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怎么赚钱的?
在缺乏财商教育的情况下,普通民众无论如何也看不懂银行利用存款储蓄作为剽窃自己财富的手段。银行体制是借着一种叫作“部分准备金制度”的方式来掠夺储蓄者的财富。这种部分准备金制度可以追溯上千年之久。学校里为什么从来不教这一点,我一点都不感到惊讶。因为这是银行赚钱的方式,而且可以说是一种相当丑陋的手段。几百年之前,当一位商人想要跨国旅行时,不会随身携带黄金白银,而是把它们储放在一位银行家的手里让他保管着。这时候银行家就会向商人所储放的黄金和白银发出一张“兑换票”。这时候商人就可以放心地去远方旅行,购买各种货品并且利用这张“兑换票”来结账。而收到这张“兑换票”的商家可以找银行家来把这张票据兑换成黄金和白银,或者直接拿着这张“兑换票”来购买自己所需的东西。银行家们很快地发现人们比较倾向于利用票据来进行交易,因为这比携带实体黄金白银方便得多,可以让贸易买卖进行得更顺利。没过多久之后,银行家们就开始“大量印制兑换票”并且把兑换票“出借”给急着用钱的民众。只要黄金和白银真正的拥有者不拿原本的“兑换票”来兑现黄金与白银的话,那么一切都会相安无事。当黄金和白银的真正拥有者察觉到银行家借出的“兑换票”远比储放的黄金白银更多时,此时就会发生“银行挤兑”事件。之所以会发生银行挤兑的原因,是因为真正拥有黄金白银的这些人们不再信任这个银行家,因此急着拿“兑换票”来把自己的黄金和白银换回去。如果银行家发行的“兑换票”远远地超过别人所储放的黄金与白银时,这时候银行就会破产,而所有在这家银行存款的人们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储蓄存款。这就是“部分准备金制度”产生的原因。简单来说,银行从此只能出借自己金库当中某部分的金钱。也就是说银行能出借的钱(兑换票)是有上限的。举例说明,假设目前的部分准备金制度比率是10。这个数字的意思是说,假使有客户把10美元存到自己的储蓄账户之中,那么银行就可以出借100美元(恰为10美元存款的10倍)给那些需要借贷的民众使用。用图形来解释部分储备金制度可能更容易让人理解。
上面的两个财务报表教会了我们两件事情:
你的10美元存款是你的一项资产;你的10美元存款是银行的一项负债。
这时候你应该懂得参考“一必定是多元的,而且至少有二”这项基本原理。【注:“一必定是多元的,而且至少有二”这个原理是指任何硬币都有三面——正面、反面,以及边缘的那一面。有智慧的人都会选择从硬币的边缘来看待事情的两面。】在这个例子中,任何资产必定伴随着某种负债的产生。因为资产的定义就是把钱放到自己口袋中的东西,而负债的定义就是把钱从自己口袋中掏走的东西。在这个例子中,当你在储蓄账户中存放10美元之后,银行是要支付你利息的。因此利息这笔现金会从银行那里流到你的口袋之中。下面的图表就在解释这个流程。
如果部分储备金制度的比率是10的话,那么银行就可以把这笔10美元的存款放大10倍之后再找人借贷出去。而这笔100美元的放款就是银行的一项资产。
所有银行借出去的钱都算是银行的资产。假设说银行对你的储蓄账户给予了5%的利息。接着银行会把“你的存款”放大10倍之后当成可借贷放款的额度,然后把这笔钱借给一些申请贷款的人(就算信用不佳也无所谓),并收取10%~50%不等的利息。在这个例子当中银行需要支付你:你的10美元存款×5%的利息=每年0.5美元假设银行的贷款利率为10%,那么那笔100美元的可借贷金额被借出去之后,银行可以得到的利息为:100×10%=10美元这是一个极为简化的例子,但是部分准备金制度的确是这样运作的。因为部分准备金制度会减少(稀释)你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10美元的储蓄存款所能购买的物品会变少,因为现在会有100美元在市面上流通着。这就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通货膨胀对放款的银行来说是好事,而对储蓄存款的人来说是坏事,所以我才会说存钱储蓄的人都是输家。就是因为通货膨胀的关系,现在有数百万民众的日子变得越来越不好过。所有的物价都会因此而上涨。这只是一个被简化过的例子。其实他们剽窃财富的手段还很多。如果你懂得银行是如何进一步利用部分准备金制度的话,那么你就会真正体会到为什么存钱储蓄的人是大输家。假设跟银行借贷100美元的那个人,他再把这100美元存放到银行的储蓄账户之中又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时候银行又有1000美元可以借给其他贷款人。这时候你原本的10美元储蓄会怎么样?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越来越薄)。当今的货币体制需要完全依赖通货膨胀才能运作。银行和政府都希望(并且需要)通货膨胀的存在。理由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背负贷款的人可以利用贬值之后的货币来支付他们原本的欠款。另外一个理由是当消费者预期物价会不断地上涨时,他们当下消费的意愿就会大大增加。你自己试着想想看。如果消费者预期明年汽车的价格会上涨10%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想办法在今年买车。如果消费者预期明年的车价会下降10%的话,那么绝大部分的消费者今年都会收手,等明年才会出手买车。这么说来通货膨胀会鼓励民众从事投机的行为,许多民众会打算在今年买房子,然后希望在明后年转卖出去。这对股票和贵重金属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非但没有建立一个稳定、不断成长,以及有生产效率的社会经济共同体,我们现在的社会反而充满了各种投机和赌博的行为。那些拿不动产“翻修转卖”或者不断地“买卖股票”的民众,对经济来说并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当这些投机分子赚到钱时,他们让其他人的生活付出了更高的代价,并且变得更加艰难。当某人用10万美元买下一幢房屋,稍微整修(或者原封不动)后再以12万美元转卖出去时,他对我们的经济没有做出任何实质上的帮助,但是却让更多的人买不起房子,并且促使物价持续上扬。当一个人今天用10美元买下股票,接着两天后以15美元卖出也会有同样的效果。当一个社会的经济成长是以通货膨胀为基础(而非生产力)时,此时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存钱储蓄的人都会变成输家,而且生活因为物价不断的上扬而变得越来越不好过。通货膨胀同时也会鼓励民众成为消费者,而非生产者。人们拼命吃喝玩乐并且逛街购物,因为未来的物价一定比今天的高。当人们质疑为何有钱人和一般人之间的差距越变越大时,我们的确可以说当今的银行体系、部分准备金制度,以及学校缺乏财商教育(尤其是那些还在鼓励学生要把钱存起来的教育内容)需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
END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成熟的宋朝借贷业,是如何繁荣大宋经济的?
引言:
借贷关系在中国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作为重要的经济门类之一,借贷业的发展贯穿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
宋代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GDP总量几乎占到全世界的一半,是唐朝的十倍有余。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宋代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发生了质变,各类官营民营借贷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一、官营借贷:检校库、市易务、抵当所
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主张出台了著名的“青苗法”,从此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官营借贷机构——检校库、市易务和抵当库。宋朝开历代之先河,从金融政策角度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予以支持,对农业进行精准扶贫的摸索、尝试,是宋朝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纵观两宋三百年的历史,官办借贷与民间借贷相得益彰、相互补充,形成贯通全国的借贷网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持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检校库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朝廷对旧时的信贷政策进行改革,在全国推行青苗法,并且首次将信贷业务覆盖到了少数民族及边疆地区。熙宁四年,宋仁宗创立开封府检校库,在负责保管固有财产、核查登记等原有职能的基础上,新增了放贷收息的功能。军器监、国子监、都水监等国有机构,纷纷投入大笔钱款,引得地方组织纷纷仿效。
检校库的出现,能够将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用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或市场经济建设上面,对于促进宋朝社会资金的融通、加速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市易务
熙宁五年,汴京最先开始推行市易法。所谓“市易法”,就是由官府向商人赊贷,大商人可贷款,而中小商人则只能赊货,并需要用地产凭证或金银做抵押。市易法对于广大商人阶级无疑是巨大利好,能够有效促进市场资金的运转流通,所以在许多重要城市迅速普及。到了元丰年间,贷款奢货的限制大大放宽,大小商人有了更多借贷的选择。
由于放贷数额与市易务官员的业绩挂钩,所以出现不少官员盲目放贷,造成资金链断裂的后果。以至于到了元佑年间,市易务的最重要工作不再是放贷,而是四处追索未还清的账款。尽管如此,市易务在宋朝的商业发展中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三)抵当所、抵当库
抵当的概念出自于北宋开封府的检校库,随着贷放的本钱越来越多,检校库捉襟见肘,急需一个具备典当功能的机构起到缓冲作用。熙宁五年,宋神宗在开封府增设抵当所,归市易司管辖。
抵当所的经营范围迅速向全国辐射,各地方政府、后勤机关纷纷设立抵当机构,每年都能为国家带来丰厚利润,当时统称为“抵当库”。元祐年间,司马光攻讦王安石变法,朝廷的抵当机构全部罢废,直到南宋才重新启用,前后顽强生存了两百多年。
南宋初年,南北两面的外在威胁屡禁不止,战火连天经费紧张,而在此期间,抵当所和抵当库则成了筹措战争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发生天灾人祸之际,抵当库往往会兴修水利、赈灾济困,为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也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的参与。
二、民间借贷:私营质库
从北宋开始,民间靠经营借贷盈利的机构纷纷涌现,主要以私营质库的形式出现。在宋末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家信贷业整体呈现官强民弱的基本态势,官营借贷一直是借贷关系中的主体。到了宋朝后期,民间借贷已经相当普遍,这种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作为小农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民间借贷逐渐呈现出取代官营借贷地位的趋势。
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大力推广变法,为官营借贷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与之针锋相对的,以苏澈、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则提出“贫富相资,官不为理”的思想,更倾向于以民营借贷为主,私营质库就是在这个时候迅速发展起来。
宋哲宗元裕五年春夏,浙江一带风调雨顺降水丰沛,时值丰年农民们十分高兴,家家典卖家当、负债借款,把得到的钱投入田地耕作、水利灌溉。待到丰收之时,农民不仅偿还了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所剩还颇有盈余,皆大欢喜。
乾道二年,两浙路转运判官上奏,称浙江一带发生自然灾害,农民无田可耕生活困顿,请朝廷拨款赈灾救济。于是朝廷下诏,劝谕当地地主富户给贫农放贷,这样穷人们就可以买来谷种种粮食了。从中可以看出,宋朝地方政府在面对灾荒之时,会采取大力鼓励民间私人放贷的举措,帮助小农渡过难关,从而保证朝廷府库的税收。
不管从资产规模还是社会地位上,私营质库都远远无法与官营机构相提并论,高利贷从业者往往需要依附于官僚阶层,才能维持自己的经营。但是,私营质库的优势也很明显:利率更高、形式灵活多变、借贷双方交易成本降低等。不过,每逢天灾战乱年代,私营质库的通病就暴露无遗,那就是承受风险的能力非常脆弱。
战争时期,国家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往往会对百姓增加税点,造成市场萧条、民不聊生,民营借贷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北宋靖康之耻前后,金军南下烧杀抢掠,不少私营质库被洗劫一空。包括后来签署的停战协定上,北宋向金每年缴纳的赔款,大部分也是出自质库,民间借贷大面积歇业破产,几乎面临灭顶之灾,直到元朝才慢慢恢复。
三、借贷业对宋朝经济的影响:社会稳定的润滑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两宋前后三百年间,各种形式的官营借贷与私营质库并举,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维持社会稳定、繁荣市场经济,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一)保证小农生产延续,维护两宋社会稳定
古代社会生产力普遍低下,薄弱的农业在面对天灾战乱时,往往应变能力极低,一不留神就会受到致命性的打击。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官民借贷机构推出生产性借贷,要么兴修水利,要么贷出耕牛、谷种,要么直接放款,目的就是帮助农民暂时渡过无法生产的困境。宋朝发达的借贷业有力地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实现农业的扩大再生产。
两宋经济发达、市场繁荣,奢靡精细的社会风气,本质上体现了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的加剧。少数走投无路之人,往往会不择手段铤而走险,造成社会动荡。而借贷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减缓了社会压力,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缓和边疆民族矛盾,承担大量军费支出
两宋不止有北方西辽金的虎视眈眈,西南边陲也有大小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时常闹出起义、兵变,给边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一棘手的难题,朝廷习惯于采用“刚柔并济、双管齐下”的方针,即在镇压动乱的同时,还会对当地居民实施赈灾以安抚民心,而这笔款项,大都出自各级信贷机构。
例如北宋时期,北方军队在边疆实行“寓兵于农”,政府对于当地农民实行非常宽容的借贷政策,时常借贷牛种用于农业生产。此外,战争年间的经费支出也有很大一部分出自借贷机构,为稳定边疆局势、促进边防巩固、缓和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促进手工商业发展
宋朝海洋贸易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货币流通量是唐朝的二十倍,庞大的经济规模,自然会滋生出“钱荒”“货币贬值”等问题。而各种官营、民营的借贷机构,就成为国家干预市场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渠道。
官营抵当库一般设置在城市中心的繁华街道,便于向有需求的商人提供周转资金。而私营质库则会向染坊、灯坊、制扇坊等手工业作坊借款,促进其扩大再生产,有力保障了两宋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得益于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政见之争,官营借贷与私营质库同时存在、相互掣肘,使得两宋的贷款利率始终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区间内,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反高利贷运动。
结语:
两宋期间,官营借贷整体占据主导地位,与民间借贷互通有无、相得益彰,隐约崭露出当代银行业的风貌,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宋人利用信贷为杠杆,在赈灾济困精准扶贫、调节市场货币流通、补备军饷治安维稳等方面,都进行了丰富的摸索与尝试,对今天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
1、《宋代市易法的经营模式》
2、《宋代赈贷制度研究》
3、《宋代借贷业研究》
如何像银行一样挣钱?
近日,国有六大行(工、农、中、建、交、邮储)2022年半年报悉数出炉。据财联社记者统计,上半年,六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731.71亿元,同比增长6.03%。面对疫情的压力,很多企业都出现了不少的运营压力,为什么银行却越来越挣钱了呢?
为什么银行越来越挣钱了呢?
这主要是今年上半年居民存款增加导致,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存款总额为112.83万亿元(人均接近8万元),比去年同期的多增了10.33万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居民存款越多,银行就越挣钱,这是为什么呢?
这主要是由银行的业务性质决定的,普通人往银行存钱,银行给1.75%左右的利息,这个可以说利息就是银行使用资金的成本。银行给我们1.75%的成本,就可以随意使用我们的资金了,然后银行拿到这些存款之后,再加更高的成本,以更高的利息带给别人!比如购房贷款,虽然已经降到了4.65%左右,但是相对存款的使用成本,存在接近2.9%的利差,也就是说我们存银行1万元,银行给我们175元的使用成本,然后银行把这1万元借给别人使用,至少收取465元的成本,银行作为中间商,1万元就轻松赚取了接近300元的利润。
我们以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为例,来看看银行是如何挣钱的。
这是工商银行2021年的年报,其中资产栏,分为四项,第一项就是贷款及垫款,可以看到占比是最大的,这块业务的利息收入就有832136百万元,也就是8321.36亿元,占总收益的71.6%,可以看到这块的利息为4.16%,这块就是银行通过放贷挣到的钱;其次是投资,利息收益有2628.27亿元,占总收益的22.6%,这块的利息是3.29%,也就是投资的收益率是3.29%;而其他两项占比较少,但是也有420.27亿元和252.28亿元,收益也都比较低,我们就不做过多的讨论。
而蓝色的框里则是银行的负债,可以看到负债里面存款竟然占比达到85%左右,这里的存款,就是所有人存银行的钱,使用成本只有1.62%,相对银行的放贷收益和投资收益都是非常低的。
大家看到这里就能理解了,原来银行就是一个暴利的中间商!用较低的使用成本(1.62%的利息),来做收益较高的项目(放贷利息4.16%和投资利息3.29%),争取的就是中间利息差距。
银行这么挣钱,那么普通人是否可以跟银行一样挣钱呢?
其实方法也是有的,像银行一样挣钱,就要满足我们能够有较低的资金使用成本,这种方法还是有挺多的,比如信用卡,如果我们用信用卡来作为日常开销来源,那么我们使用资金的成本就是0,比银行付出1.62%的成本还低。那么我们把自己的钱,放在有收益的地方,那么我们就可以像银行一样赚取中间的利息收益了。
那有什么投资工具可以给我们稳定的利息呢?最简单的就是余额宝了,余额宝目前的年化收益大概是1.4%左右,但是也有一些和余额宝差不多的产品,收益率略高一些,能达到2%左右。如果我们每个月能有人均8万元存款这样的息差收益,那么一年收入就会有1600元以上的收益了。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学习银行的投资,工商银行的资金22%以上都去用于投资了,其实在整体银行也算是比较少的,据统计,上市银行里有30%以上的资金都是用于投资业务了。比如兴业银行,2021年投资占比34.9%
成都银行2021年投资占比34.5%
而银行的投资工具主要就是债券,基本都是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地方债等利率债,这些债券具有安全性高、流动性好和收益稳定等优点。所以普通人也可以学习银行的投资,把资产配置在这些债券上面,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8万的资金,存在银行,一年收益率不到1300元,但是投资于国债等债券,收益率2600元,收益率翻倍~
通过学习银行的挣钱方法,普通人也可以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但是收益率也不会特别高,总体上来说还是跑不赢通货膨胀,银行之所以挣钱多是因为规模,而不是收益率。所以大家想要有更高的收益,还需要大家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的收益率才行。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或建议
欢迎关注我,我是笨鸟:投资是一个知识变现的过程~