13亿飞速发展到了2000年的822亿,排到了浙江第三位。

很快,不甘心安于现状的温州人又大举进军了电器和汽摩产业,2001年中国电器之都在温州岳青柳市镇挂牌。同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又授予了温州市中国鞋都的荣誉称号。两年后,温州又将中国汽摩配之都的头衔给收入囊中。很快,腾飞的温州还引来了英国BBC拍摄纪录片《通往财富之路发现商机》,让这座东南沿海城市一时间风光无限。然而鲜花与掌声的背后往往蕴藏着危机,早先,温州人靠着敢闯敢拼的劲头以及同乡之间的扶持,通过粗放式的发展赢得了丰厚的利润,但跟风式的生意在温州逐渐产生了同质化的竞争和无底线的价格战。外加上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趋于升级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深陷价格战和恶性竞争的温州制造业苦不堪言。应对消费升级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加强企业管理来提升产品质量,但以家庭作坊为主的温州企业并不具备升级产业的条件,1998年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更是令寒风中的温州人瑟瑟发抖。

有危机便意味着有转机,没料想98年那次空前的金融风暴反而成为了温州换赛道成功转型产业的契机。为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长尾效应,国家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的建设,通知决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的新体制,这意味着房地产正式进入到了市场化的阶段。在取消福利分房的同时,上头在金融政策方面也同步跟进,全面执行贷款买房贷款期限最长可达二十年,以及贷款额度最高可达房价的百分之七十的金融新政。商业房地产市场的激活,让嗅到商机的温州人迅速涌入楼市。遇到这样的时候,别的地方人要么先观望,要么最多贷款买上个一两套来试试水,然而一向以胆大、精明著称的温州人可不这干。他们一窝蜂地涌入温州本地的楼市,几乎都是整栋整层甚至整个小区的买,亲朋好友集资自付30%,大头则由银行贷款承担。仅过了四五个月,温州城区的房价普遍涨了三分之一左右,这无疑是天降横财。

房地产的巨额利润深深刺激了对财富渴求无比的温州人,许多企业家、个体户将工厂、品牌抵押往银行贷款,没钱的则纷纷找地下钱庄借高利贷,一时间大量资金杀入了房地产。而在本地炒房赚到爆的温州人,自然不愿只固守老巢,拿出他们当年走南闯北做生意的冒险劲儿,纷纷组团去到上海、杭州和北京等地炒房。那时的报纸报道温州炒房团都是包下火车浩浩荡荡赶赴上海,在魔都每天几十上百套的买。01年上海很多地方的房价才三四千,两年后便被温州人炒到了近2万。温州炒房团基本以短线投资为主,买进、卖出、套现,再买进、再卖出成了温州人炒房无往不利的法宝,而商铺、高档公寓和别墅这档溢价能力强的地产是他们的首选。当年有媒体报道,某温州炒房客以一百二十万元的首付在上海狂买二十套公寓,每套约二十平米,他为每套房配齐家具后出租,以每月每套三千元的租金抵扣按揭,每个月还能净赚两万,两年后房价暴涨一倍,他再将房子全部脱手赚得盆满钵满。当时在上海、杭州等地的温州房东腰挂六七十把钥匙,每天的工作就是收租以及和炒房同乡聊房价走势,见好就全部出手套现,再去别的楼盘买几十套,往复循环财富像滚雪球般暴增。

网络借款“身价”暴涨 浙江警方捣毁高利贷款网络平台

浙江警方捣毁高利贷款网络平台警方提供摄

中新网丽水11月14日电(记者周禹龙实习生施紫楠通讯员钟李佳)日前,浙江龙泉警方在湖南长沙,捣毁一家利用网络平台暗地实施高利贷款,并以发送淫秽、诅咒图片等手段进行软暴力催收的犯罪公司,其中14名犯罪嫌疑人因寻衅滋事被移送起诉,期间破获案件数达100余起。

无抵押贷款、手续简单、快速到账,近年来,网络贷款平台吸引了不少急需用钱的人。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欺诈及欠款不还等违约纠纷频发。

2018年3月12日,龙泉市公安局接到群众项某某报案,称自己卷入网络平台贷款骗局中,借款金额已从最初的2000元飙升至26万元,并受到对方软暴力催收。

犯罪团伙被捕警方提供摄

浙江警方破获犯罪案件警方提供摄

经3个多月侦查,龙泉警方查实湖南长沙“博科汇”公司假借投资名义,暗地实施高利贷款。7月4日,警方集中收网,成功抓获以王某、涂某等人为首的犯罪嫌疑人34名,扣押涉案电脑22台,手机32部,涉案金额400余万元。

拆东墙补西墙网贷2000元变26万

2018年1月,项某某接到一个可“无抵押贷款”的陌生电话,手头正紧的她提出借款1000元,并在“借款2000元(其中1000为保证金),7天内还款”的合同上签字。

然而,到账的钱却只有700元,对方称300元为利息。7天后,项某某只能还款2000元。

几天后,山穷水尽的项某某再次向对方借了2000元,签下4000元的借款合同,最终到账1400元。

7天转瞬而过,项某某在筹钱还款时,收到一条信息,建议项某某可向某款APP贷款。于是项某某只得拆东墙补西墙,下载该APP并借款还债。

就这样,在后来2个多月里,项某某为还前面借款,不断向各种网络贷款平台借款共80余次,利息均达30%,最后还款总额已高达26万余元。

据项某某回忆,除了最初的2000元左右是自己所花,其余的都是利息,她还曾向亲属借了3万多元用来还债。

2018年3月,因到期未还款,项某某开始收到“铜钱贷”APP工作人员不间断的催款电话和信息,并收到一个陌生号码发送的用项某某头像PS的淫秽侮辱图片。

自己的头像P上裸体,还写有“卖淫还债”等招嫖信息。很快,项某某的家人和朋友也开始收到这类侮辱图片,甚至还有用项某某朋友照片PS的淫秽图片,写着“项某某欠债不还,让朋友出来卖淫还债”等污秽语言。

流言四起,项某某与朋友间关系逐渐恶化。不仅如此,项某某还时常收到欠债人不还款被殴打的视频,心理遭受巨大压力,夜间无法入眠。

伪装公司化运营暗地进行高利贷款

龙泉警方接警后,发现该案背后有一庞大组织,当即成立专案组进行侦查经营。

经过对“铜钱贷”APP及受害人提供的相关证据进行深入研判、调查,一家对外声称主营投资业务的“博科汇投资”有限公司进入民警视线。

民警调查发现,该公司假借投资名义,运营着“铜钱贷”APP从事小额无抵押放贷活动。

“铜钱贷”APP于2016年7月上线使用,用户下载后只需上传手持身份证的头像照片,填写手机号码、银行卡号,并默认系统读取手机通讯录和通话记录即可注册成功并借款。

该平台贷款金额主要为一次1000元,还款期限为7天或14天,利息加手续费90元和150元。如用户逾期未还,每天额外增收2%费用,催收人员会通过“呼死你”软件,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持续催促借款人还款。

期间,对方还会采取恐吓、辱骂等方式逼迫借款人还款。他们利用APP读取借款人通讯录信息,查找借款人亲友头像或照片,将其PS成淫秽图片、灵堂图片等,以此威胁借款人及其亲友。

3个多月时间,民警逐步摸清该公司内部环境和制度,并掌握其关系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等。7月3日,龙泉警方出动警力50余人,在湖南长沙组织收网行动,于次日上午摧毁“博科汇投资”有限公司,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34名,刑拘14人。

受害人遍及全国各地遭受极大精神迫害

成功抓获犯罪团伙后,龙泉民警分赴上海、湖南等12个省市县,找到受害者400余人次,浙江温岭的施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施女士弟弟曾向“铜钱贷”平台借款,逾期未还后施女士便收到用她头像PS的裸女淫秽图,写有“施某某,欠债不还,卖淫为弟弟还债”等字样。

不仅如此,弟弟手机通讯录里的大量亲友都收到了PS图片,一时间议论纷纷,争吵不断。

温州乐清的蔡女士也告诉警方,自己在向“铜钱贷”APP借款后,由于未及时还款,遭到犯罪团伙恶性催收,朋友的小孩也无故“中枪”。

原来,犯罪团伙利用蔡女士通讯录查找其好友照片时,发现个别好友头像用的是小孩图片,于是便将小孩图片做成遗照样子P在灵堂上,打上“本人xx欠款不还已携亲友死绝谢罪”等字样,致使蔡女士遭到亲朋好友埋怨,终日精神恍惚。

深陷网贷“泥潭”的在校大学生也不在少数。黑龙江在校大学生鲁某向该平台借款后,因部分利息逾期未还,遭到犯罪团伙恐吓催收,周边同学朋友收到不堪入目的侮辱图片。

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鲁某变得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倾向,最后父母知道情况后,只得为其办理休学接受治疗。

经过此案,警方提醒群众,贷款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不可轻信网络上“无抵押、程序简、到账快”的小额借贷APP,如有情况应及时报警。(完)

温商成也高利贷,败也高利贷

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借到钱,地球人都知道。特别是不规范的小企业贷款更加难。

浙南地区,大部分企业都是从小作坊开始发展起来,许多大名鼎鼎的企业,以前也是一个小作坊开始。大部分企业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又小又不正规,可能许多企业还都是生产假冒伪劣商品起家,钱那里来?当然是亲朋好友那里借来,亲朋好友也不会把钱白白借给你,因此民间借贷就这样发展起来,这些企业为什么那么快发展起来?其实就是因为浙南民间借贷非常发达。浙南大部分人都有参与高利贷,年利率超过30%,比比皆是。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我一个朋友,10多年前只有5万元,他入股给朋友开发建材城,不到2年股份卖了回报6倍,拿回来连本带利就是35万,后来高利贷借给别人也是开发市场,18个月回报100%,也就是一年半以后他的钱变成70万,就这样翻来覆去,这几年他的钱已经快到千万,浙南很多人日子过得优哉游哉,他们很多没有做生意,但是有钱,就是因为放高利贷。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民间借贷,就没有温州模式,没有温州模式,就没有温州经济。

浙南企业常常一批批坍塌,就是由于互相担保,就像多米若骨牌反应。企业危机也造成许多“高利贷”也债主一片慌张,许多放高利贷的纷纷提早收钱,因此又一批企业纷纷倒下。

像泰顺倒下的最大企业立人教育集团就是这样,立人集团在浙南最边陲的一个小城---泰顺,以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那里的都是山区,非常非常贫困,与温州富裕从来就不能相提并论,唯一可以说的就是那里人个个从小也吃苦耐劳,他们最早主要做建材产品---陶瓷生意,后来渐渐创造了一种模式,开发建材城,现在差不多中国80%的建材城都是泰顺人开发,一时间,泰商成为名片。因此泰顺的人现在很多也是富得流油,而许多人富起来也是把钱借高利给这些建材城开发商。立人,泰顺人习惯叫他“育才”,因为他们最早是办了一个育才学校,以办学校集资,后来多元化,从学校到房地产到矿产,单单建材城就很多个,借高利贷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利息也是越来越高,玩了11年,这次由于引发许多老板跑路,许多人后怕了,不敢把钱把钱借人,而育才是每天很多钱进也很多钱出去,如果没有钱进来,就不能还到期的高利贷,所以一夜之间所以就倒塌了。

以前有文章引用了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曾将“温州人精神”概括为四句话: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温州就是这样神奇的地方。国家没有花一分钱,中国差不多第一个农民城龙港建起来了。经济学家们还在讨论温州是“资”姓“社”的时候,温州家庭作坊式企业已经几十万家诞生,当时国务院派专家与官员调查,费孝通就是其中之一,后来不管温州是资是社的争论,统称它“温州模式”。温州人以勤劳出名,点子也多,加上温州地少人多,土地又不肥沃,因此走出去,基本上是温州人的选择,有专家这样概括温州人的精神,即: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说了千言万语,想出千方百计,以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适应着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

在温州,很多人认为有“温州特色”而沾沾自喜,温州在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还是褒义的响当当。其实光环之下以孕育危机,温州人以前那些吃苦耐劳其实早已经荡然无存,现在的许多温州人早已经霸气十足,追求名车、奢侈品,不仅如此,温州人急功近利,把钱从企业抽走去炒房子、炒矿、炒金,以及赌博,也是导致许多企业倒闭的原因。我前几天与几个朋友吃饭,有几个还非常后悔自己放高利贷太少太短,如果早一点就更富了,这样想法的温州人大有人在,我老家就有好几个平时看他穷兮兮的竟然有几千万放在育才血本无归,你都无法想象他们钱是哪里来的?而政府不愿意看到的温州企业“老高”“跑路”“高利贷”倒下,因为这些被放大而发生社会不稳定的时候,而现在老百姓把钱收回来的念头更加强烈,因此企业倒闭加速在所难免。

其实温商成也是因为高利贷,败也是因为高利贷,温州模式的精髓就是民间信贷,通俗一点就是帮企业的吸收高利贷,其他人在放高利贷,没有高利贷,哪有温州经济?

但是现在,温州人常常说:你看中我的利息,我看中你的本金。高利贷,就在这样恶性循环中逝去。

作者介绍:林夕,生于温州,浪迹天涯,混迹媒体多年,人生没什么成就,出本摄影集《美丽人生》骗骗自已,经常跑来跑去,但不是通缉犯。文章与照片全部自产,转帖请标明来源。另本人学疏才浅,错别字多,文章狗屁不通,权当自娱自乐,因此不要把我与香港林夕相提并论,喜欢就收听我的头条号。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