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机的尴尬:赚的少花的多,还清贷款遥遥无期,收益没风险高
滴滴司机的尴尬:赚的少花的多,还清贷款遥遥无期
五一假期的时候,有十多个大学同学一起聚会,有居然有四个同学专职跑滴滴去了,我们本来是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的,由于建筑行业越来越不景气,工资拖欠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同学为了挣到快钱,于是专职当了滴滴司机。滴滴司机的尴尬:赚的少花的多,还清贷款遥遥无期
简单说下他们跑滴滴的心得:钱赚的不多,前期的投资比较大,网约车行业已经过了红利期,现在只是不能为网约车专门买车,如果家里有车顺便跑一下没问题,他们一直都想找一份主业,而不想将跑滴滴当成一门主业。当然也有赚钱的司机,每个地区补贴不一样,这样一来,滴滴司机的实际收入有较大的不同。接着,这几位同学一起给我算了一笔账:
买车投入:其中一位同学完全是为了跑滴滴买了人生的第一辆车,也就是大众朗逸1.6L手动挡中配,裸车售价在9.5万元左右(其中有优惠力度),首付花了4.2万,月供2000元,期限是36个月,也就是3年。
运营的成本:10000公里的成本:油费5千元,保养费用500,保险费700(这还没算商业运营的保险,如果对自己开车技术存疑的朋友,买保险就要买商业保险了,1万公里跑两个月,一年4000),网约车电话费50,汽车的维修费和轮胎等易损配件费用忽略不计,一万公里成本在7000左右,也就是说,1公里最少要7毛钱的成本价。
营运收入:由于滴滴公司时不时就有较大的优惠活动,1公里的收益浮动的价位其实是很高的,高的时候可以达到1.6元左右,低的时候能在1.2元左右,再怎么说,还是有钱赚的也就是每公里最少赚5毛钱。这位同学实际上跑了有4万公里,净利润只有2万多的样子,同时要还车贷,是很尴尬的一份成绩单。滴滴司机的尴尬:赚的少花的多,还清贷款遥遥无期,收益没风险高
再有就是,滴滴司机也担心接完这一单,下一单会在哪里,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每天可能要白跑几十公里。再有首先机场、客运站、火车站这种地方,滴滴打车的年轻司机都不怎么想去,找人不好找还浪费时间,其次是一些城市,滴滴打车很容易在这个被查,就拿北京来说,我打了很多次的滴滴打车,看到我是机场的单子,滴滴司机直接打电话过来说要取消订单,因为他们怕监管部门罚款。
网约车经过这几年变更,已经是一个利薄而又透明的行业,而车辆本身是相对昂贵的,数十万买一台车,做着1公里赚几毛钱的生意,而且要承担很多方面的风险,从行业上来看,滴滴的专职司机还是不多的,多数跑滴滴的司机只是业务开车过瘾,并且赚点油钱。滴滴司机贷款还需要每个月数千元的月供,赚钱少,花钱多,真的很不划算。
这次的大学同学聚会上,这四个同学都表示,自己会放弃跑滴滴,因为之前只是听说滴滴赚钱,谁知道这里面还真难赚钱,而且每天的工作量也不小,市区跑上几百里地也难以让人忍受,家人要是不给自己输血的话,肯定要借债度日的,因此这些跑滴滴的同学,都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毕竟,跑滴滴不能当成一个主业,风险远远要比收益大,回报周期也是比较长的。他们也表示要去找份主业,以后跑滴滴真的就当自己练手了
查看原文
全部评论
菩提丶本无树
66
我今年3月买的新车,长安逸动XT1.6手动,我们这里起步价6元,我说说我的跑车时间,早6点开始到晚上十一点左右收车,中午不休息随便买点干粮吃,正常情况下一天可以跑二十几单,基本都是起步价6元,平台派单基本都是一公里以上,两公里以后占三分之一,油表灯亮了就马上加油200元把公里数手机拍照记住,等到下次油表灯再次亮起就知道可以跑多少公里了,200元油钱可以跑320公里,算了一下一公里评价6毛3,一单起步价最多可以赚2元以下,现在白天11点到下午六点就不敢出去跑,出去天气太热,乘客要求开空调,但是开了空调跑一单就得赔钱了,只能回家休息,平台抽成百分之二十八,评价早六点到晚十一点跑个180左右元就算不错了,要是中午不跑,一天最多跑十几单,车全保险4800左右,保养三百多,车损折旧费,轮胎磨损费,这些都不要算进去,毕竟买车主要是为了自己方便不是嘛,但是轮胎磨损费和车辆保养费必须算进去,车辆违章也不能算进去,被运管查住就当自己倒霉被罚个一到三万,轮胎磨损费保养费一天评价15元不算多吧,还有一点和别的车辆剐蹭碰撞都不要算,这样我不用细说一天可以赚多少钱,大家好好计算一下就知道现在跑滴滴赚不赚钱了
2018-05-05
回复T
848743145:确实是这样,我在东莞厚街跑了1500多单,服务分90,刚开始一个月还行跑一天还给派个长途单,有个200—300.一个月后跑一天75%都是起步单,到手5.6,一天撑死不到200快扣过油钱100,还有不到100块钱,这还运气好的情况,运气不好,连个起步单都没有,跑个100块钱,扣过50油钱,还剩50,其他吃饭,手机费,保养,保险,都不算,感觉划不来,去跑晚上,有个夜间服务费,晚上醉汉又太多,要求也多,坐车里一股酒味,自己都难受,喝醉的你想脾气有多好,搞不好吐一车,结果还莫名其妙的连着给了两个差评,申诉没过,气的休息了快两礼拜,正考虑要不要换工作,跑一天带车连个上班族都不如,除了比上班自由点,乘客差评,平台不调查谁的错,就扣分,本来没单还怎么跑,这是我去年9月跑到现在,个人看法一天500左右的有,但是少数一般是刚跑开始跑一月内的新手司机,服务分,没影响,优先派单,还有至少跑到95分的老司机,快车优享车型,或者挂靠公司,最后就是抢单软件
手握4.5亿用户,悄悄上线“滴水贷”,滴滴要玩什么?
来源:新京报
很少有人知道,滴滴也在做消费金融。
打开滴滴出行APP“钱包”栏“保险”选项,找到“借钱”栏打开后,便出现一个诱人的画面:最高可贷款额度200000元,页面最上方还有“滴水贷”三个字(在进入APP界面后,这已经是4步操作了)。点击页面下方的“优先获取滴水贷名额”,后台提示称“会逐步扩大开放规模,届时将以短信息形式通知”。
“滴水贷”界面截图
实际上,“滴水贷”的产品在数天前便出现,并被一些网贷中介盯上。寻找中国创客(ID:xjk)记者在4月3日的一篇帖子中发现,有网贷中介就打出了“只要你跑过滴滴,速度来拿钱”的广告。帖子声称,这个放贷的口子就是“滴水贷”,申请方式为“滴滴出行司机端”,借款额度“最高30w”。
此外,“滴水贷”采取邀请制,对平台申请车主的滴滴单子数量有要求,还要查询申请者的征信。
此后“滴水贷”逐步出现在乘客的滴滴平台。但时至今日仍没有完全对外开放,滴滴平台也对此未做回应。
经历了2017年网贷和消费金融严监管后,滴滴选择此时再入局消费金融,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消费金融市场还有空间吗?
入局消费金融,流量变现又进一步
据消费金融新媒体清流C报道,“滴水贷”产品更多地充当“导流”和“数据支持”的功能,资金来源由正规持牌机构提供,此外,新网银行已经成为首批合作的银行机构。
上线“滴水贷”的滴滴,又在几乎沉寂的消金融市场掀起了涟漪。
有媒体报道,2017年3月,滴滴便组建了上百人的金融业务团队。
业内对滴滴的金融野心已经不是第一次听闻。早在春节前后,就有消息称滴滴董事长程维和董事柳青联名发布内部邮件,正式落实了几项人事变化。其中原曼哈顿(原滴滴金融部门)升级为金融事业部,金融业务以科技手段赋能金融行业,致力于为滴滴司机和用户提供保险、信贷、理财、支付、汽车金融等普惠金融服务。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视觉中国
如今看来,这项变动实际上已经预示着滴滴未来有可能将在金融领域大展拳脚。
上述清流C的文章援引业内人士的说法称,粗略推算,2017年滴滴的GMV(平台成交额)达到250-270亿美元,主营业务亏损2亿多美元,整体亏损3-4亿美元。如果按助贷业务拿到3个点提成算,年1000亿的贷款规模就能形成30亿的营业收入,足以覆盖其整体亏损。
看似这块诱人的蛋糕唾手可得,但是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消费金融业务盈利都要经历一个成长期,“风控模型的优化有个渐进试错的过程,消费金融业务很难实现爆发式增长。事实上很多机构的消费金融业务,最初的两年都是亏损的。”
但这并不影响其未来的流量变现。在薛洪言看来,滴滴平台的用户有天然的优势,“在司机端,平台掌握着司机收入情况,这一客群的风控压力较小在乘客端,滴滴掌握了许多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分析出用户大致的职业和家庭状况。”
在更多人看来,滴滴平台的流量通过金融业务变现几乎是“水到渠成”,“一方面能对现有用户形成粘性,另一方面也能拓展收入来源。”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说。
监管政策趋明朗,但困局仍在
2017年,严监管的互金行业一度带来现金贷的死亡潮。死亡潮后,互金监管逐步走向明朗化。此时再切入金融领域,显然政策的风险已经大大减小。
“严监管之后,监管规则更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符合规范,因为监管的不确定性已经大大减小了。”薛洪言称。
但即便如此,滴滴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困局犹在。
从公开报道中看,其目前已拿到支付、网络小贷、融资租赁这三个金融牌照。
按照天眼查信息,“滴水贷”的商标信息隶属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寻找中国创客(ID:xjk)记者在银监会网站以“滴滴”“嘀嘀”“滴水贷”“小桔”等关键词查询,均未查询到其消费金融领域牌照。因此其消费金融的业务,目前看很可能是作为助贷中介提供流量。
“天眼查”截图
此外,在原有消费金融巨头已经深入到网民生活后,尽管滴滴有数据优势,但无法确定用户需求,在吸引用户借款上难以保证粘性,而且单一的出行场景难与电商相比。
另外,当蚂蚁借呗、微粒贷等消费金融巨头已经把优质用户获取后,相对而言“滴水贷”的利息与其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再加上“滴水贷”除了风控上首先要经过滴滴平台审核,还要经过放款机构的风控审核,想要短期实现较大的收入并非易事。
布局金融已三年,逐步形成生态
寻找中国创客(ID:xjk)记者梳理发现,滴滴在金融领域的布局,早在2015年便已经出手,如今其金融业务已经涉及到金融理财服务、消费金融服务、汽车金融、保险和支付等几个领域。
理财服务领域:
2015年5月,滴滴快的旗下一号专车和P2P平台“点融网”合作,将专车用户的账户中增加“类余额宝”功能。
2017年3月,滴滴推出一项名为“金桔宝”的产品,为滴滴平台绑卡用户提供余额理财服务。相关信息显示,“金桔宝”是由华夏基金提供并进行管理,近7日的年化收益率为3.48%,比同期余额宝年化收益率略低。“金桔宝”功能类似余额宝,不仅能让资金产生收益,还能直接用来支付滴滴车费。
滴滴“金桔宝”
互联网理财领域余额宝一家独大,而且货币基金成了监管重点关注的对象,当下监管层已经关注到货币基金可能蕴含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可能给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开始淡化货币基金在规模排名中的作用。
消费金融:
2016年年初,滴滴与招商银行宣布双方将在在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合作双方还推出联名信用卡,招商银行还将成为滴滴司机购车分期的合作银行。
2016年8月,有报道称滴滴在APP试驾车商城中上线了一款汽车消费金融产品—滴分期。用户分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首付整车的2至3成,分期最高36个月,无尾款另一种是零首付,但需要交纳一万元押金,分期最高36个月,无尾款,合同到期后押金可退,可抵扣车款。
滴滴“滴分期”
2017年8月,滴滴在重庆注册了重庆市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法人为程维。为网约车司机提供贷款服务,额度在3000元-5000元之间。
不过随着互联网小贷业务被严格限制,信用借款这类业务逐步走出暴利局面,没有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很难形成可观利润。
汽车金融:
2016年3月,滴滴设立“众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其股东为香港子公司“快富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法人代表为程维,正式涉足汽车金融领域。其经营范围涵盖融资租赁业务、租赁业务、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财产、租赁财产的残值处理及维修以及租赁交易咨询及担保。
此外,2017年9月25日人人车宣布获得滴滴2亿美元战略投资,随后滴滴出行A新增“二手车”入口,用户可直接通过这一入口使用由人人车提供的二手车交易服务。
保险领域:
2016年6月13日,滴滴获中国人寿6亿美元投资,双方提出将在“互联网+金融”展开合作,滴滴打车为首批1.6万辆车保险供应商选择中国人寿财险。
滴滴APP的“钱包”选项中,也早已上线车险、医疗保险、意外险、旅游保险等相关服务。
滴滴出行-钱包-保险截图
支付领域:
2017年12月18日,滴滴通过收购上海时园科技有限公司持有一九付100%的股权,间接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如今互联网巨头在形成规模优势后,布局金融生态几乎是必然选择。正在巩固出行行业霸主地位的滴滴,在拿下多个金融业务后,会在金融生态里实现自己的野心?
滴滴贷款产品“滴水贷”上线,这或是它找到的最好的盈利模式
文/张雨忻
“嵌入金融业务”已经成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规定动作,毕竟流量变现是每一个大流量平台都会考虑的事情。
上周,一小部分用户在滴滴A里发现了一个新上线的贷款产品——滴水贷。这是一个类似微粒贷和借呗的现金贷款产品,最高授信额度为30万元,可随借随还。
从产品形态上来看,滴水贷与大部分在线信贷产品没有区别。不过在合作模式上,与微粒贷和借呗还是不太一样——滴滴在这款产品上更多扮演的是“导流”和“数据支持”的角色,而真正的风控则由持牌金融机构完成。相比微众和蚂蚁金服在各自产品上较强的把控度,滴滴做的则轻多了。当然,利润空间也会有所压缩。
目前,滴水贷被藏在一个很深的入口里,用户需要通过点击钱包—保险—借钱三个步骤,进入到三级页面,才能看到这个产品,不是很好发现。看到出来滴滴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或是在业务跑通、形成一些数据积累之前还不想大规模放量。
所以,滴水贷现在也是以白名单的形式开发给用户。据券商中国,4月18日上线当日,滴水贷共放出5000个白名单名额,而在滴滴的规划里,首批白名单用户数量被设定为10万人。但最终,滴水贷会覆盖到所有滴滴用户。
看到出来,滴水贷其实就是滴滴这个大流量平台寻找到的一个绝好的流量变现路径,今日头条布局金融的思路也是如出一辙。
“有流量有用户的平台都想做消费金融类的业务,毕竟变现的效率高。”某消费金融公司的副总告诉36氪,“但各有各的玩法”。有的流量平台选择自营金融业务,比如百度;而有的流量平台则选择把流量开放出来,接入专业的消费金融平台来做,比如头条、58等等。
不过,自去年的现金贷监管以来,互联网公司开放流量,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开发信贷产品的玩法已经成了主流。在这种联合贷款模式中,互联网公司逐渐往前端靠,只参与贡献场景、流量和初步的用户筛选,而持牌金融机构则完成主要的风控,以及提供资金,两者分工明确。
这已经不是滴滴第一次尝试金融业务了。在拿到支付、小贷、融资租赁等金融牌照后,滴滴先后上线了余额理财、保险、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在信贷业务方面,滴滴去年12月推出了面向司机端的信贷产品,额度在3000-5000元之间,据清流C,这部分资产的规模目前约为7亿元,月新增在1亿元左右。
但这几块业务的量级和盈利能力都很有限:基金的代销的利润空间很微薄,互联网保险产品又是低客单价,而面向司机端的信贷产品由于目标用户规模的限制也很难做大。
所以,滴水贷可以说是滴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能够让滴滴在金融业务上放量,以及获得可观利润的业务。
从去年开始,“嵌入金融业务”已经成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规定动作。毕竟,流量变现是每一个大流量平台都会考虑的事情,这其中,金融业务,尤其是贷款业务又是变现效率很高的一个选择。
据资料显示,滴滴在2017年的GMV达到250-270亿美元,主营业务亏损2亿多美元,整体亏损3-4亿美元。而对于当下四面受敌的滴滴来说,充足的现金流和足以支撑自己把仗打下去的资金显得格外重要。
有业内人士认为,滴水贷将刺激滴滴快速走向盈利。“如果滴水贷能够做到1000亿余额,按赚三个点服务费而言,意味着30亿的收入——这完全可以把公司拉到盈利空间。”
其实,要实现1000亿的贷款余额,只需要1千万用户平均每人借款1万元即可。而截至2017年底,滴滴的用户数已经达到4.5亿人,这个量级对于任何一个持牌金融机构来说都是个诱人的线上入口。
对比同类产品,微粒贷已经把客单价做到了8000元左右,上线2年多也把贷款余额做到了千亿以上,比肩一个省级城商行。当然,滴滴无论从产品粘性还是滴水贷本身的产品露出位置来说,都远不及微粒贷。但即便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大部分业内人士还是表达了对滴滴最消费金融产品的看好。
一位消费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在接受清流C的采访时说:“滴滴掌握了大量的出行数据,针对活跃用户,滴滴能清楚地知道他的家庭住址和公司地址,也知道用户的偏好,如对顺风车、快车、专车的选择等,从而以此判断用户的经济水平,这对于信贷产品的风控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最后还要提一下滴滴这次合作的持牌机构——新网银行。这家互联网银行的股东分别是新希望集团、小米和红旗连锁。此前,新网银行已经与美团、陆金所以这种商业逻辑展开了业务合作。据悉,新网银行下一步还会跟今日头条合作。
目前获得牌照的互联网银行当中,新网银行的表现仅次于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但不同于后两者分别与腾讯和阿里有深度的绑定关系,新网与股东之间的连接显得薄弱很多,如今看来,这反而帮助它成为了一个更加第三方的角色,可以去连接更多大互联网流量平台。
在监管之下,随着互联网公司和持牌金融机构各自的权责逐渐分明,双方的合作在调整了姿势之后又开始逐渐回温。随着互联网公司从风控的环节中退出,让出更多利润空间,互联网银行和一直苦于转型和盈利的中小城商行,也有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