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知乎小额贷款

本文目录

以贷养贷不逾期,征信也会受影响

以贷养贷、以卡养卡要不得,钱还不上不说,还有可能还影响征信!

撰文岂料

出品支付百科

7月15日,在知乎上有人发了这样一个求助帖子:(我)以贷养贷2年,现在负债大概5W了,已想尽一切办法,现已无力偿还,逾期10天,每天各种催收电话,手机都不敢开,我该怎么办?

类似于这样的求助帖子,知乎、微博等各种社交平台上不胜枚举,豆瓣上甚至有一个“负债者联盟”小组,每天都有人在其中分享借贷还不上的经历。

以贷养贷、以卡养卡其实就是借款人通过多个借款平台借款,来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用贷款的钱还贷款的钱。但以贷养贷、以卡养卡有一个致命的风险,那就是越借越多,当个人信用不能够支撑继续贷款时,资金链就会断裂,迎接借款人的就是无止尽地催收。

01

以贷养贷是最好“出路”

以贷养贷、以卡养卡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手上的钱不够还了。有消息称,拥有多张信用卡的人,近90%的人都在使用以贷养贷的方式来保证信用卡不逾期。

从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慢慢地变成超前消费、及时行乐。当收入无法满足欲望时,这些人就把目光望向了信用卡、小额贷款等信贷业务。

一个月前,央行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提到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92.2亿元。而根据最新尼尔森发布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18到29岁的年轻人中,有86.6%都在使用信贷产品。也就是说,中国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正在使用信用卡和小额贷款,并且有逾期情况。

办理信用卡等信贷业务门槛越来越低也是年轻人超前消费得以实现的一个客观原因。网友小陈称,其去建设银行打印工资流水期间,服务人员一直在向他推销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并声称只要近期交够3个月的社保就可以办理,办理信用卡之后能够领取饿了么等平台很多福利,同时还可以在现场免费领取电饭煲、烤箱等礼品。小陈禁不住诱惑就办理了一张信用卡。

如果说银行办理贷款尚且还有一定的准入门槛,那么市面上很多小额贷款就只需要借款者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即可就是有手就行了。

当面临无法及时还款时,很多人又因为面子原因不愿意向周围人开口借钱,于是只能向新的银行办理信用卡或者新的平台借钱,以此来偿还债务。

02

以贷养贷影响征信

小叶最近要结婚了,家里准备凑个首付给他买个房,但到银行申请贷款时却遇到问题,银行人员告诉他,他的征信不好,不能办理按揭贷款。

原来小叶6年间在多家银行办理过信用卡,并通过以卡还卡的方式平衡着每张信用卡,从来没有逾期。但是因为每次的借还款记录都被上传到了大数据,银行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认为他负债率过高,还款能力低,因为不予批准他的按揭贷款买房申请。

借款人的每一次操作都会在个人征信上留下痕迹,如果被银行发现有以卡还卡、以贷还贷的现象,不仅会降低信用卡额度甚至可能停掉信用卡,严重的情况下借款人甚至会被拉入网络征信黑名单。

解决以贷还贷、以卡换卡的最好方法是立刻停止继续借贷,认真梳理自己的债务情况,向借款平台告知自己已无还款能力,共同商量还款方案。不要羞于向家人坦白,应尽快告知并一起想办法解决。如果借款方较多,则先减少自己的欠款对象数量,先将欠的少的平台优先还掉,要知道欠的钱永远都是要还的。

莆田系医疗广告下线后,知乎又上现金贷广告,知乎开始赚快钱了

作者/调查官

现金贷这个产业,调查君此前用了两周的时间,分别调查了百度、腾讯、趣头条上各种角落出现的“现金贷”产品,这些都用一个个具体的投诉与网页截图呈现的,只是互联网圈子现金贷状况的冰山一角。

调查君也知道,真实的永远比写出来的多,最近有网友给调查君发邮件就投诉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刚推出时在细分领域口碑还不错;用户质量也高,有很多大学生、年轻人,他们给平台贡献了许多话题和高赞问答;这些话题和回答,或激励,或给人启发,也让平台成为问答中最火的平台之一,它就是知乎。

网友给调查君发的邮件里称,知乎上屡现现金贷产品广告,而且该产品的投诉率极高……调查君一想到知乎简直就是大学生,小年轻扎堆的平台,再结合年初知乎被曝光出现莆田系医院广告,调查君简直是伤心透了,顺着网友提供的线索,调查君还是决定自己去知乎上一探究竟。

调查君打开知乎,发现知乎的广告主要有两个位置,一个是和其他内容类APP一样,在首页的f流里插入广告;另一个是在回答底部插入广告。这些广告基本上都是随机出现的,比如植发的广告、贷款广告等。

调查君打开了知乎首页推荐列表里的用户回答,很快,调查君就在一个关于婚恋话题的问答后面看到了网贷产品“还呗”的广告,然后,又在一个医学话题的问答后面,也看到了“还呗”的广告。给人的感觉是刷到“现金贷”广告的机率还是很高的,而调查君其实都没有刻意搜索“借钱”、“贷款”之类的关键词。

那么,知乎推荐的“现金贷”产品是什么样的呢?靠谱吗?

毕竟,调查官最近一直在关注“现金贷”,所以一打开知乎上“还呗”的广告,这广告词简直太熟悉了:缺钱?额度高、自动审批、最高50000额度、3分钟放款……所以,很显然,在拉人头上,“还呗”的套路和其他现金贷如出一辙。

那么,那些在知乎推荐的“现金贷”上贷款的用户,觉得现金贷产品“还呗”怎么样呢?

在聚投诉上,“还呗”产品的投诉有300多条,投诉的主要内容也是关于暴力催收、爆通讯录、短信电话轰炸,无法一次性还款等问题,仍然都是一些被国家明令要打击的行为。

除了“还呗”,知乎的“现金贷”广告也还有其他的,比如调查官还看到了“小米贷款”的广告,小米贷款在聚投诉上的投诉也有100多条,问题也是涉及骚扰催收的,但是相对于300多条,还是少了很多。

“现金贷”这个产品,真的是种种危害种种坑,当然监管部门也有各种限制,调查君此前几乎每次都有重复。

知乎官网上对自己的定位是“可信赖的问答社区,让每个人高效获得可信赖的解答为使命”,这句话你别说,我还真当真了。可是在大学生集结的知乎社区上,推荐网贷广告,是不是和相关部门的精神宗旨相悖呢。毕竟,要求“现金贷”不得针对未成年人,一律严禁踏入校园,这也是明文规定。2017年4月,银监会就在《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纳入营销范围,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知乎上的学生群体,要如何才收不到这些网贷广告呢?还是知乎,就是想把这些网贷广告推向它的核心用户呢?

今年1月份,记得也有网友实锤爆料知乎上出现了莆田系医疗广告,那次知乎的创始人周源还出来公开发声,表示这些莆田系医院的广告,“应该是自动化投放渠道过来的广告,会马上全线下掉”,现在莆田系医疗广告的确是没看到了,和莆田系医疗广告一样遭人唾弃的现金贷广告却扎堆现身知乎,换汤不换药的做法,知乎是要抢百度的生意了?还是缺钱了?

还记得3年前,那些在知乎上为百度魏则西事件发声的大V们。可是,知乎再也不是那个令人尊敬的知乎了。

知乎大神深度剖析“首付贷”,它为何被禁?

问题1:首付贷真的是个坑?

首付贷最早是开发商用来在楼市低迷时促销用的,因为开发商也需要快点回笼资金结清自己的账期。有些楼盘时不时会推出“零首付”活动,实际上就是联合金融机构为购房者提供首付贷。

简单说,就是开发商帮想买房的你向金融机构借钱。那开发商自然也怕你不还钱被金融机构要求兜底啊,所以呢,开发商要求你,必须自己付完首付的一定的比例。这个房产中介的江湖规矩也被沿用下来,现在的首付贷一般最多占到首付款的50%。

这一市场的参与主体很多,除了众所周知的一些房产中介和P2P平台,一些门户网站(是的,你没看错,一些房产门户网站,不点名了)都曾经推出过“首付贷”产品。为啥?有市场啊。

后来首付贷渐渐地就花俏了,竟然被做成期限错配的理财产品。与此同时,一大帮互联网金融平台(网贷)就进来了。所以很多首付贷产品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

说的再白一点,首付贷就是为购房者提供数十万、无抵押、资金自由支配的信用贷款。很多炒房的和喜欢投机的人,也不惜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加杠杆”进行购房,然后在上涨的房价中卖出。

那么,到了这里,相信你们就看的明白了。杠杆炒房和杠杆炒股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一旦击鼓传花的游戏进展不下去了,那么那些高位接盘侠,必将产生各种次级贷款(说到次贷就想起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当时首付贷大行其道。次贷后,美国家庭开始了痛苦的去杠杆,一直持续到今天。)。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以首套房最低20%的首付计算,购房的杠杆比例是1:5,如果你再玩首付贷的话,那么购房的杠杆比例将放大为1:10。而一旦楼市下滑,去年股市的悲剧又将重演。

借钱的人大面积逾期,投资人的钱,自然也是拿不回。

所以,首付贷必须是个结结实实的深坑!

问题2:现在都有哪些常见的“首付贷理财坑”?

那首付贷的背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坑呢?接下来再看看它的模式,就知道了。

据了解,首付贷产品目前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地产中介的自营平台。比如世联行“家圆云贷”、搜房网“天下贷”、链家“家多宝”等,放贷范围以旗下合作楼盘居多。此类产品由地产中介自营平台与开发商合作,由中介、售楼处向客户推荐。而中介提供首付贷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中介自己拥有小额贷款等金融牌照,可直接提供金融消费服务;另一种则是中介仅为业主提供中间服务,寻找合适的金融机构,后续的资金贷款仍由金融机构完成。世联行、链家属于前者,中原等属于后者。

二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小贷公司等发起的首付贷产品,包括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此类产品由平台、小贷公司与地产中介、开发商等合作,与地产中介自营模式类似,但资金来源及风控由互金平台、小贷公司把握。当然,也有少数P2P平台并不限定具体楼盘,直接提供贷款,这对其风控的要求更高。

互联网金融平台、小贷公司发起的首付贷产品的运作方式大多是这样的:购房者向公司申请首付贷,这些机构再寻找投资人投标,最终三方获益,其中两方收益,一方付息。为了控制风险,这类首付贷产品一般不会为客户提供全部首付额度贷款,而是总房款的15%~20%,以20万元以内居多;且多为指定的合作楼盘;贷款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多为三年以内。

其三则是从银行获得的个人消费信贷,在经过倒手之后最终成为首付款。这与此前从银行流出的贷款进入股市颇为类似,银行通常监测此类贷款前三笔资金流水的去向,但难以阻止客户通过其他方式转为购房资金。

问题3:首付贷的坑真的填不了?

必须填不了啊!

分析如下:

用于这些产品的资金都是短期的,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下降风险,资金会快速抽逃,借款人如果连借来的首付资金都可能还不了,又怎么可能还银行的月供呢?购房者有充足的断供空间。

首付贷比低首付购房更加不能让人容忍,会加大银行审核的难度,银行能够审核购房人偿还月供的能力,却无法审核购房人首付资金的来源。容易受首付比例的蒙蔽而发放了本不应该发放的住房按揭贷款。

低首付购房比较适合房价稳定、待销售面积充裕的二、三、四线城市,有利于去库存。但银行必须审慎考核购房人偿还月供的能力。这些城市概念炒作的空间不大,楼房供应充足,房价上涨的预期不强,开发商、投机客捂房惜售的意愿较低,低首付购房不容易造成房价的暴涨。合理的房价,配合合理的工资收入水平,能够保证月供的正常偿还。

但对于一线城市,低首付购房就是灾难。首先,一线城市房价高,低首付的月供压力极大,实体经济的波动不能保证低首付购房人稳定持续的月供,购房人一旦出现职业危机或重大变故就容易断供。如果城市新增的购房者普遍采用低首付购房,前提必须建立在这个城市的整体势头必须保持上升,社会工资水平只增不降。一线城市由于人口引流能力强、发展势头好,房价上涨预期强,低首付极大的降低了开发商和投机客捂盘惜售,倒买倒卖的初期成本。同时,一线城市房屋刚需重,媒体渲染常造成恐慌,短期内造成房价暴涨,也利于投机客快速套利。

所以,在房价被炒的热火朝天的市场中,首付贷这样的投资坑,只能是拉着投资人自我毁灭,没有填平的可能性!

问题4:一线城市会不会大规模断供?

目前看不出一线城市大规模断供的风险。

首先,一线城市购房者举全家之力购房的现象不少见,一间房屋后面是几代人撑着,撑得住。

其次,一线城市经济发展稳定,不出大的经济问题,购房者宁愿选择死扛,也不会选择背上信用不良。最后,全国的财富就集聚在一线城市,不管是刚需也好,还是投机也好,只要云集的财富不散去,房价就跌不下来,只要有利可图,就势必竭尽全力。

一线城市的房价从各项指标来看都已经登峰造极了,实实在在的泡沫。泡沫什么时候破,没有人知道。如果你是投机客,请自求多福。如果你是老实的百姓,请量力而行。如果你在一线城市居住三线城市的房屋,享受二线城市的教育和医疗,得不到一线城市蕴藏的机会,花费几十年的青春在一线城市过着三等居民的生活水平,那何必去一线城市。一旦背负了高昂的月供,人生就掣肘了,在这个资本云集的地方,你无法攫取一笔,就是势必被资本玩弄得体无完肤。

三益宝小编:

有人在为首付贷说好,我虽然也觉得中国的杠杆率不大,有适当加杠杆的空间,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危机,但是!加杠杆前提是要有杠才有杆啊!你总得有点钱,我才能给你钱吧。

你连首付都付不出来,还想学着别人空手套白狼,你把投资人都当成傻子了吗?

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借用任何经济理论来分析,首付贷不可能有任何存在的理由和机会!首付贷不可能有任何存在的理由和机会!首付贷不可能有任何存在的理由和机会!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最后,如果说首付贷对于买房者来说,是生存重压下的救命稻草的话。那么,投资人,你去凑这高风险的热闹,又是为了什么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