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丰收答卷”端稳“中国饭碗”
农谚说:“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当前,夏粮丰收已到手,秋粮丰收有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比上年增加143.4万吨。
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夏粮增产丰收,为稳住经济大盘积蓄力量,为应对各种挑战增添了充足底气。
“丰收来之不易。”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向本报记者表示,受疫情以及国际局势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也在逐渐显现,“丰收答卷”对端稳“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意义。
全年丰收,基础扎实
眼下,夏粮已经归仓。各地绷紧弦、加油干,压茬抓秋粮。
在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上,小麦陆续进入收割季。
一望无垠的金色麦田,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驰骋,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层层麦浪被卷入机械中,金黄的小麦一颗颗收入“囊”中……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农业发展部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小麦单产预计可达382公斤。
“瞧,已经开始结荚了,一棵最少50多个荚。”8月初,吉林省乾安县大遐畜牧场的职工曲富贵正在田间查看大豆长势,“豆秆长到我腰这么高,差不多有1米2,还能长,今年秋收产量没问题。”曲富贵信心满满。
在中部平原,农民脸上扬起自信的笑容。
安徽省太和县张槐村,种粮能手徐淙祥沿着窄窄的田埂,查看抽穗的玉米。夏粮已归仓,新一茬庄稼是老徐心头的“宝贝”。“今年夏收,小麦亩产再创新高!”老徐激动地说,“一年两季,好好看管,今年收入肯定错不了。”
河南省灵宝市西阎乡种粮大户常项生,最近正忙着给玉米浇水。“小麦已经入仓,玉米长势也很不错,亩产肯定过吨。”
在南方的汪汪水田里,晚稻株株青绿。
“今年大通湖区早稻收割全程机械化率达到了98%以上,再加上天气晴好,早稻丰收已成定局。”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北洲子镇,种粮大户沈文超干劲十足,他要趁着最近的有利天气,尽快完成晚稻插秧。
立秋过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岑城镇垌尾村的村民们,抓紧农时忙“双抢”。早稻收获基本结束,粮食生产进入紧抓秋粮关键期,春争日,夏争时,“金黄的早稻刚收,绿油油的晚稻秧立马就下地”。
夏粮已丰收,秋粮长势好,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扎实。“夏粮丰收到手,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粮食生产总体形势向好,我们有能力、有底气、有条件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丰收成果,来之不易
从江淮沃野到华北粮仓,夏粮“丰收答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政策精准发力,稳住种粮预期。
“43亩地有2500多元种粮补贴,夏粮刚打下来,钱就到了账。”河南省鹤壁市金山街道岔河村粮农卢伟国高兴地说,“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真金白银让俺愿意种粮,多种好粮。”
“有种粮补贴、规模化种植补贴、大豆玉米套种补贴,种粮大户租地、买农资贷款也有优惠政策。政策这么好,我们明年想再多包一点儿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农保姆生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博说。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夏粮小麦促壮稳产补助资金60多亿元,支持小麦抢种、促弱转壮和“一喷三防”全覆盖,两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共300亿元,再次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大礼包”让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
科技保驾护航,助力稳产增产。
在江苏省射阳县临海农场,一台台北斗导航小麦无人收割机,在金色麦浪中齐头并进,智能“吞”麦,精确“吐”粒。“今年小麦生产依靠智能农机,实现精确播种、施肥、施药、灌溉和收获,既省成本、效果又好,亩均产量能达到1200斤。”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负责人黄礼庆说。
在四川省崇州市,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智能农机、遥感卫星、地面感应装置构建起数字化智慧农田管理系统。“动动手指头就可以监测水稻生长情况。”集贤梁景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牟崇伦掏出手机,打开APP,点一下就能看到插秧机作业情况。以往“手忙脚乱”,如今熟练地“云”上巡田,这位种田30多年的老农多了一份从容。
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各地区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卫星导航、5G技术、无人机生产作业得到广泛应用,藏粮于技正加速成为现实,会种地变成了“慧种地”。
农户辛勤耕耘,抗灾勇夺丰收。
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种粮大户赵孟辉经营着800多亩粮田。去年10月份连续下雨,田间积水,眼看小麦播不下去。他抓紧排水晾晒,农机能进地时深翻土地,晾晒散墒,旋耕备播。终于在11月上中旬,完成了播种。今年春季,他又浇了“三水”,追施速效氮肥,喷施三次叶面肥。“亩产高,加上今年价格好,一亩地净赚500多元,效益是多年来最好的。”赵孟辉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夏粮丰收着实来之不易,克服了冬小麦晚播、农资价格上涨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是在遭遇去年罕见秋汛后的抗灾中夺丰收,是在历史高点上的高位再增产。
粮食安全,底气十足
夏粮能交上“丰收答卷”,离不开中国对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视。
种优则物丰,粮安则民安。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
在零下18摄氏度、湿度小于50%的低温库中,一排排蓝色种子箱叠放整齐。这是坐落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于去年9月投入运行。“这是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级种质库。”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中心主任李立会介绍,资源库可容纳150万份种质资源,“能够满足国家未来50年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精准鉴定、新基因发掘和育种的重大需求”。
位于海南省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多年来为全国各地农业科研人员的育种研究提供支持。目前,每年有来自800多家种业企事业单位的超8000名科技人员,到海南从事南繁工作。
今年,来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何强,从海南三亚带回近5000份种子材料,种在了长沙本部基地的试验田中。盛夏时节,绿油油的稻田散发出阵阵清香。何强说:“我争取从中挑选出更多表现突出的组合,培育出米质优、抗病性强、抗倒伏的水稻良种。”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超丁村党委书记庞国伟,有另一个身份——田长。“现在种田,有‘三变一不变’。”庞国伟总结道,“田长在监管、机械田里转、种田能挣钱。不变的是,农田依旧是农田,而且是良田。”这两年,超丁村里的“小田”逐渐变“大田”。原来零散的耕地集中为三大地块,大型机械可以跑了,耕地质量也提高了。
今年8月1日,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用法律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谢建华认为,黑土地保护法把黑土地保护、利用、治理、修复等活动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对黑土地资源实行全面保护、综合治理、系统修复的原则,为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宝贵的土地资源提供了法治保障。
为了让粮食安全基础更牢,中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到今年底全国将累计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记者潘旭涛李贞叶子)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难!最有效的还是五户联保!
为了建果树大棚,需要从银行贷款。等毕恭毕敬地递上土地产权证,人家根本没理这茬,看都没看。这就怪了,不是有关政策文件上提倡农民可以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贷款么?问得紧了,工作人员不厌其烦,火火地呛了一句:你找政策贷款还是找银行贷款!对,有道理。世间事经常这样,理论和实际经常不搭茬。于是,诚惶诚恐地再问,人家这才给了答复,有且只有一种方法一一五户联保贷款。
事后,我从银行的立场角度出发,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逐渐理出了一些头绪。农村小额贷款金额一般为五万元,我现在产权证上有十亩地。由于农产品价格低,土地出租金的平均价格也高不到哪里去,大约在五百至六百元。这样算来,我每年的土地出租金最多也就值六千元,价值金额远远小于贷款金额,照这种看法,我是空手套白狼,银行承担了巨大风险,怪不得银行放款的积极性不足。另外,现行阶段农村土地还承担了社会保障功能,万一出现债务纠纷,银行敢轻易没收"农民的命根子"吗?如果真那样,农民还有饭吃吗?势必会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安定团结。由此,银行压根就没有根据土地产权放款的意愿五户联保为什′么能成功?是因为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少爷们,自然是要讲信誉的,咱们五户都缺钱了,就组成一个贷款小组,大家互相担保,一家出事,全受拖累。如果不讲信誉了,你在老少爷们面前怎么混?大家怎么看你?另外四家也监督着你,也不让啊。就是有一户出现了不良债务,另外四家出于怕受拖累的心理,也能帮助承担很大一部分,欠款人东取西借一部分,大都能应付过去。五户联保正是有以上优点,银行才在实际运行中采用这一方法。
农民贷款不容易,银行确实也有难处。最好大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好好讨论一下,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农民贷款方便,银行放款也安心?
农村租地建厂,谁是受益者?
前天笔者参加了本地民营企业代表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政企对接沙龙活动,期间一家“规上”企业老板向土地管理机关出席活动的领导提出一个问题:
这家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目前租用农村集体土地建厂的面积超过100亩,也投资巨资建设厂房及配套生产设施,但一直没办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厂房也没办法取得不动产登记,导致无法向银行抵押贷款,对企业的经营融资带来很大困难。
这还不是重要的,从去年以来本地推行“工改工”,很多民营企业的厂房被认定为“两违”而接受很低的补偿标准,土地被收回。
这位老板提出自己的担心:自己的厂房是不是也是“两违”?有什么解决办法?
出席活动的自然资源局领导的答复是:
像这位老板这样未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也没有报建的厂房从法律的角度看确实是“两违”,这在本地民企是普遍现象。原因是改革开放之初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用地,但土地管理客观上没有跟上,造成今天这种局面。
但政府对这种情况并没有一刀切,都按“两违”建筑处理,而是采取了灵活的处理方式。比如通过成片“工改工”,给予适当补偿,收回土地;对“规上”的民营企业,还可以通过自改实现合法化。
这一回答并没有打消在场企业老板的顾虑。
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的厂房和配套设施,没想到一直是“两违”,如果被处理,民企巨大的损失都由企业背?
这使笔者联想到这一个问题,在农村租地建厂这个问题上,政府、企业都觉得自己吃亏了。
政府觉得很多民营企业低效使用土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又不产生应有的税收,政府吃亏了。
企业觉得自己租地建房,投资巨额资金,结果资金一投进去就是死的,没办法通过融资实现资金流转,还面临被认定“两违”的风险,一旦政府成片“工改工”,就要接受低标准的补偿,甚至被强制拆除,企业吃亏了。
便面上看,好像理由都成立,大家都吃亏了。
但笔者认为,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交易中一方受损,必有一方或多方获益,各方都输的情况不符合交易的规律。
民营企业在农村租地建房,在改革开放之初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对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税收等作出巨大贡献。而且,“工改工”过程因为前期管理不规范导致的“两违”的不利后果,更多的由民企背了。从这个角度看,政府实际上不吃亏。
农村租地建房,为民企提供了低廉的土地使用成本,还躲避了厂房合规建设的成本,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没有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是没有今天民营经济的规模。况且客观上,大量的民营企业正是以低廉的土地、规避了合规成本,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成就了大量的富翁。实际上民企没有亏。
如果说谁吃亏了,笔者认为,客观上多数的农民才是吃亏者。二、三十年前出租土地,以为收租金比种庄稼好,哪知道钱一天天贬值,今天收到的租金,远远低于实际的土地使用价值。
各位看官,你觉得笔者说的有一点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