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贷款15个点是多少

本文目录

月薪6000,可以贷款买多少钱的车?15万还是20万?

1个月6000块钱的薪水,理论上来说,已经可以买到1台12到13万的车子了。但是考虑生活品质的话,这么买,其实是一个不太健康的财务状况。

就好比念书的时候,分期买手机,每个月生活费1000块钱,刚拿到就要交3、400出去了,肉痛的,食堂里面都少点一个菜了。

理论来说,月薪6k可以供多少钱的车有些朋友还会说,刚才那个不成立,6000块钱,买都买不到。其实按照贷款算的话,还是成立的,有数据的。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上面的数据: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块钱,1个月就是2008块钱的样子。

普通家用车,百公里油耗按7L算,每年开1万公里,按我现在住的杭州,92号汽油差不多8块钱每升,希望世界和平。

1年油钱要5600块钱,再加上每年1次的保养,500块钱,每年要交的保险,差不多3000块钱,这么平摊,每个月在车上的开销760。

总归要停车、洗车,偶尔的有一个罚款,算一算,算个400块钱,1个月在车上花1160块钱左右。

6000块钱的月薪,减掉固定消费2008,和养车的1160块钱,剩下2832,有的多。

首付3成,贷款3年,2800块钱,差不多可以供1台裸车12到13万的车子。

首付的钱,大概是4到5万,正常的话攒个两三年,勒死裤腰带,一年半也能攒出来,不是很推荐。

裸车12到13万,能买到什么样子的车子,怎么的车子呢?

如果选合资,相对比较舒服的A级轿车,速腾、思域、轩逸,都买得到了。

如果是国产车的话,基本上是A+级大一圈的轿车了,或者是一台紧凑型的SUV了。

空间更大,配置也更全,像自适应巡航、座椅通风这种高级配置,说不定都在了,好多牌子,基本上都不错,可以去看看。

考虑生活品质,月薪6k可供什么车买便宜些的车刚才那个算法,理论上是成立的,我还强调了“理论”两个字,为什么?

因为很极限,其实是负债有点偏高的,为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发展,还不是很建议这么干。

月薪6000,每月还贷2800,债务偿还比例已经接近50%了。之前我视频讲过的,家庭收入和债务偿还比例,30%以下是比较适宜的。

所以说如果想要相对健康的财务状况,买车月供应该控制在6000的30%,也就是1800左右,比前面算的是少1000块的。

月供1800,反过来算的话,买1台8到9万差不多的车子。

低配的哈弗H6、宝来、轩逸经典版、、飞度这些,代代步、会动、挡风遮雨,可以带着心爱的人出去逛一圈,我觉得也挺好的,对不对?

有充电条件可以买电车或者说,也可以换个思路,不降低买车的预算和月供,想办法降低每个月用车的开销。

比如说,我在的这个城市,充电桩是比较多的,或者说有些朋友住的是自建房,直接家里能充电的,可以考虑买纯电动的车子的,油费省不少的。

10多万的价位,比亚迪、小鹏、欧拉、大众,都有不少纯电动车可以挑的,具体型号的这里就不细讲,时间不够。

如果买个电车的话,油钱和保养钱基本上就不怎么存在了。

如果平常用车,运气不错、条件挺好、都能充到电,每个月省下500块钱都有可能,跑的越多,省的还越多。

如果再利用上下班通勤的时间,拉一拉顺风车,增加点收入,回个血,月供压力就小下去了。

理想一点的话,上下班都带人,来回20公里,1天还能赚个30块钱车费,1个月600。

再加上前面省下来的500,也能让我们负担相对贵一点(的车子),当然了,得牺牲生活的时间了。

如果说月薪6000,想在不影响生活品质的前提下买车,要么降低预算,选台8到9万的油车。

要么降低用车开销,有充电条件的话,买台电车,平常再跑跑顺风车,也能缓解月供压力。当然,记得充电桩,有些地方是要额外收钱的。

这两种情况分别适合什么人刚才说的情况分别适合哪些人呢?或者说,可以往那个方向去想一想呢?

如果说是刚毕业的年轻朋友,选第1种方案,月供高一点,买台12到13的,问题也不会太大。

麦可思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上面分析了应届毕业生3年后收入的增长情况。

本科毕业3年后月收入平均增长了84%,高职、高专平均增长了76%。

即使当时买车压力很大,努力几年之后,收入增长了,到时候月供占工资的比例小了,也就没那么多了,压力相对也有缓和。

不过要注意一点,经济形势是有变化的,不能默认未来3年就一定越来越好的,量力而行,理性消费。

而且对于年轻朋友来说,月供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合理的范围内,是可以转化成动力的。

高静美等人在期刊《管理科学》上发了篇论文,《基于个体复原力的压力管理机制——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上面说: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有复原力。复原力能够帮助个体从困难、挫折中恢复并调整过来,而且会产生内在的激励,实现自我激励。

土话就是:压力真的能转变成动力的,但前提是,压力没把我们给压垮了,不能过度。本身就已经有家庭了,本来压力就已经很大了,就不推荐这么去花了。

之前视频也讲过的,家庭支出排名靠前的是子女、居住、学习等等,买车月供太高的话,会影响其他地方开支的。

前程无忧发布的《2019国内家庭子女教育投入调查》,上面有数据的。

38.8%的受访家庭,用于子女教育的投入占家庭收入的2到3成,而且子女年龄越低,支出越高。

如果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小孩子还要念书,那么降低买车预算,选个8、9万的车子,或者更便宜点的车子、二手车,有可能反而是整体更好的选择。

月薪6k,理论上可以买12-13万的车总得来讲,月薪6000,理论上,极限跑,12到13万的车子,是买得到、买得起、也用得了,但是打游戏、充个皮肤,这种都不用想了。

如果刚刚大学毕业,平常精力也是比较多,你比较看好自己所在的岗位和趋势,未来涨薪机会也挺大,月供多一点,去买个12到13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已经有了家庭,不要在这种地方较劲,成年人的生活都是维度挺多的、挺复杂的,各方各面都要处理好、要照顾好的,车子相差几万,没有那么要紧。

家人们平安,孩子健康成长,是不是?老人老有所依,是吧?都是好事情,均衡一点、平衡一点、可持续一点,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第一辆车,买8万的练手还是买15万的有些朋友有可能条件比较好,还能买得起15万的车子,“但是我就不,我买台7、8万的车,我先练练手。”

“练了手,我再把它卖掉,反正也亏不了多少钱,等我练手练的差不多,再去买台新车”,有道理没道理?有没有是这么干的?

正反两派的说法竟然有很多支持者,后台里面很多,评论区里面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下。

关键词:买车那之前我们总结下来的这些资料和案例,你想看的话,不妨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买车」就可以了。

每天会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挑自己喜欢的版本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参考文献

[1]高静美,何卫平.基于个体复原力的压力管理机制——被调

节的中介模型[J].管理科学,2019.

[2]2021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国家统计局,2022.

[3]《2019国内家庭子女教育投入调查》前程无忧,2019.

[4]《就业蓝皮书: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研究院,2021.

涉案15亿的原行长,被判死缓、终身监禁

据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12月28日,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温州银行原行长吴华等4人受贿、挪用公款、违法发放贷款、违规出具金融票证、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吴华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以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以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对被告人周良增、林深、何江丰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至八年不等刑罚。追缴涉案赃款赃物及被告人吴华等4人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孳息,不足部分继续追缴,均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经审理查明:2013年至2019年,被告人吴华利用担任温州银行行长的职务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授信审批、贷款发放、出具履约保函、企业融资等事项上谋取利益,先后多次伙同他人或单独非法收受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2.7544亿余元;2013年至2015年,吴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伙同他人挪用本单位资金5.08亿元归个人使用或出借给他人,进行营利活动;2011年至2018年,吴华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5.01亿元,造成温州银行账面损失3026.0542万元;2015年至2017年,吴华违反担保业务管理规定,未经贷审会和董事会审批,伙同他人出具其他保函3亿元。

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吴华的行为构成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应予以数罪并罚。吴华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应依法予以严惩。综合考虑全案犯罪事实、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

转自:“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来源:红网

攻坚克难|2022地产十大政策:全面松绑,需求、供给齐发力

2022年进入倒计时,回顾这一年来的房地产政策,以宽松为主,呈井喷之势。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1-11月,已有超300个城市和地区出台楼市利好政策近千条,达到近5年来的峰值。

基于此,新京报房产新闻盘点出房地产“十大政策”,包括两次降准、三次下调LPR、“五限”松绑、二手房“带押过户”、“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

综合来看,今年的房地产政策调整具有全面性、广泛性,从三四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从需求端到供给端,从“救项目”转向“救企业”。预计未来,在“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之下,房地产政策还将继续宽松。

今年1-11月,已有超300个城市和地区出台楼市利好政策近千条,达到近5年来的峰值。图/ICh

1、两次降准

政策回顾:2022年4月15日,央行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后的11月25日,央行再次降准0.25个百分点。

据统计,两次降准共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超万亿元,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约7.8%。

点评:虽然今年两次降准的主要目的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但是随着整体资金面的宽松,必然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更重要的是,这对其带来的“宽货币”信号意义大于一切。

2、三次下调LPR

政策回顾:2022年,央行三次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力度可谓之大。1月20日,1年期LPR为3.7%,较上月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较上月下调5个基点。5月20日,1年期LPR维持3.70%不变,5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至4.45%。此后的8月22日,LPR第三次下调,1年期LPR为3.65%,较上月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3%,较上月大幅下调15个基点。

不仅如此,央行还推出差别化信贷政策,比如今年5月份的政策指出,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9月份,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5年期以上LPR是房贷利率定价的“锚”,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房贷利率的变动。随着5年期以上LPR的下调,商业银行房贷利率也将持续下调。

信贷政策叠加下,各地房贷利率持续下降。据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2月首套、二套房贷主流利率指数环比继续下行,首套房主流利率平均为4.09%,二套房主流利率平均为4.91%,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分别回落155BP和100BP,创历史新低。

点评:信贷政策的进一步宽松有助于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带动住房需求释放。

3、“五限”松绑

政策回顾:2022年可谓房地产政策松绑大年。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1-11月,已有超300个城市和地区出台楼市利好政策近千条,达到近5年来的峰值。

纵观2022年的政策调整,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为主的“五限”政策松绑,成为主流,并经历了从三四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再到热点城市的发展方向。

在限购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超百条限购优化政策发布,遍布多个省会城市以及热点二线城市,内容主要围绕缩小限购区域、降低购房资质和门槛、放宽多孩家庭和老年家庭限购等。进入12月,多个重点城市继续“松绑”限购,包括成都、西安、武汉、南京、佛山等,佛山甚至全面取消限购。

除此之外,限贷政策的优化成为看点。今年以来,包括驻马店、宜春、株洲、宝鸡、蚌埠、洛阳、遵义、肇庆等多个三四线城市,以及郑州、兰州、天津、南京、杭州等重点二线城市,优化“认房又认贷”政策,即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家庭,再次购房时,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点评:“认房又认贷”被认为是极具影响力的楼市收紧政策,如今,包括南京、杭州在内的热点城市都进行了优化,信号意义更加强烈。未来,“认房又认贷”中的首套房认定有望继续放宽。

4、“一人购房全家帮”

政策回顾:在2022年的政策松绑潮中,住房公积金的调整辐射面广、动作频繁。据诸葛找房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1日,全年约有180个城市(含多次发布政策城市)发布公积金政策,其中有九成以上城市是对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从降首付、提高最高贷款额度这两方面进行适度放松,如杭州、天津、惠州等;另外,包括武汉、中山等在内的少数城市是优化公积金提取、异地办理等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一人购房全家帮”是今年公积金政策的创新点,该政策除了可提取本人及配偶公积金外,还可同时提取夫妻双方父母或子女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已经有超过30个城市发布“一人购房全家帮”政策,包括荆州、珠海、潮州、秦皇岛、赣州、沧州、信阳、马鞍山等城市。

点评:“一人购房全家帮”政策出台背后,是当地销售疲软,地方政府鼓励民众购房的举措。既有利于缓解青年人、新市民的购房资金难题,还能提振民众购房热情、增强市场信心。

5、房企再融资“开闸”

政策回顾:11月28日,证监会官网发文“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答记者问”。其中,涉及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这是四年来我国再次启动房地产股权融资,意味着代表股权融资的“第三支箭”正式落地。

12月21日,证监会再发文称,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借壳已上市房企,允许房地产和建筑等密切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实施涉房重组,这意味着在2010年被实质上叫停的“房企借壳上市”重获监管层支持。

点评:不管是配股融资还是“借壳上市”,房企再融资撕开了一个口子,不仅仅将惠及优质房企,或许已经出险的房企也能从中找到一条融资破局的路径。

6、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

政策回顾:监管层出台16条金融新政,房地产迎今年最强政策支持。11月份,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涵盖了6大方面内容,涉及房地产开发贷、个人贷款、存量融资展期、信托融资、债券融资、保交楼专项借款、保护个人征信、延长贷款集中制、住房租赁金融等共计16条措施。

自该政策出台后,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加速落地。截至目前,银行授信房企金额超4万亿元,多家房企发出定增、配股方案。

点评:“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是今年以来力度最大、措施最为具体的新政,覆盖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涵盖了需求端和供给端,可谓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7、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

政策回顾:2022年,预售资金监管政策的调整,成为一大看点。11月14日,银保监会、住建部、央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导商业银行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向优质房地产企业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

上述通知指出,保函仅可用于置换依法合规设立的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的监管额度内资金,置换金额不得超过监管账户中确保项目竣工交付所需资金额度的30%,置换后的监管资金不得低于监管账户中确保项目竣工交付所需的资金额度的70%。

点评:从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可以看出,政策方向已经从“保项目不保房企”转向“保项目”“保优质房企”,将有助于扭转房企融资困境,有效遏制企业“爆雷潮”。

8、“卖一买一”可退个税

政策回顾:为了推动换房交易,9月30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

其中,新购住房金额大于或等于现住房转让金额的,全部退还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新购住房金额小于现住房转让金额的,按新购住房金额占现住房转让金额的比例退还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从内容看来,这一政策针对的人群是“卖一买一”的换房置业者,最高可以实现全部退还个税。

点评:该政策虽然辐射面有限,但是对于有换房需求的人来说,却是真正的利好,有助于降低换房成本,激活改善性住房需求。

9、二手房“带押过户”

政策回顾:为了盘活二手房市场,今年多个地方试行“带押过户”,包括昆明、济南、南京、苏州、福州、金华、宁波、无锡等地陆续推出了新政,深入探索二手房交易、过户等环节的制度创新。

何为“带押过户”?通俗来讲,“带押过户”是指存在抵押的房产,不用提前还清贷款就可以完成交易、过户,并发放新的贷款。也就是说,这种模式省去了原房主的赎楼费用和筹措资金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了二手房的交易难度。

值得关注的是,在简化二手房交易流程上,今年北京也出台了重磅新政,全面试行存量房交易“连环单”业务并行办理,这在全国属于首次。

点评:无论“带押过户”还是“连环单”业务并行办理,都是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的政策优化,都有助于缩短交易周期、提升交易效率,有利于激发二手房市场的交易活力,促进住房消费。

10、北京城市更新立法

政策回顾:继深圳、广州、上海之后,北京也加入城市更新立法阵营。6月7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7月27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11月25日,《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这是北京首次为城市更新立法。针对城市更新中的焦点、难点、痛点问题,条例进行了积极回应。

点评: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北京也是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之一,对城市更新进行立法,可有效破解城市更新中的各种难题,保障多方主体权益。

新京报记者段文平

编辑武新校对赵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